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5 地质地貌微专题地貌演化过程、冰川地貌、沙丘、冲淤平衡、特殊河流地貌(分层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05 地质地貌微专题地貌演化过程、冰川地貌、沙丘、冲淤平衡、特殊河流地貌(分层练)(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05 地质地貌微专题地貌演化过程、冰川地貌、沙丘、冲淤平衡、特殊河流地貌(分层练)(解析版).docx
    专题05 地质地貌微专题地貌演化过程、冰川地貌、沙丘、冲淤平衡、特殊河流地貌(分层练)(原卷版)第1页
    专题05 地质地貌微专题地貌演化过程、冰川地貌、沙丘、冲淤平衡、特殊河流地貌(分层练)(原卷版)第2页
    专题05 地质地貌微专题地貌演化过程、冰川地貌、沙丘、冲淤平衡、特殊河流地貌(分层练)(原卷版)第3页
    专题05 地质地貌微专题地貌演化过程、冰川地貌、沙丘、冲淤平衡、特殊河流地貌(分层练)(解析版)第1页
    专题05 地质地貌微专题地貌演化过程、冰川地貌、沙丘、冲淤平衡、特殊河流地貌(分层练)(解析版)第2页
    专题05 地质地貌微专题地貌演化过程、冰川地貌、沙丘、冲淤平衡、特殊河流地貌(分层练)(解析版)第3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5 地质地貌微专题地貌演化过程、冰川地貌、沙丘、冲淤平衡、特殊河流地貌(分层练)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5 地质地貌微专题地貌演化过程、冰川地貌、沙丘、冲淤平衡、特殊河流地貌(分层练),文件包含专题05地质地貌微专题地貌演化过程冰川地貌沙丘冲淤平衡特殊河流地貌分层练原卷版docx、专题05地质地貌微专题地貌演化过程冰川地貌沙丘冲淤平衡特殊河流地貌分层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三、初中与高中地理知识的关系 四、地理学科和热点问题的关系
    五、突出学科基础知识,注重查漏补缺 六、梳理知识、形成体系
    七、加强地理学科思维和地理学科能力的训练 八、掌握基本原理,训练解题思路
    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中还要加强方法总结,进一步突出空间综合思维、因地制宜、人地和谐等地理思维,培养学生用"地理眼光"看问题的意识,用地理思维分析现实问题的习惯。
    专题05 地质地貌微专题地貌演化过程、冰川地貌、沙丘、冲淤平衡、特殊河流地貌
    内容概览
    A·常考题不丢分
    【命题点01 地貌演化过程】
    【命题点02 冰川地貌】
    【命题点03 沙丘】
    【命题点04 冲淤平衡】
    【命题点05 特殊河流地貌】
    【微专题 地质地貌】
    B·综合素养拿高分/拓展培优拿高分
    C·挑战真题争满分
    【命题点01 地貌演化过程】
    (2023上·北京顺义·高三校考期中)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燕山山脉的结合部,花岗岩石林地貌为其主要特色之一。据图和资料完成下面1-2小题。
    1.该地花岗岩石林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固结成岩
    D.风化、侵蚀—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2.该地质公园所处的地理环境具明显的过渡性,表现为( )
    A.森林和草原过渡B.湿润区和半湿润区过渡
    C.水田和旱地过渡D.平原和山地过渡
    【答案】1.B 2.A
    【解析】1.据图文材料可知该地为花岗岩石林地貌,是在花岗岩基础上风化侵蚀形成的,花岗岩是侵入性岩浆岩,所以先是岩浆侵入,等岩浆冷却后形成花岗岩,而花岗岩是在地下形成的,需要地壳抬升才能出露地面,在地壳抬升过程中,外力的风化、侵蚀作用,使其形成花岗岩石林地貌。综上,ACD错误,B正确,故选B。
    2.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内蒙古高原、大兴安岭、燕山山脉的结合部,大致的位置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就植被说,内蒙古高原发育有草原,大兴安岭、燕山山脉发育有森林,是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线,A正确;就干湿区说,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大兴安岭,是我国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B错误;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C错误;就地形说,内蒙古高原是高原,大兴安岭、燕山山脉是山脉,是高原和山地的分界线,D错误。综上,故选A。
    【点睛】一地地表形态的形成,往往是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左右形成的。该地的花岗岩石林就是先由内力作用的岩浆活动形成花岗岩,再由内力活动的地壳运动,抬升出露地表,最后由外力风化侵蚀形成的。
    (2023·全国·模拟预测)嶂石岩地貌、丹霞地貌、张家界地貌是我国的三大砂岩地貌,其中嶂石岩地貌以河北省嶂石岩风景区最为典型,多由红色石英砂岩构成,岩层中含有丰富的海洋生物化石,形成年代久远,下面是一层较薄且质软的泥岩或泥质砂岩。嶂石岩地貌多形成绵延数千米的岩墙峭壁,丹崖长墙连续不断,阶梯状陡崖贯穿全境。远远望去,赤壁丹崖,如屏如画,甚为壮美。据此完成下面3-5小题。
    3.下列属于嶂石岩地貌的是( )
    A.B.
    C.D.
    4.河北省嶂石岩风景区嶂石岩地貌的形成过程是( )
    A.抬升—崩塌—侵蚀—沉积B.沉积—抬升—侵蚀—崩塌
    C.侵蚀—崩塌—沉积—抬升D.崩塌—沉积—抬升—侵蚀
    5.推测河北省嶂石岩风景区红色石英砂岩的形成环境是( )
    A.风力沉积环境B.冰川堆积环境C.流水侵蚀环境D.海洋沉积环境
    【答案】3.A 4.B 5.D
    【解析】本组选择题以嶂石岩地貌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地貌类型及其形成过程等相关知识的掌握,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3.由材料可知,嶂石岩地貌多形成绵延数千米的岩墙峭壁,丹崖长墙连续不断,阶梯状陡崖贯穿全境。结合选项中的景观图可知,A项所示地貌最符合嶂石岩地貌的特点,因此A项正确。B项所示地貌为丹霞地貌,C项所示地貌多分布于我国湖南地区,属于张家界地貌,D项所示地貌属于雅丹地貌,因此BCD错误。故选A。
    4.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嶂石岩地貌中广泛发育的砂岩属于沉积岩,是由沉积物受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后来此处地壳抬升形成山地;该地位于河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在流水侵蚀作用下,底层岩石因较薄且质软,易被侵蚀,上部岩层因受重力作用而崩塌,形成陡崖峭壁,因此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5.由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红色石英砂岩属于沉积岩,该地的石英砂岩形成年代久远,且富含海洋生物化石,因而推测其形成过程为:地质历史时期,该地为海洋,大量泥沙在海洋中不断沉积,随着压力的增加,底层泥沙逐渐固结为坚硬的岩石,所以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嶂石岩地貌为中国三大砂岩地貌之一,主要由易于风化的薄层砂岩和页岩形成,多形成绵延数公里的岩墙峭壁,三叠崖壁,除顶层为石灰岩外,多由红色石英岩构成。嶂石岩地貌有五大特点:丹崖长墙连续不断、阶梯状陡崖贯穿全境、“Ω”形嶂谷相连成套、棱角鲜明的块状结构、沟谷垂直自始至终,并蕴藏着大量奇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和与之相关的“天人合一”的历史与地方文化景观。
    (2023上·河北石家庄·高二石家庄一中校考期中)下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平面图,1-8为岩层,依次年龄越老。完成下面6-7小题。
    6.图中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为( )
    A.岩浆入侵—变质作用—挤压褶皱—岩层断裂B.变质作用—岩浆入侵—岩层断裂—挤压褶皱
    C.挤压褶皱—岩浆入侵—变质作用—岩层断裂D.挤压褶皱—岩层断裂—岩浆入侵—变质作用
    7.当断层发生后,M、N岩块( )
    A.M上升侵蚀少,N下降侵蚀多B.M上升侵蚀多,N下降侵蚀少
    C.M下降侵蚀少,N上升侵蚀多D.M下降侵蚀多,N上升侵蚀少
    【答案】6.C 7.C
    【解析】6.读图可知,断层穿过了弯曲的褶皱、花岗岩与变质岩,花岗岩、变质岩有穿过了弯曲的褶皱,所以先发生了褶皱弯曲,再形成花岗岩与变质岩,最后形成断层,所以图中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为挤压褶皱—岩浆入侵—变质作用—岩层断裂,C正确ABD错误,故选C。
    读图可知,M处地层排布为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向斜构造发生断裂后,抬升的一侧与下沉的一侧相比,同一水平切面的中部岩层会变窄。图中向斜构造发生断裂,中部岩层1在 N的一侧比在M的一侧窄,因此N一侧岩体上升,M一侧下沉;上升的一侧遭受侵蚀多,下沉的一侧接受沉积作用多,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岩层新老关系判断的一般方法:1. 一般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2. 岩层较新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3. 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命题点02 冰川地貌】
    (2023上·河南·高三校联考阶段练习)表碛是指存在于冰川表面的冰碛物(包括砾、砂、粉砂和黏土等物质),覆盖在冰川消融区的部分或全部区域。研究表明,当冰川表厚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其对冰川消融的影响会产生改变。下图示意1990年与2019年海螺沟冰川表磧厚度随海拔高度变化情况。完成下面8-9小题。

