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5节 体温的控制当堂检测题
展开【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人体有恒定的体温,主要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能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在某状况下的产热统计图,根据图表判断他们所处的状况分别是( )
A.甲处在安静状态,乙处在运动状态B.甲、乙都处在安静状态
C.甲处在运动状态,乙处在安静状态D.甲、乙都处在运动状态
2.如图所示,2021年8月5日在奥运会男子1000米双人皮艇决赛中,金华浦江的小伙王丛康与队友以3分19秒612的成绩,获得了第八名。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生理上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
A.变成以内脏产热为主B.散热量仍然等于产热量
C.呼吸频率变得更快D.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
3.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E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
B.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D、E和F散热
C.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D.人体持续高烧39℃,则其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4.如图表示某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手臂皮肤血管内血液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变化。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快速上升至40℃。这个温度维持了50min,然后在B时刻又迅速下降至15℃并一直持续至C时刻。在A到B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皮肤血管逐渐收缩
B.体表温度逐渐下降
C.体内产热的主要部位是骨骼肌
D.皮肤汗腺分泌增加,出汗增多
5.如图是一位宁波市某人民医院接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确诊患者。此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发烧,乏力,肌肉酸痛。经医护人员精心诊治和护理,身体恢复正常,于2020年3月31日正式出院。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患者感到的肌肉酸痛的痛觉是在肌肉处形成的
B.此时图片中患者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C.此患者身体恢复正常后,其体内的散热大于产热
D.人们谈“病毒”色变,紧张害怕,这表现是受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引起
6.下图甲为正常温度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示意图,当外界高温时,人体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下列选项中的( )
A.B.C.D.
7.2021年12月,杭州新冠疫情防控再次升级,某居民按照14天居家健康监测要求进行体温测量,下表为其中某一天的体温记录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居民居家静躺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
B.在10:00到13:00期间,该居民体内的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C.人体内正常体温的维持,是通过小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控制和调节的
D.冬天室内温度比较低,该居民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8.人体各器官产热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常人在运动情况下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
A.脑B.内脏C.骨骼肌D.其他器官
9.如图是某健康人每小时汗液和尿液分泌量随外界温度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外界温度低于24℃时,人体尿液分泌量大于汗液分泌量
B.温度升高尿液分泌量减少,会导致尿素等废物无法排出体外
C.温度升高汗液分泌量增多,有利于增加散热调节体温
D.夏季高温下,人体散失的总水量增加,应及时补充水分
10.如图为气温上升时,人体的体温调节示意图。
以下关于人体各效应与其产生的主要结果,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效应①可使散热减少B.效应②可使产热增加
C.效应③可使产热增加D.效应④可使产热增加
11.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变化,因此是变温动物
B.该动物的体温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等调节作用来实现
C.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与散热量相等达到动态平衡
D.该动物的产热与散热不受脑的控制
12.如图表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温觉感受器最敏感的温度高于冷觉感受器
B.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
C.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
D.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
13.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状态下组织、器官的产热百分比,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该图描述的是人在安静时各器官的产热比
B.人体各个器官主要靠分解糖类释放热量
C.人体释放的能量部分用于维持体温恒定
D.由图可知剧烈运动时的产热器官主要是骨骼肌
14.如图表示五种动物在不同的外界温度状况下测得的体温变化情况,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外界温度为50℃时,负鼠的体温也可以上升到50℃
