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讲义(学生版+解析)
2024年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3.5.4恒成立和存在性问题精品讲义(学生版+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4年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3.5.4恒成立和存在性问题精品讲义(学生版+解析),共13页。
1 恒成立和存在性问题
(1) 单变量的恒成立问题
① ∀x∈D , fx② ∀x∈D , fx>a恒成立,则fxmin>a;
③ ∀x∈D , fx
(2) 单变量的存在性问题
① ∃x0∈D,使得 fx0② ∃x0∈D,使得 fx0>a成立,则fxmax>a;
③ ∃x0∈D,使得 fx0
(3) 双变量的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
① ∀x1∈D , ∃x2∈E,使得 fx1
③∀x1∈D , ∀x2∈E , fx1
① ∃x1∈D , ∃x2∈E,使得fx1=g(x2),则两个函数的值域的交集不为空集;
② ∀x1∈D , ∃x2∈E,使得fx1=g(x2),则fx的值域⊆g(x)的值域
2 解题方法
恒成立和存在性问题最终可转化为最值问题,具体的方法有
直接最值法
分类参数法
变换主元法
数形结合法
【题型一】恒成立和存在性问题的解题方法
1 直接构造函数最值法
【典题1】 设函数f(x)=3|x|x2+9的最大值是a,若对于任意的x∈[0 , 2),a>x2−x+b恒成立,则b的取值范围是 .
2 分离参数法
【典题1】 已知函数f(x)=3x+8x+a关于点(0 , −12)对称,若对任意的x∈[−1 , 1],k∙2x−f(2x)≥0恒成立,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
【典题2】 已知fx=lg2(1−a⋅2x+4x),其中a为常数
(1)当f1−f(0)=2时,求a的值;
(2)当x∈[1 , +∞)时,关于x的不等式fx≥x−1恒成立,试求a的取值范围;
3 变换主元法
【典题1】对任意a∈[−1 , 1],不等式x2+(a−4) x−2 a>0恒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
4 数形结合法
【典题1】已知a>0 , f(x)=x2−ax , 当x∈(−1 , 1)时,有f(x)<12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题型二】 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混合题型
【典题1】已知函数fx=x3+1 , gx=2−x−m+1.
(1)若对任意x1∈[−1 , 3],任意x2∈[0 , 2]都有f(x1)≥g(x2)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若对任意x2∈[0 , 2],总存在x1∈[−1 , 3]使得f(x1)≥g(x2)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
【典题2】 设f(x)=x2x+1,gx=ax+3−2a(a>0),若对于任意x1∈[0 , 1],总存在x0∈[0 , 1],使得g(x0)=f(x1)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
巩固练习
1(★★) 已知1+2x+a∙4x>0对一切x∈(−∞ , 1]上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2(★★) 若不等式2x−1>m(x2−1)对满足|m|≤2的所有m都成立,则x的取值范围是 ..
3(★★) 若不等式3x2−lgax<0在x∈(0 , 13 )内恒成立,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4(★★★) 已知函数fx=x2−3x,gx=x2−2mx+m,若对任意x1∈−1 , 1,总存在x2∈[−1 , 1]使得f(x1)≥g(x2 ),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5(★★★) 已知a>0且a≠1,函数fx=ax+a−xx∈-1 , 1,gx=ax2−2ax+4−a(x∈[−1 , 1]).
