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九年级二模理化综合试卷 -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考生须知:
1.本试卷为物理、化学试卷。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请考生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S-32 Zn-65
一、选择题(1-2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26-27题,每题有两个正确选项选择的两个选项均正确得2分,只选择一个选项且正确得1分,选项中有错误选项得0分,共54分)
1.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包含了新能源和材料,下列描述中用到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鱼纹彩陶盆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错误。
B、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
C、碳纤维属于复合材料,正确;
D、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错误;
故选C。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B. 稀释浓硫酸
C. 滴加液体样品D. 测溶液的pH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正确;
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要做到垂直悬空,错误;
D、检测溶液的pH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体中,错误。故选B。
3. 下列实验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电解水B. 探究分子性质
C. 粉尘爆炸D. 合金性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A、电解水实验的过程中有氢气和氧气生成,故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错误;
B、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中,氨分子运动与进入酚酞溶液,和水反应,酚酞变红,故发生了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错误;
C、该实验中涉及了粉尘的燃烧,故发生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错误;
D、合金呼吸刻画确定硬度的实验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不发生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正确。故选D。
4. 关注健康,预防疾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内血浆正常的pH范围在0.9~1.5
B. 人体内碘元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C. 氧、碳、氢、氮是人体中含有的常量元素
D. 香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吸烟有害健康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人体内血浆正常的pH大于7,显碱性,错误;
B、人体内碘元素缺乏或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正确;
C、氧、碳、氢、氮是人体中含有的常量元素,正确;
D、香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吸烟有害健康,正确。故选A。
5. 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 氧气用于炼钢B. 活性炭用于炼铁
C. 小苏打做发酵粉D. 聚氯乙烯做导线外皮
【答案】B
【解析】
【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详解】A、氧气可以用于炼钢,正确;B、焦炭用于炼钢,不是活性炭,错误;C、小苏打可以做发酵粉,正确;D、聚氯乙烯不导电,可以做导线的外皮,正确。故选B。
6.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化学知识的应用或分析不正确的是
A. 生活中铝制品要经常用钢丝球打磨
B. 图书资料失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减少损失
C. 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
D. 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铝常温下和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若经常用钢丝球打磨,则会破坏这层保护膜导致铝制品再次氧化而腐蚀,故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痕迹,可以尽可能的保护为燃烧的书籍,故说法正确;
C、用洗涤剂除去油污,是由于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故说法正确;
D、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说法正确。
故选A。
7.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煤炉里煤层上方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B. 生石灰中加入少量水:白色固体变成无色溶液,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沸腾
C.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
D. 聚氯乙烯燃烧: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一氧化碳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故生石灰中加入少量的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浆液,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D、聚氯乙烯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下列叙述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及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
A. 验证铜比银活泼:2AgNO3+Cu=Cu(NO3)2+2Ag 置换反应
B.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2NaHCO3+2HCl=2NaCl+H2O+CO2↑ 复分解反应
C. 乙醇作燃料:C2H5OH+3O2=2CO2+3H2O 氧化反应
D. 用烧碱制纯碱:Ca(OH)2+Na2CO3=CaCO3↓+2NaOH 复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gNO3+Cu=Cu(NO3)2+2Ag,属于置换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属于复分解反应,该选项化学方程式书写不正确;C、乙醇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 2CO2+3H2O,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该反应是利用纯碱制取烧碱,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
