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3/15491372/0-17104012368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2.5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选学)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浙教版2.5 三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选学)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问学生,教师问教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8.4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2)
第 2 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学习目标
1、掌握用加减消元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2、通过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进一步体会“消元”的基本思想.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确定消元对象.
重点
使学生会解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进一步体会“消元”的基本思想.
难点
针对方程组的特点,灵活使用代入法、加减法等重要方法.
教法
问题教学法、题组教学法
学具
导学案、多媒体、教材
教具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问教材:自主学习、预习导学
Ⅰ 旧知回顾:
1、什么是三元一次方程组?
2、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路是什么?用什么方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3、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用代入消元法解)
学生问学生:合作探究、问题解决
Ⅰ 基础知识探究
探究点:用加减法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探究:观察方程组的系数特点,要使求解简便,先消哪个未知数?如何消?有几种方法?
学生先独立思考2分钟,然后小组内讨论交流:消某一个未知数可以通过几种方法实现。
通过复习,明确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并会判断。
学生板演
通过具体的解三元一次方程组复习如何用代入消元法解方程组,体会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
学生口答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设计
根据不同的方程组的系数特点,训练学生通过观察选取消元的对象,并实现消元。
Ⅱ、跟踪训练:
(1) (2)
归纳总结: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通过“代入”或“加减”进行 ,
把“三元”化为“ 元”,使解三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 方程组,
进而转化为解 方程.
学生问教师:讲课点评、归纳总结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
四、教师问学生:达标检测、扩展延伸
1、在方程5x-2y+z=3中,若x=-1,y=-2,则z=_______.
2、若x+2y+3z=10,4x+3y+2z=15,则x+y+z的值为( )
A、2 B、3 C、4 D、5
3、方程组的解x与y相等,则a的值等于( )
A、4 B、10 C、11 D、12
4、甲、乙、丙三数的和是26,甲数比乙数大1,甲数的两倍与丙数的和比乙数大18,求这三个数.
学生概括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存在的疑惑
学生独立完成并口答解题思路
通过习题训练,学生归纳并总结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和方法。
板书设计
五、教师问教师:教学反思、全面提升
8.4三元一次方程组解法(2)
1、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
加减消元
三元 二元
代入消元
2、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类比迁移,举一反三,类比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知识学习三元一次方程组,并进一步应用于解其它多元一次方程组,同时根据方程组的特点灵活选择恰当的解法,在应用过程中形成技能技巧。
在教学中,解决方程组的基本思想就是消元,而消元时,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先考虑好消去哪个未知数,再使用加减法进行消元,即根据不同的方程组结构特点,采取相应的消元策略是至关重要的,以此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特点、选择适当方法的学习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2.5.2矩形的判定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 分式5.1 分式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5.1 分式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探究理解,实例讲解,拓展提升,体验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