    8.2019年海螺沟冰川表碛厚度比1990年增加最厚的海拔范围是( )
    A.3000~3250mB.3400~3500mC.5150~5250mD.5500~5650m
    9.表碛厚度对冰川消融的影响表现为( )
    A.表碛薄,吸收更多太阳辐射,加速消融B.表碛薄,反射更多太阳辐射,抑制消融
    C.表碛厚,反射更多太阳辐射,加速消融D.表碛厚,吸收更多太阳辐射,抑制消融
    【答案】8.C 9.A
    【解析】8.由图可知,在海拔约5150~5250m时,2019年冰川表碛厚度相较于1990年的增加最多,C正确。其他选项所描述的海拔高度上两年的冰川表碛厚度变化不是最厚,ABD错误。故选C。
    9.当表碛较薄时,表碛因反照率低,吸收更多太阳辐射而升温,加快下覆冰川消融,当表碛覆盖超过一定厚度,会起到阻热效应,进而抑制冰川消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气温升高,冰层变薄,大量冰川内碛裸露于冰川表面,成为表碛;冰川后退过程中,山体两侧基岩裸露区扩大,岩石风化形成的松散物质因重力作用,掉落至冰川表面,使表碛增多(冰川减薄后,两侧基岩裸露区扩张导致大量的冻融和风化侵蚀岩屑物增加)。
    (2023·福建·模拟预测)巴基斯坦是除极地外世界主要的冰川中心之一。2022年3—5月,经历了极端高温天气后,巴基斯坦受强热带西南季风和冰川融化等因素的影响,全国范围内迎来了历史性大暴雨,并发生大规模冰川湖溃决的现象,导致了全国性的洪灾暴发。巴基斯坦防灾基础设施长期落后,此次洪灾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下图为冰川湖景观图。完成下面10-12小题。

    10.该地冰川湖形成的原因有( )
    ①冰川刨蚀,形成洼地②地势低洼,积雨成湖③冰碛物堆积,积水成湖④冰川消融,入侵湖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1.该国发生大规模冰川湖溃决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历史性大暴雨B.大量冰川消融C.持续极端高温D.湖水迅速上涨
    12.为减少冰川湖溃决危害,巴基斯坦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
    ①发展节水农业②修建护堤工程③居民搬迁至高寒区④加强气象和地质监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10.B 11.D 12.C
    【解析】10.冰川湖是由冰川刨蚀成的洼地和冰碛物堵塞冰川槽谷形成的。由材料可知,巴基斯坦是世界主要的冰川中心之一,冰川经过刨蚀,地表形成洼地,冰碛物在此处堆积,形成新的冰湖槽盆,并积水成湖,①③正确。地势低洼并不一定是由冰川作用形成的,②错误。冰川湖先由冰川作用形成洼地,再积水成湖,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历史性大暴雨对冰川湖溃决有一定影响,但不是直接原因,A错误;该地经历持续高温天气后,冰川大量融化,补给湖泊的水量远大于出湖水量,导致湖泊水位快速抬升,从而冲破湖堤导致溃决,高温和冰川消融不是其直接原因,B、C错误,D正确。故选D。
    12.发展节水农业无法减少此危害,①错误;高寒区不适合人类居住,③错误;据材料可知,巴基斯坦防灾基础设施落后,减少冰川湖溃决危害应修建护堤、排涝等工程,并加强气象和地质监测,②④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冰川湖是由冰川挖蚀成的洼坑和水碛物堵塞冰川槽谷积水而成的一类湖泊。
    (2023·河北保定·河北安国中学校联考三模)冰川槽谷横剖面一般呈“U”形,其形态的沿程变化反映出冰川侵蚀特征的沿程分异。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冰川不同部位槽谷横剖面形态。据此回答下面13-14小题。

    13.影响图示冰川槽谷横剖面形态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冰川厚度 ②基岩性质 ③冰川动力 ④冰川温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与乙处相比,甲处槽谷横剖面谷宽更大,最可能是因为甲处相较于乙处( )
    A.位于冰川下游,冰川规模大,冰川堆积作用强
    B.位于冰川上游,垂直高差大,冰川侵蚀作用强
    C.位于主冰川和支冰川汇流处,冰川堆积作用强
    D.位于主冰川和支冰川汇流处,冰川侵蚀作用强
    【答案】13.C 14.D
    【解析】13.本题考查影响冰川槽谷横剖面形态差异的因素。冰川槽谷是冰川侵蚀形成的,其形态主要与冰川侵蚀强度有关,冰川侵蚀强度主要与冰川动力、基岩性质等有关。底部基岩硬度越小,越容易被侵蚀,冰川槽谷越深,②正确;冰川动力越强、侵蚀越强烈,冰川槽谷越深,③正确;冰川侵蚀强度与冰川厚度和温度关联性较小,①④错误。故选C。
    14.本题考查冰川槽谷出现差异的原因。冰川槽谷为冰蚀作用形成,若甲处的冰川堆积作用较乙处强,则其槽谷宽度应更小,A、C项错误;据图中槽谷底部海拔和冰川由高处流向低处可知,甲处位于乙处下游,B项错误;在主冰川和支冰川汇流处,冰川规模大,会导致冰川对槽谷两侧的侵蚀作用加强,故推测甲处最可能是支冰川汇入主冰川的位置,D项正确。故选D。
    【点睛】外力作用包括风力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和波浪作用。
    【命题点03 沙丘】
    (2023·黑龙江·校联考模拟预测)充足的沙源向岸盛行风是海岸沙丘发育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条件。辽河入海口辽东湾东岸沙丘广泛发育,大致呈条带状平行分布。下图示意辽东湾海岸沙丘分布。据此完成下面15-16小题。
    15.辽东湾海岸沙丘春季发育最明显,主要是春季( )
    A.多大风天气B.地表砂粒粒径小
    C.植被覆盖少D.河流沉积作用强
    16.辽东湾海岸沙丘的沙源主要来自( )
    ①河流沙质沉积物 ②冬季风沙沉积物 ③海岸波浪侵蚀物 ④海底沙质沉积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15.A 16.B
    【解析】15.有题干材料可知,充足的沙源、向岸盛行风是海岸沙丘发育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条件。辽东湾沿岸为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多大风,满足形成沙丘的动力条件,A正确;地表砂粒粒径不存在明显季节差异,B错误;该地区冬季植被覆盖少于春季,所以植被覆盖少并不是沙丘春季发育明显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C错误;春季河流流量较少,沉积作用弱,泥沙沉积量少,D错误。故选A。
    16.辽东湾海岸地区沙丘的主要来源是辽河入海口沉积的泥沙,①正确;海浪侵蚀海岸会形成碎屑物质,该海岸向岸风多为偏西风和西南风,向岸风搬运颗粒物在海岸东侧沉积形成沙丘,③正确。该地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冬季风沙沉积物在冬季风作用下,以入海居多,海底沙质沉积物难以裸露,②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海岸沙丘指平行于海岸的垄岗状砂质堆积地形。是在开阔、且有大量松散沉积物源的海岸地带上,向岸的强劲海风将未固定的沙粒吹到离岸不远处堆积,同时又不断拦截从海滩刮来的物质,不断加宽、加长和加高,从而形成沙丘。一般由较纯净的石英砂组成,可作为玻璃原料、造型用砂和建筑材料使用。裸露沙丘易随风移动,对附近农田和居民点造成威胁,经开发、治理也可以开辟为旅游和疗养胜地。
    (2023·江苏·模拟预测)埃及法拉夫拉沙漠是一处奇特的白色沙漠,这里4000万年前为海洋。风化的白色石灰岩矗立在白色沙漠中,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下,形成千奇百怪的蘑菇石。在法拉夫拉沙漠东北约100千米处是埃及的黑色沙漠,它位于远古时期的海底火山带上。下图为“黑白沙漠”位置及景观图。完成下面17-19小题。

