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七单元第四节《荷塘月色》第二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81 次下载
- 第七单元第五节《我与地坛》第一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88 次下载
- 第七单元第七节《赤壁赋》第一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94 次下载
- 第七单元第八节《赤壁赋》第二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83 次下载
- 第七单元第九节《登泰山记》第一课时课件+教案 课件 82 次下载
语文人教统编版第七单元15 我与地坛(节选)精品课件ppt
展开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我与地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名 | 我与地坛 |
教学目标 | 1.了解史铁生的生平经历,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文学常识。 2.把握文章的线索,理解作者思想的变化经过以及选文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3.品味文章沉静、深沉、细膩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4.感悟作者由“生”到“死”的复杂情感,形成健康的生命观。体会“母爱”的崇高与伟大,形成正确的亲情观。 |
教学重点 | 1.理解母爱的深沉伟大,理解母亲的关爱。 |
教学难点 | 1.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特色。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授课所用视频、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体会母爱的伟大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1.播放《你好,李焕英》简介 2.播放《遇见20年后的父母》
二、深入探究 分析第二部分 1.我们明白,没有母亲的陪伴,作者是难以走过那段历程的。母亲在他的求索过程中,给了他很大的启发和帮助。那么,在作者的笔下,母亲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 明确:作者写道:“她不是那种光会疼爱儿子而不懂得理解儿子的母亲。”母亲顺从儿子的任性,宽恕儿子的烦躁。这不是溺爱而是尊重。她试图从尊重入手接近儿子的心灵,从而了解儿子,帮助儿子。 作者描写母亲,着重写了母亲内心的斗争、内心的矛盾。 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去地坛,那是一个脱离了她的视线,让她力所不能及的地方。但从理智上,她感到儿子需要地坛,需要一处可以在独处中完成人生再认识的地方。 所以她一方面忧心忡仲,一方面深明大义。她需要反复说服自己才能看着儿子隐入地坛。母亲做对了选择,使史铁生得以在地坛拯救了灵魂。 然而母亲却为此押上了她最大的赌注: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这正是母亲的伟大之处。 2.本文标题是“我与地坛”,但课文写的是“我”与“地坛”及“母亲”之间的事情,“我”在“地坛”与“母亲”之间建立了联系。“地坛”与“母亲”给了“我”怎样的生命启示? 明确: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讲述了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最终由个人严酷的命运上升到生命永恒的不变,超越了个体有限的生命。 文中的母亲与地坛融为一体,都给过我生命的启示,地坛是“我”虚化了的母亲,母亲是“我”心中永远的地坛,从而歌颂了母爱的崇高伟大。
地坛像一个悲天悯人的智者,荡涤着我的灵魂的,母亲是一个聪慧而坚忍的女子,指引着我的人生。没有地坛我不知道该不该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没有母亲我不知道该怎样活下去,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地坛是曾经的母亲,母亲过世后融入地坛,母亲是现在的地坛。作者在感情上感激地坛,在精神上仰赖地坛,在心理上也十分迷恋地坛,因作者对生存的全部理由都产生怀疑的时候是地坛给他提供了审视人生的空间,并给予他许多感悟,从而改变了作者的生死观。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地坛在不动声色中拯救了作者。地坛的沧桑睿智、宽容接纳在某种程度上像一个人——我们的母亲,不断包容、理解、支持着作者。 我在此时的顿悟与这一部分的首段现在我才想到,当年我总是独自跑到地坛去,曾经给母亲出了一个怎样的难题。遥相呼应,完成了作者对生命的解读,对母爱的诠释。 4.中心思想 这篇散文通过写作者与地坛的关系,表达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感悟;通过写母亲,抒发作者对母亲的感情及他所体悟到的母爱。透过这些朴实、纯净的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史铁生的精神魅力,以及他澄净的思想和深切的感悟带给我们的启迪和思考。
三、巩固提升 1.写作特点 (1)妙用对比手法。 文中多处采用对比手法,从而有效地传达了作者的种种感悟与思考。如写地坛的荒芜但并不衰败、充满生机,与“我”的残疾自伤对比,“我”从中找到了生存的信心和勇气。“我” 不顾母亲的感受常来地坛,与母亲承受痛苦而事事顺着“我”对比;“我”在母亲逝世后来地坛想看到母亲的身影而母亲已不在,与过去母亲常来地坛看“我”而“我”却不理她对比,表达了“我”的自责、悔恨和对母亲的怀念。 (2)用情、景、事、理的相互契合,表达丰富的意蕴。 本文构思的关键是“我”与地坛的关系,重点是“我”从地坛那儿所获得的生存感悟,作者写地坛突出的是物我交融的精神默契。全文感情真挚,通篇都洋溢着“我”对母亲深切的爱。文章还在抒情中夹杂一些议论,突出了主题。同时,自然景物的描写渲染了气氛,达成了情、景、事、理的有机统一,表达了丰富的意蕴。 (3)明线与暗线交织,结构严密。 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并且因地坛而交织。明线写地坛的博大、宽广以及作者的成长、成熟,暗线写母亲无私、伟大的爱。明暗两条线索结合行文,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
布置作业 | 1.读关于母爱的名句,你对哪一句最有感触,谈谈你的感受,200字以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蒋士铨《岁暮到家》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王冕《墨萱图·其一》
|
板书设计 | 理解 母亲对我 安慰 活的最苦的母亲 疼爱 |
教学反思 | 如果仅仅把语文看作是考试的工具,就忽视了语文的教育功能,先学会爱父母这是高中生必修的课程。 |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5 我与地坛(节选)优质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5 我与地坛(节选)优质ppt课件,文件包含15《我与地坛》PPTpptx、15公开课《我与地坛》PPTpptx、15《我与地坛》教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上册10.1 劝学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10.1 劝学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我与地坛第二课时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我与地坛第二课时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5 我与地坛(节选)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5 我与地坛(节选)一等奖ppt课件,文件包含第七单元第五节《我与地坛》第一课时课件pptx、第七单元第五节《我与地坛》第一课时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