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3 庖丁解牛优秀课件ppt
展开1. 了解庄子其人及其思想主张,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知识点。2. 深入思考“依乎天理”“因其固然”等语句的含义,结合对庖丁解牛过程的描写,理解其高超技艺中蕴含的道理。3. 拓展阅读《庄子·养生主》中的其他故事,深入理解庄子的思想和庄子运用寓言表达思想的语言艺术。
庄周(约前369 —前286),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伟大的思想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家贫,曾因崇尚自由而拒绝楚威王的厚币礼聘。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在哲学上,庄子认为“道”是客观真实的存在,是宇宙万物的本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精神上,庄子向往自然,崇尚“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庄子的著作辑入《庄子》一书,亦称《南华经》,该书现存33 篇,有内篇7 篇,外篇15 篇,杂篇11 篇。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所著,外篇、杂篇可能是庄子的门人或后学者所著。庄子的散文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大量采用并虚构寓言故事,想象奇特,形象生动。此外,行文还善于运用各种譬喻,活泼风趣,睿智深刻。其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庄子生活的战国时期,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旧的经济结构被破坏,旧贵族阶级没落,社会动乱,民不聊生,身处乱世的人们对人生、对前途充满了迷茫,士人学子们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孜孜不倦地游走四方。此时生活在贫困边缘的庄子,对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残酷性有着比常人更直观、更清醒的认识。《养生主》一文就体现了庄子保全本性、延续精神生命的思想。在该篇的开头,有一段话可视为全文的总纲:“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危险)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督:人的脊脉,是骨节空虚之处。经:常),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接下来就用几则寓言加以阐释,《庖丁解牛》就是其中的第一则。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庖(pá)丁:名丁的厨工。先秦古书往往以职业放在人名前。文惠君:即梁惠王,也称魏惠王。解牛:宰牛,这里指把整个牛体开剥分剖。踦(yǐ):抵住,指宰牛之时用膝盖抵住牛。砉(xū)然:拟声词。砉然,皮骨相离的声音。向,通 “响”。騞(huō)然:拟声词,形容比砉然更大的进刀解牛声。《桑林》: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经首》:传说中尧乐曲《咸池》中的一章。会:指节奏。以上两句互文,即“乃合于桑林、经首之舞之会”之意。
翻译: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騞騞地,没有不合音律的。既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嘻:赞叹声。 盖:通“盍(hé)”,何,怎么。 进:超过。
翻译: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起初我宰牛的时候,眼里看到的是一只完整的牛;三年以后,再未见过完整的牛了。
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官知:这里指视觉。 神欲:指精神活动。 天理:指牛体的自然结构。 批大郤:击入大的缝隙。 批:击。 郤:空隙。 导大窾(kuǎn):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 因:依。 固然:指牛体本来的结构。 技经:犹言经络。技,当是“枝”字,指支脉。经,经脉。 肯:紧附在骨上的肉。 綮(qìng):筋骨结合处。技经肯綮之未尝:即“未尝技经肯綮”的宾语前置。 軱(gū):大骨。
翻译: 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感官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砍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割:割肉。族:众。折:用刀砍断骨头。发:出。硎(xíng):磨刀石。节:骨节。间:空隙。恢恢乎:宽绰的样子。
翻译: 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割断筋肉割坏的;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砍断骨头而将刀砍坏的。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锋利得就像刚在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族:指筋骨交错聚结处。 怵(chù)然:戒惧的样子。 謋(huò):象声词。骨肉离开的声音。 委地:散落在地上。 善:揩拭。 养生:指养生之道。
翻译: 虽然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庖丁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思考1.庖丁所达到的境界,仅仅是技艺娴熟的表现吗?