【点睛】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9. 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分子的体积没变,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错误;
B、由于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不同,正确;
C、过氧化氢溶液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故是混合物,正确;
D、宝石中含有某些金属离子,故宝石中含有某些金属离子,正确。故选A。
10. 下列各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
A. 分别向等质量的Mg和MgO中逐滴滴加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B. 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
C. 向一定量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D. 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镁粉中分别逐滴滴加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于等质量的氧化镁和镁单质中,氧化镁中所含镁元素质量减小,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氧化镁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较小,该选项图像不正确;
B、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少,得到的是室温下的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不可能减少至0,该选项图像不正确;
C、向一定量氢氧化钡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氢氧化钡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溶液中离子数目减小,则溶液的导电性减弱,待完全反应后,只剩下水,导电性为零,后来随着稀硫酸的滴加,离子数目变多,则溶液的导电性增强,该选项图像正确;
D、刚开始滴加稀盐酸时,稀盐酸少量,则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产生氢气的质量相同,刚开始两线重合,待盐酸过量时,由于Mg + 2HCl = MgCl2 + H2↑,每24份质量的镁能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2Al + 6HCl = 3AlCl2 + 3H2↑,每54份质量的铝能置换出6份质量的氢气,即每18份质量的铝能置换出2份质量的氢气,则消耗等质量的镁和铝,铝产生氢气较多,该选项图像不正确;
故选:C。
11. 下列关于能源、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在生活生产中,人们经常利用的能源有化石能源、水能等
B. 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但目前在开采技术上还存在困难
C. 地球表面约有71%被海水覆盖
D. 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生活中化石能源和水资源是人类经常利用的能源,A正确;
B、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将成为未来新能源,但主要存在于海底,目前在开采技术上还存在困难,B正确;
C、地球表面约有71%被水覆盖,不全是海水,C错误;
D、保护金属资源有效途径包括:防止金属锈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开发金属替代品、合理开采金属资源等,D正确。
故选:C。
12. 下列区分各物质的两种方案都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方案一:氯化钠呈中性,pH=7,亚硝酸钠呈碱性,pH>7,可以区分;方案二:实验室区分药品不能使用品尝的方法,无法区分,故选项A错误;
B、方案一:18 K 黄金和黄金都是金黄色的,观察颜色无法鉴别,方案二:18K黄金含有铜等金属,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有银白色固体析出,黄金与硝酸银不反应,可以区分,故选项B错误;
C、方案一:氯化铵没有气味,而碳铵(容易分解产生氨气)有刺激性气味,闻气味可以鉴别;方案二:加盐酸氯化铵没有现象,而碳铵会产生气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选项C正确;
D、方案一:棉布点燃后没有熔珠,涤纶布点燃后有熔珠,可以鉴别;方案二:棉布和涤纶布观察颜色无法鉴别,故选项D错误;
故选:C。
13. 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不变
C. t1℃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一定小于60g
D. t1℃时,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比乙溶液中的多
【答案】D
【解析】
【详解】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A正确;
B、升高温度,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不会析出晶体,溶质质量不变,同时溶剂质量也不变,所以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2℃,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不变,B正确;
C、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60g,则16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60g溶质,所以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一定小于60g,C正确;
D、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与乙溶液中的相等,D错误。
故选:D。
14. 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是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D
【解析】
【详解】A、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吸收水蒸气,同时,浓硫酸可以与NH3反应生成硫酸铵,最终无法得到NH3,A错误;
B、NaCl在水中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气味分子,但是无法除去离子,B错误;
C、CaCl2与CaCO3不反应,稀盐酸与CaCO3反应生成CaCl2、CO2、H2O,其中CO2逸散到空气中,过量的CaCO3经过滤除去,得到的便是CaCl2溶液,C正确;
D、NaCl与稀盐酸不反应,Na2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NaCl、CO2、H2O,其中CO2逸散到空气中,由于稀盐酸是适量的,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是NaCl溶液,经蒸发结晶,得到NaCl,D正确。
故选:CD。
15. “大树输液”是一种新型园林处理技术,可为大树补充营养,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如表为某大树营养液的部分标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KNO3、KH2PO4属于复合肥料
②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③NH4Cl可与熟石灰混合施用,来提高肥效
