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基础卷)(原卷版+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基础卷)(原卷版+解析)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基础卷)(原卷版+解析)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基础卷)(原卷版+解析)第3页
    还剩3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基础卷)(原卷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基础卷)(原卷版+解析),共33页。
    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基础卷)(原卷版)(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9章。2.g=10N/kg。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思明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实例中,用于减小压强的是(  )A.打疫苗的针头很尖 B.一端尖锐的羊肉串签子 C.宽大的滑雪板 D.锋利的剪刀2.(2022秋•黄浦区期中)如图(a)所示,铜质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将该圆柱体均匀拉长成如图(b)所示的圆柱体,以下物理量会变大的是(  )A.圆柱体的质量 B.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C.圆柱体的密度 D.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3.(2022春•岱岳区期末)将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4×10﹣2m2的书平放在水平课桌中央,课桌面积为0.2m2,则书对课桌的压强为(g取10N/kg)(  )A.5Pa B.25Pa C.50Pa D.5000Pa4.(2022秋•香坊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下列实验装置中属于连通器的是(  )A.微小压强计 B.水银气压计 C.鸡的自动喂水器 D.奶牛的自动喂水器5.(2022春•秀屿区校级期末)如图,A、B两个完全相同的试管中装入等质量的不同液体后,情况如图所示,则试管底部所受的压强关系是(  )A.pA小于pB B.pA大于pB C.pA等于pB D.无法确定6.(2022•博山区二模)大气压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以下实例中主要利用了大气压的是(  )A.用吸管吸取饮料 B.拦河坝的截面上窄下宽 C.飞镖的箭头很尖 D.下水道的U型弯管7.(2022春•龙泉驿区期末)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小明的实验目的是探究(  )A.大气压强有多大 B.大气对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C.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D.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8.(2022春•鲤城区校级期末)据报道,曾经发生在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出现三次短时“龙卷风”天气,它能把地面上的人、动物或物体等“吸起”卷入空中(如图)。下列关于龙卷风说法正确的是(  )A.龙卷风中心流速快,压强大 B.龙卷风中心流速快,压强小 C.龙卷风中心流速慢,压强大 D.龙卷风中心流速慢,压强小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直线向右匀速移动L的距离(木板移动距离不超过木板长度的一半)。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B.M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C.M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D.M对桌面的压力变大,压强变大10.(2022•龙华区一模)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其中a、b两点距液面的深度相同,a、c两点距容器底部的距离相同,设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已知ρ水>ρ酒)(  )A.pa=pb B.pa=pc C.p甲=p乙 D.p甲>p乙11.(2022•张店区一模)水平桌面上放着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小亮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其中。液体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1和F1,液体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2和F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液体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质量(  )A.甲液体的密度是11.0×10﹣3kg/m3 B.乙液体的密度随着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C.p1>p2,F1>F2 D.p1=p2,F1=F212.(2022•开福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小琦用放在水平面上的两个实验装置来观察并研究大气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大气压变大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B.甲图中玻璃管上方内若有空气,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C.把乙装置从山脚拿到山顶上,玻璃管内液面会下降 D.使用更细的玻璃管能使乙装置更精确地测量出大气压的值13.(2022•南宁模拟)如图是创意气压计,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厚玻璃球,A与B下部相通,内装红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气压计是一个连通器 B.玻璃球内的气压等于外部大气压 C.A管做得细容易呈现气压的变化 D.A管中的液面会随大气压的减小而下降14.(2022•平桂区 二模)下列四幅图中,不是利用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的是(  )A.口吹硬币跳跃木块 B.下楼气压计液面下降 C.两张纸向中间靠拢 D.飞机起飞15.(2022•江城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 C.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 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p丙16.(2022•丛台区校级开学)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3,则(  )A.