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
展开这是一份第4讲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程导入,无为而治下的西汉,经济凋敝社会残破,统治策略,文景之治,制度沿革,中央三公九卿,地方郡国并行,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武帝统治下的西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无论是汉人汉族,还是汉字汉语,还有久违的汉服,都与汉密切相关。之所以能够一直沿用至今,且还将继续使用更长更远,完全是因为大汉王朝的坚实基础造成的。汉王朝自公元前202年建立朝代,历经400余年,在政治、经济、军、文化等方面,特别是在当时世界的影响力,都取得了举世联目的辉煌成就。
1、西汉建立:前202,刘邦(汉高祖)建立西汉,定都长安2、汉初形势:
材料: 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①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②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材料:“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阳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汉书·主父偃传》根据材料说明郡国并行制为西汉带来了什么统治问题?
诸侯势力过大,削弱中央集权
材料二 (豪强地主)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史记·平准书》材料三 丞相(按:田蚧)入奏事,荐人二千石(按:郡守)……上乃曰:'君除(按:任免)吏尽吾亦欲除吏!’” --《汉书·田蚧传》材料四“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五(文帝)匈奴连岁入边,烽火逼于长安…(景帝)奴五次入边,杀人口,动以计。 《史记 匈奴列传》
君相之间的权力分配存在冲突
2.应对危机的措施-政治
(1)中央:实行中外朝制度
(2)地方:颁布“推恩令”
“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
(3)地方:设置13州,分设刺史 任用酷吏,打击豪强
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分设刺史,专职监察地方。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打击豪强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4)选官:察举制(自下而上推荐) 标准:孝廉
定期的察举科目成为常科或岁举,如孝廉、秀才科;由皇帝不定期地下诏要求贡举的为特科或诏举,如贤良、文学、明经、有道等科。察举的对象,既有平民,也有现任的吏员。
2.应对危机的措施-经济
(1)改革币值 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货币,使用五铢钱。
材料:汉初仍使用秦制半两钱(重12铢),由于民间私铸,以致出现英钱(重3铢)。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钱,也就是一些人将秦半两钱剪下钱上的一圈青铜,七到八个半两钱就可剪下12铢青铜,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五铢钱重量准确钱文秀丽
(2)盐铁官营 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3)抑制工商 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4)均输平准 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
材料:公元前110年,桑弘羊主持盐铁官营后,“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余谷;诸物均输,帛五百万匹。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3.思想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材料: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 董仲舒传》
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大一统
加强君权稳定统治秩序加强中央集权
儒家从此思想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反击匈奴控制河西,设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
丝绸之路开通丝绸之路,连通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材料:在汉帝国投入财力物力进行军事扩张的同时,对帝国统治构成真正威胁的是地主势力的逐步膨胀。……汉武帝的穷兵黩武加重了农民身上的赋税……农民最终不得不卖掉他们唯一剩下的家财--土地。……朝廷政治核心衰退的另一个标志是外戚对宫廷中枢的控制力越来越大。 --《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材料:公元9年,王莽将西域各国的王改封为候。公元9年,收缴“匈奴单于玺”,代之以“章”,后还下诏令匈奴单于改名为“降奴单于”。公元12年,征服高句丽后,将其改名为下句丽。
企图解决问题的王莽成为被问题解决的王莽
王葬的改革使的绿林、赤眉等农民大起义,王莽也落得个身死国灭的下场。
3.帝国重建,光武中兴
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社会经济在稳定的政局下得到发展
4.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党锢之祸
由于皇帝年少即位不能亲政,太后掌握朝政实际权力在外戚手中。皇帝长大后不满外戚干政,便依靠官官铲除外戚势力,官官又因此掌控朝政从而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
黄巾起义虽然被镇压,却动摇了东汉王朝统治的基础。公元188年,东汉政府以“四方多事,原因在“刺史权轻”,遂改部分刺史为州牧;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后面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那段历史了:189年,董卓进京,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196年,曹操持汉献帝迁都许昌:220年,曹丕篡汉,东汉灭亡。
西汉与东汉--大一统国家的巩固
汉初:无为而治下的西汉
汉盛:武帝统治下的西汉
两汉的科技与文化---
史学、文学、科技、医学
1.“奉朝请”是两汉朝廷给予退休大臣和列侯、宗室、外戚的特殊待遇,被授予者特许参加朝会,地位也随之提高。东汉中叶以后,王、侯多不就国,而是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封国大权操于国相,这客观上( )A.有助于遏制地方豪强势力的扩张B.埋下了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隐患C.为外戚干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D.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
[解析] 据材料可知,东汉中叶以后,一方面王、侯多以“奉朝请”的名义留驻京师,另一方面,封国的实际控制权掌握在由中央任命的封国国相手中,这客观上有利于朝廷对封国的直接控制,D项正确;遏制地方豪强势力扩张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国相是受中央任命而又隶属于王国的高层官员,在汉高祖时辅佐诸侯王国建立政权,文景时期偏重执掌王国兵权,宣帝后则以地方郡守的职能管辖王国,国相的设置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此现象与外戚干政无关,排除C项。
2.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遂用聚敛之臣,“至于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武帝此举( )A.体现以农为本 B.服务于汉初战事C.意在藏富于民 D.解决了财政危机
[解析] 题干说到汉武帝时期为了聚敛财富解决财政危机,用尽了各种手段,但唯独没有增加田租,这说明当时坚持以农为本的治国理念,故选A项;“服务于汉初战事”,不能解释“独于田租不敢增益”,“汉初”说法亦不妥,排除B项;由题干中的“卖爵、更币、算车船、租六畜、告缗、均输、盐铁、榷酤,凡可以佐用者一孔不遗”,说明是在搜刮民间财富,以解决“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的问题,而不是藏富于民,排除C项;题干只是提到汉武帝时期用聚敛之臣,采用各种手段来解决“汉武帝南征北伐,东巡西幸,奢靡无度,致府库告竭”的问题,但并没有提到上述举措的结果,所以单凭题干信息不能得出“解决了财政危机”的结论,排除D项。
3.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这种“风尚”反映了( )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 B.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C.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 D.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2024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时空定位,秦朝建立,东汉灭亡,王莽窜汉,王莽败亡,东汉建立,大泽乡起义,秦朝灭亡,汉朝建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4讲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2025届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孤立而亡,政治方面,推恩令,巩固大一统,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设刺史,经济方面,思想文化,设立五经博士,董仲舒“新儒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第4讲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课件--2025届高考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大一统,大统一,真题视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