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树叶中的比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树叶中的比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教材
分析
《树叶中的比》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第9节。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发现规律的过程,发现同一种树叶的长和宽的比都接近某一个确定的数值,积累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事物特征的经验,增强数据分析观念,提高初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本节课教材安排了“提出问题”“探究实践”“回顾反思”三个环节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操作, 这是一次操作型实践活动。要求组织学生测量树叶的长和宽,并计算它们的比值,探索其中的规律。在这次活动中,学生要联系刚学到的比的知识,运用已经掌握的测量长度的技能;要利用统计的思想方法,充分开展收集和整理数据活动;要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交流,和同伴分享各人获得的数据,共同发现规律。
学习
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通过观察、测量、计算、比较、分析等活动,探索并发现一些常见树叶的长与宽的比,感受到树叶的形状与它的长与宽的比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增强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2.学习内容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比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学习了如何求比值之后安排的一个实践活动——测量树叶中的比。通过测量、比较同一种树叶的长和宽的比值, 发现树叶中隐藏的秘密。比如同一种树叶,长和宽的比值都比较接近;比值接近的不同树叶, 形状也相似;树叶长与宽的比值越大,树叶就越狭长等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比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加强学生对比的认识。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使学生能积极愉悦地参与探究活动,并在探索、发现树叶中有关规律的活动中,初步感受自然现象中蕴含的简单规律,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和能力, 感受数学活动的意义及价值,强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兴趣。
重点
探索并发现树叶中长与宽的比和树叶形状的关系。
难点
发现树叶长和宽的比值与树叶形状之间的规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旧知
1.填一填。
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 ),比值是( )。
长方形宽与长的比是( ),比值是( )。
提问:怎样求出两个数的比值?
揭示: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就是比值,比值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小数,还可以是整数。
2.求比值。
0.08:0.5 1.2米:60厘米 :
二、导入新课
师:有一种东西,春来穿新衣,秋来换新装。夏至刷绿漆,冬至落满地。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师:树叶对于我们来说非常熟悉,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树叶可以为我们提供氧气,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也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今天, 我们的学习就从身边的树叶开始。
板书课题:树叶中的比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学生独自猜一猜,是树叶。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
从猜谜语导入,直奔主题,明确本节课研究树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还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讲授新课
一、提出问题
师:你认识这些树叶吗?
课件出示:
课件呈现树叶名称。
师:观察这些树叶,你有什么想法?说说这些树叶有什么不同?
反馈:
树叶有大有小,有长长的,有圆圆的… …
不同的树,树叶的形状一般是不同的。
相同的树,树叶虽然大小不同,但形状相似。
……
师:还可以怎样比较这些树叶的形状?和同学说说你的想法。
反馈:
可以测量每片树叶的长和宽,再比较。
可以算出同一种树叶长与宽的比值,再比较。
可以算出不同树的树叶长与宽的比值, 再比较。
师小结:测量、计算和比较都是我们探究数学问题的常用方法。
二、探索实践
1.树叶的长与宽
师:你知道怎么测量树叶的长和宽吗?指一指下面两片树叶的长和宽该如何测量。
课件出示:
师明确:树叶的长一般是指沿主叶脉方向量出的最长距离的长度(不含叶柄),宽一般是指树叶中沿与主叶脉垂直方向量出的最宽处。
课件出示:
师:选择一片喜欢的树叶, 指一指它的长和宽。
2.分组活动
师:接下来我们分组测量同一种树叶,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课件出示——活动要求:
(1)每组测量同一种树的树叶(10片), 组长明确分工。
(2)量出每一片树叶的长和宽,算出长与宽的比值(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填入下表。
师:分小组计算各自测量的10片树叶长与宽比值的平均数(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师采集几种树叶的数据,课件出示:
师:将测量和计算的结果与树叶的形状对照,你还有什么发现?与同伴交流。
引导学生发现:
同一种树叶,长与宽的比值都比较接近。
比值接近的不同树叶,形状也相似。
树叶长与宽的比值越大,树叶就越狭长。
3.将树叶抽象为图形,进一步探索规律。
师:如果把桃树叶想像成和它同长同宽的长方形。
课件出示:
师:随着比值越来越大,长方形的形状会怎样呢?
反馈:随着比值越来越大,长方形的长越来越长, 宽越来越短,最后变成了一条横着的线。
师:这样的树叶你见过吗?
师:我们称它为松针。其实,树叶的很多特征有时就藏在它的名字里。如果我们继续想象, 当比值越来越小呢?
反馈:随着比值越来越小,长方形的长越来越短,宽越来越长,最后变成了一条竖着的线。
师:大自然的树叶和我们的数学图形还有着这么奇妙的联系, 这些比值的背后还藏着数学图形呢!
回顾反思
师: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反馈:
自然界中隐藏很多有趣的规律。
通过测量、计算和比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善于观察和思考,才能发现和提出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
师:大自然中还蕴含着很多有趣的数学规律, 在今后的学习中, 让我们用数学的眼睛,探秘大自然的神奇!
学生认一认。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
同伴相互说说,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尝试指一指。
学生拿出树叶指一指,说一说。
学生分组测量、填表。
学生独自计算,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独自观察,并与同伴交流,然后集体交流。
学生独自思考,然后集体回答。
学生:松树的叶子。
学生自由说说。
学生自由说说。
通过观察树叶,感知树叶形状的不同,进而引发学生发现可以通过测量、计算、比较树叶的长和宽来探究同种和不同种树叶形状的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树叶,在比较树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测量树叶长和宽的方法,为下面的进一步探究做准备。
学生通过测量、计算、比较等活动探索并发现一些规律,了解数学的价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通过本环节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树叶与图中之间的联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有效的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和应用数学知识到生活中的能力。
课堂练习
星期天,小刚和他的小伙伴在同一棵树下各采集了一些树叶,分别量出树叶的长和宽。
1.求出每片树叶长与宽的比值(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填入表中。
2.在这棵树上,小明采集了一片长145毫米的树叶,这片树叶的宽大约是多少毫米?(得数保留整数)
3.在这棵树上,小芳采集了一片宽46毫米的树叶,这片树叶的长大约是多少毫米?(得数保留整数)
4.拓展练习:小秋采集了一片树叶,量得长与宽分别是126毫米和14毫米,你认为这片树叶是小伙伴采集树口的那棵树上摘的吗?为什么?
5.你知道吗?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讲完新课后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可以使学生及时进行知识反馈,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树叶中的比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互联网的普及获奖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a href="/sx/tb_c403735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互联网的普及获奖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统计与分析,回顾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六 百分数优质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上册<a href="/sx/tb_c2559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六 百分数优质课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打折,探索解法,检验,完成“练一练”,总结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六 百分数获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a href="/sx/tb_c25591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六 百分数获奖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完成“试一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