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3:2 B.它们的受力面积之比SA:SB=4:3 C.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A:FB=1:3 D.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2:3第Ⅱ卷 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17.(2022•浉河区校级开学)玩滑板车是小朋友们喜爱的一项运动。如图所示,当小明用一只脚向后蹬地,发现他与滑板一同向前运动,这表明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    的;当小明站在滑板车上水平滑行的过程中,由双脚站立变为单脚站立,滑板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2022•渝中区校级开学)如图所示,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适量的水和浓盐水,小淋同学用U形管压强计鉴别这两种液体,当探头固定在液面下8cm处时受到水的压强大小为    Pa,则容器    (选填“a”或“b”)中装的是水。19.(2022•吉林模拟)如图所示,小明在通过吸管用力吸奶茶,奶茶是在    的作用下进入嘴里的。当他稍用力握奶茶杯时杯子会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0.(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暑假期间,小丽乘坐汽车去青藏高原,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小丽发现开着的窗户边的窗帘会被风“吹”到外面去,这是因为车窗外空气流速快,压强    。我国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跨世纪工程,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船闸是利用    原理工作的。21.(2022•崆峒区校级二模)“蛟龙号”潜水器在深海中连续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大小将    。潜在海面下7000米处的“蛟龙号”所受的压强是    Pa.(g取10N/kg,ρ水=1.0×103kg/m3)22.(2022•漳州模拟)如图,两个相同的A、B正方体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为p,若将它们按图乙叠放,则此时物体A对物体B的压强为    ;若按图丙将A物体平移出,则此时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为    。三.解答题(本题共1小题,共3分)23.(2022•北海二模)小苏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同学,他发现妈妈以前切土豆片时总有一些土豆片粘在刀面上,很不方便。而最近妈妈用了新买的刀后,切土豆片再也不粘刀面了,于是他仔细观察了这把新买的刀,发现刀柄上有花纹,并且上面有一些小孔(如图所示)。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刀柄处花纹的作用,以及刀刃上钻有小孔后就不粘土豆片的原因。四.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1分)24.(2022春•信丰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是小莲同学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1)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    来反映的,这种方法叫    。(2)小莲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3)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跟    有关,跟受力面积    (选填“有关”或“无关”)。(4)列车铁轨都垫在宽大的枕木上面,这是利用    的方法来减小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通过  的方法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25.(2022•碑林区校级模拟)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影响因素”的实验中: (1)压强计使用前,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如图1A所示,说明压强计的气密性    (选填“较好”或“较差”),应采取的操作是    (选填序号)。A.将U形管右侧的液体抽出一些B.将左侧胶管取下,重新安装C.将压强计倾斜着使用(2)调试完毕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1B、C、D所示,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①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应对比    (填实量步骤序号)。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1C、D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压强与    无关。(3)完成上述探究后,小华同学猜想液体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所以接下来地需要再准备密度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其他液体重复实验,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相同。(4)实验过后,小华用图2甲所示的两端开口且粗细均匀、下端套上橡皮膜的玻璃管制成了探究液体压强影响因素的演示仪。①将玻璃管竖直且缓慢地插入水中h深度处,如图2乙,向玻璃管中加水直到高出水面一些,橡皮膜的最终的形变是    (选填“向上凸”、“自下凹”或“不形变”)。②如果向玻璃管中加入某种液体,直到橡皮膜变平,如图2丙所示,可知加入的液体密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26.(2022春•镇江期末)小明用2mL的注射器、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步骤二:如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2N;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长度为4.00cm;步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为    Pa.(1)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①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    .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3N,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    (摩擦力/大气压力)为0.3N.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的数据,重新计算大气压的值.