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表格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表格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桃源,品“异”点,溯源桃源,解读“桃花源情结”,联系现实,勾连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桃花源记》
教学目标
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 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3.品味作品的语言。
4.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桃花源情结”。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 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3.品味作品的语言。
教学难点:
1. 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2. 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桃花源情结”。。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三、探桃源,品“异”点
桃花源仅仅是因为这些“美点”就成为千年国人绕不去的情结吗?显然,还有更层次的内容需要我们去挖掘。
小组讨论,桃花源的奇特之处在哪里呢?
(屏幕显示)
桃花源“异”于何处?
明确:
①遇见桃花源的偶然性。
“忘路之远近”,便奇;“忽逢”,又一奇;“中无杂树”,三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四奇;“山有小口”,“初极狭”,五奇;“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六奇!
②迷失桃源的必然性。
“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又一奇。
③小结:
偶然性与必然性,组合成一个特殊的情节。因为初遇的偶然,所以结局的迷失变成了必然。这是最高明的悬念设置,同样也体现了桃花源的虚幻。
(屏幕显示)
遇见桃源的偶然+迷失桃源的必然=虚幻的桃花源
悬念结构
在悬念结构营造的奇特之中,有一处最动人心神的“异”点,同学们细细品味其中的深意。
(屏幕显示)
动人心神的“异”点——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异”于何处?
= 1 \* GB2 \* MERGEFORMAT ⑴理解句意,说说自己对此句的解读。
⑵互文解意,深入理解句子。
①关注《桃花源记》记叙的时间——晋太元中
(屏幕显示)
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公元376——396年)。其间,政治极度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生活荒淫,互相倾轧,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21年就爆发大小战争60场。
可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当时的社会对百姓造成的影响?
预设:
民不聊生、硝烟弥漫、生灵涂炭、水深火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流离失所、
背井离乡、无家可归、饥寒交迫、奄奄一息、食不饱腹、衣不蔽体、血肉横飞、
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惊慌失措、硝烟四起、轰然坍塌、惊恐万状
②诗文资料补充:
(屏幕显示)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曹操《蒿里行》)
兵革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其三》)
③从汉到晋,甚至是后世千年,战火从未从人间消失。但是,时光在桃源中是平静的,“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不正是身处战乱纷争的人们的向往吗?
有感情齐诵此句。(尝试分别用平和的语气、羡慕的语气、自豪的语气、遗憾的语气诵读此句,感知语句背后的复杂情感。)
= 2 \* GB2 \* MERGEFORMAT ⑵小结: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写道“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无年历记时日,四季推移自成岁。只有物理时间自然流淌,甚至“于何劳智慧”!充满着“智慧”的今天只有智慧带来的痛苦。这是对宁静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啊。
(屏幕显示)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桃花源诗》
不要问何世了,秦后的一切都令人叹惋,无论是魏晋还是汉!再次齐读“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体会其中动人心神的地方。
(屏幕显示)
桃源亘古不变的平静时光:现实纷乱多变的世道=理想之光
对比反衬
四、溯源桃源,解读“桃花源情结”
令人迷醉的美,勾人心魄的悬念结构以及迷人的理想之光,这些是不是桃花源成为国人千年情结的所有原因呢?当我们重新回归到文章,会发现文中还有三处写实的点。
(屏幕显示)
具体的时间:晋太元中
真实的籍贯:武陵人
可靠的人物:南阳刘子骥
作者为什么在虚幻的故事中加入真实的成分呢?
明确:
= 1 \* GB2 \* MERGEFORMAT ⑴作者的写作目的只是为了突出真实性,吸引读者吗?请你画出桃花源和这些古籍描述的内容相似的地方。
(屏幕显示)
上古歌谣《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於何有哉。”
《道德经》:“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礼记·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老子》:“小国寡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学生阅读材料,发言。
师小结:桃花源并不是陶渊明的首创,它是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层的理想,桃花源有着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历史的渊源。
= 2 \* GB2 \* MERGEFORMAT ⑵桃花源超越典籍中的乌托邦式想象的地方在哪里?
明确:
陶渊明将这种乌托邦精神化了,将桃花源变成了一种社会理想,一种人生理想,一种精神的境界,不但人与人没有矛盾,而且人与自然也和谐相处。
(屏幕显示)
陶渊明将这种乌托邦精神化了,将桃花源变成了一种社会理想,一种人生理想,一种精神的境界,不但人与人没有矛盾,而且人与自然也和谐相处。——孙绍振教授
⑶他结合写实的叙述与缥缈的想象,解决了空想的神秘和理想的真诚这一矛盾。
(屏幕显示)
遇见桃源的偶然结合迷失桃源的必然
桃源平静的时光对比现实纷乱的世道
真实写实的叙述穿插缥缈美好的想象
结成迷醉千年的“桃花源情结”
五、联系现实,勾连生活
1.与老子的“小国寡民”和儒家的“大同之世”相比,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已经不再是抽象义理的阐述者,而是一幅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画卷。它凝聚了陶渊明对社会、人生和理想的思考与追求,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请大家结合课堂所学,桃花源情结在现代社会还有存在的价值吗?将自己的思考写下来。
2.“面对现实,追求理想,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也是人类应付目前并且向上发展的两个阶梯。”对现实的不满与厌倦,必然会导致人们对更加美好的生活的向往,从而获得生存的动力。“桃源”作为个人与社会理想境界的一种精神传统,成为了中国历代文人的精神家园,在现实中感到精神疲惫时便在这个理想国度中获得希望的源泉。它体现着人类理想的终极追寻和纯粹的精神向往。
(屏幕显示)
桃花源情结——
李白:“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王维:“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张旭:“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刘禹锡:“仙家一出寻无踪,至今水流山重重。”
……
陶渊明所创造的”桃源”理想因其展示的诗意栖居的和谐境界,成为中国文化乌托邦的代名词,“它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既是审美的,也是人生的,因而逗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心向往之。”
(屏幕显示)
桃花源情结——
同样,在科技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当我们在现实中左顾右盼,张皇失措时,不妨停下来等一等灵魂的脚步,用桃花源情结开启理想的光,带来精神上的洗礼。
我们围绕“桃花源情结”这个话题解读了《桃花源记》,看见这一情结延续千年背后的心理原因。当课结束的时候,我们对于理想和现实的思考还要继续进行。请同学们将自己的思考写在课堂作业单上。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话题导入,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认真研读,分析文章,结束语,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了解作者,合作探究,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精思细研,把握内容,探究体悟,培养情趣,拓展延伸,提升素养,答疑解惑,小结教学,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