    17.黑色沙漠的主要岩石可能为( )
    A.花岗岩B.石灰岩C.大理岩D.玄武岩
    18.蘑菇石所在地的地理环境特征及推测依据为( )
    A.年降水量小位于东北信风带B.降水季节差异大靠近地中海
    C.炎热干旱地表无植被D.气候干旱光照较强
    19.该地白色沙漠的形成过程是( )
    A.沉积作用—内力抬升—风力侵蚀B.火山活动—风力侵蚀—沉积作用
    C.内力抬升—海浪侵蚀—沉积作用D.沉积作用—火山活动—海浪侵蚀
    【答案】17.D 18.C 19.A
    【解析】17.由图文材料可知,黑色沙漠位于远古时期的海底火山带上,且多火山锥,因此黑色沙漠的主要岩石可能为喷出型岩浆岩。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A错误;石灰岩为沉积岩,B错误;大理岩为变质岩,C错误;玄武岩为常见的喷出型岩浆岩,是黑色的 ,D正确。故选D。
    18.蘑菇石位于白色沙漠,沙漠地表几乎没有植被发育,且该地纬度较低,可推断出当地的地理环境特征为炎热干旱,C正确;蘑菇石所在地气候干旱、全年降水较少,原因主要是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与海陆位置、光照强度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19.根据材料可知,该区域曾为海洋,海洋生物大量沉积形成石灰岩,后由于地壳运动,石灰岩受力抬升,露出地面,在长期的风力作用下形成白色沙漠,排除BCD。故选A。
    【点睛】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及海流作用等。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等。内力作用的结果,使地球表面变得高低不平,形成高山和盆地。成为塑造地球表面形态的主力军,对地壳物质的形成和发展起主导作用,也是形成地形的基本力量。
    (2023·山西·校联考模拟预测)植物线性沙丘一般是指在沙漠地区受到呈锐角相交且风力大小不等的两个方向的风交互作用下,风力沉积形成的垄状沙链。图是植物线性沙丘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的风向。据此完成下面20-21小题。

    20.在植物线性沙丘发育过程中( )
    ①沙砾沉积形成水平层理 ②沙丘主体增高变宽伸长
    ③沙丘表面成土作用加快 ④沙丘表面沙砾粒径增大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1.影响图示沙丘形成的主导风向是( )
    A.甲和乙,且甲风力大于乙B.甲和丙,且丙风力大于甲
    C.丙和丁,且丙风力大于丁D.乙和丁,且丁风力大于乙
    【答案】20.C 21.B
    【解析】20.由于植被阻挡,风沙发生沉积,沙丘主体增高变宽伸长,但是由于植被和坡向的影响,不可能形成水平层理,故①错误,②正确。同时在植被的生长过程中,沙丘成土作用加快,故③正确。沙丘表面风力侵蚀作用减轻,表面沙砾粒径减小,故④错误。故选C。
    21.沙丘形态指示风向,风从坡缓的一侧吹向坡陡的一侧。由图可知,风沙应在植物的背风向发生沉积,所以可以判断甲和丙为主导风向,同时根据沙脊线更偏向甲风向一侧,丙风向一侧沙丘坡度更缓,可以推断丙风力大于甲,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新月形沙丘判断风向,主要有三种方法:①缓坡、陡坡。新月形沙丘的缓坡,即为风向的迎风坡;②两翼的延伸方向。新月形沙丘的两翼(两个尖角),顺着风向延伸;③沙丘的凸出方向:沙丘凸出的方向,即为迎风坡。
    【命题点04 冲淤平衡】
    (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二模)杭州湾是世界上著名的强潮型河口湾,其南北岸均为淤泥质海岸,在强劲的潮流动力作用下,湾内冲淤强烈,地貌演变复杂。下图示意杭州湾海岸的变迁,据此完成下面22-23小题。

    22.引起杭州湾海岸线变迁的地质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
    A.6000—7000年前至4—5世纪,河流侵蚀作用强于海浪沉积作用
    B.6000—7000年前至4—5世纪,海浪侵蚀作用强于河流沉积作用
    C.4—5世纪至现代,杭州湾北岸河流沉积作用弱于海浪侵蚀作用
    D.4—5世纪至现代,杭州湾南岸河流侵蚀作用弱于海浪沉积作用
    23.推测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杭州湾南北两岸海岸线的变化( )
    A.北岸地势平坦,海岸线向北退缩幅度较大
    B.南岸地势平坦;海岸线向北推进幅度较大
    C.北岸人工围垦,海岸线向南推进幅度较大
    D.南岸人工围垦,海岸线向南退缩幅度较大
    【答案】22.C 23.A
    【解析】22.读图,6000—7000年前至4—5世纪,杭州湾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引起杭州湾海岸线变迁的地质作用是河流沉积作用强于海浪侵蚀作用,AB错;4—5世纪至现代,杭州湾北岸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进,可知杭州湾北岸河流沉积作用弱于海浪侵蚀作用,C对;杭州湾南岸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杭州湾南岸河流沉积作用强于海浪侵蚀作用,D错。故选C。
    23.读图并结合已学知识,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海水侵蚀作用加强,北岸地势平坦开阔,海岸线向北退缩幅度较大,A对;南岸地势平坦但没有北岸开阔,海岸线向南退缩幅度没有向北大,B错;北岸人工围垦,海岸线向北退缩幅度减小,C错; 南岸人工围垦,海岸线向南退缩幅度减小,D错。故选A。
    【点睛】河流入海口海岸线的变化主要以下受以下两个方面的影响:1、自然原因:(1)内力作用:陆地和海洋的上升或下沉;(2)外力作用:河流作用(侵蚀和堆积)、海水作用(侵蚀和堆积)。2、人为原因:(1)围海造陆;(2)上游修大坝或者改变植被状况等。
    (2022上·广东河源·高三统考阶段练习)黄河以高输沙量著称,但20世纪50年代以来,特别是1999年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入海沙量显著降低。2002年后黄河实施调水调沙,通过人造洪峰的形式冲刷下游河道,减轻河道淤积,同时将小浪底水库前期淤积的泥沙排出。图示意1999~2017年黄河入海口附近实测水沙通量,据此完成下面24-25小题。

    24.据图判断,以下年份未实施调水调沙的是( )
    A.2003年B.2009年C.2013年D.2016年
    25.若调水调沙中断后,对黄河下游带来的影响是( )
    A.陆上三角洲面积萎缩B.下游河道冲淤平衡
    C.陆上三角洲向海淤进D.下游河道变宽变浅
    【答案】24.D 25.A
    【解析】24.由材料“特别是1999年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入海沙量显著降低,2002年后黄河实施调水调沙,通过人造洪峰的形式冲刷下游河道,减轻河道淤积,同时将小浪底水库前期淤积的泥沙排出。”分析可知,1999年小浪底水库建成后,黄河入海沙量显著降低,而调水调沙为通过人造洪峰的形式冲刷下游河道,将水库的泥沙和河床的淤沙送入大海,冲刷的同时河流入海口输沙量会变大,读图可知2016年基本没有输沙,推断未实施调水调沙,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5.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调水调沙是利用工程设施和调度手段,通过水流的冲击,将水库的泥沙和河床的淤沙送入大海,从而能够减少泥沙在下游河床的沉积,从而使下游河床降低,增加河流的泄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的多发。调水调沙中断后,输沙量变少,造陆功能减弱,陆上三角洲面积萎缩,A正确,C错误;“调水调沙”就是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人为制造“洪水”冲刷河道,以减少下游河道淤积甚至达到冲淤平衡,阻止河床上涨,如果调水调沙中断,下游河道不会达到冲淤平衡,下游河道以冲刷为主,河道变深,BD错误,故选A。
    【点睛】“调水调沙”就是利用水库的调节库容,人为制造“洪水”冲刷河道,以减少下游河道淤积甚至达到冲淤平衡,阻止河床上涨。非汛期排放的清水携带泥沙入海和人为的洪峰冲淤,可进一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
    (2023·河南信阳·信阳高中校考模拟预测)三峡水库采用"迅期排浑,汛后蓄清"的运作方式。监测发现,水库运行后下游河道冲淤情况发生显著变化。下图示意2004-2018年,水库下游某河段四个时期不同粒径组泥沙冲淤量的变化(淤积量大于冲刷量为正值,冲刷量大于淤积量为负值)。据此完成下面26-28小题。