(1)求f(x)的单调区间和值域;
(2)若对于任意x1∈[−1 , 1],总存在x0∈[−1 , 1],使得g(x0)=f(x1)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3)若对于任意x0∈[−1 , 1],任意x1∈[−1 , 1],都有g(x0)≥f(x1)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恒成立和存在性问题
1 恒成立和存在性问题
(1) 单变量的恒成立问题
① ∀x∈D , fx② ∀x∈D , fx>a恒成立,则fxmin>a;
③ ∀x∈D , fx
(2) 单变量的存在性问题
① ∃x0∈D,使得 fx0② ∃x0∈D,使得 fx0>a成立,则fxmax>a;
③ ∃x0∈D,使得 fx0
(3) 双变量的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
① ∀x1∈D , ∃x2∈E,使得 fx1
③∀x1∈D , ∀x2∈E , fx1
① ∃x1∈D , ∃x2∈E,使得fx1=g(x2),则两个函数的值域的交集不为空集;
② ∀x1∈D , ∃x2∈E,使得fx1=g(x2),则fx的值域⊆g(x)的值域
2 解题方法
恒成立和存在性问题最终可转化为最值问题,具体的方法有
直接最值法
分类参数法
变换主元法
数形结合法
【题型一】恒成立和存在性问题的解题方法
1 直接构造函数最值法
【典题1】 设函数f(x)=3|x|x2+9的最大值是a,若对于任意的x∈[0 , 2),a>x2−x+b恒成立,则b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当x=0时,f(x)=0;当x≠0时,f(x)=3|x|x2+9=3|x|+9|x|≤329=12,
则fxmax=12,即a=12.由题意知x2−x+b<12在x∈[0 , 2)上恒成立,
即x2−x+b−12<0在x∈[0 , 2)上恒成立 (∗),
(把不等式中12移到右边,使得右边为0,从而构造函数y=gx求最值)
令gx=x2−x+b−12,则问题(∗)等价于在[0 , 2)上g(x)<0恒成立,
在x∈[0 , 2)上, gx
【点拨】
① 直接构造函数最值法:遇到类似不等式fx
③ 题目中y=g(x)在x∈[0 , 2)上是取不到最大值,gx
【典题1】 已知函数f(x)=3x+8x+a关于点(0 , −12)对称,若对任意的x∈[−1 , 1],
k∙2x−f(2x)≥0恒成立,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
【解析】由y=3x+8x为奇函数,可得其图象关于(0 , 0)对称,
可得f(x)的图象关于(0 , a)对称,
函数f(x)=3x+8x+a关于点(0 , -12)对称,可得a=−12,
对任意的x∈−1 , 1, k∙2x−f(2x)≥0恒成立,
⟺∀x∈[−1 , 1] , k∙2x-3∙2x+82x−12≥0恒成立,
【思考:此时若利用最值法,求函数fx=k∙2x-3∙2x+82x−12 , x∈−1 , 1的最小值,第一函数较复杂,第二函数含参要分离讨论,路漫漫其修远兮,务必另辟蹊径】
即k∙2x≥3∙2x+82x−12在x∈[−1 , 1]恒成立,
所以k≥8(2x)2−122x+3,
(使得不等式一边是参数k,另一边不含k关于x的式子,达到分离参数的目的)
令t=12x,由x∈[−1 , 1],可得t∈[12 , 2],
设ℎt=8t2−12t+3=8t−342−32,
当t=2时,ℎ(t)取得最大值11,
则k的取值范围是k≥11,
【点拨】
① 分离参数法:遇到类似k⋅fx≥gx或k+fx≥gx等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可把不等式化简为k>ℎ(x)或k< ℎ(x)的形式,达到分离参数的目的,再求解y=ℎ(x)的最值处理恒成立问题;
② 恒成立问题最终转化为最值问题,而分离参数法,最好之处就是转化后的函数不含参,避免了麻烦的分离讨论.
【典题2】 已知fx=lg2(1−a⋅2x+4x),其中a为常数
(1)当f1−f(0)=2时,求a的值;
(2)当x∈[1 , +∞)时,关于x的不等式fx≥x−1恒成立,试求a的取值范围;
【解析】(1)f1−f(0)=2⇒lg2(1−2a+4)-lg2(1−a+1)=lg24
⇒lg2(5−2a)=lg24(2-a)⇒5−2a=8−4a⇒a=32;
(2)lg21−a⋅2x+4x≥x−1=lg22x−1
⇒1−a⋅2x+4x≥2x−1⇒a≤2x+12x−12,
令t=2x,
∵x∈1 , +∞ ∴t∈[2 , +∞),
设ℎ(t)=t+1t−12,则a≤ℎtmin ,
∵ℎ(t)在[2 , +∞)上为增函数⇒t=2时,ℎ(t)=t+1t−12有最小值为2,
∴a≤2.
【点拨】在整个解题的过程中不断的利用等价转化,把问题慢慢变得更简单些.
3 变换主元法
【典题1】对任意a∈[−1 , 1],不等式x2+(a−4) x−2 a>0恒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
思考痕迹 见到本题中“x2+(a−4) x−2 a>0恒成立”潜意识中认为x是变量,a是参数,这样会构造函数fx=x2+(a−4) x−2 a,而已知条件是a∈[−1 , 1],觉得怪怪的做不下去;此时若把a看成变量,x看成参数呢?
