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教案设计
展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13课《诗词三首》的第三首。本单元都是写景抒情类的游记和抒发个人感悟的诗词。登亭台楼阁,观湖光月色,游目骋怀,纵情山水,既可以让人感受自然之美,又可以学习作者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
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积累、掌握课文中的名言警句,并体会哲理名言在生活中的意义,学习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
这首词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是中秋词作中的佳品。此词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也是中秋词作中的佳品。此词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苏轼因与当权者王安石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各地做官。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词人曾要求调任离苏辙较近的地方做官,但都无法实现,写此词时已经与苏辙分离七年之久了。在中秋这天晚上,词人面对一轮明月,不禁心潮起伏,借着酒兴,写下了这篇千古名篇。
苏轼举杯问月,通过联想和想象营造天上的宫阙的高寒,写出了内心的矛盾和徘徊,而最终以乐观豁达的情怀作结。整首词向我们展现了由失意、矛盾、伤感到释怀、豁达的胸襟,他由自己的悲欢离合想到所有人的悲苦离别,就像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自古难全,于是排解了内心的郁郁寡欢,转而对一切经受别离之苦的人们寄寓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文笔清理、虚无缥缈、意境悠远。
学情分析
九年级上册的学生已经具备诗歌赏析的基本能力。能够自读并且背诵诗歌,能够初步读懂诗歌内容,积累优美的诗歌句子。但是乡下的学生缺乏主动积极性,不会思考诗歌的深层意义,也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难以把握作者的创作思想情感和态度。我所带的班级比较沉闷,上课不爱思考问题,喜欢接受现成的知识抛授。八年级下册接手他们,就觉得他们语文底子较为薄弱,不重视语文。因此除了学习基本的课本内容之外,我更注重提高他们对语文课堂的兴趣,以兴趣促进学习,尽量设置简单、基础且联系生活实际的内容。学习本首词,重在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培养学生联系作者及写作背景来思考的学习习惯,体会词人的乐观旷达的胸襟,做一个积极乐观之人。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理解诗歌大意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有感情地诵读本首词,品味语言,感受诗歌意境美。
理解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本首词,品味语言,感受诗歌意境美。 (重点)
2、理解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难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图片导入:出示东坡肉的图片
师:大家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东坡肉)你们吃过吗?(没有/有)那你们知道油而不腻的东坡肉怎么来的吗?(不知道)请欣赏视频...
2、播放视频:东坡肉的由来
看完视频我们才知道原来东坡肉背后有这么感人的故事,我们从中知道苏轼不仅是一个贤明的父母官,还是一个美食家,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大文豪,他的词写得非常美。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苏轼,走近他的词——《水调歌头》(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二、知人论世
预习检测:(挖去重点内容,进行快问快答)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艺术方面堪称全才。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古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
三、整体感知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节奏分明、富有情感。(出示要求)
1、教师范读或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并划分朗读节奏。
2、读准字音,找出文中生难字并注音。
琼 (qióng) 绮(qǐ) 婵娟(chán juān) 阙(què)
3、读准节奏(齐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感情基调:缓慢伤感(配乐读)
5、学生自读,然后指名读。(评价)
四、诗词大意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
2、指名学生翻译
3、教师明确翻译
五、诗歌赏析
1、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小序交代了写这首词的时间和原因。时值中秋佳节,月圆之夜,因此写月,古人见月思乡思亲,苏轼亦然,因此写此作来怀念自己的弟弟。
2、小序写“欢饮达旦”此人是真正的欢喜吗?词人又为何在月圆之夜怀弟呢?
明确:不是。政治失意内心忧愁,又与弟弟分离七年,月圆人未圆。(联系背景,出示)
背景知识: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做官。他曾经要求调任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熙宁九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弟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3、上阙表达了他怎样的愿望?他的愿望实现了吗?为什么?试着理解词人的心理和情感。
提示:写作该词时,苏轼正被贬密州任知州。当时他政治上不得志,一再遭贬。当时,他和弟弟苏辙已经七年没有团聚了。
明确:向往天宫,想逃离现实的愿望。没有,因为他担心天宫清寒自己禁受不住。实际上此处的“高处”暗指“朝廷”,词人表示他想回到朝廷去,但又害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天上和人间,幻想和现实,出世和入世两方面都吸引着他,显示出了他矛盾的心理和复杂的情感。
请学生概括上阙内容:月下饮酒(写景)矛盾、徘徊(板书)
4、下阙写月光引起作者的无眠,作者为什么会“无眠”?作者在此处的“无眠”是否还有更深刻的含义?
