|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学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 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学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 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2)01
    学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 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2)02
    学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 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2)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语文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学案,共14页。


    从 (120个重点实词)
    [词义推导] “从”的本义是“跟随”,引申出“归顺”“参与”“随从”等义。“追赶”正是紧紧“跟随”敌人的形象。“随从”乃是较亲密之人,引申出“次于最亲的人”也是顺理成章。
    [词义例释]
    读音一:cóng
    (1)动词
    ①跟随,使……跟随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沛公第二天带领了一百多人马跟从他来拜见项王。
    ②依顺,听从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
    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
    ③参与,参加 弟走从军阿姨死。(《琵琶行并序》)
    弟弟参军走了,养母也死去了。
    ④追赶 佯北勿从。(《孙子·军争》)
    假装败退的敌人不要追赶。
    ⑤依傍,紧挨着 樊哙从良坐。(《鸿门宴》)
    樊哙紧挨着张良坐下。
    (2)介词,由,自(表起点);向(表对象)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记》)
    由小山包向西走一百二十步。
    读音二:zòng
    名词
    ①指堂房亲属。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活板》)
    毕昇死去之后,那些印版被我的堂兄弟和侄辈得到。
    ②通“纵”,南北方向,也特指合纵的盟约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于是合纵的盟约被破坏了,(六国)又争着割地贿赂秦国。
    [成语助记]
    1.从长计议:指慎重考虑而不急于做出决定。也指慢慢设法解决。
    2.便宜从事:可斟酌情势,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指方便行事。
    3.唯命是从:指绝对服从。
    4.从容不迫:形容态度镇静,不慌不忙,从容镇定。含褒义。
    5.合纵连衡:指联合抗敌。作宾语、定语。
    [故事巧记] 樊哙从( )军,从( )刘邦征伐。后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张良见势急,至军门见樊哙,樊哙从( )良计,斥项王。项王不识此人,问所从( )来,欲杀之,樊哙不顾。项王感其勇猛,命其从( )良坐。
    答案 樊哙从(参加)军,从(跟随)刘邦征伐。后项羽设宴于鸿门,欲杀刘邦,张良见势急,至军门见樊哙,樊哙从(听从)良计,斥项王。项王不识此人,问所从(由,自)来,欲杀之,樊哙不顾。项王感其勇猛,命其从(挨着)良坐。
    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宣公二年》)
    [名句翻译] 人都有可能犯错误,有了过错能够改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事情了。
    [适用角度] 知错能改 正视自己 反省内心 人性之善
    2.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左传·文公·文公五年》)
    [名句翻译] 空有虚名而无其实,言过其行的人,必然会招来人们的怨恨。
    [适用角度] 脚踏实地 诚实守信 谦虚忍让 实至名归
    3.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左传·隐公·隐公十一年》)
    [名句翻译] 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来摆正自己的位置;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适用角度] 培养德行 处事能力 量力而行 认识自己
    4.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襄公十一年》)
    [名句翻译] 处于安全环境时要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危险,考虑到危险就会有所准备,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适用角度] 防患于未然 全面考虑 充分准备
    [主题导读]
    烛之武作为郑国的一位老臣,却一直未被重用,真可谓不得志至极。在秦、晋两国大举攻郑之际,他却抛弃个人恩怨,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只身赴敌营。面对强悍的秦穆公,他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得到了释放和爆发。他不卑不亢,斗智斗勇,凭借自己的胆量和智慧,保全了郑国。能在国家危亡面前不避不让、甘心赴汤蹈火的动力和根源是他那火热的爱国之心和强烈的爱国意识。
    烛之武少年之时积蓄经纶之才,纵横捭阖之术,实为一个治国之能臣、乱世之强人。由于郑伯不能知人善任,唯才是用,使得烛之武的才华被埋没。但是机遇最终还是叩响了烛之武的大门。烛之武毅然把握住了这个机遇,不仅避免了一场残酷的战争和生灵涂炭的悲剧,还为自己的人生挥洒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实现了其人生的追求,成为中华历史星空中璀璨的明星。他怀才不遇,却能在临危之时深明大义。由此观之,成功的前提是有本领,有胸怀,有爱国心,有责任心,之后才是机遇。
    [精彩语段]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有显露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站出来以解国家之围。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那些鲜活的身影却依然存留在人们的心头。像烛之武这样的识大体顾大局、临危受命的勇士,就是国家的脊梁!
