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堂】化学人教版九上课件:5.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21000/0-171980175479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课堂】化学人教版九上课件:5.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21000/0-171980175487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课堂】化学人教版九上课件:5.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21000/0-171980175488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课堂】化学人教版九上课件:5.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21000/0-171980175500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课堂】化学人教版九上课件:5.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21000/0-17198017550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课堂】化学人教版九上课件:5.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21000/0-171980175508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课堂】化学人教版九上课件:5.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21000/0-171980175511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课堂】化学人教版九上课件:5.1 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921000/0-1719801755132/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授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授课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化学方程式,+16×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各物质的构成微粒,相对分子原子质量,物质的质量比,课堂精练,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反应可以用以下3种方法表示:
分析上述3种表示方法的优点和缺点,你认为哪种表示方法最好?
文字表达式的意义和读法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读做: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1. 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意义: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微粒个数比 1 : 1 : 1
意义:每 1 个碳原子与 1 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1 个二氧化碳分子。
2. 表明了反应中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即粒子数之比)。
质量比 12 : 32 : 44
3. 表明了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意义:每12份质量的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质量比 = 计量数×相对分子质量 之比
12 : 32 : 44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微观上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宏观上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1.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A. 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 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 C.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 化学反应的快慢
③ ag 氢气与b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一定等于 ( a+b ) g ( )
2.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 1.2g碳与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
② 1.2g碳与4.2g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5.4g二氧化碳( )
一、 确定物质的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1.在反应A+B=C中,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5∶4,且生成27g的C,那么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 。
质量之比 = 计量数×相对分子质量 之比
2.在A+3B=2C+2D的反应中,14gA完全反应生成44gC和18g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二、推断化学方程式中某物质的化学式
2.3.2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 ;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和计算结果判断该物质的组成元素有: 。
1. 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对该物质的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有 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判断的依据是: 。
三、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
四、分析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
氨气(NH3)是化肥工业的主要原料,也是侯氏制碱法制造纯碱的重要原料。 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可以用下面的微观图来表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将上述反应的微观图补充完整。 (3)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反应的一个信息: 。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①其中的待测值为 ;②该反应的表达式为 ;③其基本反应类型为 。④乙可能是该反应的 。⑤该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授课免费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有空气进来啦,讨论一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习题ppt课件,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习题链接,防止锥形瓶底炸裂,引燃白磷,先胀大后变瘪,①②⑤,C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密闭容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九年级上册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配套课件ppt,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质量守恒定律,想一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