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公开课ppt课件
展开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部分:石器锄耕---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第二部分:先民家园---稻作农业的繁荣第三部分:先民家园---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知道我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和水稻、栗是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史料实证)
重点掌握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知道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基本概况、区域特征,知道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部分地区出现早期国家。
了解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初步知道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呈现出多元一体的基本格局。(家国情怀)
重点:原始农业出现难点:早期国家的产生
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②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③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
学习任务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
大约20000年前,我国先民开始对一些野生的植物进行管理。
距今1万年左右,我国的南北方同时出现了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世界上最早的栽培水稻、粟、黍均发现与我国。
问题一:阅读课本归纳原始农业发展的过程?
问题二:依据图片归纳原始农业兴起与发展的重要标志?意义?
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问题三:观察左图,你能看出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①分布广,数量多。②沿河流(水源)分布③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
问题四:在图中找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并在课本中做好标记。
结合地图和材料思考:中华文明在起源上具有怎样的特点?
学习任务二: 稻作农业的出现
问题一:依据考古发现,完成下表、连词成句,介绍河姆渡人的生活。
玉器、骨哨、象牙艺术品等
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房屋建筑——干栏式建筑
△干栏式房屋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河姆渡位于长江流域,气候湿润,水网密布。干栏式房屋高于地面,具有较好的通风、防潮、防野兽功能。
河姆渡水井是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
河姆渡人能够喝到干净的地下水,扩大了他们的活动范围。
河姆渡人属于旧石器时代还是新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开启了农耕生活
旧石器时代,先民们以采集渔猎为生。
你知道新石器晚期的代表还有那些?
学习任务三: 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
问题一:阅读课本说一说仰韶文化距今时间,分布地区,包含那些文化?
仰韶文化,是指黄河中游地区一种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其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 ),分布在整个黄河中游从甘肃省到河南省之间。因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故按照考古惯例,将此文化称之为仰韶文化。
距今7000-5000年
半坡遗址、河南灵宝西坡遗址等
思考:半坡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问题二:依据考古发现,完成下表。结合课本,介绍半坡居民的生活。
半坡遗址出土的菜籽和粟的朽粒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思考: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半地穴式房屋:与地理因素有关。半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较大。房屋特点:遮风挡雨,又能防寒保暖。
半坡遗址的居住区,有房屋、窖穴、壕沟,居住区外有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窖场。 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多用木头作柱子,屋内有灶坑)
问题三: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房屋建筑不同的原因?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1.因为河姆渡人居住在长江流域,气候湿热,干栏式房屋可以防潮,还可以防蛇虫猛兽之害。
2.半坡人居住在黄河流域,风大、干旱寒冷,半地穴式房屋可以御寒保暖。
今天的黄土高原窑洞
今天的江南水乡吊脚楼
半坡居民的粮食作物和工具
农业工具:半坡人制作出精美的磨制石器,半坡人还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用以开垦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种植业:主要种植粟;家畜饲养:猪和狗等家畜。
半坡居民的生活用具最主要的是陶器,最具特色的是彩陶。半坡人还有很多装饰品,并有少量的乐器,如陶埙。遗址中还有简单的纺织工具,如:骨针、骨锥、纺纶
陶埙 装饰品 纺纶 骨锥
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陶盆,绘有这类人面鱼纹的彩陶盆已成为半坡文化的典型标记
问题四:看视频说一说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发现200平的大房子有何用途?
氏族首领居住或处理事务的场所
问题五:看视频说一说河南灵宝西坡遗址墓地说明了什么?
氏族成员之间地位平等,没有明显的阶级分化
仰韶文化时期是原始社会的大发展时期
大汶口文化简介 距今5000年前后,山东大汶口文化农耕经济已经具有一定水平。这里的原始居民还从事原始手工业,会制作黑陶和白陶。大汶口原始居民有了私有财产。大汶口晚期的墓葬,有的有百余件随葬玉器等精美工艺品和日常器物,有的却一无所有。这表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 良渚文化 良渚遗址最大特色是所出土的玉器。挖掘自墓葬中的玉器包含有祭祀神灵用的玉璧、玉琮[cóng]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yuè] 等。考古证实:距今约5000年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已出现早期国家,进入文明社会。
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反映出新石器晚期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私有制产生,社会阶级分化已相当明显。
文明曙光——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
1、下列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 ) A.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2、分析“市井”“背井离乡” 等词语我们可以知道,古代我国居民的生活与水井密切相关。下列哪幅图片可以说明这一点( )
4、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A.水稻和小麦 B.水稻和粟 C.小麦和粟 D.水稻和蔬菜
3.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流域、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下列那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 )①农作物的出现 ②家禽、家畜的饲养 ③城市的出现 ④磨制工具 ⑤聚落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5、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原始农耕出现 B.火的使用 C.自然环境的变化 D.能建造房屋
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5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优秀课件ppt</a>,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定居生活,2出现磨制石器,3制作陶器,4饲养家畜,狗骨头,距今约7000年,干栏式建筑,贾湖遗址,仰韶文化简介,距今约6000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2024)<a href="/ls/tb_c404965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学课件ppt</a>,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稻作农业的繁荣,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一农业的起源,发展过程,定居生活,农业发展,制作陶器,黄河流域重要遗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2024)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a href="/ls/tb_c404965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2课 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教课内容ppt课件</a>,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趣味导入,食物极不稳定,生存相当危险,稻去壳后称大米,粟俗称小米,黍去皮称黄米,原始农业的地位,4耕作方式,家畜饲养,农作物种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