B.在实验过程中,猫的体温始终稳定在40℃左右
C.在实验过程中,爬行动物蜥蜴的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明显
D.猫和鸭嘴兽虽都属于哺乳动物,但体温调节能力不同
15.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状态下组织、器官的产热百分比,从图中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该图描述的是人在安静时各器官的产热比 B.人体内脏产生的热量有可能大于骨骼肌
C.人体的脑也能够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 D.劳动或运动时骨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16.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的是( )
A.环境温度提高和寒颤B.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C.寒颤和出汗减少D.发热和寒颤
17.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环境温度为25℃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
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18.人体生命活动既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到激素的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寒冷环境中,人体皮肤内的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D.医学上的“植物人”有正常的呼吸和心跳,说明大脑没有受到损伤
二、探究题
19.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人体会及时有效地发挥调节功能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图甲为人体几种器官或组织在不同状态下的产热量百分比扇形图,图乙是在安静状态下某正常成年人手臂皮肤血液流量随环境温度变化情况。请分析图形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举出图甲中符合“状态二”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
(2)当环境温度处于图乙中AB段时,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__________。
(3)在图乙中,如果室温在C时刻快速下降至5℃,曲线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
20.维持体温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哪里?有人猜测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有人猜测位于脊髓。针对此问题,小乐进行了如下探究:将4只大小相同、健康生长的小白鼠,按下表处理方法处理后,均放在寒冷环境中观察其体温变化情况。
(1)丙组小白鼠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
(2)若甲、丙组小白鼠体温保持恒定,乙、丁组小白鼠体温不能保持恒定,初步得出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此时甲、丙组小白鼠体内产热与散热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为使实验所得结论更可靠,需对实验进行改进。写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
21.如下图甲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T→E→N→F→A途径表示体温的神经调节过程,因此内脏和骨骼肌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
(2)某病人体温在24 h内都处于39.5℃,若A、C分别表示产生和散失的热量,则这24h内A_____C(填“>”、“<”或“=”)。
(3)如当外界的温度发生变化时,人体皮肤的血管口径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更好地适应外界的环境。上图乙为正常温度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示意图,当外界高温时,人体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上图丙中的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4)体温主要是由上述神经调节方式进行的,但也离不开________调节。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人体血液中的某些物质含量会升高,从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速体温上升。
22.“发热、乏力、干咳”是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为了防控新冠肺炎,对进出村镇、小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有体温异常者必须立刻上报。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T→E→N→F→A途径表示_________过程(填“激素调节”或“神经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中。
(2)某新冠肺炎患者的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若A、C分别表示产生和散失的热量,则这24h内A________ 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甲、乙两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管的舒缩情况。其中表示外界气温较低时血管情况的是________图,此时散热方式为_________。时间
7:00
10:00
13:00
16:00
19:00
22:00
体温/℃
36.5
36.8
36.8
36.9
37.0
36.7
器官组织
产热量(%)
安静状态
劳动或运动
脑
16
1
内脏
56
8
骨骼肌
18
90
实验组名
小白鼠数量
处理方法
体温变化情况
甲
1
不进行任何处理
乙
1
只破坏下丘脑
丙
1
待填
丁
1
既破坏下丘脑,又破坏脊髓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五节
体温的控制
【同步练习-解析】
一、选择题
