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三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三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初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计算题,实验题,填空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制取焦炭B.石油分馏出多种产品
C.把某些废弃的有机物进行发酵制甲烷D.用酒精来制造醋酸和香精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AB.BC.CD.D
3.下列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氯酸钾、医用酒精、干冰、石墨
B.果汁、碳酸钙、蒸馏水、液氮
C.胆矾、澄清石灰水、二氧化锰、金刚石
D.天然气、五水硫酸铜、氧化铜、稀有气体
4.下列叙述完全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B.50mL水和50mL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C.在l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
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5.某化合物与9.6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B.C.D.
6.区分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所加溶剂或操作方法完全正确的是( )
A.AB.BC.CD.D
7.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湿法炼铜”:
B.铜置换银:
C.天然气常用作燃料:
D.铝的“自我保护”:
8.燃料和能源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室内着火,应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即用水浇灭
C.人工降雨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D.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小,越容易发生爆炸
9.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表示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
D.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加入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10.如图所示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③的结构相对较为稳定
B.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C.①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②③都表示阳离子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钛合金与人体骨骼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骼
C.石油炼制可得到汽油、煤焦油、航空煤油等
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但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多的金属却是铁
12.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AB.BC.CD.D
13.关于与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组成:都是由碳和氧元素组成,但与多一个氧元素
B.性质:都能溶于水;不能燃烧,有可燃性
C.用途: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用于冶炼金属
D.危害:都有毒性,还会造成温室效应
14.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时各物质质量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物质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
D.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15.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相对原子质量:丙>乙>甲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16.对下面符号表达正确的是( )
A.、都属于铁元素,是同一种离子。
B.、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是同一化合物
C.中氮元素有两种不同的化合价,分别是-3、+5
D.:两个汞分子
17.往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滤渣中一定有粉B.滤渣中一定有粉
C.滤液中一定有D.滤液中一定有、
18.有A、B、C、D四种金属,分别把它们加入到稀盐酸中,A、B、D反应后有气体放出,C无明显现象;再把A、D加入B盐溶液中,D表面有B析出,而A没有此现象。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A﹥B﹥D﹥CB.B﹥D﹥A﹥CC.D﹥A﹥B﹥CD.D﹥B﹥A﹥C
19.某合金6g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如果生成0.2克氢气,该合金中的元素可能是( )
A.和B.和C.和D.和
20.已知化学反应:,当10gA和8gB刚好完全反应后,若A、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3,则参加反应的C物质的质量是( )
A.11gB.12gC.15gD.10g
二、计算题
2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取l0克样品放入烧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六次加入烧杯中,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1)加入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黄铜样品中锌的纯度为_______;
(3)所产生氢气的质量_______。(要求计算过程)
三、实验题
2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某化学小组对甲烷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产生兴趣,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中含有哪些物质?
【猜想与假设】甲:、;
乙:、;
丙:、、;
丁:、、
【查阅资料】无水遇水变蓝
【实验探究】将甲烷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列装置(装置中物质均足量)。
(1)天然气属于_______物(填“纯净”或“混合”)。
(2)甲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猜想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用纯净的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观察到装置A的实验现象_______,说明有水生成,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C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由此推断_______同学的猜想成立;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5)请指出该实验的一个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
(6)实验中A装置和B装置的顺序不能对调,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
(7)为尽量避免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的气体而污染环境,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同学们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1)同学们观察到_______的现象,据此分析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
【提出问题】在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猜想与假设】在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甲同学所做实验如图Ⅰ(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
【收集证据】
