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3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4节 动物的行为习题
展开【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一张日本猴子边泡温泉边玩手机的照片如下图所示获得了年度野生动物摄影师大赛特别奖:网友投票获奖作品,一向精灵古怪的猴子在惬意的泡着温泉时候抢了摄影师朋友的手机,表情认真严肃的研究起来,猴子的这一行为属于( )
A.条件反射 B.非条件反射 C.先天性行为D.后天学习行为
2.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能够填在阴影部分的一项是( )
A.生来就有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有利于适应环境 D.与遗传因素无关
3.自然界中动物复杂多样的行为使动物能更好的适应环境。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鹦鹉学舌B.鸟类迁徙C.老马识途D.惊弓之鸟
4.孙阿姨收养了一只流浪狗,为了居家的清洁卫生,于是训练这只狗入厕大小便。狗入厕的这种行为属于( )
A.社会行为 B.后天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D.防御行为
5.上午最后一节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快速走向食堂。甲同学拿起饭盒却又很快扔下,随后叫道:“哇!真烫!”;乙同学正想拿又停住了手,因为他听到了甲同学的喊声;丙同学听了,一声不吭拿出纸巾裹起了饭盒。关于三位同学的举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同学“扔下饭盒”的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B.乙同学“停住了手”属于后天学习行为
C.甲同学“扔下饭盒”的行为是保护自己,属于先天性行为
D.丙同学凭经验知道纸是热的不良导体
6.丁丁养了一条小狗,取名叫“小黑”。丁丁为了让小狗能“听懂”自己的名字,对它进行了训练,每次给小狗喂食前都先叫几声“小黑”,经过反复的训练,在没有喂食的情况下,只要叫声“小黑”小狗就会跑过来。下列对“小狗听到‘小黑’ 跑过来”这种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小狗听到“小黑”跑过来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 B.小狗听到“小黑”跑过来是一种反射
C.小狗完成这个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D.小狗完成这个反射活动不需要通过大脑皮层
7.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的先天性行为的是
A.青梅入口,分泌唾液 B.看见青梅,分泌唾液
C.听到青梅,分泌唾液 D.看见青梅图,分泌唾液
8.马戏团里的动物们在表演精彩的节目,下列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A.孔雀开屏 B.猴子走钢丝 C.狮子钻火圈 D.小猴子拉马车
9.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以逃避敌害。蜥蜴的这种行为属于( )
A.防御行为B.繁殖行为C.攻击行为D.取食行为
10.猫头鹰夜间活动的目的是( )
A.找朋友B.捉老鼠C.找家
11.对动物行为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
A.人先天性行为就是动物在出生时,表现出来的行为
B.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C.低等动物不具有学习行为
D.学习行为的获得使动物能够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但这种行为不能遗传给后代
12.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蚯蚓走迷宫、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13.古诗中常出现许多与动物有关的生活画面。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殖和发育现象的是
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B.春江水暖鸭先知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4.蜘蛛能够结出复杂的蛛网,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对蜘蛛的这种行为的正确解释是
①先天性行为 ②后天学习行为 ③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5.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么大,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小袋鼠的这种行为是
A.先天性行为,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
B.先天性行为,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C.后天学习行为,靠学习得来的
D.后天学习行为,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
如图将蟑螂放在人工暗室中做生物钟实验,经过一个星期后,蟑螂的活动发生变化,这种行为从行为的发生看属于( )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节律行为D.社会行为
1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可保证动物基本生存能力的行
B.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C.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D.动物行为的产生与生活环境没有任何关系
18.宠物大赛上,小狗听到主任指令后,完成坐、卧、跳、握手等动作,下列反射与此类型相同的是( )
A.眼前出现强光,马上眨眼
B.指尖被针刺后,马上缩回来
C.小鸡听到“咕咕”声后,马上跑到母鸡身边
D.小明同学听到校园广播后,马上去卫生间打扫卫生
19.下列几项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同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