    26.正常年份,三峡水库平均水位最低的时段( )
    A.12月至次年2月B.3月至5月C.6月至8月D.9月至11月
    27.2004-2018年,该河段河床沉积物的平均粒径( )
    先变大,后变小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D.变小
    28.2004-2018年,该河段的河床( )
    A.蓄水期降低B.消落期抬高C.汛期降低D.枯水期降低
    【答案】26.C 27.B 28.D
    【解析】26.正常年份,三峡水库平均水位最低的时段是6月至8月,原因是为了在汛期来临之前,5~6月将水库水腾空,5-6月为水库消落期,为汛期蓄洪留出充足的库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7.2004-2018年,该河段累计冲淤量由负值变为正值,说明淤积量总体大于冲刷量,图中显示沉积物的平均粒径变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8.2004-2018年,该河段的河床枯水期总体冲刷量大于淤积量,河床会降低,D正确。蓄水期总体淤积量大于冲刷量,以淤积作用为主,河床会抬高,A错误。消落期总体冲刷量大于淤积量,以冲刷作用为主,河床会降低,C错误。汛期总体冲刷量大于淤积量,以淤积作用为主,河床会抬高,C错误。故选D。
    【点睛】 冲淤量是一个河段淤积量与冲刷量的差值,冲淤量>0,以淤积作用为主;反之则以冲刷作用为主。
    【命题点05 特殊河流地貌】
    (2023·辽宁沈阳·统考一模)越江河全长2.3km,位于四川东部丘陵地区,年降水量1000~1300mm,流域内广泛分布着砂岩与泥岩,砂岩坚硬且垂直节理发育,泥岩岩性较软。该河中游河谷近似“U形”,谷坡250米处有众多岩洞。下图示意越江河中游某段河谷剖面。据此完成下面29-30小题。
    29.河床两侧的堆积物棱角分明、大小不一,该堆积物可能来源于( )
    A.河流堆积物B.砂岩崩塌物C.冰川堆积物D.泥岩风化物
    30.该河流上游最可能发育的地貌是( )
    A.牛轭湖B.江心洲C.瀑布D.溶洞
    【答案】29.B 30.C
    【解析】29.根据材料,流域内广泛分布着砂岩与泥岩,砂岩坚硬且垂直节理发育,当受到流水侵蚀时,易发生崩塌,B正确;如果是河流堆积物,是具有明显的分选性,A错误;泥岩岩性较软,风化后棱角不会分明,D错误;根据材料,越江河全长2.3km,位于四川东部丘陵地区,不可能有冰川堆积物,C错误,所以选B。
    30.牛轭湖通常形成于中下平原地区,A错误,江心洲形成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B错误;溶洞是喀斯特地貌,分布在石灰岩地区,D错误;根据材料,流域内广泛分布着砂岩与泥岩,砂岩坚硬且垂直节理发育,泥岩岩性较软。由于岩性的差异,导致差异侵蚀,易形成瀑布,C正确,所以选C。
    【点睛】瀑布形成主要原因是组成河床底部的岩石软硬程度不一致,被河水冲击侵蚀得厉害,形成陡坎,坚硬的岩石则相对悬垂起来,河水流到这里,便飞泻而下,形成了瀑布。
    (2023上·河南漯河·高三临颍县第一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金沙江自攀枝花三堆子转向南流后,在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龙街乡处又折向东流。研究人员对金沙江龙街乡附近的河流阶地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发现该段河谷中发育了5级河流阶地,该河流阶地形成于数万年前,其中,T3以灰岩为基座,T4—T1均以湖相沉积物为基座。下图为龙街乡附近金沙江的河谷横断面及阶地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31-33小题。
    31.阶地之上普遍覆盖的一层黄土最可能来自( )
    A.河流搬运堆积B.枯枝落叶腐化C.风力挟带堆积D.岩石冻融风化
    32.该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由于( )
    ①构造运动②人类活动③气候变化④岩浆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3.阶地T1—T3基座为湖泊沉积物,最可能是因为该处曾经经历过( )
    A.河流被袭夺,流向改道B.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
    C.内海逐渐演变成湖泊D.沉积物颗粒不断变细
    【答案】31.C 32.A 33.B
    【解析】31.河流阶地因河流下切侵蚀及地质运动而形成,但构成阶地的物质却不—定是河流搬运而来的。读图可知,T1阶地表层被黄土覆盖,推测其黄土层不是河流搬运堆积而成,A项错误;枯枝落叶腐化多为黑色物质,且二者的成分不同,自然颜色不—,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黄土可能是因为局地环流(如山谷风)挟带的岩土及河流沉积物等较为轻质的黄土物质在此堆积,C项正确;当地海拔较低,岩石冻融风化概率不大,D项错误。故选C。
    32.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两侧的地貌,主要由地壳抬升及河流(下切)侵蚀等共同作用而成。地壳抬升,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强,易形成阶地,①正确;该河流阶地形成年代较早,受人类活动影响小,②错误;因气候变化,流域降水量和植被覆盖率会发生变化,继而影响河流的径流量和含沙量,最终使得阶地构成物质有所不同,③正确;岩浆活动对该河流地貌的形成影响较小,④错误。综上可知,A项正确。
    33.湖相沉积物形成于湖泊环境中,由此可见,当地应经历过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进而形成湖相沉积物,B项正确;河流袭夺与该阶地湖相沉积物关系不大,A项错误;T1,阶地形成年代较早且形成于陆上,该地由内海逐渐演变成湖泊的可能性较小,C项错误;沉积物颗粒不断变细,是湖相沉积的—个过程,并非出现湖相沉积物的原因,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
    (2023上·山东潍坊·高三统考期中)河流发生袭夺后,被夺河的上游被夺改道,称为改向河,其下游称为断头河。左图示意发源于某山地两侧的甲河与乙河,其中,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育、压实等成岩作用相对较弱。右图示意两条河流距河源不同距离测量点的水位高程。据此完成下面34-35小题。
    34.若甲乙两河最终相连,则图中流量显著增加的河段是( )
    A.aB.bC.cD.d
    35.影响该地河流袭夺的因素主要是( )
    ①岩性②高程③流速④流量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答案】34.B 35.D
    【解析】34.结合题干材料“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育、压实等成岩作用相对较弱”分析,甲河下蚀、溯源侵蚀强,会袭夺乙河上游,甲乙两河相连后,乙河的c、d河段流量减小,甲河上游的a河段水量不变,b河段流量显著增加,故B正确,ACD错误。
    结合题干材料“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育、压实等成岩作用相对较弱”分析,甲河下蚀、溯源侵蚀强,会袭夺乙河上游,所以影响该地河流袭夺的因素包括岩性,故①正确;右图示意两条河流距河源不同距离测量点的水位高程,读图可知,甲河水位高程差大于乙河,流速快,下蚀、溯源侵蚀强;所以与河流高程差有关,故②错误;结合②分析可知,影响该地河流袭夺的因素包括流速,故③正确;影响该地河流袭夺的因素与流速、岩性有关,与流量关系不大,故④错误。故D①③正确,ABC错误。
    【点睛】河流袭夺指分水岭一侧的河流夺取了另一侧河流上游段的现象。造成河流袭夺的原因是与分水岭迁移和新构造运动有关。当分水岭两侧坡度和长度不一致时,两侧河流的溯源侵蚀的速度也不一样,在溯源侵蚀较快的一侧,河源向分水岭伸展也快。当切过分水岭时,侵蚀较快的河流将另一侧河流的上源夺过来,完成了河流袭夺过程。
    (2023·全国·模拟预测)敦(煌)格(尔木)铁路祁连山段地表风化严重,岩体破碎,山前发育有针茅、碱蓬、骆驼刺等灌丛植被,冬半年盛行偏南风。某团队通过采样比较铁路两侧边坡和灌丛表层沉积物粒径分布差异。图1示意四个采样点表层沉积物粒径累积频率曲线,图2示意采样点位置。完成下面36-38小题。
    36.敦格铁路祁连山段冬季偏南风的主要成因是( )
    A.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地转偏向力持续作用D.青藏高原热力性质
    37.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
    A.南灌丛、北灌丛、南边坡、北边坡B.北边坡、北灌丛、南边坡、南灌丛
    C.南边坡、南灌丛、北边坡、北灌丛D.北灌丛、南灌丛、北边坡、南边坡
    38.灌丛与边坡沉积物粒径差异主要取决于( )
    ①地表起伏②近地面气流③坡向坡位④土壤理化性质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答案】36.D 37.D 38.B
    【解析】36.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该地偏南风的形成无关,A错误。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下,该地冬季应吹西北风,而不是偏南风,B错误。地转偏向力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来影响风向,而不是地转偏向力影响就形成偏南风,C错误。青藏高原海拔高,冬季降温快,表现为冷源,形成冷高压。祁连山为偏低压。又地处青藏高原北侧,所以盛行偏南风,D正确。故选D。
    37.,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累积频率曲线越陡,上升越快,小粒径沉积物分布越集中,采样点平均粒径越小,由此推出,甲平均粒径最小,丁平均粒径最大。灌丛可以拦截风沙,削弱侵蚀,所以灌丛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较边坡小;铁路北侧地处下风向,风速较弱,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较南侧小。所以甲应代表铁路北灌丛,丁应代表铁路南边坡,故选D。
    38.植被可以增加风沙流动阻力,减弱近地面气流流速,截留部分风沙流,促进沉积,②正确;灌丛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为细颗粒物质提供一层保护屏障,还可以改变植被区土壤理化性质,形成厚的土壤结皮,保护较细的颗粒免受风蚀,铁路边坡沉积物没有灌丛植被的保护,细颗粒物含量明显低于灌丛,④正确。而地表起伏和坡向坡位对粒径影响不大,①③错误,故选B
    (2023上·江西鹰潭·高三贵溪市第一中学校考期中)2022年6月13日以来,我国出现持续性、大范围高温天气,为抗旱保供水,水利部自8月16日起,调度以三峡水库为核心的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洞庭湖水系水库群、鄱阳湖水系水库群,加大出库流量为下游补水,已累计向下游补水9.8亿立方米。三峡工程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其运行后水沙和河床形态变化备受科研人员关注。三峡水库2003年开始运行,采用蓄清排浑调度方式。下图示意三峡水库运行后入库和出库泥沙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39-41小题。
    39.三峡水库运行后,流水作用在库区发生的变化是( )
    A.侵蚀作用加强,沉积作用减弱B.侵蚀作用加强,沉积作用加强
    C.侵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减弱D.侵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加强
    40.造成此轮大范围高温天气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 )
    ①北方地区降水异常增多 ②拉尼娜气候事件 ③大气环流异常 ④全球气候变暖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1.三峡水库蓄清排浑的影响有( )
    A.水库调蓄洪水能力增强B.下游河床缩窄变深
    C.大坝下游河流水动力增强,泥沙淤积增加D.流域内水土流失明显减轻
    【答案】39.D 40.C 41.A
    【解析】39.三峡水库运行后,三峡水库库区蓄水,水流速度变缓,河水携带的泥沙大量沉积,以堆积作用为主,所以侵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0.由材料可知,此次高温天气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极端性强。造成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原因可能是大气环流异常、拉尼娜气候事件、全球气候变暖等,②③④正确。北方地区降水异常增多,会导致北方地区气温偏低,不是此次大范围高温天气的原因,①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1.三峡水库蓄清排浑,保证水库库容量,有利于增强水库对洪水的调蓄能力,A正确;三峡水库蓄清排浑,洪水期排浑,下游水量增大,水位上升,河水侧蚀作用加强,河床拓宽,枯水期蓄清,水库拦截泥沙,造成下游含沙量减小,河水含沙量减小,沉积作用减弱,整体而言,使得河床拓宽加深,B错误;三峡水库运行后,库区拦截泥沙,三峡水库下游河段河流含沙量减小,泥沙淤积减少,C错误;蓄清排浑的运行方式对于流域水土流失的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A。
    【点睛】修建水库以后,水库下游河段的含沙量会变小,径流量会更加平稳,河谷的演变会出现变化,形成新的冲淤平衡。
    (2023·山西吕梁·校联考一模)沉积岩地层之间的接触关系通常有整合、假整合和不整合三种情况。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且连续,假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平行但不连续,不整合接触是指新老地层不平行且不连续。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水平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42-44小题。
    42.图中四处岩层接触关系为整合接触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43.①②接触带两侧岩层的相对运动特点是( )
    A.①西侧岩层相对下沉B.①东侧岩层相对上升
    C.②西侧岩层相对上升D.①②间岩层相对下沉
    44.该地区最早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
    A.沉积作用B.变质作用C.岩浆活动D.水平挤压
    【答案】42.D 43.D 44.A
    【解析】42.读图结合材料可知,①②两处的接触关系为不整合接触,③处的接触关系为假整合,④处的接触关系为整合接触,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43.由不同地质年代的岩层分布特点可知,以二叠纪岩层P向两侧岩层依次变老,推测该处地质构造为向斜。向斜核心部位同一岩层上部宽,下部窄。当发生断裂错位后,在地质剖面图中同一岩层在断裂线两侧就出现宽窄差异。由图中P层在①②断层中间部分较两侧岩层宽,则得出①②断层中间部分岩层相对下沉,两侧岩层相对上升,即①西侧岩层相对上升、①东侧岩层相对下沉、②东侧岩层相对上升、②西侧岩层相对下沉,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44.如图所示,该地区先后经历了O—P岩层沉积作用,后经水平挤压形成向斜构造,继而岩浆活动侵入形成花岗岩,而后形成断层,最后经历了J—K岩层沉积作用,志留纪和奥陶纪的岩层被覆盖,最早发生的地质作用是沉积作用,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点睛】整合接触是指沉积岩岩层接触关系的一类,指当地壳处于相对稳定下降情况下,形成连续的、不缺失的岩层。其岩层互相平行,时代连续,岩性和古生物有序递变,反映出一定时间内,该地区缓慢持续的地壳下降,也可能有未露出水面的局部上升,古地理环境没有突出的变化。
    (2023上·江西萍乡·高三萍乡中学校考开学考试)临汾盆地曾发生过一系列河湖交替演变过程,在湖泊、河流、风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多种地貌并存的独特地表形态。第四纪早期临汾盆地为湖泊,后因构造抬升,湖泊面积迅速减小,逐渐演化成河流。经考察,该湖泊演化为河流后,曾发生过一次滑坡崩塌。读临汾盆地河岸台地纵剖面图(下图),T1、T2、T3、T4表示汾河两岸的四级台地,据此完成下列45-46小题。
    45.临汾盆地第四纪早期古湖泊面积迅速减小时,湖水的主要流失方式为( )
    A.水分蒸发B.土壤下渗C.裂隙下渗D.径流外泄
    46.将滑坡崩塌和图中地理事物按形成或发生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T4—黄土柱—滑坡崩塌B.T4—黄土柱上覆黄土—T3
    C.T2上覆黄土—T2—现河床D.T2—T1—T2上覆黄土
    【答案】45.D 46.D
    【解析】45.湖泊面积减小的主要原因是构造抬升,此时湖盆抬升,水流落差增大,更易形成径流外泄,最终使湖泊向河流演化,故湖泊面积减小时湖水流失的主要方式为径流外泄,D正确;由材料不能得出气候变化的状况,故水分蒸发不是主要的流失方式,A错误;湖底土壤黏性重,孔隙小,下渗量有限,B错误;由图文材料无法得出该地岩层存在裂隙,C错误。故选D。
    46.T4台地位于顶部,其黄土由湖盆处风力堆积形成。后由于湖泊演化为河流,切断T4形成T4台地,T4上覆黄土被切断。由图观察可知,黄土柱上覆黄土分布范围与T4台地吻合,推测黄土柱原与T4台地连接,黄土柱上覆黄土和与T4上覆黄土同期形成。结合材料“曾发生过一次滑坡崩塌”,可知古湖泊演化为河流后,发生过一次滑坡崩塌,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受大风影响,湖浪侵蚀T4阶台地,形成黄土柱,与T4断开。后湖泊水侵蚀堰塞体,再次形成河流,并下切侵蚀,形成了台地T3。故过程顺序应为黄土柱上覆黄土——T4——滑坡崩塌——黄土柱——T3,AB错误;T2台地高于T1台地,可知T2台地早于T1台地的形成。由图观察可知,T3台地缺失上覆黄土,而T2台地存在上覆黄土,故T2上覆黄土的物质来源只可能是T1的沉积相,故T1先于T2上覆黄土形成。而现河床一定是最晚形成,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由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下来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山谷,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2023·云南保山·二模)抛物线形沙丘分布于半荒漠边缘地区或海岸带,主要是由移动沙丘或沙垄受不连续的植物灌丛阻挡而形成。下图是我国某区域抛物线形沙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47-49小题。

