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4节 第2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含解析)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45464/0-171387354282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4节 第2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含解析)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45464/0-17138735429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4节 第2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含解析)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5645464/0-171387354296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3节 第1课时 盐类的水解(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4节 第1课时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4节 第4课时 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图像分析(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3节 第3课时 盐类水解的应用及广义水解(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 2024年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讲义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第3章 第4节 实验活动3 盐类水解的应用(教师用书独具)(含解析) 学案 0 次下载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优秀第2课时学案
展开一、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1.沉淀的生成
(1)沉淀生成的应用
在无机物的制备和提纯、废水处理等领域,常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2)沉淀生成的方法
①调节pH法:如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使其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pH,使Q[Fe(OH)3]>Ksp[Fe(OH)3],Fe3+转变为Fe(OH)3沉淀而除去。反应如下:Fe3++3NH3·H2O===
Fe(OH)3↓+3NHeq \\al(+,4)。
②加沉淀剂法:如以Na2S、H2S等作沉淀剂,使某些金属离子如Cu2+、Hg2+等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CuS、HgS等沉淀而除去。
a.通入H2S除去Cu2+的离子方程式:H2S+Cu2+===CuS↓+2H+。
b.加入Na2S除去Hg2+的离子方程式:Hg2++S2-===HgS↓。
③相同离子法:增大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某种离子的浓度,使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如向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饱和食盐水可继续生成AgCl沉淀。
④氧化还原法:改变离子的存在形式,促使其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难溶电解质,便于分离出来,例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Fe2+氧化为Fe3+,从而生成更难溶的Fe(OH)3沉淀。
特别提醒 ①一般来说,当溶液中有多种可以沉淀的离子且生成相同类型的沉淀时,越难溶(Ksp越小)的越先沉淀。②当离子浓度小于1×10-5 ml·L-1时,认为该离子已完全沉淀。
2.沉淀的溶解
(1)沉淀溶解的原理
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对于在水中难溶的电解质,如果能设法不断地移去平衡体系中的相应离子,使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就可以使沉淀溶解。
(2)实验探究:Mg(OH)2沉淀溶解
(3)沉淀溶解的实例
CaCO3难溶于水,却易溶于盐酸,原因是CaCO3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aCO3(s)
Ca2+(aq)+COeq \\al(2-,3)(aq),当加入盐酸后发生反应:COeq \\al(2-,3)+2H+===H2O+CO2↑,c(COeq \\al(2-,3))降低,溶液中COeq \\al(2-,3)与Ca2+的离子积Q(CaCO3)<Ksp(CaCO3),导致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用强酸溶解的难溶电解质还有FeS、Al(OH)3、Cu(OH)2等。
(1)洗涤沉淀时,洗涤次数越多越好( )
(2)除去废水中的某些重金属离子如Cu2+、Hg2+时,常用Na2S等,是因为生成的CuS、HgS极难溶,使废水中Cu2+、Hg2+浓度降的很低( )
(3)CaCO3溶解时常用盐酸而不用稀硫酸,是因为稀硫酸不与CaCO3反应( )
(4)除去MgCl2溶液中的Fe2+,先加入双氧水,再加入MgO即可( )
答案 (1)× (2)√ (3)× (4)√
1.(1)BaCO3和BaSO4都难溶于水,在医学上常用BaSO4作钡餐透视,而不能用BaCO3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因为BaCO3能溶于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反应原理为BaCO3(s)Ba2+(aq)+COeq \\al(2-,3)(aq)、COeq \\al(2-,3)+2H+===CO2↑+H2O。可见,胃酸消耗COeq \\al(2-,3),使溶液中c(COeq \\al(2-,3))降低,从而使B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c(Ba2+)增大引起人体重金属中毒。
(2)如果有人误服Ba2+,去医院洗胃时需要用较大量的5%的Na2SO4溶液,已知5%的Na2SO4溶液中SOeq \\al(2-,4)的物质的量浓度近似为0.35 ml·L-1,BaSO4的Ksp为1.1×10-10,试计算5%的Na2SO4溶液能不能有效的除去胃中的Ba2+。
提示 c(Ba2+)=eq \f(Ksp,cSO\\al(2-,4))=eq \f(1.1×10-10,0.35) ml·L-1≈3.1×10-10 ml·L-1<1×10-5 ml·L-1,所以可以有效除去胃中的Ba2+。
2.已知常温下,CuCO3、Cu(OH)2、CuS的Ksp分别为1.4×10-10、2.2×10-20、6.3×10-36。要除去溶液中的Cu2+,选用下列哪种沉淀剂更好?为什么?
