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 齐桓晋文之事 庖丁解牛)1.3 庖丁解牛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崇尚自由的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
他的著作被辑入《庄子》一书,道家尊称其为《南华经》,并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一书的寓言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阐发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发展了道家学说。
庄子的核心思想
1.哲学上他提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讲天道自然无为。庄子主张顺从天道,而摒弃“人为”,摒弃人性中那些“伪”的杂质。
2.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璞归真。
3.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他崇尚自然,提倡“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并且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逍遥自得,是绝对的精神自由,而不是物质享受与虚伪的名誉。
濠梁之辩
庄子和朋友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庄子看着水里的鲦鱼说:“鲦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
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知道鱼的快乐;你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
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而我是在濠水河边上知道的。”
写作背景
庄子生活在战国中期,这是非常激烈的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沧桑巨变,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身处乱世的人们对人生、对前途充满了迷茫。庄子针对人在残酷环境下不能任其本性无拘无束地生活、面临无情摧残难以尽享天年的现实,被迫随时随地悚然惊心地谨慎藏锋,适时顺应,力求远害,想在复杂斗争的骨节缝中寻找一个空隙,把它作为保全生命的安乐窝,以便在这乱世中游刃有余地活下去。这篇寓言体现的就是这种心境。
文言积累
一、通假字(请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砉然向然 “向”同“响”
2.技盖至此乎 “盖”同“盍”,何、怎么
3.批大郤 “郤”同“隙”,空隙
二、古今异义(请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
1.所见无非牛者
古义:没有不是
今义:不外乎
2.依乎天理
古义:指牛体的自然结构
今义:天然的道理或伦理道德
3.因其固然
古义:本来的结构
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4.技经肯綮之未尝
古义:不曾(拿刀去)尝试
今义:未曾
5.虽然,每至于族
古义:虽然这样
今义:转折连词
6.吾见其难为
古义:此处指很难下刀
今义:①使人为难;②多亏(指做了不容易做的事);③客套话,感谢别人替自己做事
7.视为止,行为迟
古义:两个词,行动,因而
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三、词类活用(根据提示解释词义)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足之所履 踩
2.名词作状语
(1)良庖岁更刀 每年
(2)族庖月更刀 每月
(二)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作名词
而刀刃者无厚 厚度
四、重点实虚词(请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解
(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动词,剖开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动词,解释、解答
2.族
(1)族庖月更刀,折也 形容词,众
(2)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名词,(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3)士大夫之族(《师说》) 名词,类
3.视
(1)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动词,看
(2)视为止,行为迟 名词,目光
4.始
(1)始臣之解牛之时 副词,起初
(2)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副词,才
5.而
(1)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 连词,表转折
(2)提刀而立 连词,表修饰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连词,表并列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连词,表递进
(5)吾尝跂而望矣(《劝学》) 连词,表修饰
6.为
(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介词,给
(2)吾见其难为 动词,做
(3)为之四顾 介词,因为
7.乎
(1)技盖至此乎 语气词,在句末表疑问
(2)依乎天理 介词,相当于“于”
(3)而况大乎 语气词,在句末表感叹
(4)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8.于
(1)合于《桑林》之舞 介词,引出对象
(2)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介词,从
(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介词,对于
五、文言句式(请根据提示翻译下面句子)
1.判断句
(1)臣之所好者道也。(“……者……也”表判断)
译文: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自然规律。
(2)良庖岁更刀,割也。(“……,……也”表判断)
译文: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刃)割断筋肉。
2.状语后置句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按现代汉语的语序为“而刀刃若新于硎发”)
译文:可是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那样锋利。
3.省略句
视为止,行为迟。[省略了两个“之”,补出后应为“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译文:眼睛因为(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而凝视不动,动作也因此慢下来。
4.宾语前置句
技经肯綮之未尝。(“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现代汉语语序为“未尝技经肯綮”)
译文: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合的地方,不曾拿刀去尝试。
文本初读
阅读全文,依据提示补充空缺内容。
文本精读
(一)阅读课文第1~2段,完成以下问题。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膝之所踦,砉然向然 踦:
(2)奏刀然,莫不中音 奏:
(3)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会:
(4)技盖至此乎? 盖:
2.下列对本部分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描写了庖丁解牛的场面,生动地描写出庖丁动作的节奏感,表现庖丁解牛技艺达到一个至高境界。
B.本部分以动作描写为主,一连用了五个动词:总的动作描写是“解”,然后分别描写手“触”、肩“倚”、足“履”、膝“踦”。
C.本部分以记叙为主,描摹声音时,用了两个拟声词“砉”“”;两个比喻“《桑林》之舞”“《经首》之会”。
D.文惠君的夸赞和提问从侧面烘托庖丁技艺的精湛;同时引出了下面庖丁的议论,起到了过渡的作用。
3.课文先写庖丁解牛的场面,下文再写得“道”的原因,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二)阅读课文第3~4段,完成以下问题。
4.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进:
(2)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遇:
(3)官知止而神欲行 神欲:
(4)善刀而藏之 善:
5.下列对本部分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庖丁解牛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
B.庖丁由不懂规律(所见无非牛)过渡到认识规律(目无全牛),又飞跃到熟练运用规律(游刃有余)。
C.庖丁用“良庖”和“族庖”作为反衬,来说明“良庖”和“族庖”都不懂得“道”,不知道“依乎天理”。
D.庖丁解牛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6.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庖丁解牛”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
7.有人认为庄子的“养生之道”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你怎么看?