    简要点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分)
    (1)《烛之武退秦师》中,交代晋国秦国联合围攻郑国的理由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劝说秦伯,貌似谦恭,却极有分量,用假设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定了秦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柔中有刚。
    (3)《烛之武退秦师》中,晋文公认为“________________”是不仁道的;“________________”是不明智的;“________________”是不符合武德的。
    答案 (1)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敢以烦执事
    (3)因人之力而敝之 失其所与 以乱易整
    学案07 预习案·掌握必备知识
    “鲁之君子”左丘明
    本文所叙内容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当时正值春秋初期,周王室日渐衰微,已趋于名存实亡。各诸侯国纷纷扩张势力,角逐霸主地位。文中提到的晋侯即晋文公重耳,秦伯即秦穆公任好,他们两人先后跻身于春秋五霸之中。当时晋国势力强于秦国,秦与晋结为姻亲关系,双方为了暂时的共同利益,采取联合行动。楚国当时也有争霸中原的雄心,而郑国是晋、秦、楚三国必争之地,为了遏制楚势力向北扩展,④秦、晋联合出兵攻郑。
    《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⑤编年体历史著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
    五类史书的体例
    (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如《⑥左传》。
    (2)纪传体: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把记言和记事进一步结合起来。如西汉司马迁的《⑦史记》。
    (3)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述历史事件。如《⑧战国策》。
    (4)通史:连贯地记述各个时代的史实,与断代史书正好相反。如西汉司马迁的《⑨史记》。
    (5)断代史: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东汉班固的《⑩汉书》。
    《春秋三传》
    《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⑪春秋公羊传》《⑫春秋谷梁传》的合称。《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很难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至今,学者仅仅凭借“三传”研读《春秋》。《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孔子整理的鲁国《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梁传》《左传》,且都是⑬编年体史书。
    正文内容
    [基础夯实]
    阅读课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翻译句子,注意通假、古今异义、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语言现象。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无礼于晋:指晋文公早年出亡经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对待他
    (2)贰于楚:指郑国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 (3)军:驻扎 (4)壮:壮年。古时男子三十为“壮” (5)犹:尚且 (6)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也已,语气助词,表示确定 (7)许:答应 (8)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9)既:已经 (10)敢以烦执事:冒昧地用(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敢,自言冒昧的谦辞。执事,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 (11)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国,指晋国,地处秦、郑之间。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远,指郑国 (12)焉用亡郑以陪邻: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 (13)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就)相对削弱了 (1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15)行李:外交使者
    (16)共其乏困: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共,同“供”,供给 (17)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为,给予。赐,恩惠。这里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 (18)许:(晋惠公)答应 (19)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济,渡河。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版,指版筑的工事 (20)既东封郑: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21)肆其西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意思是,晋国灭了郑国以后,必将进攻秦国。肆,延伸、扩张 (22)阙秦:使秦国土地减少。阙,侵损、削减
    (23)将焉取之: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焉,从哪里 (24)唯君图之:希望您考虑这件事。唯,表示希望、祈请。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25)公:指晋文公 (26)微:没有 (27)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 (28)因:依靠 (29)敝:损害 (30)与:结交、同盟 (31)知:同“智” (32)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和谐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武,指使用武力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33)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示祈使
    2.注意括号内的易错字,并翻译句子。
    (1)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译文:晋文公和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译文: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不能干什么了。”
    (3)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译文:郑文公说:“我没能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4)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译文: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用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哪里用得着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就相对削弱了。