明确:文章在小序中便说“怀子由”,这“无眠”正是怀念亲人而起。而“无眠”一词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即泛指那些中秋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
5、“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拟人、反问。词人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地发问:明月不应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偏在人们不能团聚时又亮又圆啊?表达了诗人不能与亲人团圆的遗憾之情。
6、请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两句。
明确:这是揭示了人生哲理的句子,它将人世的悲伤、欢乐、离别、相逢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一样,两者都是自然的常理,非人力所能左右,是人生无法克服的遗憾。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由郁结在心到豁然开朗,表现了词人旷达的胸怀。
7、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确:只希望人人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赏这美好的月色。词人希望自己和弟弟以及分离的人们从共赏明月中互相慰藉,互相祝福,推己及人,表现了词人博大的思想境界和乐观的情怀。
8、概括下阙内容:对月怀人(抒情)释怀、豁达(板书)
再次朗读诗歌,要求字正腔圆、有板有眼、抑扬顿挫、有情有味。能读出矛盾的心理,积极的处世态度,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六、主旨归纳
这首词通过对饮酒赏月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亲人的怀念和旷达乐观的情怀。
七、头脑风暴
1、假如苏轼生活在当今科技和信息时代,那将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情景设置:苏东坡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提示:你是他朋友的一员,看到了这条动态,你会怎么评论呢?(身份自我设定:子由、王安石、欧阳修、米芾、张怀民、东坡粉)
评论区:
子由:兄长,念之心切,吾将高铁赴之,奈何因中秋加班误了时辰,没赶上车。
东坡粉1:东坡先生,我是你的粉丝,什么时候开全国巡回诗词会呀?
东坡粉2:主播,麻烦你发一下东坡肉的链接,太好吃了,中秋佳节想寄点给我母亲?求更新呀!!!
2、教师简单介绍给出的人物身份与苏轼的关系
欧阳修:苏轼的主考官,对苏轼有知遇之恩,他非常欣赏苏轼的才华,每次苏轼一写文章,他是第一个点赞的,两人经常有诗词来往,属于忘年之交。
王安石:与苏轼同朝为官,其实两人如果不是因为政治上的对立,应该会成为很好的朋友,苏轼因“乌台诗案”获罪也是王安石求的情。当然“乌台诗案”发生在1079年,此时还没发生。
米芾:宋代书画家,比苏轼小10多岁,据说,两人关系也不浅,可以算得上艺术上的“知己”,曾经一起喝酒探讨书法,苏轼曾经借走米芾最珍爱的“紫金砚台”,米芾还为此写诗讨还过。
张怀民:苏轼先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张怀民在后2年被贬到黄州,两个人经常闲来无事一起赏月作诗,感慨人生。《记承天寺夜游》曾有记载
黄庭坚:两人在诗歌方面有着同等的地位,两人关系很好,常常书信往来,黄曾经还因为苏轼“乌台诗案”罚了一个月俸禄。《核舟记》曾记载: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可见二人交情之深。
3、学生分组讨论
4、学生代表展示评论(1-2组)
5、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将课堂上的评论整理为课堂作业的形式交上来
十、唱月留香
1、学生歌舞表演《但愿人长久》
2、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
师:同学们,古代诗词除了吟诵之外,还可以谱成曲子,课前我让同学们学唱王菲的《但愿人长久》,通过歌曲让枯燥的背诵变得有趣而生动,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把这首美丽的词唱出来。
3、教师评价:感谢刚刚几位同学的精彩表演,让这首词不仅有声更有形了。
4、结语:是呀,月亮就像你们的歌舞一样动听而美妙,也像词人笔下所写那样虚无缥缈。月圆是诗,月缺是画,花好月圆,哪一样不能使我们赏心悦目呢?当我们面对生活的艰难坎坷时,请读一读苏轼的词吧,愿我们都有苏轼一般的乐观旷达的胸怀!最后用苏东坡的两句话与在座的各位共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板书设计
语文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
2021学年水调歌头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水调歌头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工具,课时安排,教学过程,老师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语设计,简介宋词,研习课文,上课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