①Na2CO3 ②NaOH ③Na2S
提示 选用Na2S更好。原因是CuS的Ksp最小,溶解度最小,Cu2+沉淀得更完全,溶液中剩余的Cu2+最少。
1.向紫色Cr2(SO4)3的水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当pH=4.6时,开始出现Cr(OH)3灰绿色沉淀,随着pH的升高,沉淀增多;但当pH>13时,沉淀消失,出现亮绿色的亚铬酸根离子(CrOeq \\al(-,2)),其平衡关系如下:
Cr3++3OH-Cr(OH)3CrOeq \\al(-,2)+H++H2O
(紫色) (灰绿色) (亮绿色)
向50 mL 0.05 ml·L-1Cr2(SO4)3溶液中加入1.0 ml·L-1NaOH溶液50 mL,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溶液为紫色
B.溶液中有灰绿色沉淀
C.溶液为亮绿色
D.无法判断
答案 C
解析 n(Cr3+)=0.05 ml·L-1×50×10-3 L×2=0.005 ml,n(OH-)=1.0 ml·L-1×50×10-3 L=0.05 ml,Cr3++3OH-===Cr(OH)3↓,c(OH-)过量=eq \f(0.05-0.005×3 ml,0.1 L)=0.35 ml·L-1。而pH>13,即c(OH-)>0.1 ml·L-1时沉淀消失,溶液变亮绿色。
2.(1)常温下,要去除ZnSO4溶液中混有的Fe3+,可以通过调节溶液的pH来实现,试通过计算确定,当调节溶液的pH超过多少时可认为Fe3+沉淀完全?{已知:Ksp[Fe(OH)3]≈1×
10-39,溶液中c(Fe3+)=10-5 ml·L-1时可认为Fe3+沉淀完全。}
答案 Ksp[Fe(OH)3]=c(Fe3+)·c3(OH-)=10-5·c3(OH-)=10-39,则c(OH-)=eq \r(3,10-34) ml·L-1≈
10-11.3 ml·L-1,c(H+)=eq \f(Kw,cOH-)=eq \f(10-14,10-11.3) ml·L-1=10-2.7 ml·L-1,pH=-lg c(H+)=-lg 10-2.7=2.7。即调节溶液的pH大于2.7时,Fe3+沉淀完全。
(2)常温下,如何去除ZnSO4溶液中混有的Fe2+{已知:Ksp[Fe(OH)2]=4.9×10-17,Ksp[Zn(OH)2]=1.2×10-17}?
答案 先加入氧化剂如H2O2把Fe2+氧化成Fe3+,再加入ZnO等调节溶液的pH大于2.7。
沉淀溶解的其他方法
(1)生成配合物法:如AgCl沉淀可溶于氨水,其溶解原理为AgCl电离出的Ag+与NH3·H2O作用生成可溶但难电离的配离子[Ag(NH3)2]+,则AgCl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c(Ag+)减小,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直至AgCl完全溶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gCl+2NH3·H2O[Ag(NH3)2]++Cl-+2H2O。
(2)氧化还原法:有些金属硫化物(如CuS、HgS等)不溶于非氧化性酸,只能溶于氧化性酸,则可通过减小c(S2-)来达到使沉淀溶解的目的,例如:3CuS+8HNO3(稀)===3Cu(NO3)2+3S+2NO↑+4H2O。
二、沉淀的转化
1.沉淀转化的过程探究
(1)实验探究AgCl、AgI、Ag2S的转化
思考与讨论
①通过上述实验,你能比较出AgCl、AgI、Ag2S三者溶解度的大小及Ksp的大小顺序吗?