【解析】因为不等式x2+(a−4) x−2 a>0恒成立
⇔不等式 (x−2) a+x2−4 x>0恒成立...①,
令f(a)=(x−2) a+x2−4 x ,
若要使得①成立,只需要f(−1)>0f(1)>0 ⇔x2−5 x+2>0 x2−3 x−2>0
解得x>5+172或x<3−172 , 故x的取值范围{x | x>5+172 或 x<3−172}.
【点拨】变换主元法,就是要分辨好谁做函数的自变量,谁做参数,方法是以已知范围的字母为自变量.
4 数形结合法
【典题1】已知a>0 , f(x)=x2−ax , 当x∈(−1 , 1)时,有f(x)<12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思考痕迹 本题若用直接最值法,去求函数fx=x2−ax x∈(−1 , 1)的最大值,就算用高二学到的导数求解也是难度很大的事情;用分离参数法呢?试试也觉得一个硬骨头.看看简单些的想法吧!
【解析】 不等式x2−ax<12 (x∈(−1 , 1))恒成立
等价于x2−12
若①成立,则当x∈(−1 , 1)时,f(x)=x2−12的图像恒在g(x)=ax图像的下方,
则需要g(1)>f(1)g(−1)>f(−1)⇔a>121a>12或a=1
(不要漏了a=1,因为a>0,gx=ax不一定是指数函数)
又a>0 , a≠ 1,解得a 12 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12,2]
【点拨】
① 数形结合法:∀x∈D , fx
【典题1】已知函数fx=x3+1 , gx=2−x−m+1.
(1)若对任意x1∈[−1 , 3],任意x2∈[0 , 2]都有f(x1)≥g(x2)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若对任意x2∈[0 , 2],总存在x1∈[−1 , 3]使得f(x1)≥g(x2)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析】(1)由题设函数fx=x3+1,gx=2−x−m+1.
对任意x1∈[−1 , 3],任意x2∈[0 , 2]都有f(x1)≥g(x2)成立,
知:fx1min≥gx2max,
∵f(x)在[−1 , 3]上递增,∴fx1min=f(−1)=0
又∵g(x)在[0 , 2]上递减,∴gx2max=g0=2−m
∴有0≥2−m,m的范围为[2 , +∞)
(2)由题设函数f(x)=x3+1,gx=2−x−m+1.
对任意x2∈[0 , 2],总存在x1∈[−1 , 3],使得f(x1)≥g(x2)成立,
知fx1max≥gx2max,
∴有f(3)≥g(0),即28≥2−m,∴M的范围为[−26 , +∞).
【点拨】 对于双变量的恒成立--存在性问题,比如第二问中怎么确定fx1max≥gx2max,即到底是函数最大值还是最小值呢?
具体如下思考如下,
先把g(x2)看成定值m,那∃x1∈[−1 , 3],都有fx1≥m,当然是要fxmax≥m;
再把fx1看成定值n,那∀x2∈[0 , 2],都有n≥g(x2),当然是n≥gxmax;
故问题转化为fx1max≥gx2max.
其他形式的双变量成立问题同理,要理解切记不要死背.
.
【典题2】 设f(x)=x2x+1,gx=ax+3−2a(a>0),若对于任意x1∈[0 , 1],总存在x0∈[0 , 1],使得g(x0)=f(x1)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
【解析】∵f(x)=x2x+1,
当x=0时,f(x)=0,
当x≠0时,f(x)=11x2+1x=1(1x+12)2−14,
由0
又因为gx=ax+3−2a(a>0),且g0=3−2a , g1=3−a.
由g(x)递增,可得3-2a≤gx≤3−a,
对于任意x1∈[0 , 1],总存在x0∈[0 , 1],使得g(x0)=f(x1)成立,
可得[0 , 12]⊆[3−2a , 3−a],
可得3−2a≤03−a≥12,∴32≤a≤52.
巩固练习
1(★★) 已知1+2x+a∙4x>0对一切x∈(−∞ , 1]上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34 , +∞)
【解析】1+2x+4x•a>0可化为a>−1+2x4x=−2−2x−2−x,
令t=2-x,由x∈(-∞,1],得t∈[12,+∞),
则a>-t2-t,
-t2-t=−(t+12)2+34在[12,+∞)上递减,当t=12时-t2-t取得最大值为−34,
所以a>−34.
