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讲通练透】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测试(全国通用)
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16讲 植被和土壤(讲通)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16讲 植被和土壤(讲通),文件包含第16讲植被和土壤讲义原卷版docx、第16讲植被和土壤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重书本抓主干。从最原始的概念入手,把这些概念都弄清,千万不要混淆一些概念,根底知识,这点来说就是地理成功的一半掌握了,这些根底东西一定要掌握非常好,才能灵敏运用。
2、重原理抓过程。我们必须从根底知识抓起,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过地理原理关。如:气温与气压的关系;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与季风气候;生态平衡的条件等。
3、勤归纳会比较。要勤于考虑,注重平时的积累,将知识整理归纳形成主干,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用联络的方法来表达头脑中的概念、思想和理论,把隐性的知识显性化、可视化。
4、多读图勤考虑。地理学习的灵魂是地图的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我们获得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地理学习不可以分开地图。
5、重标准有条理。答题标准、有条理是文科综合的得分重要法宝,因此学生在平时就要注重培养标准做题的才能,以进步得分率。
第16讲 植被和土壤
考点一 植被
知识点1 植被的演替和结构(基础)
(1)植被的相关概念
植被: 是指覆盖一个地区的各类植物群落的总称。
植被的分类:
植物群落:在一定区域内,同种植物的全部个体形成种群;同一时间内生活在一定区域中各种植物种群的集合,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组成、结构、环境关系的生命系统,构成植物群落,它仅仅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即生物成分。简而言之,群落是种群的集合体。一般来说,在环境条件优越的地方,群落结构复杂,组成群落的高等植物种类丰富。
为了研究和描述的目的,人为将生物群落划分为:植物群落,动物群落,和微生物群落,事实上三者之间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植物群落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物种组成;不同物种相互影响;具有形成群落环境的功能;具有一定的外貌和结构;一定的动态特征;一定的分布范围;群落的边界特征。
生境:生境是指物种或物种群体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植被的演替
植被的演替是指在一定地段,一个植物群体被另一个植物群体替代的过程。演替现象贯穿植被发展的始终,表现为植被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演替通常从比较简单的先锋植物群落开始,占据裸露的岩石。随着时间推移,先锋群落改变着环境,在原始条件下不能生存的植物出现了,并且最终战胜了先锋群落。一般而言,每一个后续的群落都呈现出物种数量和植物高度的增加。
最先进入裸地的植物被称为先锋植物,形成的最初的群落为先锋群落。例如,在江南丘陵地区,新形成的裸地上首先生长的树木是杉树,杉树就是这一地区的先锋树种。在这一地区新形成的裸地上进行植树造林,宜种植杉树类的先锋树种。
植被演替的最终阶段(目前已知的)称为顶极群落。到了顶极群落阶段,群落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状态,即群落垂直结构、种群结构、生物量相对稳定。据此,对一些地方植被的发展,可实施人为干预。
植被的环境适应性特征是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就是植被(植物群落)的演替。植被在原生裸地上开始的演替被称为原生演替,当植被遭到破坏后重新恢复起来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该演替发生于次生裸地。
植被的结构
在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中,所有植物都占据一定的空间,构成了植物群体的垂直结构。即大多数植物群体都有高度上的分化或分层现象。垂直结构是群落中各种植物间及植物与环境间关系的特殊形式。
水平结构:植物群落水平结构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镶嵌性。导致镶嵌性出现的原因是植物个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从而形成了许多小群落。
顶级群落是生物群落经过一系列演替,最后发展成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群落。这是一种稳定的、自我维持的、成熟的生物群落。人类不同程度的干扰会对群落演替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在正向干扰或小强度范围内的逆向干扰下可以保持进展演替,一旦逆向干扰强度超过阈值,演替就会停滞,甚至出现逆行演替的情形。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山地植物群落在人类不同干扰程度下的演替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不同的地形条件会导致水分条件的差异,早生系列、中生系列、湿生系列分别出现的地形是( )
A.地势较高的岗脊、山地中下部和缓坡、山坡下部和谷地
B.地势较高的岗脊、山坡下部和谷地、山地中下部和缓坡
C.山地中下部和缓坡、地势较高的岗脊、山坡下部和谷地
D.山地中下部和缓坡、山坡下部和谷地、地势较高的岗脊
2.类型三植被与类型二植被相比( )
A.更耐贫瘠B.更耐干旱C.更喜光照D.更喜湿润
【答案】1.A 2.D
【解析】1.由题意可知不同的地形条件会导致水分条件的差异,地势较高的岗脊海拔高,保水条件差为旱生环境;山坡下部和谷地,集水条件好,为湿生环境;山地中下部和缓坡为中生环境,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由上题可知类型三是类型二的正向演替后期,类型二是类型三的先锋植被,改善了阳光和水分等条件,所以类型二相对于类型三更耐贫瘠、更耐干旱、而越干旱的气候光照越充足,所以类型二相对于类型三更喜光照,ABC错误;类型三相对于类型二植被发育程度更好,需要更好的水热条件,所以类型三比类型二更喜湿润,D正确。故选D。
【点睛】植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所有植物的集合,它是每个植物个体通过互惠、竞争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巧妙组合,是适应其共同生存环境的结果。例如一片森林、一个生有水草或藻类的水塘等。