(2)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很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中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五.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0分)27.(2022秋•丰台区期末)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N,底面积3×10﹣3m2;杯内水重2N,水深0.06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求:(1)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2)水杯对桌面产生的压强。28.(2022•白山模拟)一辆空洒水车的质量为3t(含司机),水箱满载后水深1.2m,满载水的质量为9t,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2m2。满载的洒水车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行驶(未开始洒水),g取10N/kg,求:(1)水对水箱底的压强;(2)满载后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29.(2022秋•岳麓区校级月考)如图甲所示,A、B为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实心正方体,物体A的质量为0.8kg,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是A或B下表面积的4倍。B的下表面刚好在水面上,现沿竖直方向将A、B缓慢放入水中,直到B接触容器底部。A上端绳子的拉力是F,F随A、B下降的距离h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绳的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求:(1)物体B的重力;(2)物体B的密度;(3)当B接触容器底部时,水对A下表面的压强。30.(2022秋•万州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均匀实心圆柱体A和盛有水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B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和3S,B容器内水的质量为6千克。①求B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②现沿水平方向切去A并从B容器中抽出水,且切去A和抽出水的体积相同,圆柱体A对水平地面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如表。(a)求圆柱体A切去前的质量mA;(b)求圆柱体A的密度。 对水平地面或容器底部的压强切去A或抽出液体前切去A或抽出液体后pA(帕)1960490p水(帕)1960980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基础卷)(解析版)(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9章。2.g=10N/kg。第Ⅰ卷 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2•思明区校级模拟)如图所示实例中,用于减小压强的是(  )A.打疫苗的针头很尖 B.一端尖锐的羊肉串签子 C.宽大的滑雪板 D.锋利的剪刀【答案】C。【解答】解:ABD、打疫苗的针头很尖、羊肉串签子做成尖锐状、锋利的剪刀,都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A、B、D不符合题意;C、滑雪板的底面做的很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符合题意。故选:C。2.(2022秋•黄浦区期中)如图(a)所示,铜质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将该圆柱体均匀拉长成如图(b)所示的圆柱体,以下物理量会变大的是(  )A.圆柱体的质量 B.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 C.圆柱体的密度 D.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答案】D。【解答】解:铜质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若将该圆柱体均匀拉长成如图(b)所示的圆柱体,圆柱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但质量和密度不变;由于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不变;此时的受力面积变小,压力不变,根据p=可知,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变大;综上所述,D正确。故选:D。3.(2022春•岱岳区期末)将质量为100g、底面积为4×10﹣2m2的书平放在水平课桌中央,课桌面积为0.2m2,则书对课桌的压强为(g取10N/kg)(  )A.5Pa B.25Pa C.50Pa D.5000Pa【答案】B。【解答】解:m=100g=0.1kg,则书对水平桌面的压力为F=G=mg=0.1kg×10N/kg=1N,书对课桌的压强:p===25Pa。故选:B。4.(2022秋•香坊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下列实验装置中属于连通器的是(  )A.微小压强计 B.水银气压计 C.鸡的自动喂水器 D.奶牛的自动喂水器【答案】D。【解答】解:A、微小压强计的U形管一端是封闭的,不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特点,不是连通器,故A不合题意;B、水银气压计的玻璃管一端是封闭的,不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特点,不是连通器,故B不合题意;C、鸡的自动喂水器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不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特点,不是连通器,故C不合题意;D、奶牛的自动喂水器,其结构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特点,利用了连通器,故D符合题意。故选:D。5.(2022春•秀屿区校级期末)如图,A、B两个完全相同的试管中装入等质量的不同液体后,情况如图所示,则试管底部所受的压强关系是(  )A.pA小于pB B.pA大于pB C.pA等于pB D.无法确定【答案】B。【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两管中所装的液体质量是相等的mA=mB,B管是倾斜的,由此可知B管中所装的液体体积比较大,即VA<VB,根据密度的计算过公式ρ=可知ρA>ρB。液体的深度是相同的,ρA>ρB,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知,pA>pB。故选:B。6.(2022•博山区二模)大气压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以下实例中主要利用了大气压的是(  )A.用吸管吸取饮料 B.拦河坝的截面上窄下宽 C.飞镖的箭头很尖 D.下水道的U型弯管【答案】A。【解答】解:A.吸管吸饮料时,是先把吸管内的空气吸走,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进吸管里,故A正确;B.拦河坝截面上窄下宽是因为越深的地方,河水产生的压强越大,不是利用大气压,故B错误;C.