1.人体有恒定的体温,主要是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能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下面是甲、乙两位同学在某状况下的产热统计图,根据图表判断他们所处的状况分别是( )
A.甲处在安静状态,乙处在运动状态B.甲、乙都处在安静状态
C.甲处在运动状态,乙处在安静状态D.甲、乙都处在运动状态
【答案】A
【解析】
人体各组织器官在代谢过程中都能产生热,但是肝脏和骨骼肌是最主要的产热器官,安静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内脏。运动时产生的热量主要来自骨骼肌,占总热量的90%,剧烈运动时产的热量比安静安时高10~15倍,骨骼肌颤抖就能使体内热量增加。人体散热主要通过皮肤,皮肤散热的方式有辐射、对流、蒸发等过程。比较甲乙两图示可知:甲内脏产热量最高,乙肌肉产热量最高,因此,甲是安静状态,乙是运动状态。
2.如图所示,2021年8月5日在奥运会男子1000米双人皮艇决赛中,金华浦江的小伙王丛康与队友以3分19秒612的成绩,获得了第八名。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生理上不会出现的变化是( )
A.变成以内脏产热为主B.散热量仍然等于产热量
C.呼吸频率变得更快D.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
【答案】A
【解析】
A.人体在安静时主要通过内脏产热,人体在运动时,主要通过骨骼肌产热,故A符合题意。
B.运动时,散热量等于产热量,维持体温的恒定,故B不符合题意。
C.人体运动时,需要大量的氧气来分解有机物产生能量,所以呼吸频率变得更快,故C不符合题意。
D.运动过程中,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能促进细胞代谢,提高代谢速率,故D不符合题意。
3.如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根据图示过程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可通过E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
B.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D、E和F散热
C.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D.人体持续高烧39℃,则其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答案】B
【解析】
A.当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可通过E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A正确。
B.当机体受到炎热刺激时,机体主要依靠E和F散热,骨骼肌主要是用来产热的,B错误。
C.人体体温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C正确。
D.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人体持续高烧39℃,则其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D正确。
4.如图表示某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手臂皮肤血管内血液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变化。在A时刻,室内温度由15℃快速上升至40℃。这个温度维持了50min,然后在B时刻又迅速下降至15℃并一直持续至C时刻。在A到B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皮肤血管逐渐收缩B.体表温度逐渐下降
C.体内产热的主要部位是骨骼肌D.皮肤汗腺分泌增加,出汗增多
【答案】D
【解析】
据图可见:在A到B期间,血液流量增大,有利于散热,此时皮肤的血管处于舒张状态,体表温度上升。在A到B期间,血管舒张,汗液蒸发,汗腺分泌增加,出汗增多。人体在安静下,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在剧烈运动时主要的产热器官则是骨骼肌。
5.如图是一位宁波市某人民医院接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确诊患者。此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发烧,乏力,肌肉酸痛。经医护人员精心诊治和护理,身体恢复正常,于2020年3月31日正式出院。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患者感到的肌肉酸痛的痛觉是在肌肉处形成的
B.此时图片中患者的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C.此患者身体恢复正常后,其体内的散热大于产热
D.人们谈“病毒”色变,紧张害怕,这表现是受神经系统和激素共同调节引起
【答案】D
【解析】
A.患者感到的肌肉酸痛的痛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A错误。
B.人体在安静时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所以图片中患者的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B错误。
C.患者身体恢复正常后,其体内的散热等于产热,C错误。
D.人们谈“病毒”色变,紧张害怕,这是神经系统和肾上腺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D正确。
6.下图甲为正常温度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示意图,当外界高温时,人体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下列选项中的( )
A.B.C.D.
【答案】D
【解析】
在寒冷环境中,由于皮肤血管收缩,如A图所示,皮肤血流量减少,皮肤温随之降低,体热散失因此减少。当外界高温时或情绪激动时往往会“面红耳赤”,此时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如图D。
7.2021年12月,杭州新冠疫情防控再次升级,某居民按照14天居家健康监测要求进行体温测量,下表为其中某一天的体温记录情况,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居民居家静躺时,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
B.在10:00到13:00期间,该居民体内的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C.人体内正常体温的维持,是通过小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来控制和调节的
D.冬天室内温度比较低,该居民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答案】C