提示 溶解度的大小顺序为AgCl>AgI>Ag2S,Ksp的大小顺序为Ksp(AgCl)>Ksp(AgI)>Ksp(Ag2S)。
②已知常温下Ksp(AgCl)=1.8×10-10,Ksp(AgI)=8.5×10-17,试应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为什么AgCl能转化成AgI?写出该沉淀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提示 当向AgCl沉淀中滴加KI溶液时,溶液中Ag+与I-的离子积——Q(AgI)>Ksp(AgI),因此,Ag+与I-结合生成AgI沉淀,导致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直至建立新的沉淀溶解平衡:
如果加入足量的KI溶液,上述过程可以继续进行,直到绝大部分AgCl沉淀转化为AgI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I-(aq)+AgCl(s)AgI(s)+Cl-(aq)。
③AgCl可以转化为AgBr,思考AgBr有可能转化为AgCl吗?
提示 有可能。当溶液中c(Ag+)·c(Br-)之积小于Ksp(AgBr)而c(Cl-)·c(Ag+)之积大于Ksp(AgCl)时,就会使AgBr沉淀转化为AgCl沉淀。即向AgBr沉淀溶解的平衡体系中加入浓度足够大的Cl-,就会使AgBr沉淀转化为AgCl沉淀。
(2)实验探究Mg(OH)2与Fe(OH)3的转化
思考与讨论
已知:Ksp[Mg(OH)2]=5.6×10-12,Ksp[Fe(OH)3]=2.8×10-39,试应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为什么Mg(OH)2能转化成Fe(OH)3?
提示 当向Mg(OH)2沉淀中加入FeCl3溶液时,溶液中的OH-与Fe3+的离子积——Q[Fe(OH)3]>Ksp[Fe(OH)3],因此,Fe3+与OH-结合生成Fe(OH)3沉淀,导致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直至建立新的沉淀溶解平衡。
如果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上述过程可以继续进行,直至绝大部分Mg(OH)2沉淀转化为Fe(OH)3沉淀。
2.沉淀转化的实质与条件
(1)沉淀的转化是指由一种难溶物转化为另一种难溶物的过程,其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2)条件: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两者溶解度相差越大,转化越容易。
特别提醒 沉淀的转化也可以由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较大的沉淀。
3.沉淀转化的应用
(1)锅炉除水垢(含有CaSO4):CaSO4(s)eq \(―――――→,\s\up7(Na2CO3溶液))CaCO3(s)eq \(―――――→,\s\up7(加酸如盐酸))Ca2+(aq),反应为CaSO4(s)+Na2CO3(aq)CaCO3(s)+Na2SO4(aq),CaCO3+2HCl===CaCl2+H2O+CO2↑。
(2)自然界中矿物的转化:原生铜的硫化物eq \(―――――→,\s\up7(氧化、淋滤))CuSO4溶液eq \(―――――――――――――――→,\s\up7(渗透、遇闪锌矿ZnS和方铅矿PbS))铜蓝(CuS),反应为CuSO4+ZnSCuS+ZnSO4、CuSO4+PbSCuS+PbSO4。
(3)工业废水处理
工业废水处理过程中,重金属离子可利用沉淀转化原理用FeS等难溶物转化为HgS、Ag2S、PbS等沉淀。
用FeS除去Hg2+的离子方程式:FeS(s)+Hg2+(aq)HgS(s)+Fe2+(aq)。
(4)防治龋齿:食物、饮用水和牙膏中添加氟化物,氟离子会跟牙齿表面釉质层的主要成分——羟基磷灰石发生沉淀的转化生成氟磷灰石:Ca5(PO4)3OH(s)+F-(aq)Ca5(PO4)3F(s)+OH-(aq),氟磷灰石的溶解度比羟基磷灰石的小,更能抵抗酸的侵蚀。
(1)溶解度小的沉淀不能转化为溶解度比其大的沉淀( )
(2)向AgCl沉淀中加入KI溶液,由白色沉淀转变成黄色沉淀,是由于Ksp(AgI)
答案 (1)× (2)√ (3)√
1.化工生产中常用MnS作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Cu2+(aq)+MnS(s)CuS(s)+Mn2+(aq),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nS的溶解度比CuS的溶解度大
B.该反应达平衡时c(Mn2+)=c(Cu2+)
C.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后,c(Mn2+)变大
D.也可以用FeS作沉淀剂
答案 B
解析 根据沉淀转化的条件可知,Ksp(MnS)>Ksp(CuS),A项正确;该反应达平衡时c(Mn2+)、c(Cu2+)保持不变,但不相等,B项错误;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后,平衡正向移动,c(Mn2+)变大,C项正确;溶解度比CuS(s)大的FeS(s)、MnS(s)、ZnS(s)等难溶物都可作为沉淀剂,D项正确。