A.蜜蜂的舞蹈动作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D.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二、填空题
20.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玻璃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撞,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食。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碰撞一次就学会了绕道捕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物而获得食物,都属于 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 和 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上述实验证明,章鱼等 (填“低等”或“高等”)动物也可以形成 行为;动物越高等, 行为越复杂。
21.在一个鱼缸里,用灯光和鱼饵重复多次作用于金鱼,一段时间后,只要灯光一亮,金鱼就会游到鱼饵投放处。
(1)金鱼的这种行为是
A.先天性行为 B.本能 C.后天学习行为 D.自发行为
(2)训练金鱼时,灯光与鱼饵应
A.同时出现 B.先亮灯光,再投鱼饵
C.先投鱼饵,再亮灯光 D.两者出现不需要一定的时间顺序
22.下列行为:①小明听到有人在吆喝卖梅子,嘴里分泌唾液;
②小明看到了青绿色的梅子,分泌唾液;
③小明吃到了酸酸的梅子,分泌唾液;
④小明想起去年在外婆家吃到过梅子,分泌唾液。
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23.巴甫洛夫通过手术从狗的唾液腺导管处引出瘘管到体外,然后做了以下实验:①给狗喂食,有唾液从瘘管流出;②单以铃声刺激狗,瘘管处无唾液流出;③每次喂食以前先响一次铃,然后再喂食物,如此重复多次后,若只响铃声,也有唾液从瘘管处流出;④若以后每次只响铃声不喂食物,则从瘘管处流出的唾液量逐渐减少,最后无唾液流出。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 (填“先天性行为”或“后天学习行为”)。
(2)从实验可知,铃声的刺激能引起狗分泌唾液的条件是 。
(3)实验④说明 。
(4)若以光照代替铃声,重复上述的实验步骤,请推测狗 (填“会”或“不会”)发生流唾液的行为,理由是 。
24.用黑布将李强同学的眼睛蒙住,用针刺他的手指头,请回答:
(1)他的反应应该是先 ,而后 。
(2)此实验表明,缩手反射是由 控制的反射,所以发生反射时并不意识到痛。
(3)缩手反射发生时,皮肤上的痛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一部分引起 反射,使人避开有害刺激。另一部分在脊髓和脑干中的白质里继续上传到 ,因而产生了痛觉。
三、探究题
25.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大约200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如图所示)。
资料二:准备适当的食物,设置好障碍物,公鸡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如图所示)。
(1)蚯蚓走迷宫与公鸡的绕道取食这两种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_____行为.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__________而获得。
(2)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____,学会某种行为的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__________。
(3)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这种行为也会受到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4)以上研究动物行为时应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6.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它们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小鸭A、B、C刚孵化出来就从它们的出生地被移走了,使得它们没有见到自己的母亲。小鸭D、E、F和它们的母亲生活在一起。
实验人员给小鸭A、B、C展示了一个小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小鸭A、B、C模仿母鸭的叫声并时刻跟随在小球左右。请选择:
(1)小鸭A、B、C的行为发展过程是( )
A.先天性行为 B.条件反射 C.本能 D.后天学习行为
(2)小鸭D、E、F为( )
A.实验模型 B.对照组 C.实验组 D.一个变量
(3)如果不是把小鸭A、B、C放在小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小鸭A、B、C可能会( )
A.吓唬其他鸭子 B.失去繁殖能力
C.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D.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
动物的行为
【同步练习-解析】
一、选择题
1.一张日本猴子边泡温泉边玩手机的照片如下图所示获得了年度野生动物摄影师大赛特别奖:网友投票获奖作品,一向精灵古怪的猴子在惬意的泡着温泉时候抢了摄影师朋友的手机,表情认真严肃的研究起来,猴子的这一行为属于( )
A.条件反射 B.非条件反射 C.先天性行为D.后天学习行为
【答案】D
【解析】“猴子在惬意的泡着温泉时候抢了摄影师朋友的手机,表情认真严肃的研究起来”是猴子由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行为。
故选D。
2.如图阴影部分表示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相同点,能够填在阴影部分的一项是( )
A.生来就有 B.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
C.有利于适应环境 D.与遗传因素无关
【答案】C
【解析】结合图示和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的概念可知,生来就有的是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是出生以后才有的,因此不可以写在阴影部分,A、B错误;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都能适应环境,利于生存和繁衍后代,因此可以写在阴影部分,C正确。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学习获得的行为,D错误。
