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素养综合测试--冀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学科素养·生命观念】(2022北京海淀人大附中期末)如图所示,切断草莓植株的匍匐茎可以产生新个体,完成植株的繁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属于有性生殖B.繁殖速度快,数量多
C.利于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D.用该方法无法培育新品种
2.【学科素养·生命观念】如图是植物的三种繁殖方式(图2是种子萌发形成幼苗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1属于嫁接,操作时需将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紧贴在一起
B.图3属于植物组织培养,可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植物
C.图2属于有性生殖,与图1和图3所示生殖方式不同
D.所有植物均可通过图1和图3所示生殖方式进行繁殖
3.【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2河北栾城石门实验学校期末)一般绿色开花植物进行有性生殖时,需经下列步骤:①精子和卵细胞结合;②长出花粉管;③长出新个体;④花粉传到雌蕊;⑤胚珠形成种子。它们的先后顺序是 ( )
A.④→①→②→⑤→③
B.③→④→①→⑤→②
C.④→②→①→⑤→③
D.④→②→⑤→①→③
4.北京地区的蚊子主要是库蚊和伊蚊。如图为伊蚊的发育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伊蚊身体有很多彼此相似的体节
B.伊蚊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C.伊蚊生长发育各阶段的食物不同
D.清除积水可以有效阻止伊蚊繁殖
5.(2022山东莱西模拟)下列关于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为提高家蚕蚕丝的产量,应考虑适当延长幼虫期
B.青蛙、蛇的生殖和发育都离不开水
C.螳螂、鲫鱼、牛生殖发育的特点都是卵生、体内受精
D.受精鸟卵的卵黄是孵化为雏鸟的重要结构
6.【学科素养·态度责任】“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父母生育了我们,呵护我们健康成长,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如图是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卵细胞由①产生,其染色体组成为22条+X
B.精子在②中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
C.胚泡移入④中,逐渐发育成胎儿
D.胎儿通过胎盘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7.【学科素养·探究实践】美国费城儿童医院的阿南·弗雷克研究团队利用“生物袋”孕育了小羊,“生物袋”中充满了水,其中还含有盐和其他成分,该“生物袋”模拟了母羊的什么结构 ( )
A.卵巢 B.子宫
C.胎盘 D.输卵管
8.【识图分析题·模式图】(2023江苏苏州中考)两只长翅果蝇的杂交后代中,有长翅和残翅两种个体,如图所示。若用字母B/b表示相应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果蝇的长翅和红眼是一对相对性状
B.决定果蝇残翅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
C.子代中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
D.亲代果蝇再次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长翅占12
9.(2022湖南桃江期末)如图是染色体组成示意图,某同学的理解如下,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①是DNA,在生殖细胞中成对存在
B.②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C.③是染色体,呈双螺旋结构
D.基因是③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10.(2022江苏宿迁中考)下列选项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A.兔子的白毛与直毛
B.小麦的抗锈病与水稻的抗稻瘟病
C.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
D.番茄的红果与苹果的红果
11.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城市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城市建设得也更加美丽、整洁,这离不开每一位长期经受风吹日晒的进城务工人员的努力。一些环卫人员由于长期经受日晒,由黄皮肤变成黝黑的皮肤。从生物的遗传变异现象来看,下列生物现象与此类似的是 ( )
A.两只黑猫生了一只白猫
B.一位女性将黑发染成黄发
C.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个单眼皮的孩子
D.一对直发的夫妇生了个卷发的孩子
12.(2022山东济南期末)某中学的同学们参与了科技馆“太空种子种植”活动,同学们得到了经过太空射线辐射后的杭椒、番茄、黄瓜等种子进行种植。关于太空育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宇宙射线可能会使种子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遨游太空的种子还需要配合长期的人工选择才能培育出满足人类需求的新品种
C.种子经过宇宙射线照射引发的变异都是有利变异
D.选育好的太空种子不会永远利于生物的生存
13.【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山西晋城期末)现代医疗技术虽然日新月异,但目前大多数遗传病仍然难以治愈,因此了解遗传病的相关知识十分重要。下列关于遗传病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疾病
B.可通过父母遗传给后代
C.色盲、艾滋病均属于遗传病
D.禁止近亲结婚可有效预防遗传病的发生
14.【时事热点·人口政策】我国已全面放开三孩政策,人口专家预测,随着三孩政策的实施,我国男女比例失衡问题会更加严峻。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 ( )
A.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
B.双胞胎姐弟可能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
C.女性体细胞中的一条X染色体一定来自父亲
D.男性体细胞中的Y染色体一定来自父系祖辈
15.【学科素养·态度责任】对于生命起源的假说多种多样,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不合理的是 ( )
A.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