④该营养液能增强大树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虫害能力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硝酸钾含N、P、K中的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磷酸二氢钾含N、P、K中的钾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正确;
②维生素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错误;
③氯化铵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故氯化铵与熟石灰不能混合施用,错误;
④磷肥能抗寒、抗旱,钾肥抗病虫害,该营养液中含K、P元素,可以增强大树的抗寒、抗旱和抗病虫害能力,正确。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根据题意填写空白,28-35小题,共40分)
16.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做成夹克衫所用的材料采用3D打印技术,把2层天然白鹅绒和7层高密度特制锦纶压缩在一起,其中锦纶属于_______。(填“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或“合成材料”)。
(2)做饭刮山药(食材)皮时,手上皮肤奇痒难忍(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所致),可用厨房中________(填调味品名称)来止痒。山药的营养成份主要是淀粉,其化学式为_______。
(3)居家做饭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与使用煤做燃料相比可以减少二氧化氮、_______的排放,减少酸雨的形成。
(4)钛和钛合金广泛用于火箭、航天飞船舶等。该材料具有________(填字母)的物理性能。
A. 硬度大、抗腐蚀性好B. 密度大、银白色金属光泽C. 可塑性、机械性能好
【答案】(1)合成材料
(2) ①. 食醋 ②. (C6H10O5)n
(3)二氧化硫##SO2 (4)C
【解析】
【小问1详解】
天然白鹅绒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锦纶属于合成材料。故填:合成材料。
【小问2详解】
山药中含有碱性皂角素,皮肤沾上会奇痒难忍,因为皂角素显碱性,所以应该选用显酸性的物质来与它反应,可涂厨房中的食醋来止痒。(C6H10O5)n为淀粉的化学式。故填:食醋;(C6H10O5)n。
【小问3详解】
由于使用煤做燃料会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形成酸雨的气体,所以居家做饭使用清洁能源天然气。故填:二氧化硫。
【小问4详解】
A、抗腐蚀性属于化学性质。A不符合题意;
B、密度大、银白色金属光泽等物理性质与钛和钛合金广泛用于火箭、航天飞船舶等用途无关。B不符合题意;
C、由于钛和钛合金具有可塑性、机械性能好等物理性质,所以钛和钛合金广泛用于火箭、航天飞船舶等。C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C。
17. 我国正在深海、深地、深蓝等领域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请分析图文信息,解答下列相关问题。
(1)“深海”:很多大型邮轮的燃料都是液化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其燃烧时能量转化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深地”:2023年10月26日,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深地塔科1井钻井深度达到8056米、全面迈入高难地层钻进阶段。石油经综合利用可得到的产品有________(答一种)。石油等化石能源是有限的,我们需要寻找其他能源,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________(答一种)。
(3)“深蓝”:我因科研团队合作完成的镁离子电池项目荣获“国际镁未来技术奖”。镁原子与镁离子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 ①.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②.
(2) ①. 油漆(合成纤维、塑料、化肥等合理即可) ②. 太阳能(或风能、地热能、核能等)
(3)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解析】
【小问1详解】
液化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其燃烧时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甲烷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将石油中较大的分子裂解成小分子,再把它们加工制造成各种产品,所以石油综合利用的产品有油漆、合成纤维、塑料、化肥等;
目前正在利用和开发的其他能源有太阳能(或风能、地热能、核能等);
【小问3详解】
镁原子失去最外层2个电子形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镁离子,所以镁原子与镁离子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8.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_。
(2)下图是钠、铝、氯、溴四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①溴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溴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溴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________。
(3)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为使微观示意图准确,应在丙图补充1个________(填粒子名称)。
【答案】(1) ①. 元素 ②. 分子
(2) ①. NaBr ②. 3
(3)氯化氢分子
【解析】
【小问1详解】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所以图中①表示的是元素,②表示的是分子;
【小问2详解】
①溴化钠是由钠元素和溴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溴化钠的化学式为NaBr;
②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为3;
【小问3详解】
由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微观反应示意图,丙中还应补充一个氯化氢分子。
19. 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
(1)化学不仅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还研究物质变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有些反应是放出热量的,有些反应是吸收热量的。据此应将下列反应中的A与________(填字母)归为一类,依据是________。
(2)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仿照A组填写表中的空白。
【答案】(1) ①. C ②. 反应中都放出热量
(2) ①. 钾肥 ②. 纯碱
【解析】
【小问1详解】
A.镁与稀盐酸反应放出热量,B.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需要吸收热量,C.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所以AC都是放热反应;
【小问2详解】
B组:硫酸钾中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氯化钾中含有氮磷钾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尿素中含有氮磷钾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