3.自然界中动物复杂多样的行为使动物能更好的适应环境。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鹦鹉学舌B.鸟类迁徙C.老马识途D.惊弓之鸟
【答案】B
【解析】鸟类迁徙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属于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如:鹦鹉学舌、老马识途、惊弓之鸟。
故选B。
4.孙阿姨收养了一只流浪狗,为了居家的清洁卫生,于是训练这只狗入厕大小便。狗入厕的这种行为属于( )
A.社会行为 B.后天学习行为 C.先天性行为D.防御行为
【答案】B
【解析】A.社群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有的高等动物还形成等级,A不符合题意。
B.孙阿姨训练这只狗入侧大小便的行为,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属于学习行为,B符合题意。
C.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C不符合题意。
D.防御行为:为了保护自己,防御敌害的各种行为都是防御行为。如逃跑、装死、释放臭气、保护色、警戒色、机体防御等,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上午最后一节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快速走向食堂。甲同学拿起饭盒却又很快扔下,随后叫道:“哇!真烫!”;乙同学正想拿又停住了手,因为他听到了甲同学的喊声;丙同学听了,一声不吭拿出纸巾裹起了饭盒。关于三位同学的举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同学“扔下饭盒”的反射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
B.乙同学“停住了手”属于后天学习行为
C.甲同学“扔下饭盒”的行为是保护自己,属于先天性行为
D.丙同学凭经验知道纸是热的不良导体
【答案】A
【解析】A.甲同学“扔下饭盒”这是一种本能的行为,不是后天经验积累的行为,故属于先天性行为,反射的神经中枢是脊髓,A错误。
B.乙同学看到甲同学反应,明白了饭盒很烫,就“停住了手”,这是学到经验后的行为,故属于后天学习行为,B正确。
C.甲同学正想拿起饭盒却又很快扔下,“扔下饭盒”的行为是保护自己,属于先天性行为,C正确。
D.丙同学由经验得知纸是热的不良导体,故用纸巾裹起了饭盒,D正确。
故选A。
6.丁丁养了一条小狗,取名叫“小黑”。丁丁为了让小狗能“听懂”自己的名字,对它进行了训练,每次给小狗喂食前都先叫几声“小黑”,经过反复的训练,在没有喂食的情况下,只要叫声“小黑”小狗就会跑过来。下列对“小狗听到‘小黑’ 跑过来”这种现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小狗听到“小黑”跑过来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
B.小狗听到“小黑”跑过来是一种反射
C.小狗完成这个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
D.小狗完成这个反射活动不需要通过大脑皮层
【答案】D
【解析】A、小狗听到“小黑”跑过来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是一种后天学习行为,正确。
B、小狗听到“小黑”跑过来是一种反射,正确。
C、小狗完成这个反射的神经结构是反射弧,正确。
D、小狗完成这个反射属于复杂反射,需要通过大脑皮层,错误
故选D。
7.下列选项中属于人的先天性行为的是
A.青梅入口,分泌唾液 B.看见青梅,分泌唾液
C.听到青梅,分泌唾液 D.看见青梅图,分泌唾液
【答案】A
【解析】青梅入口,分泌唾液、分泌唾液是动物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属于人的先天性行为,A符合题意;
看见青梅,听到青梅,看见青梅图分泌唾液是动物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属于人的学习行为,B、C、D不符合题意。
8.马戏团里的动物们在表演精彩的节目,下列属于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是
A.孔雀开屏 B.猴子走钢丝 C.狮子钻火圈 D.小猴子拉马车
【答案】A
【解析】孔雀开屏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符合题意;
猴子走钢丝、狮子钻火圈、小猴子拉马车,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B、C、D不符合题意。
9.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以逃避敌害。蜥蜴的这种行为属于( )
A.防御行为B.繁殖行为C.攻击行为D.取食行为
【答案】A
【解析】在紧急情况下,蜥蜴的尾巴能自动断落,目的是吸引敌害的注意,掩护自己逃跑,因此属于防御行为。
故选A。
10.猫头鹰夜间活动的目的是( )
A.找朋友B.捉老鼠C.找家
【答案】B
【解析】猫头鹰在夜间活动,属于节律行为,目的是捉老鼠。
11.对动物行为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
A.人先天性行为就是动物在出生时,表现出来的行为
B.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与遗传因素无关,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C.低等动物不具有学习行为
D.学习行为的获得使动物能够更好的适应周围环境,但这种行为不能遗传给后代
【答案】D
【解析】先天性行为就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不仅是在出生时,表现出来的行为,出生后也有先天性行为如膝跳反射,A不符合题意;学习行为是后天获得的,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与遗传因素有关,B不符合题意;低等动物也具有学习行为如蚯蚓走迷宫,动物学习能力的大小与其进化的程度呈正相关,动物的种类越高等,学习能力就越强,后天行为所占的比重就越大,C不符合题意;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经验的影响,发生行为的改变或形成新行为的过程。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大大地提高了适应复杂环境的学习能力。学习行为不是遗传物质控制的,主要受环境影响,因此学习行为不能遗传。D符合题意。
12.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 B.猫捉老鼠、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蚯蚓走迷宫、黄牛耕地、老马识途
