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宁夏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突破 微专题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宁夏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突破 微专题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课件)第1页
    2024宁夏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突破 微专题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课件)第2页
    2024宁夏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突破 微专题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课件)第3页
    2024宁夏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突破 微专题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课件)第4页
    2024宁夏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突破 微专题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课件)第5页
    2024宁夏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突破 微专题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课件)第6页
    2024宁夏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突破 微专题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课件)第7页
    2024宁夏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突破 微专题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课件)第8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宁夏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突破 微专题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宁夏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突破 微专题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丙>乙>甲,不饱和,增加溶剂,蒸发结晶,升温结晶,甲>乙,甲>乙>丙,乙>丙>甲,答案D,降温结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命题角度1 溶解度与溶解度大小的比较
    (1)t1 ℃时,丙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此温度下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2)P点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其中_____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小。
    t2 ℃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25 g
    描述物质溶解度时必须指明温度,且溶解度需带单位。
    命题角度2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转化(1)M表示t2 ℃甲物质的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下同)溶液,N表示t2 ℃甲物质的________溶液。(2)将t1 ℃的甲和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 ℃时,甲为________溶液,丙为______溶液。
    (3)t2 ℃时,将15 g甲加入50 g水中,形成的是_____溶液。(4)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5)将接近饱和的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一种)。(6)温度不变, 将甲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
    降低温度(或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升高温度(或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若 ,为饱和溶液;若 ,为不饱和溶液(S为溶解度)
    【链接】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详见本书考点特训营
    命题角度3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升降情况判断提纯方法(1)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可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提纯乙。(3)若丙中混有少量甲,可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提纯丙。(4)若甲中混有少量丙,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陡升型(如甲):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缓升型(如乙):蒸发结晶;下降型(如丙):升温结晶
    命题角度4 溶液、溶剂、溶质质量(质量分数)的计算与比较(1)t1 ℃时,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________。(2)t1 ℃时,配制相同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3)t1 ℃时,将25 g 丙加入到100 g 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t2 ℃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4)将t4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水后,析出晶体质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5)t4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
    命题角度5 改变温度时溶液中各种量的变化(1)将甲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3℃,溶质质量分数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分别将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由t4℃降温至t2℃, 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3)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3℃,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 (4)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4℃降温到t2℃, 所得溶液的质量关系为___________,溶剂质量关系为___________。
    ①温度改变,溶液中各种量的变化可以根据是否有晶体析出判断。a. 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溶剂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小;b. 无晶体析出时,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都不变。②等质量各物质的饱和溶液在温度变化相同时,溶解度曲线越陡,析出晶体的质量越多。
    1. 两种固体物质NaCl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现有40 g NaCl、40 g KCl两份固体,分别置于两只烧杯中,各倒入100 g 50 ℃蒸馏水充分溶解,实验现象如图2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甲中加入的固体是NaClB. 乙中溶液的质量是140 gC. 50 ℃时,甲中溶液恰好达到饱和状态D. 分别将甲、乙中的溶液降温至10 ℃,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t2 ℃丙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变为不饱和溶液B. 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明显的是甲C. t2 ℃甲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D. 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 ℃降到t1 ℃,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的多
    3.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t1 ℃时的三种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B. t2 ℃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 将t2 ℃时的100 g甲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析出甲(b-a)gD. 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丙>乙
    4. 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将50 g某固体物质恰好完全溶解在乙醇和乙酸中,所需两种溶剂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物质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0 ℃时所得两种饱和溶液的质量:乙酸 > 乙醇C. t1 ℃时所得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D. 分别将t2 ℃该物质溶于两种溶剂所得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乙酸中有晶体析出
    5.        [传统文化]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主要原理及部分操作为:一定条件下,将NH3、CO2通入饱和氯化钠溶液,发生反应:NaCl+CO2+H2O+NH3=== NaHCO3↓+NH4Cl,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NH4Cl、NaCl两种物质,如图为NH4Cl、NaCl、NaHCO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氢钠晶体首先从溶液中析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铵晶体的操作: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碳酸氢钠溶解度比较小,
    首先达到饱和而结晶析出
    (3)将60 ℃时氯化铵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各100 g分别蒸发掉10 g水,然后降温至t ℃,过滤,得到溶液甲和溶液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A. 甲和乙都是饱和溶液B. 溶剂的质量:甲乙D. 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
    (4)保持溶液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将碳酸氢钠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5)60 ℃时,将50 g氯化铵放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g。(6)将60 ℃时氯化铵、氯化钠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氯化铵____(填“>”“<”或“=”)氯化钠。
    6. 甲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甲图中,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t2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t1 ℃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加入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3)将t2 ℃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4)如乙图所示,20 ℃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一小块生石灰,再加入适量的水,烧杯中的溶液逐渐变浑浊,则X可能为________(填“A”或“B”或“C”)固体物质。
    7. 图1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X、Y的饱和溶液,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固体和NH4NO3固体,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1所示,结合图2回答下列问题:
    (1)Y的溶解度曲线为____(填“a”或“b”)。
    (2)图1中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是由于NaOH固体溶于水______(填“吸热”或“放热”),此时X溶液为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将T2 ℃时X、Y的饱和溶液升高到T3 ℃时,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X____Y(填“>” “

    相关课件

    2024辽宁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微专题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课件):

    这是一份2024辽宁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研究 微专题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不饱和,蒸发结晶,升高温度,剂或升高温度,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甲>乙或乙<甲,丙>甲=乙,甲丙或乙>,甲>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江苏中考化学二轮专题研究 微专题 溶解度曲线(课件):

    这是一份2024江苏中考化学二轮专题研究 微专题 溶解度曲线(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甲=乙,丙>乙>甲,增加溶剂或升温,降温或增加溶剂,甲=丙>乙,乙>甲=丙,甲=乙>丙,甲>乙>丙,乙>丙>甲,丙>甲=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海南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突破 微专题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课件):

    这是一份2024海南中考化学二轮重点专题突破 微专题 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t2℃,丙乙甲,不饱和,增加溶剂,甲=乙>丙,甲>丙,蒸发结晶,升温结晶,CaOH2,KNO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