C组: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烧碱、熟石灰都是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
20. 实验室利用下图中装置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供选择的药品有稀盐酸、氯酸钾、二氧化锰。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可利用加热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制取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制取并收集较纯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填字母序号)。若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的残余物中提纯KCl,需进行以下操作,具体操作名称为a________,b________。
(3)实验室利用装置C制取CO2,需要补充的药品名称为________。
【答案】(1)锥形瓶 (2) ①. ②. A ③. 过滤 ④. 蒸发##蒸发结晶
(3)大理石或石灰石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小问2详解】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固体加热反应,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故可选用的装置是A;
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故可在烧杯中溶解,然后经过滤操作,得到二氧化锰和氯化钾溶液,氯化钾溶液经过蒸发操作,得到氯化钾固体;
【小问3详解】
实验室通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需要补充的药品名称为:大理石或石灰石。
21. 已知A、B、C、D、E、分别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E物质类别相同,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D、E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C、E的化学式:C________,E________。
(2)从物质分类角度来看,物质A属于________(填“酸”或“碱”或“盐”);
(3)物质E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
(4)写出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答案】(1) ①. H2O ②. Ca(OH)2
(2)碱 (3)改良酸性土壤等(合理即可)
(4)Ca(OH)2+CO2=CaCO3↓+H2O
【解析】
【分析】已知A、B、C、D、E、分别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则D是碳酸钙;B、D能相互转化,D能生成C,则B是二氧化碳,C是水;碳酸钙和E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E能生成碳酸钙,E能和水相互转化,则E是氢氧化钙;A、E物质类别相同,E能生成A,则A可以是氢氧化钠,代入验证,推理正确。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C是水,E是氢氧化钙,化学式为:H2O、Ca(OH)2;
【小问2详解】
A可以是氢氧化钠,属于碱;
【小问3详解】
E是氢氧化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等;
【小问4详解】
B和E反应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的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22. 铜锌合金外观形似黄金。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检测合金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_______;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样品中金属锌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
(4)该合金样品中锌的含量为________;
(5)向所得滤液中加入________g水,可以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6.1%的溶液;
(6)配制上述实验使用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________。
【答案】(1)0.2g
(2)Zn+H2SO4=ZnSO4+H2↑
(3)65:2=x:0.2g
(4)32.5% (5)43.7
(6)10g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0g+50g-69.8g=0.2g,故填:0.2g。
【小问2详解】
铜锌合金中只有锌与稀硫酸反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故填:Zn+H2SO4=ZnSO4+H2↑。
【小问3详解】
根据已知条件有:
则求解样品中金属锌质量(x)的比例式为65:2=x:0.2g,故填:65:2=x:0.2g。
【小问4详解】
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稀硫酸质量为y,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z,则
该合金样品中锌的含量为。故填:32.5%。
【小问5详解】
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故反应完全后,溶液中的溶质为硫酸锌,由以上分析可知,溶质硫酸锌的质量为16.1g,过滤后滤液的质量为69.8g-(20g-6.5g)=56.3g。则要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6.1%的溶液,溶液质量为16.1g÷16.1%=100g,需要向滤液中加入水的质量为100g-56.3g=43.7g。故填:43.7。
【小问6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恰好完全反应时稀硫酸的质量为9.8g,则稀硫酸的的溶质质量分数为,配制上述实验使用的稀硫酸,需要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故填:10g。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溶质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结合相关知识解答即可。
2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碳酸钠的性质后,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1)甲同学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后发现溶液变红,说明碳酸钠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2)丙同学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氯化钙溶液后,发现溶液变浑浊,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丁同学将甲、乙、丙三位同学实验后的三支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烧杯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完全反应后溶液呈无色。他们决定对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猜想与假设】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除酚酞外)有哪些?