飞镖的箭头很尖,这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不是利用大气压,故C错误;D.下水管中的U形管左右两部分符合下部连通、上端开口都与空气接触,因此是连通器,不是利用大气压,故D错误。故选:A。7.(2022春•龙泉驿区期末)小明在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或倾斜,水都不流出,纸片也不掉下(如图所示)。小明的实验目的是探究(  )A.大气压强有多大 B.大气对各个方向是否都有压强 C.水的重力与大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D.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答案】B。【解答】解:玻璃杯中装满水,手托住硬纸片向各个方向倾斜,纸片没有落下,说明纸片受到力的作用,说明大气压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故选:B。8.(2022春•鲤城区校级期末)据报道,曾经发生在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出现三次短时“龙卷风”天气,它能把地面上的人、动物或物体等“吸起”卷入空中(如图)。下列关于龙卷风说法正确的是(  )A.龙卷风中心流速快,压强大 B.龙卷风中心流速快,压强小 C.龙卷风中心流速慢,压强大 D.龙卷风中心流速慢,压强小【答案】B。【解答】解:龙卷风内部空气流速快、外部流速慢,造成龙卷风内部的压强远小于外部的压强,这样就会形成一个向内的很大压力差;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地面上的人、动物或物体被“吸”起卷入空中,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直线向右匀速移动L的距离(木板移动距离不超过木板长度的一半)。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压强变小 B.M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C.M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压强变大 D.M对桌面的压力变大,压强变大【答案】C。【解答】解:木板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对桌面的压力始终等于木板的重力,而木板的重力大小不变,所以这一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不变;由于这一过程中受力面积逐渐变小,由p=可知,木板对桌面的压强逐渐变大。故选:C。10.(2022•龙华区一模)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其中a、b两点距液面的深度相同,a、c两点距容器底部的距离相同,设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b、pc,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分别为p甲、p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已知ρ水>ρ酒)(  )A.pa=pb B.pa=pc C.p甲=p乙 D.p甲>p乙【答案】C。【解答】解:由图知两容器为柱形容器,则水和酒精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本身的重力,因为水和酒精质量相同,根据公式G=mg可知重力也相同,所以两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相等;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p=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水和酒精的压强是相同的,即p甲=p乙;根据题意可知,甲容器中盛有水,乙容器中盛有酒精;读图可知,a、c两点距容器底面的距离相同,且ρ水>ρ酒,由公式p=ρgh可知,a、c两点以下部分,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关系为pa下>pc下,则a、c两点的实际压强:p水﹣pa下<p酒精﹣pc下,即:pa<pc;b处的深度等于a处的深度,水的密度大,根据p=ρgh可知,pa>pb;综上所述,C正确。故选:C。11.(2022•张店区一模)水平桌面上放着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小亮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其中。液体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1和F1,液体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p2和F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液体质量跟体积关系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质量(  )A.甲液体的密度是11.0×10﹣3kg/m3 B.乙液体的密度随着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C.p1>p2,F1>F2 D.p1=p2,F1=F2【答案】D。【解答】解:A、根据图像可知,甲液体的密度是:ρ甲===1.0g/cm3=1.0×103kg/m3,故A错误;B、根据图像可知,乙液体的质量、体积图像为一条斜线,这说明乙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即乙液体的密度不变,大小与体积无关,故B错误;CD、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柱的重力,根据G=mg,因质量相同,故F1=F2;因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故受力面积相同,根据p=可知,液柱对容器底的压强:p1=p2,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2.(2022•开福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小琦用放在水平面上的两个实验装置来观察并研究大气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大气压变大时,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B.甲图中玻璃管上方内若有空气,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C.把乙装置从山脚拿到山顶上,玻璃管内液面会下降 D.使用更细的玻璃管能使乙装置更精确地测量出大气压的值【答案】B。【解答】解:A.甲图中大气压变大时,大气压能支持的管内外水银柱液面的高度差将变大,会发现甲实验装置中的水银柱上升,故A错误;B.若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则少量的空气产生的压强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之和等于外界大气压,故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测量结果偏小,故B正确;C.乙装置的气压等于大气压加上细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乙装置拿到山顶时,由于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减小,瓶外的大气压变小,细管中的水柱将上升,故C错误;D.