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4 电容器的电容优质第1课时学案设计
展开[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电容器及电容器的主要构造。2.理解电容的概念及其定义式(重难点)。3.知道电容器充、放电的实验原理和实验电路。
一、电容器
1.基本构造: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距很近的导体,都可以看成一个电容器。
2.充电、放电:
(1)充电:把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使两个极板上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过程。充电后,跟电源正极相连的极板带正电,跟电源负极相连的极板带负电。充电过程如图甲所示。
(2)放电:用导线把充电后的电容器的两个极板接通,两个极板上的电荷中和,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放电后,电容器任一极板带电荷量均为零。放电过程如图乙所示。
3.从能量的角度区分充电与放电:充电是从电源获得能量储存在电容器中,放电是把电容器中的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4.电容器的电荷量:其中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1)电容器只能储存同种电荷。( × )
(2)电容器带电时,两个极板只有一个板上有电荷。( × )
例1 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关于平行板电容器的充、放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正电
B.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负电
C.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正电
D.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且上极板带负电
答案 A
解析 开关接1时,平行板电容器充电,上极板与电源正极相连,故上极板带正电,A对,B错;开关接2时,平行板电容器放电,放电结束后上、下极板均不带电,C、D错。
二、电容 常用电容器
1.电容
(1)定义: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U的比值,叫作电容器的电容。
(2)定义式:C=eq \f(Q,U)(比值定义法)
Q指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
(3)单位:电容的国际单位:法拉,简称:法,用字母F表示,常用的单位还有微法和皮法,1 F=106 μF=1012 pF。
(4)物理意义: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大小的物理量。
(5)由C=eq \f(Q,U)表明,电容器的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间的电势差为1 V时电容器需要带的电荷量。
2.击穿电压和额定电压
(1)击穿电压:电介质不被击穿时加在电容器两极板上的极限电压,若电压超过这一限度,电容器就会损坏。
(2)额定电压:电容器外壳上标的电压是工作电压(或称额定电压),也是电容器正常工作时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
(3)额定电压比击穿电压低。
3.常用电容器
(1)分类:从构造上看,可以分为固定电容器和可变电容器两类。
(2)固定电容器有:聚苯乙烯电容器、电解电容器等。
(3)可变电容器由两组铝片组成,固定的一组铝片叫作定片,可以转动的一组铝片叫作动片。转动动片,使两组铝片的正对面积发生变化,电容就随着改变。
(1)电容器的电容跟它所带电荷量成正比。( × )
(2)对于确定的电容器,它所带电荷量跟它两极板间电压的比值保持不变。( √ )
(3)同一个电容器额定电压和击穿电压相等。( × )
(4)当加在电容器的电压超过额定电压时,电容器将被击穿。( × )
例2 (2022·普陀中学高二期中)心室纤颤是一种可危及生命的疾病。如图所示为一种叫作心脏除颤器的设备,某型号AED模拟治疗仪器的电容器电容是25 μF,充电至6 kV电压,如果电容器在3 ms时间内完成放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流保持不变
B.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为6 kV
C.电容器充满电的电荷量是1.5 C
D.电容器充满电的电荷量是0.15 C
答案 D
解析 电容器放电过程中电流随着电容器电荷量的减少而减小,故A错误;电容器铭牌上的电压为额定电压,所以根据题意可知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为6 kV,而击穿电压要比6 kV高,故B错误;根据电容定义式可得电容器充满电的电荷量为Q=CU=25×10-6×6 000 C=
0.15 C,故C错误,D正确。
例3 如图所示为某一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和两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图线,若将该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从40 V降低到36 V,对电容器来说正确的是( )
A.是充电过程
B.是放电过程
C.该电容器的电容为5×10-2 F
D.该电容器的电荷量变化量为0.2 C
答案 B
解析 由Q=CU知,U降低,则Q减小,故为放电过程,A错,B对;C=eq \f(Q,U)=eq \f(0.2,40) F=5×10-3 F,C错;ΔQ=CΔU=5×10-3×4 C=0.02 C,D错。
电容器电容的另一表达式
如图所示,Q-U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其中Q为一个极板上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U为两板间的电势差,直线的斜率表示电容大小。因此C=eq \f(ΔQ,ΔU),即电容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加(或减小)1 V所增加(或减小)的电荷量。
