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运动和力》章末复习习题课ppt课件+教案+同步练习(含参考答案)
展开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运动和力》章末复习习题课教学设计
课题名 | 第八章《运动和力》章末复习习题课 | ||
教学目标 | 1.了解什么是平衡状态。 2.会利用物体运动情况分析物体受力;分析平衡状态下物体受力;分析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实例。 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摩擦力的概念。 4.掌握惯性的概念;平衡力的概念;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探究。 5.能利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6.认识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 ||
教学重点 |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应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 ||
教学难点 | 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及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等. | ||
教学过程 | 新课引入 一 常考知识点回顾 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对定律的理解: 1.“一切”说明该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适用,不是特殊现象。 2.“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有两层含义:一是该物体确定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况(实际上,不受任何力的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二是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它的作用效果可以等效为不受任何力的作用时的作用效果。 3.“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依旧可以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或者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对物体施加力的作用。 5.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而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推理总结出来的。 6.牛顿第一定律是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的规律,它反映了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合力为零)时的运动规律,在不受任何力时,物体要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 知识点二:惯性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一切物体是指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惯性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静止的物体总要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总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惯性是物体的属性,不是力。因此在提到惯性时,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或“由于惯性”,而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或“惯性力”等。惯性只有大小,惯性的大小仅取决于物体的质量,质量大,惯性也大。 知识点三:二力平衡 物体如果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这两个力就叫做一对平衡力。 1.二力平衡的条件:概括说就是“同物、等大、反向、共线”。 (1)同物: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 (2)等大:大小相等; (3)反向:两个力方向相反; (4)共线: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 (1)根据平衡力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判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平衡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知识点四:力与运动的关系 物体受平衡力(或不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运动快慢或方向改变)。 知识点五:摩擦力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1.方向: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作用点:摩擦力的实际作用点是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 3.摩擦力产生的条件:①两个物体相互接触;②要发生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③表面粗糙;④两物体间有压力。 4.摩擦力的种类:静摩擦、动摩擦(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5.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区别: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做滚动摩擦。在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往往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实验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 知道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实验重点是测滑动摩擦力大小。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与摩擦力平衡,其大小相等,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跟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所以,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中就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中没有“接触面积”,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大小”无关,而是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7.知道下列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增大摩擦 增大压力 用力捏闸 使接触面粗糙 鞋底刻花纹 减小摩擦 减小压力 推轻箱子 使接触面光滑 磨光刀面 变滚动为滑动 刹车过程 变滑动为滚动 车轮使摩擦面分离 加润滑油 给机器点油 加气垫 气垫船 磁悬浮 磁悬浮列车 二.例题展示 例1、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静止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 B.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 C.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 D.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会慢慢停下来 例2、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明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例3.运动场上,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惯性的是( B ) A.跳远运动员助跑一段距离才起跳 B.举重运动员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 C.掷出去的铁饼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 D.箭被弓射出后仍向前运动 例4.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男子110m 栏比赛中,我国选手刘翔以12 秒97的成绩卫冕冠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D ) A.站在领奖台上,刘翔对领奖台的压力与领奖台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刘翔在赛道上,速度越快,惯性越大 C.刘翔冲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他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D.起跑时,刘翔用力向后蹬起跑器,起跑器反过来给他一个向前的作用力 例5.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受到的平衡力是( D ) A.茶杯受到的重力和茶杯对地球的吸引力 B.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C.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茶杯受到的重力 D.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 例6.如图所示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时,放手后纸片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的两个力( D ) A.大小是否相等 B.方向是否相反 C.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是否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例7.用10N的水平推力F去推一个在水平地面上重为50N的物体,物体静止不动,则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A ) A.10N B.50N C.40N D.0N 例8.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力的是( D ) A.浴室脚垫做得凸凹不平 B.下坡时,捏紧刹车闸 C. 汽车轮子上加防滑链 D. 旱冰鞋装有滚轮 例9.在做“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某同学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该实验是为了研究滑动摩擦力与下列哪个因素的关系( C ) A.接触面压力大小 B.接触面积大小 C.物体的运动速度 D.接触面粗糙程度 实验 次数 木板 表面 木块 放置 木块运动 的快慢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N 1 较光滑 平放 很慢 1.8 2 较光滑 平放 较慢 1.8 3 较光滑 平放 较快 1.8 三 课堂练习
| 学生活动 师生共同复习本章的几个知识点
例题展示环节中,师生共同分析梳理解题思路
小组合作完成课堂练习
| 设计意图
对于本章的重要知识点逐一梳理
对于牛顿第一定律中关键字的理解一定要到位
关于惯性大小的影响因素一定要和学生强调清楚惯性的大小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的大小无关只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另外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是力只能说物体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
关于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联系和区别也是本章的一个难点,课堂上多举例可以更好的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中一定要强调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并且挤压才能产生摩擦力
关于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的改进方法题目考察中经常出现要讲清讲透
课堂练习题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
布置作业 | 本节课课后对应同步练习题 | ||
板书设计 | |||
教学反思 | 本节课是章末复习习题课,首先通过复习常考知识点对本章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回顾,然后再通过典型例题进行解题思路的梳理,最后再进行课堂练习。对于本章容易出错的的几个知识点课堂上要重点讲解,再次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