    (5)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译文: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外交使者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6)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译文: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之后,又想扩大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来使晋国得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7)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译文:晋国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和谐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联想迁移
    一、文言实词
    1.鄙
    (1)越国以鄙远[动词,把……当作边邑]
    (2)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名词,边邑,边远的地方]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左传·庄公十年》)[形容词,庸俗,鄙陋]
    (4)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左传·昭公十六年》)[动词,看不起,轻视]
    2.许
    (1)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动词,答应]
    (2)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动词,赞同]
    (3)潭中鱼可百许头 (《小石潭记》)[副词,表约数]
    (4)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五柳先生传》)[名词,表处所]
    3.敝
    (1)因人之力而敝之[动词,损害]
    (2)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资治通鉴》)[形容词,疲惫]
    (3)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送东阳马生序》)[形容词,坏,破旧]
    4.微
    (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副词,(假如)没有]
    (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口技》)[副词,隐约地]
    (3)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核舟记》) [副词,稍微,略微]
    (4)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隆中对》) [形容词,小,微小]
    二、文言虚词
    1.以
    (1)以其无礼于晋[连词,因为]
    (2)敢以烦执事[介词,拿,用]
    (3)越国以鄙远[连词,表顺承]
    (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介词,把]
    2.而
    (1)今急而求子[连词,表顺承]
    (2)夜缒而出[连词,表修饰]
    (3)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连词,表顺承]
    (4)朝济而夕设版焉[连词,表顺承]
    3.焉
    (1)子亦有不利焉[句末语气词,表陈述]
    (2)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哪里]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4)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4.其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代词,指代“行李”]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代词,指代“越国以鄙远”]
    (3)失其所与,不知[代词,自己的]
    (4)吾其还也[语气词,还是,表祈使]
    5.之
    (1)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
    (2)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3)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4)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5)辍耕之垄上 (《陈涉世家》)[动词,往、到]
    [微点拨]
    宾语前置句的4种情况
    ①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
    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齐桓晋文之事》)(否定词“未”,“有”的宾语代词“之”前置)
    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作宾语,宾语前置。如:洞庭君安在哉?(《柳毅传》)(“在”的疑问代词宾语“安”前置)
    ③介词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如: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与”的疑问代词宾语“孰”前置)
    ④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夫晋,何厌之有?(“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有何厌”)
    惟利是图 (成语)(“惟……是……”表示宾语提前的固定结构,正常语序是“惟图利”。)
    1.[文题解读]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原文没有题目,题目是编者加的。烛之武,春秋时郑国大夫。退秦师,使秦军撤退。本文主要记述了公元前630年,在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的危急形势下,烛之武利用秦、晋两国之间的利害冲突,说服秦穆公退兵,解除了郑国的危机的故事。
    2. [结构导图] 请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填出下面结构导图中的空缺部分。
    答案 ①无礼于晋,且贰于楚 ②舍郑以为东道主 ③秦伯说,与郑人盟
    1.古今异义
    2.特殊句式
    学案08 研学案·突破关键能力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揣摩人物情态,体会对话语气,把握人物特点。2.赏析烛之武说辞的语言艺术,领会其中蕴含的智慧。
    活动一 赏析文本的叙事技巧
    课文的情节虽然十分简单,但从整篇的叙事来看却给人以一波三折、生动活泼之感。文章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篇幅虽然短小,但有头有尾;结构严密,事件交代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充分,收尾也圆满,增强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学习时,要注意赏析叙事技巧。
    1.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顾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玩味。请找出文中的伏笔与照应,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 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有关内容。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烛之武说退秦师提供了条件。
    2.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辞”后“许”,有什么作用?