三、实验: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
1.实验器材
8 V的直流电源、单刀双掷开关、平行板电容器、电流表、电压表、小灯泡、导线若干。
2.实验步骤
(1)按图连接好电路。
(2)把单刀双掷开关S接在上面,使触点1和触点2连通,观察电容器的充电现象,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将单刀双掷开关S接在下面,使触点3和触点2连通,观察电容器的放电现象,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记录好实验结果,关闭电源。
3.实验记录和分析
一位同学用电流传感器观察电容器放电过程的变化情况得到的I-t图像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是8 V。
(1)在图中画一个竖立的狭长矩形(在图的最左边),它的面积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2)怎样根据I-t图像估算电容器在全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试着算一算。
答案 (1)一段时间内电路中流过的电荷量。
(2)计算图线与横轴间的面积,约为40格,Q≈3.2×10-3 C。注意:“面积”的计算:计算格子数,小于半格的舍去,大于半格的算一格。
例4 (2022·温州高一期末)在“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实验中,
(1)用如图所示的电容器做实验,电容器外壳上面标着“2 200 μF,10 V”的字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的击穿电压为10 V
B.电压为10 V时,电容器才正常工作
C.电容器电压为5 V时,电容是2 200 μF
D.电容器电压为5 V时,电容是1 100 μF
(2)把干电池E、电阻箱R、电容器C、电流表G、单刀双掷开关S按照电路图连成实验电路,将电阻箱R调到合适阻值。
①先使开关S接1,电源给电容器充电,观察到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为 ;
A.逐渐偏转到某一刻度后保持不变
B.逐渐偏转到某一刻度后迅速回到0
C.迅速偏转到某一刻度后保持不变
D.迅速偏转到某一刻度后逐渐减小到0
②电容器充电完毕,断开开关,此时如图所示电路图中电容器上极板 (填“带正电”“带负电”或“不带电”);
③然后将开关S接2,电容器放电。在放电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为i,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电容器两极板电势差为U,电容器的电容为C。关于i、Q、U、C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 。
答案 (1)C (2)①D ②带正电 ③B
解析 (1)10 V是电容器的额定电压,不是电容器的击穿电压,A错误;10 V是电容器的额定电压,电压低于10 V时,电容器也能正常工作,B错误;电容与电容器所加电压无关,只与自身构造有关,可知电容器电压为5 V时,电容是2 200 μF,C正确,D错误。
(2)①使开关S接1,电源给电容器充电,电路瞬间有了充电电流,随着电容器所带电荷量逐渐增大,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逐渐增大,充电电流逐渐减小,所以此过程中观察到电流表指针迅速偏转到某一刻度后逐渐减小到0,D正确,A、B、C错误。
②由电路图可知,电容器上极板与电源正极相连,故电容器充电完毕,断开开关,电容器上极板带正电。
③放电过程中,电容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和电容器极板间电压没有关系,可知电容器电容保持不变,D错误;放电过程中,电容器所带电荷量逐渐减小,根据电容定义式C=eq \f(Q,U)
可知电容器极板间电压逐渐减小,则放电电流逐渐减小,根据i=eq \f(ΔQ,Δt)
可知Q-t图像的切线斜率绝对值逐渐减小,B正确,A、C错误。
例5 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在电工、电子技术中应用广泛。使用图甲所示电路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电路中的电流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可以显示电路中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图甲中直流电源电动势E=8 V,实验前电容器不带电。先使S与“1”端相连给电容器充电,充电结束后,使S与“2”端相连,直至放电完毕。计算机记录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如图乙所示。
(1)图像阴影为i-t图像与对应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2)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1 S2;(选填“>”“<”或“=”)
(3)计算机测得S1=1 203 mA·s,则该电容器的电容为 F。(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电荷量 (2)= (3)0.15
解析 (1)根据q=it可知i-t图像与对应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的物理意义是电荷量。
(2)S1表示电容器充电后所带电荷量,S2表示电容器放出的电荷量,所以S1=S2。
(3)该电容器的电容为C=eq \f(Q,U)=eq \f(S1,E)≈0.15 F。
课时对点练
考点一 电容的理解
1.(多选)(2022·邯郸一中高二学业考试)下列关于电容器及电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相距很近的导体,都能组成电容器,跟这两个导体是否带电无关
B.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每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代数和
C.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成反比
D.一个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增加ΔQ=1.0×10-6 C时,两极板间电压升高10 V,则该电容器的电容为1.0×10-7 F
