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第1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了解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
能力目标
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化。
素养目标
1.发挥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加深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元素的概念。
教学难点
分子、原子、元素、物质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碘盐、高钙奶、加铁酱油中的“碘”“钙”“铁”指的是什么吗?
二、推进新课
1.元素的概念
[过渡]
碳原子质子数6,中子数6质子数6,中子数7
氧原子质子数8,中子数8质子数8,中子数9质子数8,中子数10
上述每组原子在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
[归纳总结]同种原子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讨论交流]下列化学反应中:
硫+氧气二氧化硫
(S) (O2) (SO2)
过氧化氢水 + 氧气
(H2O2) (H2O) (O2)
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较,分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原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
[归纳总结]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和元素种类都不发生变化。
[拓展延伸]元素和原子的区别:
2.元素的分类及分布
[提出问题]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73页相关内容,并思考自然界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那么元素在自然界是如何分布的呢?元素又是如何分类的呢?(提示学生可从元素名称的偏旁特点去思考)
[归纳总结]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分别为氧、硅、铝、铁。元素可分为三大类,分别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3.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提出问题]自然界中有上亿种物质,这些物质是如何形成的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73页相关内容并进行归纳)
[归纳总结]
◇板书设计◇
课题3 元 素
第1课时 元 素
一、元素
1.定义: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
3.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4.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氧、硅、铝、铁。
二、物质的组成与构成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元素的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结构上的共同点进行归纳,总结出元素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项目
元素
原子
区别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适应
范围
描述物质由元素组成
描述分子由原子构成或某些物质由原子构成
应用
举例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联系
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和元素是个体和总体的关系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第1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5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课题3 元素第1课时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优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优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