(2)如图Ⅰ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结合老师给出的提示,甲同学认为可得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结论。
【反思与评价】
(3)经过思考,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严密,理由是紫色石蕊纸花同时与二氧化碳和水接触,纸花变红的原因可能是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反应,也可能是_______。
【解释与结论】
(4)经过分析讨论,丙同学又补充了两个实验如上图Ⅱ(喷水)、Ⅲ(直接放入二氧化碳中)所示,观察到的现象都是_______,从而排除了水使紫花变红、二氧化碳使紫花变红的可能性。
(5)老师也给同学们补充进行了如图Ⅳ(喷稀醋酸)的实验,最终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同时揭示出甲同学所做实验Ⅰ中产生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经历上述过程,可总结出在探究多因素的实验问题时,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
四、填空题
24.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两个氧原子_______;
(2)磁铁矿的主要成分_______;
(3)一个亚铁离子_______;
(4)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化合价_______。
25.请你回答: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_______。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用_______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常用_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乙醇可做环保汽车的燃料,它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铝比铁更耐腐蚀,其原因是_______。
(5)生铁和钢是铁的合金,二者的区别______________。
(6)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导致温室效应,科学家研究得出可以利用二氧化碳和氨气()进行反应生成化学肥料尿素()和水,既能缓解温室效应,也能给庄稼提供氮肥。写出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6.A~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如下转化。已知A、B均为黑色固体,D为紫红色固体,C、E为气体,且E易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是__________,E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E在加热条件下与B反应可以转化成D,在实验室进行该实验时,需要先通入气体E,将反应容器中的空气排出后再加热.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4)C的用途______________(写一种)。
2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①、②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使用B装置制取气体时,应注意长颈漏斗的下端必须液封的原因_______。
(3)若制取二氧化碳可使用装置B或装置C作为发生装置,装置C相较于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产生的气流应依次通过装置____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最后收集。
(4)硫化氢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块状的硫化亚铁与稀硫酸混合得到硫化氢气体。若采用上述装置制取一瓶硫化氢气体,可以选择的制取装置为_______(写一组即可)。
(5)有人对气体发生装置B作如下改进:在锥形瓶中放入一小试管,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如图所示。改进后的优点_______。
2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金属X是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滤液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五、多选题
29.学习金属单元后,我们知道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为验证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B.将Zn、Fe、Cu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入溶液中
D.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溶液中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把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如焦炭、煤焦油、煤气等,这个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石油加热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出来,得到多种产品,这个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把某些废弃的有机物进行发酵制甲烷,这个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用酒精来制造醋酸和香精,这个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
2.答案:C
解析:A.胶头滴管正确操作是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实验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B.闻气味时,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气味;实验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C.检查气密性,先把导管伸入水中,再用手握紧试管,水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不漏气;实验操作正确,符合题意;D.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部;实验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3.答案:B
解析:A、氯酸钾属于化合物;医用酒精的浓度可以分为95%和75%两种,是溶液,属于混合物;干冰属于氧化物;石墨属于单质。A不符合题意;B、果汁属于混合物;碳酸钙属于化合物;蒸馏水属于氧化物;液氮属于单质。B符合题意;C、胆矾属于化合物;澄清石灰水所以混合物;二氧化锰属于氧化物;金刚石属于单质。C不符合题意;D、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混合物,五水硫酸铜属于化合物,氧化铜属于氧化物,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等气体,属于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择B。
4.答案:D
解析:A、该变化是物理变化,故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错误;B、该变化是物理变化,故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错误;C、该过程是溶解,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错误;D、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任何化学变化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正确。故选D。
5.答案:B
解析:某化合物与9.6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化合物的质量为:8.8g+5.4g-9.6=4.6g;该化合物中碳元素质量:,氢元素质量:,氧元素质量:4.6g-2.4g-0.6g=1.6g,化合物中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化合物中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个数比:,化学式是。故选B。
6.答案:C
解析:A、空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气体,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继续燃烧,在氧气中燃烧更旺,不符合题意;B、真、假黄金颜色相同,分别灼烧,假黄金(铜)会变黑,不符合题意;C、金属活动性:,铁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铁丝溶解且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有红色固体析出,铁丝溶解且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银丝与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均不反应,符合题意;D、蒸馏水和食盐水都没有气味,蒸馏水没有味道,食盐水有咸味,不符合题意。故选C。