    47.抛物线形沙丘的形态特征应为( )
    A.迎风坡陡峻而凹进,背风坡平缓而凸出
    B.迎风坡陡峻而凸出,背风坡平缓而凹进
    C.迎风坡平缓而凹进,背风坡陡峻而凸出
    D.“迎风坡平缓而凸出,背风坡陡峻而凹进
    48.据图分析,风速最快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49.该抛物线形沙丘未来的方向移动是( )
    A.西北B.东北C.东南D.西南
    【答案】47.C 48.B 49.C
    【解析】47.由材料可知,抛物线沙丘主要是移动沙丘或沙垄受不连续的植物灌丛阻挡而形成的,因此,抛物线形沙丘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其两翼(丘臂)指向上风向,即图的左侧为迎风坡、右侧为背风坡。故图中抛物线形沙丘是西北风吹拂形成,迎风侧平缓而凹进,背风坡陡峻而凸出。故选C。
    48.①处植被阻挡,风速较小;②处狭管效应,使风速增大;③处迎风坡逐渐抬升使风速变慢;④处是背风坡,风速小。故风速最快的是②,B正确。故选B。
    49.抛物线形沙丘在西北风的吹拂下,在②处不断侵蚀,④处不断堆积,使沙丘不断向东南移动,C正确。故选C。
    【点睛】抛物线形沙丘多是新月形沙丘的变形,是新月形沙丘两个翼角被植被固定后,迎风坡被风力吹蚀而成。在抛物线的迎风坡,会有侵蚀面,所以也称风蚀坑。两个翼角不动,只有迎风面动。所以,翼角就被迎风面“超”了过去。因此,翼角就和迎风面在一侧了。所以,翼角的指向与盛行风向只相反。
    (2023·全国·校联考模拟预测)九段沙位于长江口外南侧,是沙头受冲、沙尾向东南伸展,南、北冲淤多变,中间潮沟淤浅等水动力作用下面积不断扩大的结果。九段沙由上沙、中沙和下沙组成,范围包括已露出水面的陆地和尚未露出水面的水下阴沙及水下浅滩。下图示意九段沙上沙南侧东部区域概况,I、两断面时冲时淤,变化趋势一致,总体上呈现“洪淤枯冲”的季节变化,全年以冲蚀为主;柱状图示意“碧利斯”台风前后、两断面9个观测站沉积物粒径的变化。完成下面50-52小题。