B.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C.米勒的模拟实验表明,原始地球上能形成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
D.生命是从无生命物质自然发生的
16.【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2年农区蝗虫防控技术方案》提出应注意科学选择杀虫剂种类,并避免过度施药,其原因是最初使用某种杀虫剂时防治效果显著,但随着连续使用,蝗虫的抗药性会不断增强。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
A.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蝗虫产生了抗药性的变异
B.杀虫剂对蝗虫的不同变异起到了选择作用
C.进化过程中,蝗虫产生的变异都有利于适应环境
D.抗药性变异的产生出现在使用杀虫剂之后
17.【学科素养·态度责任】某地山清水秀,后来因燃烧生煤,导致空气污染。小东同学在附近森林调查某种蛾类的群体数量,如表是第一年到第五年的调查结果。由表中数据进行推论并用实验法进行证明,你能帮小东同学从以下选项中提出一个值得探究且最为合理的问题吗? ( )
A.黑色蛾是否更容易被鸟发现
B.空气污染区对于白色蛾的生存是否更为不利
C.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两种体色的蛾是否同时存在
D.白色蛾遇到危险后其体色是否会变成黑色
18.(2023山东武城模拟)达尔文指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是由已经灭绝的某些古猿进化而来的。从森林古猿到人类的漫长进化历程中,下列描述你认同的是 ( )
A.现存条件下,现代的类人猿还可以进化为人类
B.能否学会用火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C.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最直接的证据
D.进化过程为南方古猿→直立人→能人→智人
19.【学科素养·科学思维】科研人员提取了犬A的体细胞,将其细胞核注射到取自犬B的无核卵细胞中,体外培养成早期胚胎,然后将其移植到代孕犬C的子宫内,生下了克隆犬D。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克隆犬D的性别与犬A相同
B.克隆犬D的遗传信息与犬C无关
C.该实例说明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D.克隆犬D的培育过程属于有性生殖
20.在“天宫课堂”,航天员叶光富展示了太空细胞学实验,被导入荧光基因的心肌细胞在生物电刺激下进行收缩时,会发出荧光。这种心肌细胞的出现,主要应用的生物技术是 ( )
A.克隆技术 B.发酵技术
C.转基因技术 D.组织培养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含评分细则](10分)如图为人类起源与发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的物种名为 。依据已有证据,古人类学家推测,在A之前自然环境曾发生过对人类起源有重大影响的变化。
(2)从A到B表示早期的古人类开始向着 的方向发展,距今300万年以前的少女露西的 ,可以作为这一进化过程的证据之一。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随着大脑越来越发达,大脑中主管 的区域日益完善,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交流和发展。
(3)环境的改变和自身 的变化,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2.[含评分细则]【学科素养·科学思维】(2023河北高邑期末改编)(9分)如图甲表示人的生殖过程,图乙表示伴随生殖过程的控制某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一对染色体上)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 。
(2)分析图甲和图乙,亲子代之间基因传递的“桥梁”是 。
(3)图乙中的A和a是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 上。当这两个基因同时存在时,只表现A控制的性状,则把基因A控制的性状称为 性状。
(4)据图乙,假定A表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a表示控制单眼皮的基因,则女儿的性状表现为 。
(5)在遗传学上,单眼皮和双眼皮称为 ;姐姐是双眼皮,该父母又生了一个男孩,男孩为单眼皮,这在遗传学上称为 。
(6)正常男性产生的精子细胞中,性染色体是 ,若控制外耳道多毛症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图甲中女儿患病的概率是 。
23.[含评分细则]【学科素养·探究实践】(2023山东嘉祥期末)(16分)生物界有许多奇妙的现象值得我们去探索,某社团同学选取了多种生物,对这些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有关知识进行了探索,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M表示的发育过程称为 。
(2)若D表示受精卵,请写出家蚕一生的发育过程: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3)图丙和图丁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殖方式,图丁代表 。图丙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填图中标号),具有[1]结构的另外一个生物类群是 。
(4)对比图丙、丁、戊所示的生殖方式,只有图戊属于 生殖。该生殖方式成活的关键是使接穗和砧木的 紧密结合。若以大叶草樱桃为砧木,红灯樱桃为接穗,则所结果实的性状与 (填“大叶草”或“红灯”)樱桃相同。
24.[含评分细则](11分)当代生物技术突飞猛进,渗透着我们的科技和生活,分析下列两项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2017年底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孙强研究员的团队,成功获得了两只体细胞克隆猴,取名“中中”和“华华”(如图甲所示)。
资料二:其实,早在“中中”和“华华”之前,利用生物科学技术就已经培育出能产生含人乳铁蛋白牛奶的奶牛——“牛牛”,“牛牛”的诞生如图乙所示。
甲
乙
(1)“中中”“华华”与“牛牛”的培育运用的主要技术分别是 、 。
(2)融合细胞和受精卵在形成胚胎的过程中,历经细胞的 (过程),最终通过胚胎移植技术,植入受体动物的子宫,进行胚胎发育。
(3)小红阅读资料后给出下列推论,你认为哪项有误? 。
A.卵母细胞取自雌猴的卵巢
B.“中中”“华华”和“牛牛”都是有性生殖的后代
C.克隆猴细胞中含有体外培养的体细胞细胞核内的全套遗传物质
D.“牛牛”能产生含人乳铁蛋白的牛奶这一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4)很多人认为,克隆动物已经有很多了。有了克隆“多莉”羊的技术,克隆猴有意义吗?你认为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有哪些更深刻的意义? (答出一点即可)。