2.已知25 ℃时,几种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如下表:
某学习小组欲探究CaSO4沉淀转化为CaCO3沉淀的可能性,实验步骤如下:
①向100 mL 0.1 ml·L-1的CaCl2溶液中加入0.1 ml·L-1的Na2SO4溶液100 mL,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①中加入3 g 固体Na2CO3,搅拌,静置后弃去上层清液。
③再加入蒸馏水搅拌,静置后再弃去上层清液。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由题中信息知Ksp越大,表示电解质的溶解度越______(填“大”或“小”)。
(2)写出第②步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第③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补充第④步操作及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该原理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一个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 (2)Na2CO3(aq)+CaSO4(s)CaCO3(s)+Na2SO4(aq) (3)洗去沉淀中附着的SOeq \\al(2-,4) (4)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无色无味的气体 (5)将锅炉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CaCO3,再用盐酸除去
解析 沉淀类型相同时,Ksp越大,表示电解质的溶解度越大,溶解度小的沉淀会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要证明CaSO4完全转化为CaCO3,可以加入盐酸,因为CaSO4不和盐酸反应,而CaCO3可完全溶于盐酸。在实际生活、生产中利用此反应可以将锅炉水垢中的CaSO4转化为CaCO3,再用盐酸除去。
题组一 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1.要使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Pb2+沉淀,可用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等作沉淀剂,已知Pb2+与这些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溶解度如下:
由上述数据可知,选用的沉淀剂最好为( )
A.硫化物 B.硫酸盐
C.碳酸盐 D.以上沉淀剂均可
答案 A
解析 要将Pb2+沉淀,就要形成溶解度最小的物质,由表中数据可知,PbS的溶解度最小,故选用的沉淀剂最好为硫化物。
2.向含有MgCO3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盐酸(忽略体积变化),下列数值变小的是( )
A.c(COeq \\al(2-,3)) B.c(Mg2+)
C.c(H+) D.Ksp(MgCO3)
答案 A
解析 含MgCO3固体的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CO3(s)Mg2+(aq)+COeq \\al(2-,3)(aq),滴加少许浓盐酸,H+与COeq \\al(2-,3)反应,使平衡向右移动,则c(Mg2+)和c(H+)增大,c(COeq \\al(2-,3))减小,温度不变,Ksp(MgCO3)不变,故A正确。
3.已知在pH为4~5的环境中,Cu2+、Fe2+几乎不水解,而Fe3+几乎完全水解。工业上制CuCl2溶液是将浓盐酸用蒸气加热到80 ℃左右,再慢慢加入粗氧化铜(含少量杂质FeO),充分搅拌使之溶解。欲除去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下述方法可行的是( )
A.向溶液中通入Cl2,再加入纯净的CuO粉末调节pH为4~5
B.向溶液中通入H2S使Fe2+沉淀
C.向溶液中通入Cl2,再通入NH3,调节pH为4~5
D.加入纯Cu将Fe2+还原为Fe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通入Cl2可将Fe2+氧化为Fe3+,再转化为Fe(OH)3而除去,A项正确;在酸性溶液中H2S与Fe2+不反应,而H2S与Cu2+反应生成CuS沉淀,B项错误;通入NH3会引入新的杂质离子NHeq \\al(+,4),C项错误;由金属的活动性Fe>Cu知,D项错误。
4.实验室测定水体中氯离子的含量时常使用AgNO3溶液滴定法,已知在25 ℃时几种银盐的Ksp和颜色如下表:
可用作滴定Cl-指示剂的是( )
A.K2CrO4 B.Na2CO3
C.NaBr D.NaI
答案 A
解析 测定水体中的Cl-,选用AgNO3溶液滴定,当Cl-消耗完后,Ag+应与指示剂反应,生成一种有色的沉淀,则选择的指示剂的阴离子应在Cl-后面沉淀,显然不能选择NaBr和NaI,另外Ag2CO3为白色沉淀,无法与AgCl沉淀区分开来,故只能选择K2CrO4。当Ag+浓度相同时,Cl-在CrOeq \\al(2-,4)之前沉淀,设两者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c(Ag+)分别为x ml·