    答案 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说明了郑伯作为国君具有接受规谏、勇于自责的优秀品质;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
    活动二 分析文本的人物形象
    《左传》笔下的人物形象,往往是寥寥几句,就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这从《烛之武退秦师》中可窥其一斑。学习时,要注意分析人物形象。
    3.请结合文本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答案 ①是一个志士。“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虽长期未被重用,但在大任面前,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②是一个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③是一个辩士。烛之武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华解除了国家的危机。他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君,是个非常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
    4.课文中提到了三个国君——郑伯、秦伯、晋侯,虽然着墨不多,却也是形象鲜明生动丰富,请分析这三个国君的形象。
    答案 ①郑伯是一位即将亡国的君主,在文中的表现主要是“一从”“一曰”。在秦、晋围攻的危急时刻,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而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伯没有放弃,而是首先自责,动之以情,很好地抚慰了烛之武;然后又晓之以理:“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终使烛之武“许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展现了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精于言辞的君主形象。
    ②秦伯。他在这场危机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作者用了“说(悦)”“盟”“使”“还”四个动词来写秦伯,写出了秦伯决策的过程。他先与晋围郑,后与郑结盟,这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与晋围郑,是为了向外扩张的需要,当他认识到这样做只会增强晋国的实力,而秦国不会获取什么好处时,立即决定与郑结盟。最后“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使晋侯不敢击郑,“乃还”。秦伯是一个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③晋侯。晋侯以“不仁”“不知”“不武”三个理由明智地拒绝了进击秦军,避免了晋国遭受更大的失败。既表现了一个君主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又显示了成霸业者应有的隐忍不发的胸怀和随机应变的谋略。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晋、秦两国国君亲率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国土被占,国都被围,形势十分危急,佚之狐慧眼识英雄,推荐烛之武去说退秦师。
    B.烛之武虽对自己一直未被郑伯重用而牢骚满腹,但在郑伯的自责面前,能深明大义,义无反顾地奔赴敌营以解除国家危难。
    C.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时,既充分考虑到郑国的利益,又处处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不卑不亢,委婉得体,表现出杰出的外交才能。
    D.这篇优秀的历史散文,叙事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 C.烛之武说服秦伯时,只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全部是从秦国的利益出发的。
    答案 C
    2.第一段写秦、晋围郑,在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第二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出使秦国的?(6分)
    答案 (1)交代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形势危急。晋国要报复其无礼,与秦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郑国是有机可乘的,这就为下文烛之武智退秦师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2)郑伯,勇于自责,以情动人,以诚动人,因而说服烛之武出使秦国。简介
    左丘明(约前502—约前422),姓左,名丘明(一说复姓左丘,名明;也有说姓丘,名明),①春秋末期鲁国人。为炎帝后裔,左丘明博览天文、地理、文学、历史等大量古籍,学识渊博。任鲁国左史官,在任时尽职尽责,德才兼备,为时人所崇拜。孔子曾说:“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左丘明编修国史,日夜操劳,历时30余年,一部纵贯200余年、18万余字的《②春秋左氏传》定稿。
    作品
    《春秋左氏传》。
    评价
    司马迁称其为“③鲁之君子 ”。李世民封左丘明为“经师”,明世宗封左丘明为“先儒”,朱由检封左丘明为“先贤”。
    词语
    例句
    解析(古今义)
    越国
    ①越国以鄙远
    古义:越过别国。
    今义:中国古代的一个国家名。
    行李
    ②行李之往来
    古义:外交使者。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夫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指秦穆公。
    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以为
    ④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东道主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句式
    例句
    调为正常语序或指出标志词语
    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
    “……也”表判断
    宾语前置句
    ②夫晋,何厌之有
    “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状语后置句
    ③以其无礼于晋
    “无礼”的状语“于晋”后置
    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有益”的状语“于君”后置
    相关学案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11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及答案</a>,共6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11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a>,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重点实虚词,文言句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11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导学案</a>,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学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 第2课 烛之武退秦师(2)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