25.[含评分细则](14分)独特的地理环境导致远离大陆的某小岛上生物种类丰富。科学家在岛上发现了一种开有白色或蓝色花的新植物,他选取了不同花色的植株进行杂交,结果如图(相关基因用A、a表示)。请分析回答:
(1)分析题图可以看出,该植物花色的显性性状是 。
(2)控制植物花色的遗传物质在生殖过程中随着 传递给子代;理论上丙组子代蓝花和白花的比例是 。
(3)科学家发现,蓝花植物结出的是红色果实,而白花植物结出的是黄色果实。现将纯种蓝花的花粉授到纯种白花的柱头上,所结果实果皮的基因组成是 ;取该果实内的种子进行种植,所得植株花的颜色是 。
(4)甲组子代花色的基因组成及比例是 ,请用文字解释该基因组成及比例产生的原因: 。
答案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A 葡萄植株利用茎进行繁殖的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2.D 并不是所有植物都可以通过嫁接和组织培养的方式进行繁殖,如玉米、小麦等都通过种子繁殖,不能用嫁接的方式进行繁殖。
3.C 当花粉成熟后从花药中散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花粉就在柱头分泌的黏液的刺激下生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的珠孔。精子被输送到胚珠,与卵细胞在胚珠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个过程就叫受精。而后受精卵发育成种子的胚;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就会萌发,发育成新个体。
4.A 伊蚊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环节动物由很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
5.A 家蚕的幼虫可以吐丝,适当延长家蚕的幼虫期,有助于提高蚕丝的产量。
6.C 图中④是阴道,受精卵不断进行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③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
7.B 该“生物袋”中充满了水,其中还含有盐和其他成分,该“生物袋”模拟的是母羊的子宫。
8.C 若用字母B、b表示相应的基因,子代残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bb,则亲代长翅的基因组成均是Bb,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则子代中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BB或Bb,亲代果蝇再次杂交产生的后代中长翅占75%(3/4)。
9.D 图中①是染色体,②是蛋白质,③是DNA。基因是③DNA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能控制生物的性状。
10.C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人的有耳垂与无耳垂是一对相对性状。
11.B 题干中环卫人员由于长期经受日晒,皮肤由黄变黑,这种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一位女性将黑发染成黄发,是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也是不可遗传的变异。
12.C 变异是不定向的,因此种子经过宇宙射线照射引发的变异可能是有利变异,也可能是不利变异。
13.C 色盲属于遗传病,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14.B 同卵双胞胎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在母体内一个受精卵发生分裂形成两个细胞,这两个细胞遗传物质是一样的,双胞胎姐弟至少性染色体是不一样的,因此双胞胎姐弟不可能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
15.D 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证明了生物不是在现在条件下,从非生命物质自然发生来的,否定了自然发生说。
16.B 蝗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差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蝗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蝗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蝗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蝗虫杀死,抗药性强的蝗虫活下来。在这个过程中,蝗虫抗药性不断增强,杀虫剂对蝗虫起到了选择作用。
17.B 某地山清水秀,后来因燃烧生煤,导致空气污染,黑色蛾数量由少到多,说明黑色蛾在空气污染区更容易生存,不易被敌害发现,这说明黑色蛾对空气污染区的环境是适应的。分析可知,B选项最为合理。
18.C 现代类人猿不可能进化成人类,因为现代类人猿与能进化成人的森林古猿存在着许多差异,而且生活的环境与原来也有很大不同。随着原始森林面积的减少,一部分森林古猿到地面上生活,这样古猿逐步由四肢行走转变为两足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重要标志。人类进化历程为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
19.D 克隆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无性生殖技术,所以,克隆犬D的培育过程属于无性生殖。
20.C 转基因技术是指运用科学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所需要的基因,将其转入另一种生物中,使之与另一种生物的基因进行重组,从而培育出转基因生物。被导入荧光基因的心肌细胞在生物电刺激下进行收缩时,会发出荧光。这种心肌细胞的出现,主要应用的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二、非选择题
21.(1)森林古猿
(2)直立行走 骨骼化石 语言
(3)形态结构
【评分细则】 每空2分,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解析 (1)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图A是人类的祖先——森林古猿,以树栖生活为主。
(2)从A到B表示早期的古人类开始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露西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大脑越来越发达,大脑中主管语言的区域也日益完善。
(3)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环境的改变和古人类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22.(1)输卵管
(2)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3)染色体 显性
(4)双眼皮
(5)相对性状 变异
(6)X或Y 0