排渣场是矿山开采加工后所形成的裸岩、石渣废弃地。近几十年来,京津冀低山丘陵地区形成大量矿山排渣场,经过50年自然恢复后植被基本稳定。下表为该地排渣场不同恢复时间植物多样性指数(数值越大,植物种类越丰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地排渣场植被演替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B.气温C.地形D.土壤
4.恢复30年之后,植物多样性明显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
A.水分不足导致草本植物消亡B.光照不足导致草本植物消亡
C.水分不足导致灌木大量减少D.土壤肥力降低导致灌木减少
【答案】3.D 4.B
【解析】3.由材料可知,该地排渣场植被演替反映了土壤的形成发育过程,土壤肥力变化导致植被种类变化,D正确;确定地区一段时间之内的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是稳定的,难以发生变化,所以推断植被演替与气候中的光照和气温以及地形条件无关,ABC错误。故选D。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恢复30年之后,植被种类以灌林混合为主,此阶段土壤厚度增大,涵养水源能力增强,肥力增加,故导致植物多样性降低的原因只可能是灌林大量生长导致林下光照不足,草本植物大量消亡,B正确;气候条件较为稳定,该地的降水量变化不大,30年之前的植被状况越来越好,说明土壤水分条件有所改善,不会出现水分不足的问题,AC错误;30年之前的植被状况越来越好,说明土壤肥力在增加,30年之后依然是自然恢复,说明土壤肥力不会变差,D错误。故选B。
【点睛】光照是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它可以促进正常的光合作用,保证水、二氧化碳和叶绿素的合成,并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如果植株长期得不到光照会出现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知识点2 主要植被类型(重点)
分布:在地表,除极端干旱、寒冷的地方外,几乎都有植物生长,天然植被一般按类型有规律地分布在适宜其生长的地方,并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森林植被
森林植被类型多样,森林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热带的森林类型主要有热带雨林,温带则分布着多种类型的森林。可以通过观察森林的垂直结构、生态特征等,认识不同森林的差异,感受大自然的丰富多彩。
雨林: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终年高温年降雨丰沛。
雨林特点:①全年生长旺盛,全年呈深绿色,无明显季相变化。
②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数量丰富的藤本、附生植物,林中常有绞杀植物附生。
③各月都有花开,常见茎花、板根现象。
补充:板状根可以避免由于树冠宽大,身体上部沉重而导致的头重脚轻站不稳的问题,可以抵抗大风暴雨的袭击,更有保持水分的作用,解决了热带雨林中树木根系难以进入深层土壤而又要执行对地上部分的支撑作用这一两难问题。
茎花的出现,是因为部分树木处于森林的最下层,不免受到上层大乔木的影响,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和空间,因此,在它们长期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在茎上开花的习性,使它们能在阴暗茂密的森林里生存下来。
特别提醒:针叶林并不等同于亚寒带针叶林。针叶林的分布较广泛,从寒温带、温带到亚热带、热带都有分布,针叶树包括常绿和落叶、耐寒和耐旱、喜温和喜湿等不同类型。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亚寒带地区,主要由云杉、冷杉和落叶松等一些耐寒树种组成。
草原、荒漠植被
在热带和温带,当水分条件不能满足森林生长时,便出现以草本为主的植被,即草原;而在水分更少的干旱地区,则形成荒漠植被。
草原一般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可分为热带草原、温带草原等。热带草原位于干旱季节较长的热带地区。温带草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以丛生禾草植物占优势,植物普遍存在早生结构,如叶面积较小、叶片内卷等。
荒漠一般分布于干旱地区,可分为热带荒漠、温带荒漠等。荒漠的显著特点是植被稀疏,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种类贫乏,群落结构简单。
寒带植被:苔原由极地(或高山)灌木、苔藓、地衣和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是寒带典型的植被类型。根据其分布区域,分为极地苔原和高山苔原。
植被类型的判读技巧:
(1)根据气候类型判断
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热带荒漠。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
地中海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常绿硬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亚寒带针叶林。
温带草原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草原。
温带沙漠气候区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
(2)根据植被的垂直结构、生态特征判断
①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有丰富的藤本植物、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的为热带雨林。
②森林常绿、乔林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的为常绿阔叶林。
③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芽、夏季葱绿、秋冬季落叶的为落叶阔叶林。
④叶片呈针状的为针叶林。
⑤以高大的草本植物为主,也有乔木和高大灌木分布的为热带草原。
⑥以低矮的草本植物为主,没有乔木,有低矮灌木分布的为温带草原。
图为世界某区域典型植被分布示意图,①②③④⑤代表五种不同的植被类型。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各植被类型分布区域中,年降水量最小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③区域植被( )
A.形成受寒流影响较大B.季相变化不明显
C.普遍存在旱生结构D.群落结构简单
3.导致②④两区域自然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起伏B.海陆位置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
【答案】1.D 2.B 3.D