【答案】A
【解析】蚂蚁搬家、大雁南飞、孔雀开屏,都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A正确;猫捉老鼠、尺蠖拟态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鹦鹉学舌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B错误;蜘蛛结网、公鸡报晓是动物的一种本能,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惊弓之鸟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C错误;蚯蚓走迷宫、黄牛耕地、老马识途均是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D错误。
13.古诗中常出现许多与动物有关的生活画面。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殖和发育现象的是
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B.春江水暖鸭先知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答案】B
【解析】A.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是蜻蜓在产卵,属于繁殖行为,A不符合题意。
B.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是环境中非生物因素温度对生物的影响,不属于繁殖行为,B符合题意。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青蛙在求偶,属于繁殖行为,C不符合题意。
D.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是家燕在筑巢,属于繁殖行为,D不符合题意。
14.蜘蛛能够结出复杂的蛛网,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对蜘蛛的这种行为的正确解释是
①先天性行为 ②后天学习行为 ③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④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A
【解析】蜘蛛能够结出复杂的蛛网,一只幼蛛从出生之日起就会自行结网,结网技巧与成年蜘蛛相比毫不逊色。蜘蛛的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是③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属于①先天性行为。故A符合题意。
15.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么大,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小袋鼠的这种行为是
A.先天性行为,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才能完成
B.先天性行为,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
C.后天学习行为,靠学习得来的
D.后天学习行为,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即可完成
【答案】B
【解析】题干中小袋鼠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小袋鼠的这种行为,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正确。
如图将蟑螂放在人工暗室中做生物钟实验,经过一个星期后,蟑螂的活动发生变化,这种行为从行为的发生看属于( )
A.先天性行为 B.学习行为 C.节律行为D.社会行为
【答案】A
【解析】图中将蟑螂放在人工暗室中做生物钟实验,经过一个星期后,蟑螂调整了自己的节律,在人工的“黑夜”活动了。蟑螂在黑夜活动,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蟑螂在人工的“黑夜”活动,同样是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是对光线发生的反应,同样是先天性行为。
1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可保证动物基本生存能力的行
B.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C.先天性行为是学习行为的基础
D.动物行为的产生与生活环境没有任何关系
【答案】D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遗传物质控制的、可保证动物基本生存能力的行为,A正确;后天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可以让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B、C正确;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形成的行为,动物行为的产生与生活环境有关系, D错误。
18.宠物大赛上,小狗听到主任指令后,完成坐、卧、跳、握手等动作,下列反射与此类型相同的是( )
A.眼前出现强光,马上眨眼
B.指尖被针刺后,马上缩回来
C.小鸡听到“咕咕”声后,马上跑到母鸡身边
D.小明同学听到校园广播后,马上去卫生间打扫卫生
【答案】D
【解析】宠物大赛上,小狗听到主任指令后,完成坐、卧、跳、握手等动作不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而是后天形成的为条件反射。而选项中眼前出现强光,马上眨眼、指尖被针刺后,马上缩回来和小鸡听到“咕咕”声后,马上跑到母鸡身边,这些都是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不需要个体生活的经验;A、B、C不符合题意。但小明同学听到校园广播后,马上去卫生间打扫卫生,这不是生来就有的,要在理解铃声的正确含义后才能产生的反应,属于条件反射,D正确。
19.下列几项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同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信息作用的是( )。
A.蜜蜂的舞蹈动作B.鸟类的各种鸣叫声
C.蜂王释放的特殊分泌物D.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答案】D