故答案为:(−34,+∞).
2(★★) 若不等式2x−1>m(x2−1)对满足|m|≤2的所有m都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
【答案】 7−12
不等式对满足的所有都成立
对任意,恒成立
,解得7−12
【答案】 127≤a<1
【解析】不等式3x2−lgax<0在x∈(0,13 )内恒成立;
不等式3x2
当x∈(0,13 )时,y=f(x)的图像在y=g(x)的下方;
显然当a>1时,是不能满足题意的;
当04(★★★) 已知函数fx=x2−3x,gx=x2−2mx+m,若对任意x1∈−1 , 1,总存在x2∈[−1 , 1]使得f(x1)≥g(x2 ),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m≤−1或m≥3
【解析】对任意x1∈[-1,1],总存在x2∈[-1,1]使得f(x1)≥g(x2)成立,等价于fxmin≥gxmin.
当x∈[-1,1]时,f(x)=x2-3x 为递减函数,∴x=1时,fxmin=f(1)=-2;
当x∈[-1,1]时,g(x)=x2-2mx+m的对称轴为x=m,
①当m≤-1时,g(x)在[-1,1]上递增,所以gxmin=g(-1)=1+3m,
∴-2≥1+3m,解得m≤-1;
②当m≥1时,g(x)在[-1,1]上递减,所以gxmin=g(1)=1-m,
∴-2≥1-m,解得:m≥3;
③当-1
5(★★★) 已知a>0且a≠1,函数fx=ax+a−xx∈-1 , 1,gx=ax2−2ax+4−a(x∈[−1 , 1]).
(1)求f(x)的单调区间和值域;
(2)若对于任意x1∈[−1 , 1],总存在x0∈[−1 , 1],使得g(x0)=f(x1)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3)若对于任意x0∈[−1 , 1],任意x1∈[−1 , 1],都有g(x0)≥f(x1)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答案】 (1) [2 , a+1a] (2) a>1 (3) [13 , 1)
【解析】 (1)∵f(x)=ax+a-x(x∈[-1,1]),
则f(-x)=a-x+ax=f(x),为偶函数,
设t=ax,则函数f(x)等价为y=t+1t,
若a>1,当0≤x≤1时,t=ax单调递增,且t≥1,此时函数y=t+1t在t≥1上单调递增,∴根据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可知此时f(x)单调递增.
若0综上当x≥0时,函数单调递增,
∵函数f(x)是偶函数,∴当-1≤x≤0时,函数单调递减.
故函数的递增区间为[0,1],递减区间为[-1,0].
∴函数的值域为[2,a+1a].
(2)∵a>0且a≠1,
∴gx=ax2-2ax+4-a(x∈[-1,1])的对称轴为x=−−2a2a=1,
∴函数g(x)在x∈[-1,1]时,函数单调递减.
∴g(1)=2a+4,g(-1)=4-2a.
即4-2a≤g(x)≤4+2a,
若对于任意x1∈[-1,1],总存在x0∈[-1,1],使得g(x0)=f(x1)成立,
即gxmax≥fxmax且gxmin≤fxmin,
则4+2a≥a+1a4−2a≤2,即4+a≥1aa≥1,
此时a≥1,
∵a>0且a≠1,∴a>1,
即a的取值范围是a>1;
(3)若对于任意x0∈[-1,1],任意x1∈[-1,1],都有g(x0)≥f(x1)恒成立,
即gxmin≥fxmax,
则4-2a≥a+1a,∴4-3a≥1a,
∴3a2-4a+1≤0,解得13≤a≤1,
∵a>0且a≠1,
∴13≤a<1,
即a的取值范围[13,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二轮练习卷 数学(二十三)恒成立与存在性问题 学生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恒成立问题,已知函数,已知函数,其中a≠0,设函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全册综合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354恒成立和存在性问题-高一数学上学期同步知识点剖析精品讲义与分层练习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354恒成立和存在性问题-高一数学上学期同步知识点剖析精品讲义与分层练习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高考第18讲 恒成立问题与存在性问题(解析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已知函数,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已知函数,已知函数,其中实数,设函数,设函数,,设函数,其中常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