    50.图示九段沙区域( )
    A.潮滩坡度起伏较大B.平均坡度为50%
    C.等值线内凹处原是潮沟出口D.顶级群落是藻类
    51.I、Ⅱ两断面( )
    A.12月前后水深浅于9月前后B.I断面较I断面年冲蚀量小
    C.淤积泥沙来源主要是海洋潮流D.最大流速在Ⅰ—4、Ⅱ—5位置
    52.台风期间I、Ⅱ两断面滩面沉积物粒径变化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
    A.I断面的风力侵蚀更加严重B.Ⅱ断面更靠近河口的上游地段
    C.Ⅱ断面崩塌的堤岸参与了潮滩建造D.I断面潮滩的高低起伏更加明显
    【答案】50.C 51.B 52.C
    【解析】50.潮滩坡度平缓,平均坡度(落差/水平距离)约为10‰,A、B错误;中部等值线内凹处水深,呈沟谷形态,很可能由潮沟淤积而成,所以等值线内凹处原来可能是潮沟出口,C正确;长江口的顶级群落可能是芦苇,D错误。故选C。
    51.九段沙主要由长江挟带到长江口的泥沙沉积而成,C错误;I、Ⅱ两断面时冲时淤且总体上呈现“洪淤枯冲”的季节变化,12月处在枯季,以冲刷为主,水深较深,9月处在洪季,以淤积为主,水深较浅,A错误;I 断面受到抛石堤庇护,抛石堤起到了护岸保滩的作用,年冲蚀量较小,B正确;流速越大,侵蚀力越强,则 I、Ⅱ 两断面最大流速处应是粒径最大的 I—1、Ⅱ—2、Ⅱ—3观测点,D错误。故选B。
    52.台风期间,I 断面整个滩面沉积物粒径变大,分选性较好,而 Ⅱ 断面下部粒径变大,上部粒径变小。其原因为 Ⅱ 断面的自然岸线处于不断崩塌蚀退之中,崩塌的陆域物质参与了潮滩建造,而断面 I 的造滩物质仅靠潮流输沙。综上所述,A错误、C正确,Ⅰ 断面更靠近河口的上游地段,B错误,I 断面潮滩的高低起伏不明显,D错误。故选C。
    【点睛】海岸线是陆地与海洋的交界线,分为岛屿海岸线和大陆海岸线。是发展优良港口的先天条件,曲折的海岸线有利于发展海上交通运输。影响海岸线变化的原因:地壳运动、冰川作用、入海河流携带的泥沙。
    53.(2023·全国·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宏图盆地位于阿拉善高原东北部,在晚第四纪期间形成了统一的古大湖水系,随着气候变化,湖水退去,留下沙地和盐结壳。盆地海拔低于750米处发育多座黏土沙丘,由黏土、砂粒和粉粒组成,单体规模较小。黏土沙丘中的黏土和含盐物质具有较强的吸湿能力,吸水时软化恢复塑性(塑性指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固体物质具有抵抗变形的能力)。受气候干湿交替影响,黏土沙丘表面冲沟发育,改变了沙丘垂直方向上的粒径分布。观测表明,多年来苏宏图盆地黏土沙丘的位置和形态保持相对稳定。下图示意苏宏图盆地黏土沙丘的分布。
    (1)简述晚第四纪古大湖对黏土沙丘发育的作用。
    (2)苏宏图盆地黏土沙丘单体规模较小,试从沙源角度作出合理解释。
    (3)分析受气候干湿交替影响,黏土沙丘表面冲沟的形成过程。
    (4)说明冲沟对黏土沙丘粒径分布的影响。
    (5)简述多年来苏宏图盆地黏土沙丘位置相对稳定的原因。
    【答案】(1)干涸的湖底沉积物经风化作用为沙丘提供沙源;平缓的湖盆为沙丘发育提供了空间。
    (2)黏土沙丘位于盆地底部,沙源范围有限;盐结壳封存了湖底大量松散沉积物,沙丘形成过程中的活跃沙源较少。
    (3)干旱时期地表易开裂;湿润时期沙丘表层黏土被雨水浸润,从而使黏土软化恢复塑性,阻碍水流下渗;在降雨量大于下渗量时,很容易在沙丘表层形成径流冲刷,形成冲沟。
    (4)沙粒易被冲刷,沿冲沟下移,导致下部平均粒径增大;破坏风力和重力的分选,使得(停积地段)粒径混杂;(黏性较强的)黏粒留在丘顶,上部平均粒径减小。
    (5)强烈的蒸发作用使易溶性盐分在地表集聚,形成盐结壳,保护沙丘;黏土颗粒黏重,起沙难度大;沙丘位于起伏较大的盆地底部,难以向上推移。
    【解析】本题以苏宏图盆地黏土沙丘为材料,设置5道小题,涉及沙丘物质的来源、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流水作用对沙丘粒径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1)古大湖对沙丘发育的作用,可以从沙丘发育所需的物质条件和堆积空间角度分析。湖水退去前,湖泊底部堆积了大量泥沙;后湖泊干涸,湖底沉积物裸露,经风化作用为沙丘提供沙源;曾经的古湖面积大,湖泊干涸后,裸露的湖盆平坦开阔,平缓的湖盆为沙丘发育提供了空间。
    (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苏宏图盆地黏土沙丘的沙源来自于湖底的泥沙,沙源范围有限;湖水退去,留下了沙地和盐结壳,盐结壳封存了湖底大量松散沉积物,不利于风沙活动,导致沙丘形成过程中的活跃沙源较少。因此苏宏图盆地黏土沙丘单体规模较小。
    (3)干旱时期由于地表水强烈蒸发,导致土地干涸,地表开裂;湿润时期沙丘表层黏土被雨水浸润,在雨水的浸泡下土层变得松软,黏土粘性强,软化后恢复塑性,阻碍水流下渗;在降雨量大于下渗量时,由于下渗受阻,降水大多转换为地表径流,很容易对沙丘表层形成径流冲刷,形成冲沟。
    (4)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地表径流很容易对沙丘表层形成径流冲刷,形成冲沟。沙粒在径流的侵蚀搬运作用下沿冲沟下移,导致下部平均粒径增大;径流的冲刷破坏了之前沙丘形成过程中风力和重力的分选,使得风力堆积物和径流堆积物混杂在一起,使粒径混杂;黏性较强的黏粒抗侵蚀能力强,留在丘顶,因此丘顶上部平均粒径减小。
    (5)由于气候干旱,降水量总体小于蒸发量,导致土壤盐分逐渐在地表集聚,形成盐结壳,盐结壳封存了湖底大量松散沉积物,不利于风沙活动,保护了沙丘;黏土颗粒黏重,抗侵蚀能力强,起沙难度大;湖盆周围地势较高,沙丘位于盆地底部,难以向上推移,因此盆地黏土沙丘位置相对稳定。
    54.(2022·广东·统考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海拔为300~1300m。张家界地貌是砂岩地貌的一种独特类型,它是以石英砂岩(岩石坚硬,岩层水平分布,垂直节理发育)为成景母岩,在地质作用下形成了以峰墙、方山、峰林、峰丛等为主的地貌景观,且多谷坡陡直,深度远大于宽度的峡谷,形成峡谷,峰林纵横交错的景观。该地貌以我国湖南省张家界为代表,但张家界地貌地质遗迹面临潜在破坏的威胁。下图示意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位置和地质简图。
    (1)指出张家界地貌中峰墙,方山,峰林、峰丛形成的先后顺序,并说明原因。
    (2)分析在张家界地貌中,峡谷谷坡陡直,深度远大于宽度的原因。
    (3)简述张家界峰林地貌面临的主要威胁。
    【答案】(1)顺序:方山、峰墙,峰丛、峰林。原因:地壳上升,形成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方山;当地降水丰富,流水沿岩石裂隙侵蚀成沟谷,两侧山体陡峭,形成峰墙;流水沿沟谷交错侵蚀,形成峰丛;流水继续下切,峰丛基座被切穿,众多峰柱形成峰林。
    (2)由于地壳上升,垂直节理构造利于流水下切,峡谷更陡、更深;岩石坚硬,岩层水平分布,抗风化,抗冲刷能力极强,谷坡难以被剥蚀后退,峡谷较窄。
    (3)地壳抬升,流水侵蚀强,影响峰林的稳定性;旅游业的发展破坏峰林;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破坏。
    【解析】本题以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了 地貌成因、流水侵蚀、地貌形成过程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提取地理信息,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讨论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1)先后顺序为:方山、峰墙,峰丛、峰林。原因:在历史时期该地地势较低,大量堆积物沉积,逐渐形成石英砂岩,由于新构造运动导致地壳上升,形成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方山;由于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当地降水丰富,流水沿岩石裂隙不断下切侵蚀成沟谷,两侧山体陡峭,形成峰墙;流水沿沟谷交错侵蚀,沟谷之间相互贯通,方山顶部侵蚀快,底部侵蚀慢,逐渐通形成峰丛;流水继续下切,峰丛基座被切穿,加上重力崩塌、风化等外力作用力下众多峰柱形成峰林。
    由于地壳上升,形成边众多缘陡峭方山,加上岩石垂直节理构造利于流水下切侵蚀,使裂隙向垂直方向发育,最终发育成更陡、更深峡谷;据材料 “岩石坚硬,岩层水平分布,垂直节理发育”可知岩石坚硬,岩层水平分布,抗风化,流水难以沿水平方向侵蚀岩石,抗冲刷能力侵蚀极强,谷坡难以被剥蚀后退,稳定性较强,峡谷较窄。
    (3)地壳抬升,加上张家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流水侵蚀强,会加快峰林的破坏和侵蚀,影响峰林的稳定性;旅游业的发展修建了大量交通、住宿、商业等设施破坏了局部峰林的原始景观;由于峰林景观底窄坡陡抗震性较差,地震等自然灾害可能会严重摧毁大量峰林景观。
    (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新西兰南岛上的南阿尔卑斯山脉(约42°S-45°S)位于板块边界附近,呈东北—西南走向,其形态受板块运动和以流水为主的外力作用共同影响。某科研团队对该山脉东西向剖面形态进行研究,观测到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模拟研究表明未来该山脉升高速度逐渐放缓,高度将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面55-57小题。
    55.推测目前该山脉仍在升高并向西扩展是由于( )
    A.板块挤压B.火山不断喷发C.板块张裂D.岩浆持续侵入
    56.假设不受内力作用,在外力作用下,该山脉( )
    A.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东移B.西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C.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西移D.东坡侵蚀强烈,山脊线稳定
    57.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由于随山体升高( )
    A.板块运动逐渐加强B.板块运动逐渐减弱
    C.外力作用逐渐加强D.外力作用逐渐减弱
    【答案】55.A 56.A 57.C
    【解析】55.由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受板块挤压影响,山脉高度会持续升高,A正确,C错误;从材料信息中为获取该山脉有火山持续喷发的相关信息,B错误;岩浆侵入不会对地表形态产生直接影响,D错误。所以选A。
    56.根据该山脉的纬度范围可知,该地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西风挟带的来自海洋的水汽在西坡地形抬升影响下易形成降水,山脉西坡的侵蚀作用比东坡更强烈,如果不考虑内力作用,西坡遭受强烈侵蚀后,山脊线会向东移动,A正确,B错误;东坡为盛行西风背风坡,降水较少,侵蚀作用较弱,CD错误。所以选A。
    57.地貌的演化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使该地山脉持续隆升,地表起伏增大,地表受流水侵蚀作用增强。根据材料可知,目前山脉高度持续增加,说明内力作用强度大于外力作用,而未来该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是因为随着山体升高,高差增大,对盛行西风的阻挡加强,降水增多,流水作用逐渐加强,内外力作用趋于平衡,使山脉高度将趋于稳定,故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地貌或称地形指地球硬表面由内外力作用塑造形成的多样的外貌或形态。内力作用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地震,外力作用指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水、生物作用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作用力(从作用过程来看是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等)。气候对区域外力及其组合状况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湿润区流水作用旺盛,干旱区风力作用强大,热带、亚热带碳酸盐岩区喀斯特作用普遍,寒区冰川冰缘作用占主导。内外动力都与重力有关,重力是形成地貌的前提,岩石是地貌的物质基础,岩石性质、地质构造、外力作用决定地貌。
    (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区域地质构造平面图,图中主体构造为向斜,地形以山地为主,经外力长期侵蚀,地形起伏不大。沉积岩颗粒物粗细与沉积环境中的水深有关,水越深,颗粒物越细。完成下面58-59小题。
    58.若甲地附近发育有小河,其最可能流向( )
    A.东北B.西南C.西北D.东南
    59.关于地层新老与沉积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b比c老 ②bc期间,海岸线向海洋后退 ③b比c新 ④bc期间,海岸线向陆地前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58.A 59.D
    【解析】58.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地形起伏不大;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图中北侧为水库,说明地势较低,该地地势整体南高北低,在甲发育断层,容易受到流水侵蚀成为谷地,发育为河流,因其走向为西南-东北,且南方较高,故河流流向为自西南流向东北,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59.信息显示,b岩层覆盖了两条穿过c岩层的断层,且该地为向斜,b岩层位于c岩层中间,因此b比c新,③正确,①错误;b为石灰岩,c为砂页岩,b岩石颗粒物比以c岩石颗粒物小,材料信息表明沉积环境中水越深,沉积的颗粒物越细,表明先形成c岩层时,水较浅,后形成b岩层时,水较深,因此bc期间水深逐渐变深,海岸线向陆地前进,④正确,②错误。故选D。
    (2021·广东·高考真题) 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之间。左图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情况。右图示意该段河道流量超过15 000m3/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据此完成下面60-61小题。