【解析】
A.人在平静状态下,人体产生热量的主要器官是内脏,正确。
B.由数据知,在11:00-13:00间,居民的体温保持不变,说明其体内产热与散热相互平衡,正确。
C.人的体温一般都为37℃左右,这是人体通过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控制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脑干中的体温调节中枢能使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趋于平衡,错误。
D.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从而达到减少散热,皮肤温度因而低,同时起到了增强发散体热的作用,正确。
8.人体各器官产热情况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常人在运动情况下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
A.脑B.内脏C.骨骼肌D.其他器官
【答案】C
【解析】
人体在安静下,产热量最多的是内脏,因为安静状态下,人体的内脏器官也是时刻在工作的;人的运动需要能量,能量来自于体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人体在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同时会有一部分能量转化为热能;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要剧烈的收缩和舒张,牵引骨骼做运动,需要的能量多,因此产热将明显增加。
9.如图是某健康人每小时汗液和尿液分泌量随外界温度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外界温度低于24℃时,人体尿液分泌量大于汗液分泌量
B.温度升高尿液分泌量减少,会导致尿素等废物无法排出体外
C.温度升高汗液分泌量增多,有利于增加散热调节体温
D.夏季高温下,人体散失的总水量增加,应及时补充水分
【答案】B
【解析】
A.由图可知,外界温度低于24℃时,人体尿液分泌量大于汗液分泌量,正确。
B.人体排出尿,不仅起到排出废物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含量,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随着温度升高尿液分泌量减少,是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但是高温不会导致体内尿素等废物积累过多,因为汗液分泌量增多,汗液可以排出水、尿素、无机盐等废物,错误。
C.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汗液分泌量增多,汗液蒸发时带走身体一部分热量,调节体温,正确。
D.夏季高温大量流汗后,散失的水量增加,应及时补充淡盐水,使得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维持动态平衡,正确。
10.如图为气温上升时,人体的体温调节示意图。
以下关于人体各效应与其产生的主要结果,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效应①可使散热减少B.效应②可使产热增加
C.效应③可使产热增加D.效应④可使产热增加
【答案】B
【解析】
A.效应①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可使散热减少,A正确。
B.效应②汗腺分泌减少,汗液减少,减少体内散失的热量,但不能改变产热多少,B错误。
C.效应③骨骼肌收缩增加,使产热增加,C正确。
D.效应④甲状腺和肾上腺分泌多,代谢率增加,使产热增加,D正确。
11.沙漠地区的一种哺乳动物在高温环境下体温的昼夜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动物体温随着环境温度变化,因此是变温动物
B.该动物的体温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等调节作用来实现
C.该动物在6时至9时产热与散热量相等达到动态平衡
D.该动物的产热与散热不受脑的控制
【答案】B
【解析】
A.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错误。
B.神经系统可以通过控制肾上腺、肌肉等结构的功能,进而调节体温,正确。
C.据图可见:该动物在6时至9时体温开始上升,说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错误。
D.哺乳动物的神经系统发达,具有调节和维持体温恒定的作用,错误。
12.如图表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温觉感受器最敏感的温度高于冷觉感受器
B.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
C.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
D.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
【答案】B
【解析】
A.由图示可知,温觉感受器最敏感的温度高于冷觉感受器,A正确。
B.从图中分析可知:当温度在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最大,而偏离感受器敏感温度时,都减小,B错误。
C.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环境温度为42℃时温觉感受器最敏感,C正确。
D.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即37℃左右,D正确。
13.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状态下组织、器官的产热百分比,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A.该图描述的是人在安静时各器官的产热比
B.人体各个器官主要靠分解糖类释放热量
C.人体释放的能量部分用于维持体温恒定
D.由图可知剧烈运动时的产热器官主要是骨骼肌
【答案】D
【解析】
A、安静状态下不同器官产热量大小顺序为:内脏>骨骼肌>脑,所以该图描述的是人在安静时各器官的产热比,A正确;
B、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所以人体各个器官主要靠分解糖类释放热量,B正确;
C、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在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释放出能量,其中的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的恒定,大部分的能量用于生物的生命活动的需要,如细胞的分裂,植株的生长,矿质元素的吸收,肌肉的收缩,神经冲动的传导等,C正确;
D、由图可知,安静状态下的产热器官主要是内脏,D错误。
14.如图表示五种动物在不同的外界温度状况下测得的体温变化情况,请根据图示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外界温度为50℃时,负鼠的体温也可以上升到50℃