L-1和y ml·L-1,AgCl:x2=1.8×10-10,x≈1.34×10-5 ;Ag2CrO4:eq \f(y3,2)=2.0×10-12,y≈1.59×
10-4,由此可知CrOeq \\al(2-,4)沉淀时需要的Ag+浓度更大。
题组二 沉淀的转化
5.某小组研究沉淀之间的转化,实验设计如下(已知:AgCl为白色固体,AgI为黄色固体):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
B.实验①和②说明Ag+(aq)与Cl-(aq)的反应是有限度的
C.实验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l转化为AgI
D.实验①和③可以证明AgI比AgCl更难溶
答案 B
解析 浊液a为氯化银沉淀与硝酸银和硝酸钠的混合物,AgCl(s)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A正确;实验①和②中硝酸银过量,向硝酸银和硝酸钠的混合液中加入NaCl溶液,Ag+(aq)与Cl-(aq)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判断实验①Ag+(aq)与Cl-(aq)反应是有限度的,B错误;实验③中颜色变化说明发生反应:AgCl(s)+I-(aq)AgI(s)+Cl-(aq),即AgCl转化为AgI,C正确;实验①和③可以证明:Ksp(AgI)<Ksp(AgCl),即AgI比AgCl更难溶,D正确。
6.已知:Ksp(CuS)=1.3×10-36,Ksp(MnS)=2.6×10-13。工业生产中常用MnS作为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Cu2+(aq)+MnS(s)CuS(s)+Mn2+(aq)。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达平衡后,继续加入MnS,废水中Cu2+的去除率增加
B.该反应可将工业废水中的Cu2+沉淀完全
C.向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后,c(Mn2+)变大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1023
答案 A
解析 达到平衡后,增加MnS的使用量,平衡不移动,废水中Cu2+的去除率不改变,故A错误;利用此反应可将工业废水中的Cu2+沉淀完全,故B项正确;c(Cu2+)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所以c(Mn2+)变大,故C正确;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eq \f(cMn2+,cCu2+)=eq \f(KspMnS,KspCuS)=2.0×1023,故D正确。
7.已知:25 ℃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 ℃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25 ℃时,Mg(OH)2的悬浊液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25 ℃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 mL 0.01 ml·L-1 NH4Cl溶液中的Ksp小
D.25 ℃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
答案 B
解析 A项,Mg(OH)2与MgF2同属于AB2型沉淀,Ksp[Mg(OH)2]
A.升高温度,Na2CO3溶液的Kw和c(OH-)均会增大
B.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COeq \\al(2-,3)(aq)+CaSO4(s)CaCO3(s)+SOeq \\al(2-,4)(aq)
C.该条件下,CaCO3溶解度约为1×10-3 g
D.CaSO4和CaCO3共存的悬浊液中,eq \f(cSO\\al(2-,4),cCO\\al(2-,3))=9×104
答案 C
解析 升高温度,水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Kw增大,Na2CO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c(OH-)增大,故A项正确;沉淀由难溶物质转变为更难溶的物质,故B项正确;由Ksp(CaCO3)可知饱和CaCO3溶液的浓度为1×10-5 ml·L-1,100 mL饱和CaCO3溶液中含有CaCO3的质量为1×10-4 g,溶解度约为1×10-4 g,故C项错误;CaSO4和CaCO3共存的悬浊液中,eq \f(cSO\\al(2-,4),cCO\\al(2-,3))=eq \f(KspCaSO4,KspCaCO3)=9×104,故D项正确。
9.可溶性钡盐有毒,医院中常用无毒硫酸钡作为内服“钡餐”造影剂。医院抢救钡离子中毒者时,除催吐外,还需要向中毒者胃中灌入硫酸钠溶液。已知:某温度下,Ksp(BaCO3)=5.1×
10-9;Ksp(BaSO4)=1.1×10-10。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不用碳酸钡作为内服造影剂,是因为碳酸钡比硫酸钡更难溶
