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高二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1.3.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分层练习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5953695/1-172042512923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数学高二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1.3.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分层练习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5953695/1-17204251292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数学高二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1.3.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分层练习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5953695/0-1720425124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数学高二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1.3.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分层练习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5953695/0-172042512506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数学高二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1.3.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分层练习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3/15953695/0-172042512511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3.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优秀一课一练
展开考点01: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
1.已知等比数列{an}的首项,公比,则等于( )
A.93B.-93
C.45D.-45
【答案】A
【分析】由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可得答案.
【详解】
故选:A
2.在递增的等比数列中,,,其中.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
【答案】(1);
(2).
【分析】(1)根据给定条件,求出的首项、公比即可作答.
(2)利用分组求和法及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和作答.
【详解】(1)由,等比数列是递增数列,得,
因此数列的公比,则,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2)由(1)得,,
.
考点02: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基本量计算
3.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公比为2,且,则
【答案】1
【分析】根据等比数列基本量关系求解即可.
【详解】依题意,,故,解得.
故答案为:1
4.在等比数列{an}中,
(1)已知,求前4项和;
(2)已知公比,前5项和,求.
【答案】(1)
(2)
【分析】(1)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出公比,再根据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即可得解;
(2)根据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求出首项,再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解.
【详解】(1)设公比为,由,
得,所以,
所以;
(2)由,得,
所以.
考点03:等比数列片段和性质及应用
5.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则( )
A.20B.21C.22D.23
【答案】B
【分析】根据等比数列片段和的性质可求的值.
【详解】因为为等比数列,其前n项和为,
故为等比数列,故为等比数列,
故,故,
故选:B.
6.在等比数列中,若,,则 .
【答案】8
【分析】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直接得出答案即可.
【详解】在等比数列中,,,也成等比数列,
因为,,
所以,
故答案为:
考点04:等比数列奇、偶项和的性质及应用
7.已知一个等比数列的项数是是偶数,其奇数项之和1011,偶数项之和为2022,则这个数列的公比为( ).
A.8B.C.4D.2
【答案】D
【分析】设该等比数列为,其项数为项,公比为,利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表示出奇数项之和与偶数项之和,两式相除即可求解.
【详解】设该等比数列为,其项数为项,公比为,
由题意易知,
设奇数项之和为,偶数项之和为,
易知奇数项组成的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偶数项组成的数列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则,,
所以,即.
所以这个数列的公比为2.
故选:D.
8.已知等比数列的公比,且,则 .
【答案】120
【分析】在等比数列中,若项数为,则,结合所求,化简计算,即可得答案.
【详解】因为在等比数列中,若项数为,则,
所以
.
故答案为:120
考点05: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其他性质
9.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的前n项和为,则=( )
A.192B.190C.180D.182
【答案】B
【分析】利用关系求的通项公式,进而可得的通项公式,求即可.
【详解】当时,,
当 时,,
经检验满足上式,所以,
设,则 ,
所以.
故选:B
10.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
【答案】
【分析】根据等比数列得前项和公式可得,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因为等比数列得前项和为,又因为,所以,即,
故答案为:.
考点06:前n项和特点
11.若数列是等比数列,其前项和,为正整数,则实数的值为 .
【答案】1
【分析】利用与的关系结合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求解.
【详解】当时,,当时,,
所以,
又是等比数列,所以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此数列的前项和,则的值为.
故答案为:1.
12.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
【答案】
【分析】解法一:根据与之间的关系,结合等比数列的定义运算求解;解法二:根据比数列的前项和,直接列式求解.
【详解】解法一:当时,,
显然不合题意,可得;
当时,;
若为等比数列,则,且,解答;
解法二:因为,
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由题可知,1,
因为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常数,且),
所以,得.
故答案为:.
考点07:前n项和与通项关系
13.记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 )
A.B.
C.D.
【答案】C
【分析】根据条件得到,,从而求出公比,利用求和公式求出答案.
【详解】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公比,
所以
故选:C
14.已知等比数列,前项和为,满足.
(1)求的值及的通项公式;
(2)求的值;
(3)若数列满足,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
(2)
(3)
【分析】(1)根据与的关系求出前3项,再由题意知为等比数列即可求出及公比和首项即可求解;
(2)把(1)的结论代入化简,再根据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即可求解;
(3)分组求和即可求解.
【详解】(1)由可得,
,
,
因为数列是等比数列,所以,
即,所以,.
所以,,符合题意;
(2)由(1)知,,所以,
令,则,,
所以是首项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
(3)因为,
所以.
