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一章 第二节 微专题一 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含解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649489/0-17139475539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一章 第二节 微专题一 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含解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5649489/0-171394755408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含解析)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一章 第二节 微专题一 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一章 第二节 微专题一 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含解析),共5页。
微专题1 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1.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1)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值出现在回归线附近的沙漠地区,而不是出现在赤道地区。世界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总体分布特征如下:①eq \a(空间,分布)eq \b\lc\{\rc\ (\a\vs4\al\co1(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分布: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处太阳辐射弱))②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2)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及原因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2023·山东青岛模拟)下图为“我国新疆、青海和西藏三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根据区域内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差异,分为Ⅰ~Ⅴ区。读图完成1~2题。1.该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 )A.Ⅰ B.Ⅱ C.Ⅳ D.Ⅴ2.Ⅱ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丰富,原因主要是( )A.海拔高,距离太阳近 B.气候干旱,晴天多C.海拔高,大气稀薄 D.纬度低答案 1.D 2.B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Ⅴ区地处青藏高原,纬度较低,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故选D。第2题,Ⅱ为新疆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较强。故选B。某地实际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会受到纬度、日照时间、地形地势和天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北半球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据此完成3~4题。3.影响北半球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日照时间C.地形地势 D.天气状况4.北半球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是( )A.随纬度升高先升高再降低B.随纬度升高而降低C.随纬度升高先降低再升高D.随纬度升高而升高答案 3.A 4.B解析 第3题,地球大气上界接收的太阳辐射不受地形地势、天气状况和日照时间的影响,影响北半球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故选A。第4题,据图可知,北半球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是随纬度升高而降低,故选B。秦巴山区地表太阳辐射量年际变化较大,且地区差异显著。下图示意秦巴山区1960~2015年平均地表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据此完成5~6题。5.下列对秦巴山区太阳辐射分布描述准确的是( )A.南部多,北部少B.东部多,西部少C.东部南北差异大,西部南北差异小D.北部东西差异大,南部东西差异小6.影响秦巴山区地表太阳辐射量南北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C.气象 D.植被答案 5.D 6.C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秦巴山区的太阳辐射北部东西差异大,南部东西差异小,D正确。南部少,北部多,A错误。东部与西部总体相差较小,B错误。东部南北差异较小,西部南北差异较大,C错误。第6题,秦巴山区地形南北差异不大;若受纬度影响,秦巴山区地表太阳辐射量应是南高北低;植被对地表太阳辐射量影响不大,A、B、D错误。秦巴山区云量由南向北递减,与太阳辐射量分布呈负相关,C正确。(2023·湖南长沙月考)下图为“非洲局部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7.影响图示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降水 C.地形 D.人类活动8.太阳辐射能可以转化为( )A.潮汐能 B.矿物能源 C.地热能 D.核能答案 7.B 8.B解析 第7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南部地区降水较为丰富,年太阳辐射量较小,北部地区降水较少,年太阳辐射量较大,因此影响图示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B正确。第8题,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煤、石油等矿物能源,B正确。9.太阳辐射是人类活动的主要能量源泉。读“世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①②两地都是世界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它们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地势高低、天气状况B.纬度位置、天气状况C.纬度位置、地势高低D.天气状况、地势高低答案 A解析 读图可知,①地位于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量多是因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②地位于撒哈拉沙漠,年太阳辐射量多是因为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是天气状况影响。所以A对。10.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2分)甘肃省风能、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2019年,甘肃省太阳能发电量为90亿千瓦时,约占全省电量的6.10%。下图为甘肃省太阳辐射[单位:kW·h/(m2·a)]分布示意图。(1)指出甘肃省太阳辐射分布特征。(4分)(2)造成甘肃省太阳辐射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2分)(3)分析甘肃省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6分)答案 (1)分布不均;西北部太阳辐射丰富,东部、东南部太阳能资源相对匮乏。(2)天气(降水)。(3)甘肃省位于中纬度地区,夏季太阳高度较大,白昼较长;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