B.可以用0.36 ml·L-1的Na2SO4溶液给钡离子中毒者洗胃
C.抢救钡离子中毒者时,若没有硫酸钠也可以用碳酸钠溶液代替
D.误饮c(Ba2+)=1.0×10-5 ml·L-1的溶液时,会引起钡离子中毒
答案 B
解析 碳酸钡能与胃酸反应生成可溶性钡盐,所以不能用碳酸钡作为内服造影剂,A错误;用0.36 ml·L-1的Na2SO4溶液给钡离子中毒者洗胃,反应后c(Ba2+)=eq \f(1.1×10-10,0.36) ml·L-1≈
3.1×10-10 ml·L-1
10.在AgCl悬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s)Ag+(aq)+Cl-(aq)。已知常温下,Ksp(AgCl)=1.8×10-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AgCl悬浊液中c(Cl-)≈1.34×10-5 ml·L-1
B.温度不变,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少量NaCl粉末,平衡向左移动,Ksp(AgCl)减小
C.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少量NaBr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沉淀,说明Ksp(AgCl)<Ksp(AgBr)
D.常温下,将0.001 ml·L-1 AgNO3溶液与0.001 ml·L-1 KCl溶液等体积混合,无沉淀析出
答案 A
解析 AgCl的溶度积Ksp(AgCl)=c(Ag+)·c(Cl-)=1.8×10-10,则AgCl悬浊液中c(Cl-)=c(Ag+)
≈1.34×10-5 ml·L-1,A正确;温度不变,Ksp(AgCl)不变,B错误;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少量NaBr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沉淀,说明AgBr的溶解度小于AgCl,则有Ksp(AgCl)>Ksp(AgBr),C错误;0.001 ml·L-1 AgNO3溶液与0.001 ml·L-1 KCl溶液等体积混合,此时离子积Q=c(Ag+)·c(Cl-)=0.000 52=2.5×10-7>Ksp(AgCl),故可以生成AgCl沉淀,D错误。
11.不同温度(T1和T2)时,硫酸钡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硫酸钡在水中溶解时吸收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
B.加入BaCl2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c点
C.c点时,在T1、T2两个温度下均有固体析出
D.a点和b点的Ksp相等
答案 D
解析 因为硫酸钡在水中溶解时吸收热量,则温度升高硫酸钡的Ksp增大,T2时硫酸钡的Ksp大于T1时硫酸钡的Ksp,故T2>T1,A错误;硫酸钡溶液中存在着沉淀溶解平衡,a点在平衡曲线上,加入BaCl2固体,c(Ba2+)增大,平衡左移,c(SOeq \\al(2-,4))应降低,所以不能使溶液由a点变到c点,B错误;在T1时c点溶液的Q>Ksp,有沉淀析出,在T2时c点溶液的Q<Ksp,没有沉淀析出,C错误;温度不变,Ksp不变,同一温度下,在曲线上的任意一点Ksp都相等,D正确。
12.氯化铜晶体(CuCl2·xH2O)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作反应的催化剂、消毒剂等。由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CO3、SiO2]制备氯化铜晶体的方案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酸溶时适当升高温度并不断搅拌,有利于提高铜的浸取率
B.滤渣Ⅰ为SiO2
C.常温下,已知Ksp[Fe(OH)3]=4.0×10-38,欲使调pH后溶液中c(Fe3+)≤4.0×10-5 ml·
L-1,必须控制溶液pH≥3
D.在坩埚中加热CuCl2·xH2O晶体可得到纯净的无水CuCl2
答案 D
解析 孔雀石加入稀酸进行酸浸,根据孔雀石的成分可知产生的气体为CO2,过滤得到的滤渣Ⅰ为难溶物SiO2,滤液中含有Cu2+、Fe2+等,通入氯气将Fe2+氧化为Fe3+,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加入Cu(OH)2调节pH过滤得到Fe(OH)3沉淀,结晶得到CuCl2·xH2O。酸溶时适当升高温度并不断搅拌,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并使反应充分进行,有利于提高铜的浸取率,A正确;当c(Fe3+)=4×10-5 ml·L-1时,溶液中c(OH-)=eq \r(3,\f(4.0×10-38,4.0×10-5)) ml·L-1=10-11 ml·
L-1,则此时溶液中c(H+)=10-3 ml·L-1,所以需要控制溶液pH≥3,C正确;加热CuCl2·xH2O晶体时会促进Cu2+的水解,HCl挥发,会有Cu(OH)2生成,Cu(OH)2受热分解生成CuO,所以最终得到的固体为CuO,D错误。
13.工业上制取CuCl2的生产流程如下:
