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5 我与地坛(节选)学案及答案
展开1.成语积累(根据解释,填写成语)
(1)( ):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
(2)( ):形容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3)( ):指呼吸到新鲜空气或喝了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现在也用来形容欣赏了美好的诗文、乐曲等给人以清新、爽朗的感觉。
(4)( ):从古到今没有变化。
(5)( ):形容急着要取得成功。
答案 (1)畅所欲言 (2)明察秋毫 (3)沁人心脾
(4)亘古不变 (5)急于求成
2.史铁生名言
(1)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待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2)人有一种坏习惯,记得住倒霉,记不住走运,这实在有失厚道。
(3)太阳,它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它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4)既然是梦想,不妨就让它完美些罢,何必连梦想也那么拘谨、那么谦虚呢?
(5)人不是苟死苟活的物类,不是以过程的漫长为自豪,而是以过程的精彩、尊贵和独具爱愿为骄傲的。
一个人,迟早会跟史铁生与“地坛”相遇
在某堂语文课上,在还没尝过人生苦楚的成长伊始,一个苦难的人,裹着他苦难的记忆,就这样闯入了你的青春。《秋天的怀念》《合欢树》《我与地坛》……自此成了多少人的难以忘怀。当时太年轻的身躯,读不懂、接不住他那么苦的灵魂,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人会生出一种“后劲太大”的感触,及至初读不识书中意,再读已是书中人,终于晓得:他是“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憾”,他是“月有阴晴圆缺”的“缺”,可他用他的缺憾与抱憾,教会我们尽可能地不留遗憾。
地坛,是一见如故的友人
多么“物是人非”的一处所在——地坛,它原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的圣地,享尽尊荣,亦难逃斗转星移。史铁生与它照面时,“园子荒芜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记起”,初见便是沧桑,“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地坛的荒废,与处于风暴中心的“我”的颓废,何其相似,曾“狂妄”,曾兴盛,却都难掩颓势,成了被遗忘、被忽视的所在。“这时候想必我是该来了。”地坛不言,伸出臂膀揽上了史铁生的肩,这份惺惺相惜,使得他们走近了彼此。在这荒芜中,尚有一丝不灭,“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这正是日后席卷重来的杂念与生机。
地坛,是你重识、观照世界的“小天地”
“地坛的每一棵树下我都去过,差不多它的每一平米草地上都有过我的车轮印。无论是什么季节,什么天气,什么时间,我都在这园子里待过。有时候待一会儿就回家,有时候就待到满地上都亮起月光。”在地坛,这方寸之地,被禁锢在轮椅上的史铁生,却比自由之身更丰盛地享用了这个世界的细微之美:他看见了别人看不清的,听到了别人听不见的,得到了别人不容易得到的“馈赠”。在地坛,他看见了,“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在地坛,他听见了,“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在地坛,他闻到了,“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在地坛,他经历了,“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响,冬天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啄木声”。史铁生在地坛,也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更切实际的生活方式,生活在于“诗与远方”,更在于“诗与脚下”,把脚下深耕了,把当下过彻底了,你也能用一种人生解释所有的人生。
地坛,最是浓得化不开的母爱
直戳心窝子的,就是史铁生关于母亲的书写。他的语言平而实,无关修辞,无关塑造,却令读过的人在心中泛起一场海啸:惊天动地的爱,低声下气地给,小心翼翼地给。往事,有时最怕回味。最怕多年后才听出言外之意——待她再次送我出门的时候,她说:“出去活动活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许多年以后我才渐渐听出,母亲这话实际上是自我安慰,是暗自的祷告,是给我的提示,是恳求与嘱咐。最怕永远地错过——在我的头一篇小说发表的时候,在我的小说第一次获奖的那些日子里,我真是多么希望我的母亲还活着。最怕懂事太晚——那时她的儿子还太年轻,还来不及为母亲想,他被命运击昏了头,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若有朝一日能在地坛公园里走走,请你一定也试着丈量一下这层层叠叠的母爱,他说过的,你没忘的,“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又或者,不必远方,你回头,回望母亲追逐你的目光。