【解析】动物通讯是动物间的信息交流,常表现为一个动物借助自身行为或身体标志作用于其他动物(同种或异种)的感觉器官从而改变后者的行为。通讯是具有适应意义的行为,常见的通讯事例大多是互利的,如通过通讯异性个体得以交配,社群动物得以共同取食、御敌等,动物之间通过动作、声音、气味、性外激素等进行信息交流。蜜蜂跳圆形舞是通过动作告诉其它工蜂蜜源的方向位置;鸟的鸣叫是通过声音来交流,蜂王释放分泌物是通过气味来交流,因此都属于群体中的信息交流。而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是为了躲避敌害,属于防御行为,不是群体内的信息交流。故选D。
二、填空题
20.科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把章鱼(软体动物)放到大鱼缸里,中间放一块玻璃板,将鱼缸隔成两部分,其高度低于玻璃缸的高度,使章鱼能从玻璃缸的一侧越过玻璃板游向另一侧。将食物放入远离章鱼的那一端,当它看见食物时,只是扑向玻璃板,在玻璃板上乱撞,不会绕过玻璃板去捕食。多次碰撞之后,才能学会绕道。而猴子只要碰撞一次就学会了绕道捕食。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物而获得食物,都属于 行为。这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 和 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上述实验证明,章鱼等 (填“低等”或“高等”)动物也可以形成 行为;动物越高等, 行为越复杂。
【答案】(1)学习 生活经验 学习 (2)低等 后天学习 后天学习
【解析】(1)章鱼第一次捕食时撞到玻璃板上,可见章鱼先天不具备绕过玻璃板捕食的能力。经过多次碰撞后,章鱼学会绕道捕食,在上述实验中,章鱼、猴子越过障碍物而获得食物,这一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行为活动。
(2)猴子属于哺乳动物,章鱼属于软体动物,哺乳动物比软体动物更高等。上述实验证明,章鱼等低等动物也可以形成学习行为。猴子只要碰撞一次就学会了绕道捕食,可见高等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更复杂。
21.在一个鱼缸里,用灯光和鱼饵重复多次作用于金鱼,一段时间后,只要灯光一亮,金鱼就会游到鱼饵投放处。
(1)金鱼的这种行为是
A.先天性行为 B.本能 C.后天学习行为 D.自发行为
(2)训练金鱼时,灯光与鱼饵应
A.同时出现 B.先亮灯光,再投鱼饵
C.先投鱼饵,再亮灯光 D.两者出现不需要一定的时间顺序
【答案】C B
【解析】(1)一个鱼缸里,用灯光和鱼饵重复多次作用于金鱼,一段时间后,只要灯光一亮,金鱼就会游到鱼饵投放处。金鱼的这种行为是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故选C。
(2)金鱼对灯光的反应,是出生后才有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向金鱼投食时,先亮灯光,再投鱼饵,用灯光和食物重复结合多次,一段时间后形成的,只要灯光一亮,金鱼就会游到鱼饵投放处,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复杂反射。
故选B。
22.下列行为:①小明听到有人在吆喝卖梅子,嘴里分泌唾液;
②小明看到了青绿色的梅子,分泌唾液;
③小明吃到了酸酸的梅子,分泌唾液;
④小明想起去年在外婆家吃到过梅子,分泌唾液。
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
【答案】 ③ ①②④
【解析】①小明听到有人在吆喝卖梅子,嘴里分泌唾液,②小明看到了青绿色的梅子,分泌唾液,④小明想起去年在外婆家吃到过梅子,分泌唾液都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的学习行为。
③小明吃到了酸酸的梅子,分泌唾液是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③;属于后天学习行为的是 ①②④。
23.巴甫洛夫通过手术从狗的唾液腺导管处引出瘘管到体外,然后做了以下实验:①给狗喂食,有唾液从瘘管流出;②单以铃声刺激狗,瘘管处无唾液流出;③每次喂食以前先响一次铃,然后再喂食物,如此重复多次后,若只响铃声,也有唾液从瘘管处流出;④若以后每次只响铃声不喂食物,则从瘘管处流出的唾液量逐渐减少,最后无唾液流出。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 (填“先天性行为”或“后天学习行为”)。
(2)从实验可知,铃声的刺激能引起狗分泌唾液的条件是 。
(3)实验④说明 。
(4)若以光照代替铃声,重复上述的实验步骤,请推测狗 (填“会”或“不会”)发生流唾液的行为,理由是 。
【答案】(1)后天学习行为
(2)先响铃声再喂食物,多次重复
(3)条件反射建立后需要不断用非条件刺激来强化和巩固,否则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4)会狗听到铃声流唾液属于后天学习行为,若用光照代替,所起到作用和铃声是一样的
【解析】(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等。学习行为是在体内的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所以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是后天学习行为;
(2)最初给狗以铃声刺激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因为铃声与食物无关。从实验可知,使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重要条件是先响铃声再喂食,多次重复;
(3)若以后每次只响铃声不喂食物,则从瘘管处流出的唾液量逐渐减少,最后无唾液流出。实验④说明:条件反射建立后需要用非条件刺激来强化和巩固,否则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4)若以光照代替铃声,重复上述的实验步骤,推测狗会发生流唾液的行为,理由是:狗听到铃声流唾液属于后天学习行为,若用光照代替,所起到的作用和铃声是一样的。
24.用黑布将李强同学的眼睛蒙住,用针刺他的手指头,请回答:
(1)他的反应应该是先 ,而后 。
(2)此实验表明,缩手反射是由 控制的反射,所以发生反射时并不意识到痛。
(3)缩手反射发生时,皮肤上的痛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一部分引起 反射,使人避开有害刺激。另一部分在脊髓和脑干中的白质里继续上传到 ,因而产生了痛觉。
【答案】
【解析】(1)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用针刺他的手指头,手指头上的感受器感受了针的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传入神经→神经中枢(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引起缩手反射,同时神经冲动传到脊髓时有一部分沿着脊髓里的白质上行传导大脑里的躯体感觉中枢产生痛觉.因此痛觉是在大脑产生的传导路线比缩手反射的长,故先缩手反射而后感到痛;
(2)此实验表明,缩手反射是由脊髓控制的反射,所以发生反射时并不意识到痛.