7.答案:D
解析:A、“湿法炼铜”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生成物错误,不符合题意;B、氯化银难溶于水,铜和氯化银不反应,不符合题意;C、天然气作燃料,是因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D、铝的“自我保护”,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故选D。
8.答案:C
解析:A、室内着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氧气更充足,会使燃烧更剧烈,错误,不符合题意;B、炒菜时油锅着火,不能用水浇灭,否则油的密度比水小会漂浮在水面上,造成燃烧面积扩大,错误,不符合题意;C、通过人工降雨能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可以起到灭火的效果,正确,符合题意;D、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越容易发生爆炸,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
9.答案:B
解析:A、催化剂只改变反应的速率,不改变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即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加入催化剂与不加入催化剂相比,生成的氧气的质量是相同的,选项正确;B、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红磷燃烧放出热量,装置中的气体膨胀,装置内的压强增大,燃烧停止后冷却至室温,由于装置中的气体减少,最终装置中的压强小于实验前装置中的压强,选项错误;C、和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锌粉先与硝酸银反应,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银与生成的硝酸锌的质量比为340:179,即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少,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粉再与硝酸铜反应,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铜与生成的硝酸锌的质量比为189:190,即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增加,且锌与硝酸铜反应后溶液质量的质量小于锌与硝酸银反应溶液减少的质量,则反应后最终溶液的质量小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选项正确;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锌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65: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中铁与生成的氢气的质量比为56:2,所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足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后,铁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多一些,由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等时间内,锌生成的氢气的质量多一些,选项正确,故选B。
10.答案:B
解析:A.②和③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不容易得失电子,所以结构相对比较稳定,故选项A正确;B.元素是指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②和④为同种元素,所以这里只有三种元素,故选项B错误;C.①是氟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故选项C正确;D.②是铝离子,由铝原子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形成,离子符号为,③是镁离子,由镁原子失去最外层3个电子形成,离子符号为,故②③都表示阳离子,选项D正确。综上选B。
11.答案:C
解析: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金刚石中碳原子以空间网状结构排列,石墨中碳原子以层状结构排列,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B、钛合金和一种用途广泛的合金,与人体骨骼有很好的“相容性”,因此可以用来制造人造骨骼。不符合题意;C、石油炼制可得到汽油、航空煤油等。煤焦油是煤综合利用的产物,符合题意;D、地壳中元素含量前五位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多的金属是铁,铁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如钢筋、铁轨等。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答案:C
解析:A、①燃着的硫粉伸入到氧气瓶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错误;②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烧至红热,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错误;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正确。不符合题意;B、①明矾中含有铝元素,长期饮用明矾净化后的水,对人体健康不利,错误;②地窖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直接进入,会有窒息的危险,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进入地窖,可先做灯火实验,如果灯火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不能直接进入,正确;③霉变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具有致癌性,洗干净后也不可以食用,错误。不符合题意;C、①氧化铁是由、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二氧化锰是由、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氧化汞是由、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它们均属于氧化物,正确;②生铁是铁的合金,青铜是铜锡合金,焊锡是锡铅合金,正确;③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液氧是液态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铜粉是由铜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它们均属于单质,正确。符合题意;D、①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且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正确;②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故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错误;③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13.答案:C
解析:A、组成:都是由碳和氧元素组成,但比多一个氧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故A错误;B、性质:能溶于水,不溶于水,不能燃烧,有可燃性,故B错误;C、用途: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故C正确;D、危害:有毒性,还会造成温室效应,故D错误。
14.答案:D
解析:分析: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的质量变化判断出反应物和生成物。
甲反应前的质量为6g,反应后为1g,质量减少了5g,属反应物;乙反应前为4g,反应后为2g,质量减少了2g属反应物;丙反应前为3g,反应后质量不变,故可能没有参与反应,也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丁反应前为1g,反应后为8g,质量增加了7g,属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该反应表示为:甲+乙丁。该反应为:甲+乙丁,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为一种,属化合反应,正确;丙反应前为3g,反应后质量不变,故可能没有参与反应,也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正确;该化学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5:7,正确;该化学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2:7,错误。故选D。