考点08:等比数列的简单应用
15.剪纸和折纸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在折纸界流传着“折不过8”的说法,为了验证这一说法,有人进行了实验,用一张边长为的正方形纸,最多对折了13次.记第一次对折后的纸张厚度为,第2次对折后的纸张厚度为,以此类推,设纸张未折之前的厚度为毫米,则( )
A.B.C.D.
【答案】C
【分析】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解.
【详解】由题意数列是等比数列,公比是2,且,∴,
故选:C.
16.云冈石窟,古称为武州山大石窟寺,是世界文化遗产.若某一石窟的某处“浮雕像”共7层,每一层的“浮雕像”个数是其下一层的2倍,共有1016个“浮雕像”,这些“浮雕像”构成一幅优美的图案,若从最下层往上每一层的“浮雕像”的个数构成一个数列,则的值为( )
A.8B.10C.12D.16
【答案】C
【分析】推导出是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且,解得,由此能求出的值.
【详解】从最下层往上“浮雕像”的数量构成一个数列,
则是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解得,
所以,
.
故选:C.
1.等比数列的公比为,且,,成等差数列,则的前10项和为( )
A.B.C.17D.
【答案】A
【分析】利用等差中项公式、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和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即可解决.
【详解】因为,,成等差数列,
所以,即,
又因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所以上式化为,解得.
所以的前10项和为.
故选:A
2.德阳某高校为迎接2023年世界新能源大会,决定选派一批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计划首批次先选派1名志愿者,然后每批次增加1人,后因学生报名积极,学校决定改变派遣计划,若将原计划派遣的各批次人数看成数列,保持数列中各项先后顺序不变的情况下,在与之间插入,使它们和原数列的项依次构成一个新的数列,若按照新数列的各项依次派遣学生,则前20批次共派遣学生的人数为( )
A.2091B.2101C.2110D.2112
【答案】B
【分析】先得到的通项公式,再分组求和即可.
【详解】由题意得,当时,,
当时,,
故,
,
故前20批次共派遣学生的人数为.
故选:B
3.已知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其前项和为,若,,则等于( )
A. B.C.D.
【答案】A
【分析】利用和公比表示,由,求出,利用等比数列性和求出,然后由即可求出.
【详解】设公比为,
,
则.因为,所以.所以,解得.
因为,所以.所以.
故选:A.
4.已知等比数列的首项为1,公比为3,则( )
A.B.C.D.
【答案】D
【分析】由定义得到为首项为,公比为9的等比数列,利用求和公式求出答案.
【详解】由题意得,
故为首项为,公比为9的等比数列,
则.
故选:D
5.(多选)已知公比为的正项等比数列的前项积为,则( )
A.
B.当时,
C.
D.当,且取得最小值时,只能等于6
【答案】ABC
【分析】A,C项通过等比数列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B,D项,根据等比数列的公比和前项和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由题意,,
在正项等比数列中,,
A项,,A正确;
B项,当时,因为,所以,可得,B正确;
C项,,C正确.
D项,当时,因为,所以,则的最小值为或,D错误.
故选:ABC.
6.(多选)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正项等比数列的前项积为,则( )
A.数列是等差数列B.数列是等比数列
C.数列是等差数列D.数列是等比数列
【答案】ABD
【分析】根据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定义及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为计算即可.
【详解】设的公差为,的公比为,
则,
所以是常数,故A正确;
易知是常数,故B正确;
由不是常数,故C错误;
是常数,故D正确.
故选:ABD
7.已知数列满足,则数列的前8项和 .
【答案】502
【分析】根据取倒数构造等比数列,结合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由,取倒数得,
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所以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所以,则,
所以数列的前8项和.
故答案为:502
8.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
【答案】263
【分析】根据等比中项可判断为等比数列,即可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求解,即可根据分组求和,结合等比求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由可得为等比数列,
由知是首项为1,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
即,所以.
故答案为:263
9.己知数列为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答案】(1)
(2)
【分析】(1)根据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计算求得首项和公差,再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得解;
(2)采用分组求和法,结合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得解.
【详解】(1)设数列的公差为,
因为,,
所以,,解得,,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
所以
.
10.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求数列的前10项和.
【答案】(1),
(2)
【分析】(1)当时求出,可得通项与,由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利用分组求和法求数列的前10项和.
【详解】(1)当时,,,,
等比数列的公比为,则有,
由,可得.
当时,.
经检验,当时,满足上式,
所以.
(2),
设的前10项和为,
.
1.已知为等差数列,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1)求和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答案】(1)
(2)
【分析】(1)直接由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基本量的计算算出公差,公比即可得解.
(2)直接由等比数列公式法、错位相减法求和运算即可得解.
【详解】(1)由题意设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公差公比分别为,
则由题意有,解得,
所以和的通项公式分别为.