思维拓展
庄子说:为人处世当避开矛盾,游刃有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村上春树说:但凡值得一做的事情,自有值得去做甚至做过头的价值,即“为可能,尽所能”。这两种观点是否矛盾?
【参考答案】
文本初读
【答案】①目无全牛 ②游刃有余 ③运用规律
文本精读
1.【答案】(1)抵住 (2)进 (3)节奏 (4)同“盍”,何、怎么
2.【解析】C “本部分以记叙为主”错,以描写为主。
3.【答案】先写解牛场面,后写原因,有两方面的好处。①先写解牛的精彩表演,容易吸引读者,给人深刻印象,激起人们的阅读兴趣。②便于读者由表及里,由现象深入本质,更深刻地领会文章所要说明的道理。这不仅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而且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4.【答案】(1)超过 (2)接触 (3)精神活动 (4)这里指揩拭
5.【解析】C “来说明‘良庖’和‘族庖’都不懂得‘道’,不知道‘依乎天理’”错,庖丁用“良庖”和“族庖”作为反衬,来说明自己技法的高超。
6.【答案】(1)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性。作者把牛比喻成复杂的社会,尽管矛盾复杂,斗争激烈,但总有间隙可寻,只要像庖丁那样,“以无厚入有间”,顺应环境,随俗沉浮,回避矛盾,就能保全性命,养护精神。那么,人就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了,精神和身体不会受到伤害,同时在解完牛踌躇满志之后,感到心满意足的同时,应该好好地收敛自己的态度,不要得意忘形,否则还是容易受到伤害。
(2)“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亲、尽年。
7.【答案】庄子的“养生之道”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在一定意义上陶冶、培育和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它教人们忘怀得失,摆脱利害,超脱种种庸俗无聊的现实计较和生活束缚,或高蹈远举,或怡然自适,与活泼流动、生机盎然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从中获得生活的力量和生命的意趣,从而抚慰人们心灵的创伤,这也正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在巨大的失败和不幸之后,并没有真正毁灭,而更多的是保存生命,坚持节操,隐逸遁世以山水自娱、洁身自好的原因。
思维拓展
【答案】(观点一)矛盾。面对纷纷扰扰的充满矛盾的现实世界,一味躲避是不可取的。人不可能生活在真空中,躲既不能拯救自己,也不能拯救世界,只能使自己变成一具行尸走肉,虽生犹死,一生变得毫无价值。
(观点二)不矛盾。积极也好,消极也罢,这都是我们处世的智慧结晶。我们要学会在混乱复杂的社会中培养谋生的高超技艺,又要在岁月的激荡中寻找不触暗礁的规律,不冒进不高标,在平凡中塑造自己的不凡。我们也要学会担当,展示舍我其谁的大将风范。须知,庖丁在文惠王面前的施展又何尝不是一种内敛的“卖弄”?藏拙的前提是我们要有藏的必要,关键时刻的一击即中,比起隐藏来得更有价值!
语文必修 下册1.2*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1812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2* 齐桓晋文之事学案及答案</a>,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资料链接,文本鉴赏,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14.1 故都的秋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a href="/yw/tb_c4001784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4.1 故都的秋导学案及答案</a>,共13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6.1 赤壁赋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89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6.1 赤壁赋导学案</a>,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