    60.由左图可知,当流量从14 278m3/s降至6888m3/s时,该河段( )
    A.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
    B.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小
    C.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
    D.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小
    61.根据右图,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原因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 )
    A.河道来沙量减少B.河道的水位升高
    C.河岸护坡工程建设D.河道洪峰流量增加
    【答案】60.A 61.A
    【解析】60.由图示可知,当流量从14 278m3/s降至6888m3/s后,边滩体处的流速大幅减少,此处以河流沉积作用强,才会形成边滩,而深槽区流速减少较少,流水侵蚀作用强,才会形成深槽,说明此时的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而边滩体处主要以沉积作用为主,边滩体会扩大,选项A正确,排除选项B、C、D。故选A。
    61.根据材料可知,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说明泥沙沉积减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库可以蓄水拦沙,三峡水库的运行使得长江中游河道的来沙量减少,因此导致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选项A正确,排除选项B、C、D。故选A。
    【点睛】流水对地貌的改变具有三种作用,即侵蚀作用、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叫做流水作用。这三种作用主要受流速、流量和含沙量的控制。一定的流速、流量只能夹运一定数量和一定粒径的泥沙。当流速、流量增大或含沙量减少时,流水就会发生侵蚀,从而夹带更多的泥沙;反之,当流速、流量减小或含沙量增加时,就会发生沉积。通过侵蚀、搬运、沉积,流水作用于地表岩石或沉积物形成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即流水地貌。流水地貌是水圈与岩石圈相互作用的结果与标志。流水地貌可以划分为坡面流水地貌、沟谷流水地貌和河流地貌。
    水库建设的意义:1、防洪:上游筑坝拦水可以调节水流量,降低洪水对中下游的影响,水利工程设施例如大堤还可以防止潮沙和河水对对岸的冲刷,保持水土,对低洼城市具有防洪作用,防止洪水对农业的伤害。2、用水:解决地方用水,合理分配水利资源。例如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北方缺水问题。也增加水资源承载能力,提高资源的配置效。3、航运:大坝蓄水后,使上游河道变宽变深,改善上游航运条件,减少了季节对航运的影响。4、供电:水力发电是可持续发展的清吉能源,减少燃油,燃煤的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如三峡水电站有力的解决了中国南方的能源危机,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5、灌溉:如都江堰担负着四川盆地农田的灌溉、成都市企业和城市生活供水。以及防洪、发电、漂水、水产、养殖、林果、旅游、环保等多项目标综合服务,其灌区规模居全国之冠。
    水库建设的不利影响:1、对鱼类的影响:修库筑坝会改变流速、水温、水位等信息,必然会影响到鱼类的产卵和生长。其中一些大坝的建设更是切断了其洄游通道,使得一些鱼类无法产卵而数量明显下降,影响了种群繁殖。2、泥沙问题:在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道的流态发生变化,进而引发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这是建坝带来的最大生态问题。引发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岩崩、泥石流等:多建在断裂带和地质灾变区上的水库,水体聚集,导致地壳结构变化,可能成为诱发地震的条件,如现在三峡工程的最大弊端,齐岳山东北断裂,并很可能引发地震。3、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1)破坏大量的林地、草丛、农田等植被,影响了陆生动物的栖息地,同时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不经处理直接向河道排放,从而改变了河道的理化性质, 恶化了河道岸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结果导致该区域生态系统失去平衡。(2)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对淹没区和工程范围内土地占用和居民迁移安置,工矿交通等基本设施也要拆迁重建,以及影响文物古迹的保护。
    (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下图示意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1890年以来海岸线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面62-63小题。
    62.在图示区域海岸线变化最快的时段,该区域可能经历了( )
    A.强烈的地震B.剧烈的海啸
    C.频发的飓风D.汹涌的洪水
    63.判断甲水域是湖泊而非海湾的依据是( )
    ①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②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
    ③甲水域有河流汇入④甲水域呈半圆形形态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62.C 63.A
    【解析】62.据图和材料可知,图示为北美东南部沿海冲积平原某区域海岸线,由1890年到2010年逐渐向陆地退缩,说明受海水侵蚀作用强烈。其中1950到1970年间,海岸线退缩范围最广,变化最快,海水侵蚀作用最强。地震属内力作用,通常会引起地表形态起伏更大,对海岸线退缩的直接影响较小,A错误;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等形成的破坏性海浪,会产生海水侵蚀,但其形成的频率较低,不是该海域海岸线退缩的主要原因,B错误;结合经纬度,该地位于北大西洋低纬度地区,靠近热带海域,每年会发生多次飓风,飓风除导致狂风、暴雨的危害以外,还会形成风暴潮,对海岸线产生强烈的侵蚀和破坏作用,因其频率较高,使海岸线退缩范围广,变化快,C正确;汹涌的洪水会从上游带来大量泥沙沉积到海岸,使海岸线向海洋推进,与图示不符,D错误。故选C。
    63.百年来海岸线不断退缩,甲水域北岸岸线基本稳定,说明其与外海并未直接连通,而是受海岸线与海岸沙漠隔离,使其几乎没有受到海浪的侵蚀,①正确。百年来,变动的海岸线近似平直,而甲水域岸线弯曲,进一步说明甲水域长期受海岸和海岸沙漠的隔离,与外海分隔开来,形成陆地上的一个湖泊,②正确。据所学可知,海湾是三面环陆一面连接海域的海洋,湖泊是地表相对封闭的天然洼池(湖盆)及其承纳的水体,故甲水域有无河流注入、水域形态与其是湖泊还是海湾关系不大,③④错误。综合起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飓风是大西洋和东太平洋地区将强大而深厚(最大风速达32.7米/秒,风力为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也泛指狂风和任何热带气旋以及风力达12级的任何大风。台风和飓风最大的区别就是出生地和活动区域不同。台风主要是指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生成及活动的热带气旋,而飓风是指在中东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上生成及活动热带气旋。海啸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
    64.(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蚀粗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其过程如图左所示,某科研小组通过比较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构建了风蚀粗化指数。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图右显示青藏高原南部(针对风蚀)采样点粗化指数的分布。