(2)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由(1)可得,
所以,,
两式相减得,
所以数列的前n项和为.
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
(1)证时:为等比数列.
(2)求数列的前项和.
【答案】(1)证明见解析;
(2).
【分析】(1)利用给定的递推公式,结合等比数列定义推理即得.
(2)由(1)求出数列的通项,再利用分组求和法结合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求解即得.
【详解】(1)当时,由,得,而,即,
所以数列是首项为1,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
(2)由(1)得,即,
因此,
所以
.
3.某企业2023年的纯利润为500万元,因为企业的设备老化等原因,企业的生产能力将逐年下降.若不进行技术改造,预测从2015年开始,此后每年比上一年纯利润减少20万元.如果进行技术改造,2024年初该企业需一次性投入资金600万元,在未扣除技术改造资金的情况下,预计2024年的利润为750万元,此后每年的利润比前一年利润的一半还多250万元.
(1)设从2024年起的第n年(以2024年为第一年),该企业不进行技术改造的年纯利润为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后,在未扣除技术改造资金的情况下的年利润为万元,求和;
(2)设从2024年起的第n年(以2024年为第一年),该企业不进行技术改造的累计纯利润为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后的累计纯利润为万元,依上述预测,从2024年起该企业至少经过多少年,进行技术改造的累计纯利润将超过不进行技术改造的累计纯利润?
【答案】(1)
(2)4
【分析】(1)利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
(2)是数列的前项和,是数列的前项和减去600,利用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求出即可;作差,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由题意得是等差数列,,
所以,由题意得,
所以,
所以是首项为250,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所以.
(2)是数列的前项和,所以,
是数列的前项和减去600,
所以,
,
又当时,函数单调递增,
所以函数单调递增,且时,时,
所以至少经过4年,进行技术改造的累计纯利润将超过不进行技术改造的累计纯利润.
走进高考
1.设等比数列的各项均为正数,前n项和,若,,则( )
A.B.C.15D.40
【答案】C
【分析】根据题意列出关于的方程,计算出,即可求出.
【详解】由题知,
即,即,即.
由题知,所以.
所以.
故选:C.
2.记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若,,则( ).
A.120B.85C.D.
【答案】C
【分析】方法一:根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求出公比,再根据的关系即可解出;
方法二:根据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性质求解.
【详解】方法一: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首项为,
若,则,与题意不符,所以;
若,则,与题意不符,所以;
由,可得,,①,
由①可得,,解得:,
所以.
故选:C.
方法二: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因为,,所以,否则,
从而,成等比数列,
所以有,,解得:或,
当时,,即为,
易知,,即;
当时,,
与矛盾,舍去.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以及整体思想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把握的关系,从而减少相关量的求解,简化运算.
3.记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若,,则( )
A.7B.8C.9D.10
【答案】A
【分析】根据题目条件可得,,成等比数列,从而求出,进一步求出答案.
【详解】∵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成等比数列
∴,
∴,
∴.
故选:A.
4.我国度量衡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类似于砝码的、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环权”.已知9枚环权的质量(单位:铢)从小到大构成项数为9的数列,该数列的前3项成等差数列,后7项成等比数列,且,则 ;数列所有项的和为 .
【答案】 48 384
【分析】方法一:根据题意结合等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列式求解,进而可求得结果;方法二:根据等比中项求,在结合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运算求解.
【详解】方法一:设前3项的公差为,后7项公比为,
则,且,可得,
则,即,可得,
空1:可得,
空2:
方法二:空1:因为为等比数列,则,
且,所以;
又因为,则;
空2:设后7项公比为,则,解得,
可得,所以.
故答案为:48;384.
5.记为等比数列的前项和.若,则的公比为 .
【答案】
【分析】先分析,再由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和平方差公式化简即可求出公比.
【详解】若,
则由得,则,不合题意.
所以.
当时,因为,
所以,
即,即,即,
解得.
故答案为:
6.设为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
(1)求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答案】(1)
(2)
【分析】(1)根据即可求出;
(2)根据错位相减法即可解出.
【详解】(1)因为,
当时,,即;
当时,,即,
当时,,所以,
化简得:,当时,,即,
当时都满足上式,所以.
(2)因为,所以,
,
两式相减得,
,
,即,.
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优秀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a href="/sx/tb_c401744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2.2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优秀课时作业</a>,文件包含北师大版数学高二选择性必修第二册12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北师大版数学高二选择性必修第二册12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数列4.3 等比数列第2课时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第四章 数列4.3 等比数列第2课时达标测试,共5页。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3.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1课时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北师大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3.2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第1课时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故选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