15.答案:B
解析:A.由图可知,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此选项正确;B.设用X表示金属,金属的质量为a,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如果三种金属的化合价都为+2价、金属的质量都相等
所以金属完全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即产生氢气多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但是不知道三种金属的化合价,因此无法判断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此选项错误;C.由图可知,当三种金属都在发生反应时,相同时间内乙放出氢气的质量大于甲、大于丙,可判断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乙﹥甲﹥丙,此选项正确;D.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所以生成的氢气与消耗的酸的多少顺序一致,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此选项正确;故选B。
16.答案:C
解析:A、、核内质子数相同,故都属于铁元素,但不是同一种离子,错误;B、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道,、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都是+4价,不是同一化合物,因为分子的构成不同,错误;C、中氮元素有两种不同的化合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道,铵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硝酸根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正确;D、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汞原子表示为,错误;故选:C。
17.答案:C
解析: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不含有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滤渣中一定有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的银,当铁粉不足时,铁和硝酸铜不反应,不一定含有铜,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滤液中一定有反应生成的亚铁离子,该选项说法正确;D、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不含有铁,滤液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亚铁离子,可能含有银离子、铜离子,也可能不含有银离子、铜离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
18.答案:D
解析:由题意可知,由于将A、B、C、D四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C不能放出气体,说明C的金属活动性最弱;再把A、D投入B盐溶液中,D表面有B析出,A而没有,说明D的活动性比B强,B的活动性比A强;因此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D﹥B﹥A﹥C,所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9.答案:A
解析:A、锌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5,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6,根据,可知,如果生成0.2g氢气时,单独消耗锌的质量是6.5g,单独消耗铁的质量是5.6g,如果铁和锌按照一定的比例组合成6g时,生成的氢气可能是0.2g。故选项A正确;B、铜和银都不能与稀硫酸反应。故选项B错误;C、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假设合金6g中全部是锌,生成的氢气质量也小于0.2g。故选项C错误;D、镁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7,由,可知,如果生成0.2g氢气时,单独消耗镁的质量是2.4g,单独消耗铝的质量是1.8g,镁和铝不管以怎样的比例混合,生成氢气的质量都是大于0.2g的。故选项D错误;故选:A。
20.答案:C
解析:A、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5:3,设A、D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3,生成D的质量为x,则:
x=3g
所以参加反应的C物质的质量=10g+8g-3g=15g。
故选C。
21.答案:(1)
(2)32.5%
(3)0.1g
解析:(1)锌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铜不能和硫酸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从表中数据可知,第五次、第六次剩余固体的质量都为6.75g,则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为6.75g,则锌的纯度为。
(3)解:样品中锌的质量为10g-6.75g=3.25g
设生成氢气质量为x。
答:产生氢气的质量是0.1g。
22.答案:(1)混合
(2)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没有氮元素
(3)空气中有和,影响实验
(4)无水硫酸铜变蓝;甲烷和纯氧中不含氮元素;丁;
(5)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6)气体通过溶液会带水,干扰水的检验
(7)提供充足氧气
解析:(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混合物;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则可证明猜想丙是错误的,甲烷燃烧无N元素参与,不可能生成氨气;
(3)实验中用纯净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空气中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会影响实验结果;
(4)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变蓝,证明反应产生了水,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产生了二氧化碳,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证明反应产生了一氧化碳,即丁的猜想正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5)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有毒的,污染环境,该实验的一个不足之处是未进行尾气处理;
(6)A、B装置不能颠倒顺序,若先通入澄清石灰水只能证明生成物有二氧化碳,会带出水蒸气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就不能证明生成了水;
(7)为尽量避免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的气体而污染环境,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时必须满足的条件是提供足量的氧气。
23.答案:(1)瓶子变瘪;能溶于水
(2)紫色石蕊变红
(3)或中的一种物质能使石蕊变色
(4)无明显现象或不变色或不变红
(5)
(6)控制变量法
解析:(1)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瓶子变瘪,故填瓶子变瘪;瓶子变瘪是因为瓶子中的气体减少,上述现象说明能溶于水,故填能溶于水。
(2)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变红,所以图Ⅰ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紫色石蕊变红,故填紫色石蕊变红。
(3)紫色石蕊纸花同时与二氧化碳和水接触,纸花变红的原因还可能是或中的一种物质能使石蕊变色,故填或中的一种物质能使石蕊变色。
(4)图中的纸花只接触水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物质,观察到的现象都是无明显现象,从而排除了水使紫花变红、二氧化碳使紫花变红的可能性,故填无明显现象。
(5)图Ⅰ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变红,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
(6)在探究多因素的实验问题时,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填控制变量法。
24.答案:(1)2O
(2)
(3)
(4)
解析:(1)元素符号表示一个该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则在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氧原子表示为2O,故填:2O。
(2)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化学式为,故填:。
