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 整式的加法与减法 第3课时 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 1 次下载
- 5.1.1 从算式到方程 第1课时 方程(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 2 次下载
- 5.1.2 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 1 次下载
-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 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 2 次下载
- 5.2 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2课时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 1 次下载
初中数学5.1 方程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解题大招一 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求字母的值
一元一次方程要求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那么对于待求的字母,它们的取值(范围)要使得方程满足以上条件,据此可得出答案.
例1关于x的方程(k-1)x+3=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的值不能等于( B )
A.0 B.1 C.12 D.-12
解析:根据题意得,k-1≠0,所以k≠1.故选B.
解题大招二 根据方程的解求代数式的值
将方程的解代入方程,可得到一个关于字母参数的等式,再将这个等式经过适当的变形,即可为求目标代数式的值创造条件.
例2若x=3是关于x的方程ax-2b=5的解,求6a-4b+3的值.
解:将x=3代入ax-2b=5,得3a-2b=5.
所以6a-4b+3=2(3a-2b)+3=2×5+3=13.
培优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例 刘伟去水果市场购买苹果和橘子,看中了一家店铺,店铺里每千克苹果的售价要比每千克橘子的售价多12元,买2kg苹果与买5kg橘子的总价相同.设橘子的单价为x元/kg.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并判断其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
(2)在x=6,x=7,x=8中,哪一个是(1)中所列方程的解?
分析:(1)
根据“买2kg苹果与买5kg橘子的总价相同”列方程.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
(2)将不同x的值分别代入方程,验证方程两边的值是否相等.
解:(1)根据题意,得2(x+12)=5x,该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把x=6,x=7,x=8分别代入方程2(x+12)=5x的左、右两边.
当x=6时,方程的左边=2×(6+12)=36,右边=5×6=30,方程左、右两边的值不相等,所以x=6不是方程2(x+12)=5x的解;
当x=7时,方程的左边=2×(7+12)=38,右边=5×7=35,方程左、右两边的值不相等,所以x=7不是方程2(x+12)=5x的解;
当x=8时,方程的左边=2×(8+12)=40,右边=5×8=40,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所以x=8是方程2(x+12)=5x的解.教学目标
课题
5.1.1 第2课时 方程的解及一元一次方程
授课人
素养目标
1.理解方程的解的意义,能判断某个未知数的值是不是方程的解.
2.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能准确地识别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重点
判断方程的解,识别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识别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设计意图
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课堂引入】
对于方程2x=12,容易知道x=6可以使等式成立;对于方程170+15x=215,你知道x等于何值时等式成立吗?
当x=3时,170+15x=170+15×3=215,等式成立.
(2)你知道170+15x=215是怎样的方程吗?
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
【教学建议】
对于问题(1),可分别让5个学生代入不同的数作为x的值进行计算,再一起讨论得出正确答案.
活动二:交流讨论,引出新知
设计意图
通过计算验证,介绍方程的解的概念。
探究点1 方程的解
问题1类比活动一中问题(1),对于上节课列出的方程1.2x+1=0.8x+3,如下表所示,当x为何值时,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
当x=5时,方程左边=1.2×5+1=7,方程右边=0.8×5+3=7,这时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
概念引入:
问题2(教材P114例2)
(1)x=2,x=32是方程2x=3的解吗?
(2)x=10,x=20是方程3x=4(x-5)的解吗?
解:(1)当x=2时,方程2x=3的左边=2×2=4,右边=3,方程左、右两边的值不相等,所以x=2不是方程2x=3的解;
当x=32时,方程2x=3的左边=2×32=3,右边=3,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所以x=32是方程2x=3的解.
【教学建议】
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上台板演,并共同归纳判断一个数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步骤:(1)将数值代入方程左边进行计算;(2)将数值代入方程右边进行计算;(3)若左边=右边,则是方程的解,反之,则不是.这个步骤要让学生切实掌握.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2)当x=10时,方程3x=4(x-5)的左边=3×10=30,右边=4×(10-5)=20,方程左、右两边的值不相等,所以x=10不是方程3x=4(x-5)的解.
当x=20时,方程3x=4(x-5)的左边=3×20=60,右边=4×(20-5)=60,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所以x=20是方程3x=4(x-5)的解.
(教材P114第1个思考)x=60是方程58x2=4000的解吗?x=80呢?
x=60不是方程的解,x=80是方程的解.
【对应训练】
教材P115练习第1题.
设计意图
观察归纳,引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探究点2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方程有多种类型,本章我们先来研究一类最简单的方程.
教材P114第2个思考)观察方程1.2x+1=0.8x+3,3x=4(x-5),0.52x-(1-0.52)x=80,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完成下表.
概念引入
追问170+15x=215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是.
【对应训练】
教材P115练习第2题.
【教学建议】
给学生说明,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中,“一元”“一次”都是针对未知数的,此外这里要求方程中只出现整式.
活动三:知识升华,巩固提升
设计意图
强化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的理解.
例 (1)若xk-1+21=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2.
(2)若x|k|+21=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1或-1.
(3)若关于x的方程(k-1)x|k|+21=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k=-1.
解析:(1)因为原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所以k-1=1,所以k=2.
(2)因为原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所以|k|=1,所以k=1或-1.
(3)因为原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所以|k|=1,且k-1≠0,所以k=-1.
【对应训练】
1.若3xn+4=5是一元一次方程,则n=1.
2.若关于x的方程(a-2)x2+ax+1=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2.
3.若(m-3)x|m|-2=-5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m的值为-3.
【教学建议】
已知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求方程中除未知数外的字母的值,需注意两点:(1)未知数的次数为1;(2)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
若出现未知数次数高于1的项,则该项系数应为0,从而使该项为0.
活动四:随堂训练,课堂总结
.
【课堂总结】师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方程的解?
2.什么样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结构】
【作业布置】
1.教材P118习题5.1第3题.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方程的解及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的解
2.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反思
弄清楚方程的解,是今后学习各种类型方程的基础,通过代值验算,让学生切实体会了方程的解的含义.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在引入之后,通过一组对比练习,让学生明白了其中的关键要素是什么,这种讲授方式,对于今后其他章节的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可以适时采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6.3 角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sx/tb_c405089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6.3 角第1课时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角度的加、减运算方法,利用三角尺叠合进行角度的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1.2 有理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sx/tb_c405084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2 有理数教案设计</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引入,教学建议,对应训练,课堂总结,知识结构,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一章 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sx/tb_c405084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章 有理数1.1 正数和负数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用正负数表示允许偏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