B.在实验过程中,猫的体温始终稳定在40℃左右
C.在实验过程中,爬行动物蜥蜴的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明显
D.猫和鸭嘴兽虽都属于哺乳动物,但体温调节能力不同
【答案】A
【解析】
A.当外界温度达到50℃时,负鼠的体温会继续保持40℃左右,错误。
B.猫是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当外界温度是50℃时,猫的体温会继续保持40℃左右,正确。
C.在实验过程中,爬行动物蜥蜴的体温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明显,都属于变温动物,正确。
D.猫和鸭嘴兽虽都属于哺乳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但体温调节能力不同,正确。
15.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状态下组织、器官的产热百分比,从图中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该图描述的是人在安静时各器官的产热比
B.人体内脏产生的热量有可能大于骨骼肌
C.人体的脑也能够产热以维持体温恒定
D.劳动或运动时骨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答案】C
【解析】
由表格数据可见,该图描述的是人在安静状态和劳动或运动状态各器官的产热比,A正确;根据表格分析,安静状态下内脏器官的产热量最多,是主要的产热器官,劳动或运动状态下骨骼肌的产热量最高,是主要的产热器官,可见人体内脏产生的热量有可能大于骨骼肌,B正确;安静状态下大脑产热量较高,说明消耗有机物释放能量多,使得人容易进入高效率的工作状态,但是不能说明通过脑产热维持体温恒定,C错误;根据表格分析,劳动或运动状态下骨骼肌的产热量最高,是主要的产热器官,D正确。
16.如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的是( )
A.环境温度提高和寒颤B.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C.寒颤和出汗减少D.发热和寒颤
【答案】B
【解析】
四个选项中可能导致体温上升的事件有发热、提高环境温度、剧烈运动,可能导致体温下降的事件有出汗增加。可见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的是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17.下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当环境温度为25℃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造成的
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小于散热量
【答案】D
【解析】
A.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由曲线图知道,当环境温度为25℃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人的体温恒定,即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故A不符合题意;
B.由曲线图知道,从25℃下降到10℃时,内外温差加大,使得散热量先增加,故B不符合题意;
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的结果 同样是保持体温恒定,故C不符合题意;
D.时间t3以后,产热量和散热量应该是相等的,故D符合题意。
18.人体生命活动既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到激素的调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水平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C.寒冷环境中,人体皮肤内的血管舒张,散热减少
D.医学上的“植物人”有正常的呼吸和心跳,说明大脑没有受到损伤
【答案】B
【解析】
A.胰岛素会加速血糖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浓度,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血糖浓度高于正常水平,错误。
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通过反射弧这种神经结构来完成的,反射弧必须完整才能完成反射,正确。
C.寒冷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使体表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错误。
D.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活动的病人。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所以该类病患者肯定没有受损伤的部位是脑干,错误。
二、探究题
19.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人体会及时有效地发挥调节功能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图甲为人体几种器官或组织在不同状态下的产热量百分比扇形图,图乙是在安静状态下某正常成年人手臂皮肤血液流量随环境温度变化情况。请分析图形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请举出图甲中符合“状态二”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
(2)当环境温度处于图乙中AB段时,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是___________。
(3)在图乙中,如果室温在C时刻快速下降至5℃,曲线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
【答案】 跑步(符合题意均可) 汗液蒸发 下降
【解析】
(1)“状态二”中骨骼肌产热占比很大,人体在运动时主要由骨骼肌产热,则符合“状态二”的一个实例:跑步(符合题意均可)。
(2)AB段室内温度高于人体温度,人体通过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主要通过汗液蒸发来间接散热。
(3)如果室温在C时刻下降至5℃,曲线将下降,因为此时为减少体内热量的散失,皮肤血管将收缩,血流量减少,皮肤温度下降。
20.维持体温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哪里?有人猜测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有人猜测位于脊髓。针对此问题,小乐进行了如下探究:将4只大小相同、健康生长的小白鼠,按下表处理方法处理后,均放在寒冷环境中观察其体温变化情况。