(3)一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离子的表示方法是在元素符号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数字为1不写,则一个亚铁离子表示为,故填:。
(4)过氧化氢中氢显+1价,氧显-1价,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则过氧化氢中氧元素化合价表示为,故填:。
25.答案:(1)蒸馏
(2)肥皂水;煮沸
(3)
(4)铝在空气中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氧化膜,能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铁在空气中形成铁锈是疏松多孔的物质,反应一直进行,直至铁完全锈蚀;
(5)含碳量的不同
(6)
解析:(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可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蒸馏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和微生物,所得蒸馏水是纯水,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
(2)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产生泡沫多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天然水加热煮沸时,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乙醇可做环保汽车的燃料,它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但铝比铁更耐腐蚀,其原因是铝在空气中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铝氧化膜,能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铁在空气中形成铁锈是疏松多孔的物质,反应一直进行,直至铁完全锈蚀;
(5)生铁是指含碳量为2%~4.3%的铁的合金,钢是指含碳量为0.03%~2%的铁的合金,可知二者的主要区别为含碳量的不同;
(6)二氧化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化学肥料尿素()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26.答案:(1);
(2)
(3)防止加热时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4)气体肥料
解析:分析:E为气体,且E易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所以E是一氧化碳,A、B是黑色粉末,常见的黑色固体有碳、氧化铜等;由于A与B在高温下能反应,故初步推断A、B为碳粉和氧化铜,二者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C通到紫色石蕊试液中变红色,说明C是二氧化碳,D是铜;C与A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A是碳,B是氧化铜;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用来冶炼金属,但在加热前需先通一会一氧化碳,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1)根据题目分析可知,B是,E是;
(2)反应①是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分析可知气体E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用来冶炼金属,但在加热前需先通一会一氧化碳,排净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4)根据分析可知C是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用途有:作为气体肥料等。
27.答案:(1)酒精灯;长颈漏斗
(2);防止气体逸出
(3)可以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G;F
(4)BD/CD
(5)防止气体逸出/节约药品(合理即可)
解析:(1)仪器①是酒精灯;仪器②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选择的药品为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该反应是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长颈漏斗的下端必须液封的原因是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跑出,故填:防止气体逸出;
(3)C带有弹簧夹和多孔隔板,关闭弹簧夹,内部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输出,压强减小,液体重新进入试管,固液接触,反应发生,故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产生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水和氯化氢气体,饱和碳酸氢钠和氯化氢反应产生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与二氧化碳反应,应该先除去氯化氢后干燥,则产生的气流应依次通过装置G、F,最后收集;
(4)块状的硫化亚铁与稀硫酸混合得到硫化氢气体,属于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则选B或C,硫化氢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则选用向上排空气法,则选D;
(5)将长颈漏斗下端插入小试管中,液体先注满试管,形成液封,同时节约药品,则发生装置B改进后的优点是防止气体逸出、节约药品。
28.答案:(1)铁;
(2)除去铜中的铁
(3)蒸发
解析:(1)由题意可知,由于需要将铜离子转化为铜单质,而溶液还必须为硫酸亚铁,即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所以可以加入铁将铜离子转化为铜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除去铜中的铁;
(3)从滤液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采用的方法是蒸发。
29.答案:BD
解析:A、Zn与稀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说明了活动性Zn﹥H;铜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H﹥铜;无法确定铁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不符合题意;B、Zn、Fe与稀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且Zn反应速率快于Fe,说明了活动性;铜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H﹥铜,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故该方案合理,符合题意;C、Zn、Fe与溶液能发生置换反应,说明了活动性Zn﹥Cu,Fe﹥Cu,但无法确定锌和铁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不符合题意;D、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溶液中,锌与溶液反应置换出铁,说明了活动性锌﹥铁;铜与溶液不能反应,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即铁﹥铜;由此可得的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为,该方案合理,符合题意。故选BD。
A
B
C
D
选项
需鉴别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空气和氧气
闻气味
燃着的木条
B
真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观察颜色
灼烧
C
区分铁丝和银丝
取样,分别加稀盐酸
取样,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
D
蒸馏水和食盐水
闻气味
尝味道
A对现象的认识
B化学与安全
①燃着硫粉伸入到氧气瓶中产生淡蓝色火焰
②铁丝在空气里燃烧,火星四射
③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①我们可以长期放心饮用明矾净化后的水
②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③霉变的食物洗干净后可以食用
C物质的分类
D对概念的理解
①氧化物:氧化铁、二氧化锰、氧化汞
②合金:生铁、青铜、焊锡
③单质:金刚石、液氧、铜粉
①能改变反应速率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
②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③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9.35
8.7
8.05
7.4
6.75
6.7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化学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与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