答案 AD
解析 据电容的定义可知,任何两个彼此绝缘而又相距很近的导体,都能组成电容器,跟这两个导体是否带电无关,A正确;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是指一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B错误;电容器的电容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及两极板间的电压均无关,C错误;一个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增加ΔQ=1.0×10-6 C时,两极板间电压升高10 V,则该电容器的电容为C=eq \f(ΔQ,ΔU)=1.0×10-7 F,D正确。
2.(多选)有一只电容器的规格是“1.5 μF 9 V”,则该电容器( )
A.正常工作时所带电荷量不能超过1.5×10-5 C
B.正常工作时所带电荷量不能超过1.35×10-5 C
C.额定电压为9 V
D.击穿电压为9 V
答案 BC
解析 9 V为电容器的额定电压(或工作电压),且额定电压低于击穿电压,故C正确,D错误;正常工作时所带电荷量最大为Q=CU=1.5×10-6×9 C=1.35×10-5 C,故A错误,B正确。
3.(2023·北京市第十一中学高二期中)对于某个给定的电容器,图中描述其所带电荷量Q、两板间的电势差U、电容C之间相互关系错误的是( )
答案 A
解析 电容器的电容由电容器本身决定,与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无关,故C-Q图像为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故A错误,B正确;电容器的电容由电容器本身决定,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势差无关,故U-C图像为一条平行于纵轴的直线,故D正确;根据电容定义式C=eq \f(Q,U)可得Q=CU,可知Q-U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故C正确。
考点二 电容的计算
4.一个电容器带电荷量为Q时,两极板间电压为U,若使其带电荷量增加4.0×10-7 C,它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加20 V,则它的电容为( )
A.1.0×10-8 F B.2.0×10-8 F
C.4.0×10-8 F D.8.0×10-8 F
答案 B
解析 C=eq \f(ΔQ,ΔU)=eq \f(4.0×10-7,20) F=2.0×10-8 F,故选B。
5.某电容器的电容是30 μF,额定电压为200 V,击穿电压为400 V,对于该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为使该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增加1 V,所需要增加的电荷量是3×10-5 C
B.当电容器带1 C的电荷量时,两极板间的电压为3×10-5 V
C.该电容器能容纳的电荷量最多为6×10-3 C
D.该电容器两极板间能承受的最大电压为200 V
答案 A
解析 ΔQ=C·ΔU=30×10-6×1 C=3×10-5 C,A正确;当Q=1 C时,U=eq \f(Q,C)=eq \f(1,30×10-6) V≈3.3×104 V,B错误;击穿电压为400 V表示电容器两极板间能承受的极限电压为400 V,能容纳的最大电荷量Qm=CUm=30×10-6×400 C=1.2×10-2 C,C、D错误。
6.一个已充电的电容器,若使它的电荷量减少1.5×10-4 C,则其电压减小为原来的eq \f(2,3),则( )
A.电容器原来的带电荷量为9×10-4 C
B.电容器原来的带电荷量为4.5×10-4 C
C.电容器原来的电压为1 V
D.电容器的电容变为原来的eq \f(1,3)
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知C=eq \f(Q,U)=eq \f(Q-1.5×10-4 C,\f(2,3)U),解得Q=4.5×10-4 C,故B正确,A错误;因电容器的电容未知,所以无法求出电容器原来的电压,C错误;电容器的电容由电容器本身决定,跟电压和电荷量的变化无关,所以电容器的电容不变,D错误。
考点三 电容器的充、放电
7.(2022·许昌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高二期末)如图所示为研究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的电路图,实验前,开关S是断开的,电容器不带电。下列操作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关S接1,电容器上极板带负电
B.开关S接1稳定后,再断开S,电容器两极板间有电场存在
C.开关S接1稳定后,再将S掷向2,通过电流传感器的电流方向向上
D.开关S接1稳定后,再将S掷向2,通过电阻R中电流方向向右
答案 B
解析 开关S接1,相当于给电容器充电,电容器上极板与电源正极相连接,带正电,A错误;开关S接1稳定后,充电完毕,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再断开S,电容器两极板间有电场存在,B正确;开关S接1稳定后,再将S掷向2,此时电容器处于放电过程,放电过程上极板相当于电源的正极,流过电流传感器的电流方向向下,流过电阻R中电流方向向左,C、D错误。
8.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可研究电容器的充、放电,先使开关S与1端相连,电源给电容器充电,然后把开关S掷向2端,电容器通过电阻R放电。
(1)电容器在充电的过程中,电容器的带电荷量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2)电容器在放电的过程中,电容器的电容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3)传感器将电流信息传入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电流随时间变化的I-t曲线。曲线与t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电容器的 。
A.电压 B.电容 C.电荷量
答案 (1)B (2)A (3)C
解析 (1)在电源向电容器充电的过程中,两极板间电压U升高,因电容C不变,由公式C=eq \f(Q,U)可知,电容器的带电荷量Q变大,故B正确,A、C错误。