请结合下表数据,回答问题:
(1)在溶液A中加入NaClO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溶液B中加入Cu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Cu(OH)2中加入盐酸使Cu(OH)2转化为CuCl2,采用稍过量盐酸和低温蒸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将Fe2+氧化为Fe3+,使后续分离更加完全 (2)调节溶液的pH为3~4,使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 (3)洗涤Cu(OH)2表面的可溶性杂质 (4)抑制Cu2+的水解
解析 (1)由生产流程可知,加入NaClO的目的是将Fe2+氧化为Fe3+,以便在后续的生产中完全除去。(2)溶液B呈酸性,Fe3+可溶,加入的CuO可以与酸反应,提高溶液的pH,当溶液的pH为3~4时,Fe3+就会以Fe(OH)3的形式沉淀出来。(4)CuCl2溶液在蒸发结晶过程中会发生水解反应:Cu2++2H2OCu(OH)2+2H+,加入稍过量盐酸和采用低温蒸干可抑制Cu2+水解,从而得到较高纯度的产品。
14.(2022·湖北黄石高二检测)废弃电池随意丢弃会对土壤或水产生污染,电池中含有的重金属离子对植物生长有毒害作用,摄入人体还会伤害人的脑细胞、神经、肝、肾、骨骼等。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一些难溶物常温下的溶度积常数如表:
(1)该同学在含有相同浓度Mn2+和Cu2+的溶液中滴加Na2S的稀溶液,观察到先出现的沉淀颜色是_____,该实验说明在相同条件下Ksp越小,物质的溶解度_____(填“越大”或“越小”)。
(2)已知室温下铁离子开始沉淀的pH为1.0,则此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若溶液中含有与Fe3+等浓度的Al3+,调节pH使Fe3+沉淀完全时,其中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Al(OH)3沉淀。
(3)某工业废水中含有Cu2+、Pb2+、Hg2+杂质,利用沉淀转化原理最适宜加入过量的________(填字母)。
A.FeS B.Fe2O3
C.Na2S D.ZnO
写出加入该试剂除去Pb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FeCl3·6H2O晶体得到纯的无水FeCl3,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黑色 越小 (2)2.6 ml·L-1 含有 (3)A FeS(s)+Pb2+(aq)Fe2+(aq)+PbS(s) (4)在HCl气流中加热
解析 (1)由于Ksp(MnS)>Ksp(CuS),所以CuS更难溶,在含有相同浓度的Mn2+和Cu2+的溶液中滴加Na2S的稀溶液,优先析出CuS沉淀,为黑色沉淀。
(2)室温下铁离子开始沉淀的pH为1.0,则溶液中c(OH-)=10-13 ml·L-1,此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Fe3+)=eq \f(Ksp[FeOH3],c3OH-)=eq \f(2.6×10-39,10-133) ml·L-1=2.6 ml·L-1,调节pH使Fe3+沉淀完全时,认为溶液中c(Fe3+)<10-5 ml·L-1,此时溶液中c3(OH-)=eq \f(Ksp[FeOH3],cFe3+)=eq \f(2.6×10-39,10-5)=2.6×10-34,此时c(Al3+)·c3(OH-)=2.6×2.6×10-34=6.76×10-34>Ksp[Al(OH)3],所以含有Al(OH)3沉淀。
(3)加入试剂应足量,为避免引入新的杂质,且要使三种离子生成沉淀,最好选择难溶于水的FeS,使它们转化为更难溶解的金属硫化物沉淀,同时可避免引入新的杂质,FeS除去Pb2+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S(s)+Pb2+(aq)Fe2+(aq)+PbS(s)。
(4)在空气中直接加热FeCl3·6H2O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FeCl3,原因是在空气中直接加热FeCl3·6H2O晶体会发生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HCl,为了抑制其水解应该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脱水。
15.软锰矿的主要成分为MnO2,还含有Fe2O3、MgO、Al2O3、CaO、SiO2等杂质,工业上用软锰矿制取MnSO4·H2O的流程如图:
已知:部分金属阳离子完全沉淀时的pH如下表
(1)“浸出”过程中MnO2转化为Mn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步除杂中形成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调pH至5~6所加的试剂,可选择________(填字母)。
a.CaO b.MgO
c.Al2O3 d.氨水