微专题1 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1.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1)全球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大值出现在回归线附近的沙漠地区,而不是出现在赤道地区。世界各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不均衡,总体分布特征如下:①eq \a(空间,分布)eq \b\lc\{\rc\ (\a\vs4\al\co1(不同纬度分布: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分布:由沿海向内陆递增;地势高处太阳辐射强,地势低处太阳辐射弱))②时间分布:夏季太阳辐射强于冬季。(2)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及原因2.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2023·山东青岛模拟)下图为“我国新疆、青海和西藏三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根据区域内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差异,分为Ⅰ~Ⅴ区。读图完成1~2题。1.该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 )A.Ⅰ B.Ⅱ C.Ⅳ D.Ⅴ2.Ⅱ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丰富,原因主要是( )A.海拔高,距离太阳近 B.气候干旱,晴天多C.海拔高,大气稀薄 D.纬度低答案 1.D 2.B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Ⅴ区地处青藏高原,纬度较低,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故选D。第2题,Ⅱ为新疆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较强。故选B。某地实际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会受到纬度、日照时间、地形地势和天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下图示意北半球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据此完成3~4题。3.影响北半球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日照时间C.地形地势 D.天气状况4.北半球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是( )A.随纬度升高先升高再降低B.随纬度升高而降低C.随纬度升高先降低再升高D.随纬度升高而升高答案 3.A 4.B解析 第3题,地球大气上界接收的太阳辐射不受地形地势、天气状况和日照时间的影响,影响北半球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故选A。第4题,据图可知,北半球大气上界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规律是随纬度升高而降低,故选B。秦巴山区地表太阳辐射量年际变化较大,且地区差异显著。下图示意秦巴山区1960~2015年平均地表太阳辐射量空间分布。据此完成5~6题。5.下列对秦巴山区太阳辐射分布描述准确的是( )A.南部多,北部少B.东部多,西部少C.东部南北差异大,西部南北差异小D.北部东西差异大,南部东西差异小6.影响秦巴山区地表太阳辐射量南北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纬度C.气象 D.植被答案 5.D 6.C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秦巴山区的太阳辐射北部东西差异大,南部东西差异小,D正确。南部少,北部多,A错误。东部与西部总体相差较小,B错误。东部南北差异较小,西部南北差异较大,C错误。第6题,秦巴山区地形南北差异不大;若受纬度影响,秦巴山区地表太阳辐射量应是南高北低;植被对地表太阳辐射量影响不大,A、B、D错误。秦巴山区云量由南向北递减,与太阳辐射量分布呈负相关,C正确。(2023·湖南长沙月考)下图为“非洲局部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据此完成7~8题。7.影响图示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降水 C.地形 D.人类活动8.太阳辐射能可以转化为( )A.潮汐能 B.矿物能源 C.地热能 D.核能答案 7.B 8.B解析 第7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南部地区降水较为丰富,年太阳辐射量较小,北部地区降水较少,年太阳辐射量较大,因此影响图示地区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降水,B正确。第8题,太阳能可以转化为煤、石油等矿物能源,B正确。9.太阳辐射是人类活动的主要能量源泉。读“世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①②两地都是世界年太阳辐射量最多的地区,它们的最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A.地势高低、天气状况B.纬度位置、天气状况C.纬度位置、地势高低D.天气状况、地势高低答案 A解析 读图可知,①地位于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量多是因为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②地位于撒哈拉沙漠,年太阳辐射量多是因为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是天气状况影响。所以A对。10.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2分)甘肃省风能、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2019年,甘肃省太阳能发电量为90亿千瓦时,约占全省电量的6.10%。下图为甘肃省太阳辐射[单位:kW·h/(m2·a)]分布示意图。(1)指出甘肃省太阳辐射分布特征。(4分)(2)造成甘肃省太阳辐射地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什么?(2分)(3)分析甘肃省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6分)答案 (1)分布不均;西北部太阳辐射丰富,东部、东南部太阳能资源相对匮乏。(2)天气(降水)。(3)甘肃省位于中纬度地区,夏季太阳高度较大,白昼较长;地处内陆,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