猜想1:________(填化学式);
猜想2:NaCl、CaCl2、HCl。
【实验与探究】取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Na2CO3溶液,并绘制了有关实验中生成气体或沉淀质量随加入的Na2CO3溶液体积变化而变化的图像。出现________的现象,说明猜想2成立,表示该现象产生的图像是________(填“a”或“b”)。
【反思与交流】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检验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除了可以用Na2CO3溶液外,还可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试剂代替(填字母)。
A.紫色石蕊溶液 B. Cu C. Mg(OH)2 D.AgNO3
【答案】(1)碱性 (2)Na2CO3+CaCl2=2NaCl+CaCO3↓
(3) ①. NaCl、CaCl2 ②. 溶液中产生气泡 ③. a ④. AC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小问2详解】
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作出猜想]乙试管中,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而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但最终溶液显无色,则说明溶液中不含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钙,可能含有氯化氢,则猜想1为NaCl、CaCl2。
[实验与探究]由结论猜想2成立,取烧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一定量Na2CO3溶液,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反应完后,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出现溶液中产生气泡的现象,说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有氯化氢,即猜想2成立;因为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后与氯化钙反应,所以表示该现象产生的图像是a;
[反思与交流]A、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如果变红色,说明溶液显酸性,说明猜想2成立,故正确;
B、铜与盐酸、氯化钠和氯化钙都不反应,所以加入铜不能检验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故错误;
C、 Mg(OH)2能溶于盐酸,加入氢氧化镁后如果固体溶解,说明说明猜想2成立,故正确;
D、AgNO3与NaCl、CaCl2和HCl都会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所以AgNO3不能检验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故错误;故选AC。A.陕西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B.用于制造人造骨的钛合金
C.制造某种赛车车身大部分结构的碳纤维
D.制造农用机车轮胎的合成橡胶
选项
事 实
解 释
A
氧气加压可变成液氧
加压可使分子体积变小
B
金刚石很硬,石墨质软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C
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
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
宝石绚丽多彩
宝石中含有某些金属离子
A
B
C
D
区分的物质
氯化钠和亚硝酸钠,
18K黄金和黄金
氯化铵和碳铵
棉布和涤纶布
方案一
加水,测溶液的pH
观察颜色
闻气味
点燃
方案二
尝味道
加入硝酸银溶液
加稀盐酸
观察颜色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NH3
水蒸气
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洗气
B
H2O
NaCl
向水中加入活性炭吸附
C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入过量CaCO3,过滤
D
NaCl
Na2CO3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蒸发,结晶
XX大树营养液
成分:
天然BR、维生素C(C6H8O6)、
KNO3、KH2PO4、NH4Cl、硼、铁等。
A.镁与稀盐酸反应
B.碳和二氧化碳反应
C.生石灰与水反应
组别
A组
B组
C组
物质
合成纤维、塑料、合金
硫酸钾、氯化钾、尿素
纯碱、烧碱、熟石灰
分类标准
合成材料
________
碱
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
合金
尿素
________
2024年哈尔滨市双城区九年级中考一模综合试卷 -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哈尔滨市双城区九年级中考一模综合试卷 -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哈尔滨市双城区九年级中考一模综合试卷-初中化学原卷版docx、2024年哈尔滨市双城区九年级中考一模综合试卷-初中化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年九年级调研测试(二)理化综合试卷 -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年九年级调研测试(二)理化综合试卷 -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年九年级调研测试二理化综合试卷-初中化学原卷版docx、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4年九年级调研测试二理化综合试卷-初中化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松雷中学中考二模理化综合试卷-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松雷中学中考二模理化综合试卷-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松雷中学中考二模理化综合试卷-初中化学原卷版docx、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松雷中学中考二模理化综合试卷-初中化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