(1)丙组小白鼠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
(2)若甲、丙组小白鼠体温保持恒定,乙、丁组小白鼠体温不能保持恒定,初步得出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__。此时甲、丙组小白鼠体内产热与散热___________。
(3)有人认为,为使实验所得结论更可靠,需对实验进行改进。写出改进措施:___________。
【答案】 只破坏脊髓 下丘脑 相等 增加每组小鼠的数量
【解析】
(1)实验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维持体温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有人认为位于脊髓,只需破坏下丘脑或脊髓或都破坏,看小鼠的体温变化。所以丙组小白鼠的处理方法是:只破坏脊髓。
(2)若甲、丙组小白鼠体温保持恒定,乙、丁组小白鼠体温不能保持恒定。乙、丁组小白鼠都被破坏了下丘脑,所以可以得出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甲、丙组小白鼠体温保持恒定,则体内产热与散热相等。
(3)因为每组实验的小鼠数量太少,导致实验具有偶然性,因此应该增加每组小鼠的数量。
21.如下图甲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甲中T→E→N→F→A途径表示体温的神经调节过程,因此内脏和骨骼肌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
(2)某病人体温在24 h内都处于39.5℃,若A、C分别表示产生和散失的热量,则这24h内A_____C(填“>”、“<”或“=”)。
(3)如当外界的温度发生变化时,人体皮肤的血管口径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更好地适应外界的环境。上图乙为正常温度的环境中皮肤血管的示意图,当外界高温时,人体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上图丙中的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4)体温主要是由上述神经调节方式进行的,但也离不开________调节。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人体血液中的某些物质含量会升高,从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加速体温上升。
【答案】 效应器 = D 激素##体液
【解析】
(1)图中T-E-N-F-A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说明该过程是神经调节。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图中的反射弧为:皮肤温度感受器→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内脏和骨骼肌,因此图中内脏和骨骼肌属于效应器。
(2)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5℃,此时机体的产热与散热达到动态平衡,即A=C。
(3)当气温高时,汗腺分泌和排出的汗液增多,流经体表的血液增多,血管舒张,增大散热量,从而保持体温恒定。人体皮肤血管的口径应更类似于上图丙中的D。
(4)体温维持相对稳定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体温主要是由上述神经调节方式进行的,但也离不开激素调节。例如人体寒冷时,人体分泌的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增加,从而促进细胞代谢,增加机体产热。
22.“发热、乏力、干咳”是新冠肺炎的主要症状,为了防控新冠肺炎,对进出村镇、小区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发现有体温异常者必须立刻上报。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温调节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T→E→N→F→A途径表示_________过程(填“激素调节”或“神经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_中。
(2)某新冠肺炎患者的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若A、C分别表示产生和散失的热量,则这24h内A________ C(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甲、乙两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管的舒缩情况。其中表示外界气温较低时血管情况的是________图,此时散热方式为_________。
【答案】 神经调节 脑干 等于 乙 皮肤直接散热
【解析】
(1) T→E→N→F→A途径有神经系统的参与,属于神经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中。
(2)A是产热,C是散热,患者体温24小时内都处于39℃,说明其散热和产热量是相等的,即A=C。
(3)外界气温较低时,散热会减少,血管会收缩,即乙图符合。散热减少时,人体主要通过皮肤直接散热。
时间
7:00
10:00
13:00
16:00
19:00
22:00
体温/℃
36.5
36.8
36.8
36.9
37.0
36.7
器官组织
产热量(%)
安静状态
劳动或运动
脑
16
1
内脏
56
8
骨骼肌
18
90
实验组名
小白鼠数量
处理方法
体温变化情况
甲
1
不进行任何处理
乙
1
只破坏下丘脑
丙
1
待填
丁
1
既破坏下丘脑,又破坏脊髓
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4节 变阻器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kx/tb_c571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4节 变阻器课时作业</a>,共24页。
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5节 体温的控制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kx/tb_c570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5节 体温的控制同步练习题</a>,共20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第2节 气温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a href="/kx/tb_c9281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2节 气温随堂练习题</a>,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