(3)缩手反射发生时,皮肤上的痛觉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一部分引起缩手反射,使人避开有害刺激.另一部分在脊髓和脑干中的白质里继续上传到躯体感觉中枢,因而产生了痛觉.
三、探究题
25.阅读资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而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就会受到电击。经过大约200次尝试和错误后,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的暗室(如图所示)。
资料二:准备适当的食物,设置好障碍物,公鸡经过若干次“尝试与错误”,学会绕道取食(如图所示)。
(1)蚯蚓走迷宫与公鸡的绕道取食这两种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__________行为.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和__________而获得。
(2)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__________,学会某种行为的过程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__________。
(3)对于同种动物的不同个体或不同种的动物来说,即使学习条件相同,学习的速度也会有差异,这是因为这种行为也会受到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4)以上研究动物行为时应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学习学习(2)强少(3)遗传(4)实验法(或观察和实验法)
【解析】(1)动物的行为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对维持最基本的生存必不可少,如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动物的取食行为;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也称为后天性行为。如蚯蚓走迷宫、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
(2)不同动物“尝试与错误”的次数不一样,说明了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与错误“的次数越少。
(3)学习行为是指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动物越高等,学习能力越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就越强。
(4)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法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
26.实验人员想了解一下孵化的鸟类是怎样获得对它们母亲的情感的。他们选择了六只刚孵化的小鸭。小鸭A、B、C刚孵化出来就从它们的出生地被移走了,使得它们没有见到自己的母亲。小鸭D、E、F和它们的母亲生活在一起。
实验人员给小鸭A、B、C展示了一个小球,同时放母鸭叫的录音,经过若干天后,实验人员发现小鸭A、B、C模仿母鸭的叫声并时刻跟随在小球左右。请选择:
(1)小鸭A、B、C的行为发展过程是( )
A.先天性行为 B.条件反射 C.本能 D.后天学习行为
(2)小鸭D、E、F为( )
A.实验模型 B.对照组 C.实验组 D.一个变量
(3)如果不是把小鸭A、B、C放在小球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而是将它们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叫的录音,则小鸭A、B、C可能会( )
A.吓唬其他鸭子 B.失去繁殖能力
C.发出类似猫的声音 D.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
【答案】 D B D
【解析】(1)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小鸭A、B、C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小鸭A、B、C模仿母鸭的叫声并时刻跟随在小球左右,为学习行为。故选D。
(2)小鸭A、B、C刚孵化出来就被从它们的出生地移走,使它们不能见到自己的母亲,为实验组,而小鸭D、E、F还和它们的母亲在一起,和甲组形成对照作用,为对照组。
变量为小鸭是否和母亲在一起。故选B。
(3)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由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如果将小鸭A、B、C放在一只猫的周围并放母鸭的录音,小鸭就认为猫是它们的母亲。故选D。
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4节 变阻器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kx/tb_c571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4节 变阻器课时作业</a>,共24页。
初中科学第4节 动物的行为精练: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a href="/kx/tb_c570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4节 动物的行为精练</a>,共18页。
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4节 动物的行为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kx/tb_c570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4节 动物的行为综合训练题</a>,共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