甲装置是著名的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该实验最早较为准确的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图乙装置中虽然能测出水柱的高度,但不知道容器内的气体压强,所以不能测出大气压的值,故D错误。故选:B。13.(2022•南宁模拟)如图是创意气压计,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为密闭的厚玻璃球,A与B下部相通,内装红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气压计是一个连通器 B.玻璃球内的气压等于外部大气压 C.A管做得细容易呈现气压的变化 D.A管中的液面会随大气压的减小而下降【答案】C。【解答】解:A、A与B下部连通,但B为密闭的玻璃球,不符合连通器原理,所以这个产品利用的不是连通器原理,故A错误;B、A管和B球液面相平时,两液面受到气体的压强相等,现B球液面低于A管液面说明球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故B错误;C、压强差一定时,液面的高度差应该是一定的,不会因为管的粗细而发生改变。A管做得细容易呈现气压的微小变化,故C正确;D、A管液面下降时,说明外界大气压变大,故D错误。故选:C。14.(2022•平桂区 二模)下列四幅图中,不是利用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的是(  )A.口吹硬币跳跃木块 B.下楼气压计液面下降 C.两张纸向中间靠拢 D.飞机起飞【答案】B。【解答】解:A、紧贴硬币上表面使劲吹气使硬币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变小,硬币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硬币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压力差,所以硬币就被托起来了,利用了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故A错误;B、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下楼时,气压增大,气压计液面降低,故B正确;C、对着两张纸的中间吹气,两张纸中间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小于外侧的大气压,产生了一个向内的压强差,将纸压向中间。利用了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故C错误;D、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这样当飞机起飞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机翼上下方所受到的压力差便形成向上的升力;故飞机起飞时,利用了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的原理,故D错误。故选:B。15.(2022•江城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 C.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 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p丙【答案】A。【解答】解:AB、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重力与液体的重力之和,而两容器和甲、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所以三容器的总重力相等,所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即F甲=F乙=F丙,故A正确;因两容器底面积相同,且F甲=F乙=F丙,由p=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p丙′,故B错误;CD、根据题图可知,甲、乙、丙液体的质量相等,丙液体的体积最大,其次是乙的体积,甲的体积最大,根据ρ=可知,甲的密度最大,丙的密度最小,即ρ甲>ρ乙>ρ丙,故C错误;因液体深度相同,且ρ甲>ρ乙>ρ丙,所以由p=ρgh可知,p甲>p乙>p丙,故D错误。故选:A。16.(2022•丛台区校级开学)如图所示,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ρA:ρB=1:2,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1:3,则(  )A.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3:2 B.它们的受力面积之比SA:SB=4:3 C.它们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A:FB=1:3 D.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2:3【答案】C。【解答】解:(1)因为质地均匀粗细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所以,其对地面的压强:p======ρgh,所以pA=ρAghA,pB=ρBghB;已知ρA:ρB=1:2,pA:pB=1:3,则 ==×=,所以 =×=,即它们的高度之比hA:hB=2:3,故A错误;(2)已知pA:pB=1:3,两圆柱体的粗细相同,即SA:SB=1:1,故B错误;由p=可知:==×=,故C正确;由F=G=mg可知:===,故D错误。故选:C。第Ⅱ卷 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17.(2022•浉河区校级开学)玩滑板车是小朋友们喜爱的一项运动。如图所示,当小明用一只脚向后蹬地,发现他与滑板一同向前运动,这表明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当小明站在滑板车上水平滑行的过程中,由双脚站立变为单脚站立,滑板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将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相互;不变。【解答】解:小明一只脚用力向后蹬地时,滑板车才前进,使滑板车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地面,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只脚踏上滑板车之前,滑板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人和滑板车的总重力,一只脚踏上滑板车之后,滑板车对地面的压力等于人和滑板车的总重力,当小明站在滑板车上水平滑行的过程中,由双脚站立变为单脚站立,压力大小不变,滑板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因而压强不变;故答案为:相互;不变。18.(2022•渝中区校级开学)如图所示,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盛有适量的水和浓盐水,小淋同学用U形管压强计鉴别这两种液体,当探头固定在液面下8cm处时受到水的压强大小为  8×102 Pa,则容器  b (选填“a”或“b”)中装的是水。【答案】8×102;b。【解答】解:(1)深度为h=8cm=0.08m,则水的压强为:p=ρgh=1.0×103kg/m3×10N/kg×0.08m=8×102Pa。(2)a、b两图中,压强计的探头浸入液体中的深度是相同的,a图中,压强计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比较大,表示探头受到的液体压强比较大,液体的密度就比较大,装的就是盐水,故b中装的是水。故答案为:8×102;b。19.(2022•吉林模拟)如图所示,小明在通过吸管用力吸奶茶,奶茶是在  大气压 的作用下进入嘴里的。