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1.理解并积累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语言之美。
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描写的方法,把握文章线索,理解内容。
4.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趣。
【写作背景】
本文通过细致描写雨的景象、雨的音响、雨的气息,表现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雨的情义,把雨表现得可感可触,表现得亲切可爱。文章用诗化的句子,增强了形象感和动作性的表达。体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和对生活的热爱。作者行文思路清晰自然,分段描绘出了春夏秋冬四 季雨的特点:春雨的美丽,娇媚,温柔,细润,甜美; 夏雨热烈,粗犷也奔放;秋雨端庄而沉思的沉静;冬雨的自然平静。
【作者介绍】
刘湛秋,男,1935年出生,安徽芜湖人,当代著名诗人,翻译家,评论家。其作品清新空灵,富有现代意识,手法新颖洒脱,立足表现感觉与情绪,既面对生活,又超越时空。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就被一代大学生誉为“抒情诗之王”。他结集出版有诗歌、散文、评论、翻译、小说等三十余种,其诗集《无题抒情诗》获过中国新诗奖。
【文体知识】
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最大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侧面描写及其作用
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刻画人物或描绘环境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侧面描写是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它往往能以较经济的笔墨表现所描写的对象,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
答题模式:侧面描写。通过描写……,突出了……的特征,从侧面衬托了……(真正描写的内容)的……特征。
【导读理解】
1.“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的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这些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试分析一下这段写景文字的特点。
3.“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乐。”这些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4.“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这些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5.“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这些文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的自然、平静。
【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雨仍然偶而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lìng sè)了。
B.静谧(bì)的夜晚,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C.它既不倾棚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xī xī lī lī),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D.这雨的精灵(jīng líng),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1)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 而又粗犷。(热情、热烈、热闹)
(2)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 地成长。(你争我抢、争先恐后、激情满怀)
(3)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 。(干净、干巴、枯萎)
3.对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静谧:安静。)
B.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高邈:高而远。)
C.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造访:制造。)
D.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超市大优惠活动正式开始了,一大早人们就争先恐后地拥进去。
B.时间就像小河里的水,不断向前,永远也不回头。但小时候老觉得时间过得慢,迫不及待地想长大。
C.这鬼天气,真是说变就变,刚才还是艳阳高照,转眼间,瓢泼大雨就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
D.他说话总是咄咄逼人,叫我们很难接受。
5.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的作者朱自清,字佩弦。《雨的四季》的作者刘湛秋,著名诗人、翻译家。
B.“他夹着尾巴逃跑了”一句运用了拟物的修辞手法。
C.“我们要放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行。”该句中“包袱”用的是该词的比喻义。
D.“当我能正确拼写水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该句中“能”“拼写”“自豪”均为动词。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雨是大自然神奇的杰作,是我们生活中不能缺少的。
B.只要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C.刘湛秋拥有一颗永远年轻的心,但是我们在《雨的四季》中看到了一种激动人心的美丽。
D.通过作者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绘,让我们感悟到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
7.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那萌发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B.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C.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D.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
8.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4分)
(1)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
(2)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
(3)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
(4)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
【参考答案】
【导读理解】
1.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具体形象地写出春雨过后,树木花草那种难以想象的“颜色和神态”,使春雨过后树木花草那种难以想象的“颜色和神态”变得可感可触。
2.从不同的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写出了春雨滋润小草,雨后小草生长变化,运用了想象与联想,想象出小草苏生的动态,想象春雨带来的果实的芳甜,充满希望、饱含感情。
3.比喻的修辞,作者将夏雨比作交响乐,而且是和“蝉鸣”、“蛙鼓”一起奏响的,形象生动的突出了夏雨的热烈。
4.比喻的修辞,作者将秋雨比作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形象生动刻画出秋雨的沉静、稳重。
5.比喻的修辞,作者将雪中的静物比作木刻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雪
【积累与运用】
1.D
2.(1)热烈 (2)争先恐后 (3)干巴
3.C 造访:拜访。
4.C
5.D【解析】“自豪”是形容词。
6.A
7.A
8.叙述 描写 议论 抒情
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763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导学案及答案</a>,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单元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yw/tb_c4050763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导学案</a>,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积累运用,自主探究,拓展延伸,达标检测,讨论交流,合作释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第一单元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a href="/yw/tb_c4050763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一单元学案设计</a>,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参考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