    (1)说明风蚀粗化过程中地表松散层风蚀强度的变化。
    (2)指出图右所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3)分析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
    (4)提出图右所示区域因地制宜的风蚀防治措施。
    【答案】(1)随着风蚀粗化指数变大,粗颗粒物增多,风蚀强度逐渐减弱。
    (2)分布特征:北大南小,西大东小。原因:南部和东部受到一定夏季风影响,降水较多,植被较为茂密,风力侵蚀作用较弱,风蚀粗化程度较小;北部和西部受高原内部冬季风影响较为强烈,降水较少,植被以高寒草甸草原和荒漠为主,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蚀粗化程度较大。
    (3)耕作会产生耕作层,对表土的耕作会造成土壤结构松散,风蚀作用增强,耕作层造成地表松散层变深,造成风蚀深度增加;耕作层表层和深层颗粒物较为均匀,风蚀粗化指数变小。
    (4)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利用高原水资源和能源资源植树种草建立植被防护体系;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和禁牧措施,规范采药等乱采滥挖行为。
    【解析】本题以青藏高原上风蚀退化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风蚀强度的变化、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耕作对风蚀和风蚀粗化指数的影响、因地制宜的风蚀防治措施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1)由材料“风蚀退化是风蚀导致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流失,粗颗粒物所占比例增加的现象”和“该指数数值越大。说明表层比浅层粗颗粒物含量越高”可知,随着风力侵蚀作用逐渐带走地表松散层的细小颗粒物,粗颗粒物增加,造成地表松散层表层和浅层的粗、细颗粒物含量差异变大,表层粗颗粒物含量不断变大,其风力启动速度变大,不易遭受风力侵蚀,故侵蚀强度逐渐减弱。
    (2)根据图中粗化指数图例的反映,北部和西部圆圈较大,东部和南部圆圈较小,可得出区域风蚀粗化指数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北大南小,西大东小。风力侵蚀深受大气环流(降水量)、地表植被和土壤性质的影响,故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能够受到一定夏季风深入的影响,降水量较多,植被较为茂密,且多为森林植被,由此造成风力侵蚀作用较弱,风蚀粗化程度较小;而高原内部受到湿润气流影响微弱,气候干旱,地表植被稀疏,受到风力侵蚀作用强烈,风蚀粗化程度较大。
    (3)农田耕作形成耕作层,会破坏原来的土壤结构,使地表松散层细颗粒物增加,表层与浅层颗粒物结构趋向于统一。由此造成风力侵蚀作用增强,侵蚀深度增加,但是人为平整土地的行为造成耕作层表层和深层颗粒物较为均匀,风蚀粗化指数变小。
    (4)青藏高原风力侵蚀作用增强首先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有关,重要的是人类活动的加剧,如超载放牧、城镇化及土地利用、工业旅游业的发展等。因地制宜防治风蚀,首先需要根据区域不同地区破坏的程度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坚持以自然保护区建设促进可持续发展为原则;进行生态治理与恢复:利用高原水资源和能源资源植树种草建立植被防护体系;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和禁牧措施,规范采药等乱采滥挖行为。
    65.(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河与乙河发源于某山地两侧(如图)。某科研小组调研发现,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育、压实等成岩作用相对较弱。下表示意两条河流河源段测量点的水位高程。

    (1)请补充两条河流河源段的水位高程变化曲线和图例。

    (2)科研小组预测两条河流会发生袭夺。请判断袭夺关系,并说明理由。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本次调研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请说明可以应用在哪些具体方面。
    【答案】(1)
    (2)甲河袭夺乙河。甲河流经地区岩石质地较疏松,节理发育,抗侵蚀能力弱;甲河河源段整体落差大,流水侵蚀能力强。
    (3)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对调研区和测量点进行定位、为前往调研区提供导航服务、测量高程、通讯。
    【解析】本题以我国南方地区两条河流袭夺的相关图文资料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作图、河流侵蚀、卫星导航系统的运用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地理操作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及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补充曲线要利用表格中数据,先准确描点,然后用相关类型的线条连接成折线,把图例补充到右上角框内。如下图:
    (2)袭夺是指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从图文材料信息可知,与乙河相比,甲河流经地区的岩石节理发育、压实和成岩作用相对较弱,抗侵蚀能力弱,加上甲河河源段落差较大,河流下蚀和溯源侵蚀能力强,因此甲河袭夺乙河。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且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因此在本次调研中可以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对调研区和测量点进行定位;可以利用北斗卫星导颜系统(BDS)为前往调研区提供导航服务;可以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测量当地海拔和水位高程;可以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进行通讯。
    距河源的距离(km)
    测量点水位高程(m)
    甲河
    乙河
    0.0
    192
    190
    0.5
    180
    179
    1.0
    172
    172
    1.5
    171
    169
    2.0
    167
    167
    2.5
    164
    166
    3.0
    163
    162
    3.5
    161
    155
    4.0
    157
    154
    4.5
    151
    153
    5.0
    142
    152

    相关试卷

    (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5 微专题 河流冲淤平衡、特殊河流地貌、海岸线的变迁(练习)(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5 微专题 河流冲淤平衡、特殊河流地貌、海岸线的变迁(练习)(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5微专题河流冲淤平衡特殊河流地貌海岸线的变迁练习原卷版doc、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5微专题河流冲淤平衡特殊河流地貌海岸线的变迁练习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5 微专题 地貌演化过程、冰川地貌、沙丘(练习)(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5 微专题 地貌演化过程、冰川地貌、沙丘(练习)(2份打包,原卷版+教师版),文件包含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5微专题地貌演化过程冰川地貌沙丘练习原卷版doc、新高考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05微专题地貌演化过程冰川地貌沙丘练习教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15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及河流冲淤(练透):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15讲 河流地貌的发育及河流冲淤(练透),文件包含第15讲河流地貌的发育及河流冲淤练习原卷版docx、第15讲河流地貌的发育及河流冲淤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