(2)电容器的电容由其本身的特性决定,电容器在放电的过程中,其电容不变,故A正确,B、C错误。
(3)I-t曲线与t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电容器的电荷量,故C正确,A、B错误。
9.(多选)(2023·中山市高二期末)图甲为用电流传感器在计算机上观察电容器充、放电现象的电路图,E表示电源(忽略内阻),R表示电阻,C表示电容器,将S分别拨到a、b两触点,得到充、放电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U、电路中的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时间内,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荷量逐渐增加,电容器在充电
B.t2~t3时间内,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荷量减少为零,电容器在放电
C.t3~t4时间内,I-t图线与t轴围成的图形“面积”表示电容器放电过程放出的电荷量
D.在图甲的电路中,增大电阻R,可以实现对电容器更快速充电
答案 AC
解析 t1~t2时间内,电容器两极板的电压在逐渐增大,由Q=CU知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荷量逐渐增加,电容器在充电,故A正确;t2~t3时间内,电容器极板的电压稳定不变,说明处于充电饱和阶段,故B错误;t3~t4时间内,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减小,说明在放电,所以t3~t4时间内,I-t图线与t轴围成的图形“面积”表示电容器放电过程放出的电荷量,故C正确;电容器充电时间的长短同充电回路的电阻值有关,电阻越大,充电电流就越小,充电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故D错误。
10.某同学用电流传感器观察电容器的放电过程。甲图为该实验电路图,其中电源电压恒为6 V。该同学先将开关接1为电容器充电,待电容器充满电再将开关接2,利用传感器记录电容器放电过程,得到该电容器放电过程的I-t图像如图乙。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容器充电的过程中,负电荷由电源的正极移动到电容器的正极板
B.电容器充电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不断增大
C.电容器放电的过程中,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断变小
D.电容器放电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不断增大
(2)根据以上数据估算,电容器在整个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为 C。(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该同学用相同实验装置测得另一电容器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Q=6.6×10-3 C,该电容器的电容为 F。(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如果不改变电路其他参数,只减小电阻R,充电时i-t图线与横轴所围成的面积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充电时间将 (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答案 (1)C (2)1.72×10-3 (3)1.1×10-3 (4)不变 变短
解析 (1)电容器充电的过程中,负电荷由电源的负极移动到电容器的负极板,选项A错误;电容器充电的过程中,电路中的电流不断减小,选项B错误;电容器放电的过程中,电容器所带电荷量逐渐减小,则两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断变小,选项C正确;电容器放电的过程中,电路中电流不断减小,选项D错误。
(2)因电荷量Q=It,根据I-t图像的含义,可知I-t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整个放电过程中释放的电荷量,根据横轴与纵轴的数据可知,一个格子所表示的电荷量为0.2×0.2×10-3 C=4×10-5 C
所以释放的电荷量是Q=43×4×10-5 C=1.72×10-3 C
(3)电容器的电容为C=eq \f(Q,U)=eq \f(6.6×10-3,6) F=1.1×10-3 F
(4)根据Q=CU知Q与电阻R无关,如果不改变电路其他参数,只减小电阻R,充电时i-t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将不变,充电时间不变。实验项目
实验现象
电容器充电
灯泡
灯泡的亮度由明到暗最后熄灭(均选填“明”“暗”或“熄灭”)
电流表1
电流表1的读数由大到小最后为零(均选填“大”“小”或“零”)
电压表
电压表的读数由小(选填“大”或“小”)到大(选填“大”或“小”)最后稳定为某一数值
电容器放电
灯泡
灯泡的亮度由明到暗最后熄灭(均选填“明”“暗”或“熄灭”)
电流表2
电流表2的读数由大到小最后为零(均选填“大”“小”或“零”)
电压表
电压表的读数由大(选填“大”或“小”)到小(选填“大”或“小”)最后为零
必修 第三册4 电容器的电容优秀第2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三册<a href="/wl/tb_c163119_t4/?tag_id=42" target="_blank">4 电容器的电容优秀第2课时学案设计</a>,共13页。
高中物理1 电荷优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a href="/wl/tb_c163103_t4/?tag_id=42" target="_blank">1 电荷优质导学案</a>,共10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2 光电效应优质第1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a href="/wl/tb_c163321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波粒二象性2 光电效应优质第1课时学案设计</a>,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