明确:庖丁解牛时,手、肩、足、膝和谐并用,触、倚、履、踦等动作流畅自如,“砉然”“騞然”的声音高低错落、缓急有秩。他和谐优美的动作,进刀时富有韵律的音响,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庖丁之所以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是因为他熟知牛的自然生理结构,达到了“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层次,能够“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正如庖丁自己所言,他的境界已经超过了一般的技艺层面,达到“道”的境界了。
思考2.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在技巧方面:① 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② 运用事物的客观规律:“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在态度方面:① 全神贯注、小心谨慎:“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② 适可而止、不事张扬:“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思考3. 试结合文本内容说说本文的写作思路。
明确:文章先讲述故事,再点明寓意。就故事说,又分两层,即由写“技”到说“道”。先描述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艺,再由庖丁阐述他的解牛之道。写庖丁的技,先是直接描写,再通过文惠君的赞叹加以小结,并转入庖丁的谈“道”。 对“道”的阐述又分为三个方面:一、从纵的方面介绍掌握“道”的三个阶段,突出掌握“道”以后的特点;二、从横的方面将庖丁与良庖、族庖进行比较,以说明得“道”与否的异同;三、说明成功地解决了难以处理的“族”的问题,这是从一般写到特殊。这三个方面都紧紧扣住“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之“道”进行阐述。庖丁答文惠君的第一句话,将写“技” 与谈“道”两方面自然地联系起来。文惠君所说由庖丁之言获得养生之道的话,又起到统摄全文、揭示主题的作用。全文围绕解牛的事件,阐述一个“道”字,由具体到抽象,条分缕析,环环相扣,将道理说得晓畅透彻。
思考4.谈谈课文中的语句能教给我们怎样的道理。
明确:①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了解规律,掌握规律。②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抓住本质,用心处事。③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顺其自然,不强求。④ 技经肯綮之未尝——避开锋芒,从长计议。⑤ 以无厚入有间——以己之利攻彼之弊。⑥ 每至于族……行为迟,动刀甚微——不莽撞,谨慎行事。⑦ 善刀而藏之——收敛锋芒,低调做人。
《庖丁解牛》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养生的道理。庄子认为,人类社会充满错综复杂的矛盾,人们只有像庖丁那样把握了社会的肌理,才能够成功地避开各种难解的矛盾,使自己免于遭受伤身与劳神的困扰,从而达到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的目的。
所踦(yǐ) (huō)然 砉(xū)然謋(huò)然 大窾(kuǎn) 大軱(gū)发硎(xíng) 发怵(chù) 肯綮(qìnɡ)
砉然向然 (“向”同“响”)技盖至此乎 (“盖”同“盍”,何、怎么)
依乎天理(古义:牛体的自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因其固然(古义:本来的结构。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虽然,每至于族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4.其他重要实词和虚词。
批大郤(名词,空隙)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名词,磨刀石)良庖岁更刀 (动词,更换)彼节者有间(名词,空隙)如土委地 (动词,散落,卸落)乃中《经首》之会(名词,音节、节奏)因其固然 (介词,依照)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形容词,宽绰)怵然为戒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1)名词的活用良庖岁更刀/ 族庖月更刀 (均为名词作状语。岁,每年;月,每月)(2)动词的活用视为止,行为迟 (均为动词用作名词。视,眼睛;行,动作)(3)形容词的活用而刀刃者无厚(形容词用作名词,厚度)
(1)判断句臣之所好者道也 (“……者……也”表判断)族庖月更刀,折也 (“……,……也”表判断)(2)宾语前置句技经肯綮之未尝 (即“未尝技经肯綮”)(3)状语后置句刀刃若新发于硎 (即“刀刃若新于硎发”)(4)省略句视为(之)止,行为(之)迟 (省略介词的宾语“之”)
(1)庖丁解牛 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2)善刀而藏 将刀擦净,收藏起来。比喻适可而止,自敛其才。(3)游刃有余 厨师把整个的牛分割成块,技术熟练,刀子在牛的骨头缝里自由移动着,没有一点儿阻碍。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4)目无全牛 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以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5)踌躇满志 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6)切中肯綮 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1. 解释下列句中加色的词。
(1)肩之所倚 (2)进乎技矣 (3)官知止而神欲行 (4)族庖月更刀 (5)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6)善刀而藏之
倚靠超过感官的知觉,这里指视觉众,一般的刚刚揩拭
2. 对下列句中加色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 手之所触 ② 技经肯綮之未尝③ 而况大軱乎 ④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A.①② 相同,③④ 相同 B.①② 相同,③④ 不同C.①② 不同,③④ 相同 D.①② 不同,③④ 不同
解析:“之”:① 句中助词,无实义;② 句中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乎”:③ 句末语气词,呢;④……的样子,相当于“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本文选自《庄子·养生主》,《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的著作,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作品。B.“庖丁解牛”是一个寓言故事,庄子通过这个寓言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生动直观,使抽象的“道境”形象化。C. 文章先后用了三种反差鲜明的对比来进行说理:一为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二为庖丁与普通厨工的对比,三为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的对比。D. 文章先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音响,再写文惠君的夸赞,引出庖丁对自己追求的“道”的解说,以此表明主旨,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解析:文章只有两种对比,“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的对比”错。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2)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庖丁放下刀回答说:“我追求的是道,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
现在,我只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了,感觉器官的作用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虽然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保持戒惧,眼睛因为(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而凝视不动,动作也因此缓慢下来。
(3)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4)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的,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所以十九年来刀刃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3 庖丁解牛评优课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3 庖丁解牛评优课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13《庖丁解牛》教学课件-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pptx、13《庖丁解牛》教学设计docx、13《庖丁解牛》分层作业原卷版-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13《庖丁解牛》分层作业解析版-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docx、13《庖丁解牛》同步学案docx、《庖丁解牛》朗读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下册14.1 促织公开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下册14.1 促织公开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六单元第14课促织pptx、14促织docx、14促织预习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第六单元12 祝福完整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第六单元12 祝福完整版课件ppt,文件包含第六单元第12课祝福pptx、12祝福节选docx、12祝福预习案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