当他稍用力握奶茶杯时杯子会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答案】大气压;形状。【解答】解:小明在通过吸管用力吸奶茶,奶茶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嘴里;当他稍用力握奶茶杯时杯子会凹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答案为:大气压;形状。20.(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暑假期间,小丽乘坐汽车去青藏高原,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小丽发现开着的窗户边的窗帘会被风“吹”到外面去,这是因为车窗外空气流速快,压强  小 。我国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跨世纪工程,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闸。船闸是利用  连通器 原理工作的。【答案】小;连通器。【解答】解:因为汽车行驶时,车外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车内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车内的气压大于车外的气压,压强差就把窗帘压向车外。船闸在工作时,闸室分别与上游和下游构成连通器,运用了连通器的原理。故答案为:小;连通器。21.(2022•崆峒区校级二模)“蛟龙号”潜水器在深海中连续下潜过程中,受到海水的压强大小将  变大 。潜在海面下7000米处的“蛟龙号”所受的压强是  7×107 Pa.(g取10N/kg,ρ水=1.0×103kg/m3)【答案】变大;7×107。【解答】解:继续下潜时,深度h越来越大,海水密度ρ、g不变,所受液体的压强越来越大;潜在海面下7000米处的“蛟龙号”所受的压强为p=ρ水gh=1.0×103kg/m3×10N/kg×7000m=7×107Pa。故答案为:变大;7×107。22.(2022•漳州模拟)如图,两个相同的A、B正方体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为p,若将它们按图乙叠放,则此时物体A对物体B的压强为  2p ;若按图丙将A物体平移出,则此时它们对桌面的压强为  2p 。【答案】p;2p。【解答】解:设正方体A和B的重力均为G,它们的底面积均为S,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图甲中,A、B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p甲====。(1)按图乙所示叠放时,此时物体A对物体B的压力:F乙=GA=G,受力面积:S乙=SA=S,对桌面的压强:p乙===p;(2)按图丙所示将A物体平移出,它们桌面的压力:F丙=GA+GB=G+G=2G,受力面积:S丙=SB=S,对桌面的压强:p丙===2×=2p。故答案为:p;2p。三.解答题(本题共1小题,共3分)23.(2022•北海二模)小苏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同学,他发现妈妈以前切土豆片时总有一些土豆片粘在刀面上,很不方便。而最近妈妈用了新买的刀后,切土豆片再也不粘刀面了,于是他仔细观察了这把新买的刀,发现刀柄上有花纹,并且上面有一些小孔(如图所示)。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刀柄处花纹的作用,以及刀刃上钻有小孔后就不粘土豆片的原因。【解答】答:刀柄上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手和刀柄之间的摩擦力;由于刀把土豆切开后土豆片与刀接触那一面没有进入空气,这样外面的气压远大于与刀接触那一面的气压,所以就“粘到”刀面上;小苏同学家的新刀上有一些小孔这样被切开的土豆片两面都与空气接触两侧气压相同,就不会再粘在刀上了。四.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21分)24.(2022春•信丰县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是小莲同学在“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所选用的器材(小桌、海绵、砝码)在水平桌面上进行的实验过程:(1)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  海绵的凹陷程度 来反映的,这种方法叫  转换法 。(2)小莲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D、E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了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该通过图中的  E、F 两次实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3)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压力作用的效果跟  压力大小 有关,跟受力面积  有关 (选填“有关”或“无关”)。(4)列车铁轨都垫在宽大的枕木上面,这是利用  增大受力面积 的方法来减小压力作用的效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是通过  减小受力面积 的方法来增加压力作用的效果。【答案】(1)海绵的凹陷程度;转换法;(2)D、E;E、F;(3)压力大小;有关;(4)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受力面积。【解答】解:(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这种用海绵凹陷程度来间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大小的方法是转换法。(2)图D、E两次实验,受力面积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图E、F两次实验,压力大小相等,受力面积不同,实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3)图D、E两次实验,受力面积相等,压力越大,海绵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说明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有关。图E、F两次实验,压力大小相等,受力面积越小,海绵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说明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有关。(4)列车铁轨都垫在宽大的枕木上面,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列车对铁轨的压力作用效果。“磨刀不误砍柴工”,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刀对柴的压力作用效果。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转换法;(2)D、E;E、F;(3)压力大小;有关;(4)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受力面积。25.(2022•碑林区校级模拟)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影响因素”的实验中: (1)压强计使用前,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如图1A所示,说明压强计的气密性  较好 (选填“较好”或“较差”),应采取的操作是  B (选填序号)。