地坛,更是每一个人的精神栖息地
在地坛,史铁生用车轮轧过暴躁无常,轧过生死思考,轧过苦难绝望,卷土重来了!地坛的种种经历,所见所闻所悟,已成为他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永久进驻我的心魂,雕琢我,塑造我,锤炼我,融入我而成为我”。一座园子,拯救了一个人;一个局限之躯,给了一座园子无限生命,那就是史铁生与他的地坛。纵有“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之说,可回到史铁生这里,聚到地坛,我们分明得到了一种“被读懂”的妥帖,得到了一股“被疗愈”的能量。地坛,是空间的,是时间的,更是心灵的,是每个人的。因为,一个人只要有失意失败之时,有身心俱疲之时,有愤懑无力之时,有迷途绝望之时,他就需要一个自己的“地坛”,需要一个随时随地接纳自己的“地坛”,需要一个进退维谷之际能安放自己的“地坛”,需要一个精神扎根不被大风刮倒的“地坛”。史铁生说:“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是的,此刻,你我都不在地坛,而地坛在我们每个人。(有删改)
赏析 于史铁生而言,地坛是无路可走时的皈依处,是母爱的展现场,是精神的栖息地。在此地,史铁生与苦难和解,与生命和解,更读懂了母亲的苦心。而我们,也从他的文字中接受精神的慰藉。
1.课内素材
适用主题 苦难、挫折、韧性、乐观、母爱等。
运用示例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史铁生用他残缺而丰满的一生,完美地诠释了这句话的力量。正值青春年华的他却遭遇了双腿瘫痪的厄运,但他并没有逃避,而是勇于面对,自强不息,扶轮问路,通过写作找到了支撑他活下去的最大动力。他是一个无时不面临着生活苦难和人生困境的生命体验者;一个将人生与写作同构的精神跋涉者;一个超越生死、拥有崇高美学的灵魂自救者。看透生活,依然热爱生活,如此艰辛,如此难得。
2.时新素材
蔡磊:一个渐冻人的抗争
蔡磊,曾是某上市公司的副总裁,身价过亿;同时他也是清华北大的客座教授,“互联网+财税”的联盟会长。事业有成、家庭幸福,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状态。但是201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剥夺了他所有的光环,只给他留下一个与众不同的身份:渐冻症患者。
之后他成立了一家公司,专门研究渐冻症。很快他们就吸引了全国众多渐冻症患者加入其中,大家群策群力,主动提供自己的病理供他们研究,希望能够打破渐冻症无药可医的僵局。研发新药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未来一片渺茫不说,更是要消耗巨大的财力。为了赢得生机,蔡磊夫妻卖车卖房筹集研发资金。蔡磊自己充当小白鼠,每一种药研发出来之后,他都会亲自试药。虽然发病一年之后,他的生活已经不能自理,就连穿衣吃饭这样简单的事情,都需要完全依靠妻子,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找来一块特殊的脚动踏板坚持工作。这块踏板连接着电脑,虽然他的双手不能动,但却可以通过脚来打字,传递自己的思想。他一直都在努力,希望自己能够赢得过死神,也希望和他一样的渐冻症患者们能够获得新生。
适用主题 克服困难、坚持、创造价值等。
运用示例 患有渐冻症的蔡磊没有放弃,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与渐冻症的战斗中,誓要“打光最后一颗子弹”。为了筹集研究基金,他不顾病体劳累,开启了“破冰驿站”直播间。他成立专门研究渐冻症的公司,有人把他这最后一次创业比作“骑自行车上月球”,更有投资人劝他“别折腾了”,但他的态度却始终如一:想要攻克渐冻症是很难,但只要这事值得做,他就要去做。蔡磊的所作所为,就是对不畏艰难、坚忍不拔精神的完美诠释。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71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六单元10(劝学 *师说)10.1 劝学学案及答案</a>,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持之以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0.2* 师说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72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0.2* 师说学案及答案</a>,共3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1 反对党八股(节选)导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74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1 反对党八股(节选)导学案</a>,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