【评分细则】 每空1分,(2)小题填“生殖细胞”或“精子和卵细胞”都可得分。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解析 (1)人的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相遇,结合形成受精卵,完成受精。
(2)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传递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给子代。分析图甲和图乙,亲子代之间基因传递的“桥梁”是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
(3)图乙中的A和a是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当这两个基因同时存在时,只表现A控制的性状,则把基因A控制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
(4)据图乙,假定A表示控制双眼皮的基因,a表示控制单眼皮的基因,则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或Aa,单眼皮的基因组成是aa。女儿的基因组成是Aa,因此,性状表现为双眼皮。
(5)在遗传学上,单眼皮和双眼皮是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姐姐是双眼皮,该父母又生了一个男孩,男孩为单眼皮,这在遗传学上称为变异。
(6)男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是XY,正常男性产生的精子细胞中,性染色体是X或Y,若控制外耳道多毛症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则图甲中女儿患病的概率是0。
23.(1)变态发育
(2)D→A→B→C
(3)胎生 2 爬行动物(爬行类)
(4)无性 形成层 红灯
【评分细则】 每空2分,第(3)小题最后一个空填“爬行动物”或“爬行类”均可得分。
解析 (1)蝗虫和家蚕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蝗虫的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它的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因此图甲中的M表示的发育过程为变态发育。
(2)图乙中若D表示受精卵,家蚕一生的发育过程是D受精卵(卵)→A幼虫→B蛹→C成虫,这种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发育,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
(3)图丁代表胎生,哺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一般为胎生。图丙所示鸟卵的结构中,胚胎发育的部位是2胚盘,1是卵壳,爬行动物的卵具有卵壳保护。
(4)图戊属于植物的嫁接(枝接)。嫁接时,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成活。嫁接属于无性生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状产生影响。
24.(1)克隆技术 转基因技术
(2)分裂、分化
(3)B
(4)进行临床试验研究(合理即可)
【评分细则】 第(1)~(3)小题每空2分,错字、漏字均不得分;第(4)小题意思相近即可,满分3分。
解析 (1)“中中”“华华”的培育运用的主要技术是克隆技术;“牛牛”的培育运用的主要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2)融合细胞和受精卵在形成胚胎的过程中,经历细胞的分裂、分化,最终通过胚胎移植技术,植入受体动物的子宫,进行胚胎发育。
(3)“中中”“华华”是通过无性生殖产生的。
(4)克隆非人灵长类动物可进行临床试验研究、辅助器官移植等,更有利于人类利用克隆技术治疗疾病。
25.(1)蓝色
(2)染色体(或生殖细胞) 1∶1
(3)aa 蓝色
(4)AA∶Aa∶aa=1∶2∶1 甲组亲代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类型均为A、a,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概率均等,后代花色的基因组成及比例为AA∶Aa∶aa=1∶2∶1
【评分细则】 每空2分,(1)~(3)小题按照标准答案,错字、漏字均不得分。(4)小题第二个空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1)甲组用蓝花植株与蓝花植株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中既有开蓝花的,也有开白花的,表明蓝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
(2)控制植物花色的遗传物质在生殖过程中随着染色体(或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如果相关基因用A、a表示,丙组子代白花的基因组成一定是aa,a基因分别来自亲代蓝花和白花,因此亲代蓝花基因组成一定是Aa,白花基因组成是aa,子代蓝花和白花的比例是1∶1。
(3)植物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种子是由子房内的胚珠发育而来的,种子内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因此现将纯种蓝花的花粉授到纯种白花的柱头上,所结果实果皮的基因组成与白花的基因组成相同,仍然是aa,但是该果实内的种子的胚的基因组成为Aa,种植后所得植株的花的颜色是蓝色。
(4)甲组子代有白花,其基因组成是aa,分别由亲代两株蓝花植株各提供一个基因a,因此亲代蓝花植株的基因组成都是Aa,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根据遗传图解可知,甲组子代花色的基因组成及比例是AA∶Aa∶aa=1∶2∶1。
年份
黑色蛾(只)
白色蛾(只)
第一年
4 300
700
第二年
4 900
720
第三年
4 980
500
第四年
3 530
420
第五年
6 050
400
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二)--冀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这是一份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二)--冀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四空合理即可得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一)--冀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这是一份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一)--冀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中素养综合测试--冀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 这是一份期中素养综合测试--冀少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