A.将U形管右侧的液体抽出一些B.将左侧胶管取下,重新安装C.将压强计倾斜着使用(2)调试完毕后,实验时的情形如图1B、C、D所示,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①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应对比  BC (填实量步骤序号)。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如图1C、D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初步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压强与  方向 无关。(3)完成上述探究后,小华同学猜想液体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所以接下来地需要再准备密度  不同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其他液体重复实验,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相同。(4)实验过后,小华用图2甲所示的两端开口且粗细均匀、下端套上橡皮膜的玻璃管制成了探究液体压强影响因素的演示仪。①将玻璃管竖直且缓慢地插入水中h深度处,如图2乙,向玻璃管中加水直到高出水面一些,橡皮膜的最终的形变是  向下凹 (选填“向上凸”、“自下凹”或“不形变”)。②如果向玻璃管中加入某种液体,直到橡皮膜变平,如图2丙所示,可知加入的液体密度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答案】(1)较好;B;(2)①BC;②方向;(3)不同;(4)①向下凹;②于水。【解答】解:(1)压强计能保持高度差不变,说明密封效果较好,不漏气;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的;U形管左侧连的是软管和橡皮膜,是一个密闭的容器;U形管右侧是一个开口的容器,上方是空气;U形管出现液面高度差就是因为软管中的气体压强和大气压不相等的缘故,左侧液面较低,说明左侧软管中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此时应该将软管卸下来,使管内压强和大气压相等,然后再接上,故选B。(2)①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比保持液体密度和橡皮膜的朝向不变,选择BC两图对比;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液体密度也不变,改变橡皮膜的方向,而压强不变,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无关,即同一液体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关系,必须控制深度不变,改变液体的密度,因而要准备密度不同的液体;(4)①将玻璃管竖直且缓慢地插入水中h深度处,如图2乙,向玻璃管中加水直到高出水面一些,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说明烧杯中的水对橡皮膜向上的压强P杯小于管内水柱对橡皮膜向下的压强P管;橡皮膜向下凹;②如果向玻璃管中加入某种液体,直到橡皮膜变平,p杯等于p管;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液gh,h内大,液体密度越小,说明加入的液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答案为:(1)较好;B;(2)①BC;②方向;(3)不同;(4)①向下凹;②于水。26.(2022春•镇江期末)小明用2mL的注射器、量程为0~10N的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粗略测量大气压的值.实验步骤如下:步骤一: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步骤二:如图所示,安装好器材,水平向右缓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  刚滑动 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2N;步骤三: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  有刻度部分 长度为4.00cm;步骤四:算出大气压强值为  1.04×105 Pa.(1)同组的小华分析了影响实验结果的可能因素后,对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①将步骤一改为: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便于  排尽筒内空气 .②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3N,由此可知,此时活塞所受到的  摩擦力 (摩擦力/大气压力)为0.3N.小华根据改进后测得的数据,重新计算大气压的值.(2)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很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上述原因中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B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刚滑动;有刻度部分;1.04×105;(1)排尽筒内空气;摩擦力;(2)B。【解答】解:由于注射器活塞颈部用绳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应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这样相当于水平向右拉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说明此时拉力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平衡,拉力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故记下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就是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5.2N;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4.00cm;根据V=SL可知,注射器的横截面积:S====0.5cm2=5×10﹣5m2;根据实验原理可知大气压强值:p===1.04×105Pa;(1)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产生的力会和外部大气压力抵消一部分,这样使得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减小,在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测得的大气压会偏小;先将注射器内抽满水,再竖直向上推动活塞至注射器筒的底端,使水充满在注射器小孔中,这样可排尽注射器小孔中残余气体,减小实验过程中的测量的误差;②如果活塞与注射器内壁间存在摩擦力,注射器在拉力F作用下平衡时,拉力F大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从而使测量值偏大;所以小华取下橡皮帽,重复步骤二的操作,读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3N,此时活塞所受到的摩擦力为0.3N;(2)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会使拉力变小,算出的大气压会偏小;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会使力的测量值偏大,算出的大气压会偏大;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会使力的测量值偏大或偏小,算出的大气压也可能偏大,也可能偏小;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会使拉力变小,算出的大气压会偏小。