(3)第2步除杂,主要是将Ca2+、Mg2+转化为相应氟化物沉淀除去,写出MnF2除去Mg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已知:MnF2的Ksp=5.3×10-3;CaF2的Ksp=1.5×10-10;MgF2的Ksp=7.4×10-11)。
(4)取少量MnSO4·H2O溶于水,配成溶液,测其pH发现该溶液显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答案 (1)MnO2+SO2===SOeq \\al(2-,4)+Mn2+
(2)Al(OH)3、Fe(OH)3 ab
(3)MnF2(s)+Mg2+(aq)Mn2+(aq)+MgF2(s) 7.2×107
(4)Mn2++2H2OMn(OH)2+2H+
解析 (1)SO2将MnO2还原为MnSO4,故“浸出”过程中MnO2转化为Mn2+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SO2===SOeq \\al(2-,4)+Mn2+。(2)调节pH至5~6,由氢氧化物完全沉淀的pH可知,铁离子、铝离子转化为沉淀,则滤渣1为Fe(OH)3、Al(OH)3,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杂质,所以可加氧化钙或氧化镁调节溶液的pH。(3)氟化锰是难溶物,书写离子方程式用化学式形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F2(s)+Mg2+(aq)Mn2+(aq)+MgF2(s);K=eq \f(cMn2+,cMg2+)=eq \f(cMn2+·c2F-,cMg2+·c2F-)=eq \f(KspMnF2,KspMgF2)=eq \f(5.3×10-3,7.4×10-11)≈7.2×107。(4)MnSO4是强酸弱碱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离子方程式为Mn2++2H2OMn(OH)2+2H+。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白色沉淀析出
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
黄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NaCl+AgNO3===
AgCl+NaNO3
AgCl(s)+KI(aq)
AgI(s)+KCl(aq)
2AgI(s)+Na2S(aq)
Ag2S(s)+2NaI(aq)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MgCl2+2NaOH===
Mg(OH)2↓+2NaCl
3Mg(OH)2(s)+2FeCl3(aq)
2Fe(OH)3(s)+3MgCl2(aq)
难溶电解质
CaCO3
CaSO4
MgCO3
Ksp
3.4×10-9
4.9×10-5
6.8×10-6
化合物
PbSO4
PbCO3
PbS
溶解度/g
1.03×10-4
1.81×10-7
1.84×10-14
难溶盐
AgCl
AgBr
AgI
Ag2CrO4
Ag2CO3
Ksp
1.8×10-10
5.4×10-13
8.5×10-17
2.0×10-12
8.1×10-12
颜色
白色
淡黄色
黄色
砖红色
白色
物质
Fe(OH)2
Cu(OH)2
Fe(OH)3
溶度积(25 ℃)
8.0×10-16
2.2×10-20
4.0×10-38
完全沉淀时的pH范围
≥9.6
≥6.4
3~4
物质
FeS
CuS(黑色)
MnS(红色)
PbS
HgS
ZnS
Ksp
6.3×10-18
1.3×10-35
2.5×10-13
3.4×10-28
6.4×10-33
1.6×10-24
物质
Fe(OH)3
Al(OH)3
Mn(OH)2
Pb(OH)2
Zn(OH)2
-
Ksp
2.6×10-39
3.2×10-34
4.5×10-13
1.0×10-16
1.2×10-17
-
金属阳离子
Fe3+
Al3+
Mn2+
Mg2+
完全沉淀时的pH
3.2
5.2
10.4
12.4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优秀第1课时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a href="/hx/tb_c4002429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优秀第1课时导学案</a>,共13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金属材料第1课时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hx/tb_c161991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二节 金属材料第1课时学案</a>,共13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第2课时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hx/tb_c161983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三节 物质的量第2课时学案及答案</a>,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