综上所述,可能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①③。故选:B。故答案为:刚滑动;有刻度部分;1.04×105;(1)排尽筒内空气;摩擦力;(2)B。五.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0分)27.(2022秋•丰台区期末)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1N,底面积3×10﹣3m2;杯内水重2N,水深0.06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求:(1)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2)水杯对桌面产生的压强。【解答】解:(1)杯内水的深度h=0.06m,则水对杯底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06m=600Pa;(2)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则水杯对桌面的压力:F′=G水+G杯=2N+1N=3N,则水杯对桌面的压强:p′===1000Pa。答:(1)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为600Pa;(2)水杯对桌面产生的压强为1000Pa。28.(2022•白山模拟)一辆空洒水车的质量为3t(含司机),水箱满载后水深1.2m,满载水的质量为9t,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1.2m2。满载的洒水车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行驶(未开始洒水),g取10N/kg,求:(1)水对水箱底的压强;(2)满载后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解答】解:(1)水对箱底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1.2m=1.2×104Pa;(2)满载后洒水车的总重力:G=mg=(3×103kg+9×103kg)×10N/kg=1.2×105N,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力:F=G=1.2×105N,满载后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p'===1×105Pa。答:(1)水对水箱底的压强为1.2×104Pa;(2)满载后洒水车对地面的压强为1×105Pa。29.(2022秋•岳麓区校级月考)如图甲所示,A、B为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实心正方体,物体A的质量为0.8kg,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是A或B下表面积的4倍。B的下表面刚好在水面上,现沿竖直方向将A、B缓慢放入水中,直到B接触容器底部。A上端绳子的拉力是F,F随A、B下降的距离h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绳的质量和体积忽略不计。求:(1)物体B的重力;(2)物体B的密度;(3)当B接触容器底部时,水对A下表面的压强。【解答】解:(1)物体A的质量为0.8kg,则A的重力为GA=mAg=0.8kg×10N/kg=8N;由图乙可知,A、B的总重力为G=F=50N,则B的重力为:GB=G﹣GA=50N﹣8N=42N;(2)根据称重法,由图乙可知,当A、B浸没时,受到的拉力为F′=30N,受到的浮力为:F浮=G﹣F'=50N﹣30N=20N,因为A、B两物体的体积相同,故物体A、B浸没时受到的浮力相等,即F浮B=F浮=×20N=10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B物体的体积为:VB=V排B===1×10﹣3m3;根据G=mg=ρVg可知,正方体B的密度为:ρB===4.2×103kg/m3;(3)A、B的边长:LA=LB===0.1m;A、B排开水的总体积:V排=VA=VB=1×10﹣3m3,液面上升高度Δh====0.025m=2.5cm;由图乙可知,当h=11.5cm时A下表面刚好接触水面,当B触底时,A下表面下降的高度是:h1=30cm﹣11.5cm=18.5cm,则当B触底时,A下表面离水面的距离hA=h1+Δh=18.5cm+2.5cm=21cm,所以,当B接触容器底部时,水对A下表面的压强为:pA=ρ水ghA=1.0×103kg/m3×10N/kg×0.21m=2100Pa。答:(1)物体B的重力为42N;(2)物体B的密度为4.2×103kg/m3;(3)当B接触容器底部时,水对A下表面的压强为2100Pa。30.(2022秋•万州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均匀实心圆柱体A和盛有水的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B置于水平地面上,它们的底面积分别为S和3S,B容器内水的质量为6千克。①求B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②现沿水平方向切去A并从B容器中抽出水,且切去A和抽出水的体积相同,圆柱体A对水平地面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如表。(a)求圆柱体A切去前的质量mA;(b)求圆柱体A的密度。【解答】解:①由ρ=得B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6×10﹣3m3;②(a)由表格数据可知,抽出水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1960Pa,因圆柱形容器B内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水的重力相等,所以,由p===可得,圆柱形容器B的底面积:SB===0.03m2,由题意可得,圆柱体A的底面积:SA=SB=×0.03m2=0.01m2,由表格数据可知,切去A圆柱体前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1960Pa,所以,圆柱体A切去前的重力:GA=FA=pASA=1960Pa×0.01m2=19.6N,则圆柱体A切去前的质量:mA===2kg;(b)由表格数据可知,抽出水后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980Pa,由p=ρgh可得,抽出水前后圆柱形容器内水深度的变化量:Δh水===0.1m,则抽出水的体积:ΔV水=SBΔh水=0.03m2×0.1m=0.003m3;由表格数据可知,切去A圆柱体后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A′=490Pa,由p====可得:===4,即剩余圆柱体的体积VA′=VA,因切去A和抽出水的体积相同,所以ΔVA=VA﹣VA′=VA﹣VA=VA=0.003m3,解得:VA=0.004m3,则圆柱体A的密度:ρA===0.5×103kg/m3。答:①B容器中水的体积为6×10﹣3m3;②(a)求圆柱体A切去前的质量为2kg;(b)圆柱体A的密度为0.5×103kg/m3。 对水平地面或容器底部的压强切去A或抽出液体前切去A或抽出液体后pA(帕)1960490p水(帕)1960980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