【解析】1.结合世界某区域典型植被分布示意图可以判断,该地为非洲西部,其中①为亚热带硬叶林,分布区域为地中海气候,②为热带草原,分布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③为热带雨林,分布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④为热带荒漠,分布区域为热带沙漠气候,因此年降水量最小的是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③区域植被为热带雨林,分布区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几内亚湾暖流影响较大,A错误;热带雨林季相变化不明显,B正确;热带雨林普遍不存在旱生结构,C错误;热带雨林群落结构最为复杂,D错误。故选B。
3.②热带草原分布区域的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以及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而④热带荒漠分布区域的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因此导致②④两区域自然景观差异的主导因素是大气环流,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热带草原主要是受热带干湿季气候、萨瓦纳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疏林草原气候控制下生长成的植被被称为热带草原。大致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位于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地区。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湿季;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干季。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
知识点3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重点)
(一)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植被的生态特征是环境适应性的表现。植被既受环境影响又影响环境(植被与环境相互作用)。
环境适应性是植物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生物特有的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包含两方面含义:
①生物的结构(从个体到群体)大都具有一定特殊功能,如热带雨林中树木的板根具有支撑树干的功能;
②植物的结构及其功能使该植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生存和繁衍,如一些沙漠植物的叶子退化成刺有助于减少蒸腾,从而适应干旱的环境。
植物群落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①随着降水量的增加,我国北部某些地区的半流动、半固定沙地逐渐固定,转化为固定沙地,其植物群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②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比如草原地区的过度开发,可能导致草场退化,植物群落的组成发生变化,进而发生荒漠化,草原退化成荒漠。
植被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
①植被不适应环境——分布稀疏:说明该地区不具备植物生长的条件。从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分析。
②植被适应环境——能生长的植被:说明生长在该地区的植被具备适应该地区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的能力。主要从根、叶、茎生长特点、植被形态、生长速度等方面分析如何适应当地环境(尤其是恶劣环境)特点的。
植被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分析
根系发达:可耐旱、耐贫瘠和抵抗强风。
叶子:叶片厚,有蜡质层,反射阳光,减少蒸发,可抗旱;叶子细小可防蒸发、防热量散失。
茎:粗壮,储水量大;倾斜,说明当地风力大。
分布特点:簇状匍匐在地面,植株低矮,可防强风、保暖、耐土壤贫瘠。
花色鲜艳:可吸引动物为其传播花粉。
某一季节生长速度快:可适应当地暖季短或雨季短的特点。
(1)根本因素:水分和热量以及二者的配合状况。
(2)太阳辐射: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有规律地减少,形成了全球陆地植被基本格局。
(3)水分条件:是造成不同区域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
特殊情况:
河谷和盆地没有森林:在高纬度地区(如东北地区),河谷处地下水位高,因此排水不畅,存在冻土层。低洼处多草甸,森林也只能长在山坡成为林带。
在一些有雪山或冰川的山谷地带,受冷空气下沉影响冷空气汇聚到河谷底部,形成了“山上气温高于山下”的情况。因此森林生长的下限也被限制了
案例:在一些高山的山顶或山脊,矮化、扭曲及变形甚至匍匐地面、然后倾斜向上生长的树林分布, 大多分布在山地林线的上限附近。山地林矮曲的成因?
植被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植被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非常显著。以森林植被为例,其群落结构复杂,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非常活跃,因此形成了以下功能,如表所示:
不同区域植被的主要环境效益不同
植被破坏带来的影响
(三)植被的变化
(1)随气而变:400毫米以下种树——生长不良;全球变暖——土地覆被变化;冬季风力大——长白山西北坡低温冻害;全球变暖——降雪期推后——冻害增加;下沉气流——干旱河谷灌;风使植物蒸腾加剧;在风向较稳定、风力强劲的地方,乔木可形成旗形树冠;风可传播花粉、种子;因光,林中乔木树干细小、少侧枝、树冠小,旷野中乔木树干粗大、树冠宽大;喜光植物向阳一侧生长好;降水多的年份树木生长好,年轮宽。叶子的外表覆盖有蜡质的、不透水的角质层,减少蒸腾;强大根系能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叶片吐水以排水;大气污染降低植物的寿命、生产率、导致植物群落变化。
(2)随地而变:海拔高——落叶推迟;同一植被在阳坡分布的海拔要高于阴坡;因阳坡气温高、蒸发强,土壤水分条件较差,植被的生长状况有可能不如阴坡。
(3)随土而变:存在干土层,风大——根基不稳,枝叶稀疏,总也长不大。
(4)随生而变:生物入侵。
(5)随人而变:行政管辖不同——景观不同;人类活动——雨林破坏;大规模采伐森林、修建道路——碎片化;大气中氮化合物浓度增加——生物量增加、植株密度增加、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景观破碎化改变群落内光照、风速、湿度,影响原优势种的生长发育,为外来种入侵提供机会,造成动植物栖息地被分割生物多样性下降,导致生态功能减弱,限制了动植物种群迁移造成生殖隔离;农业耕作;矿山开采;居民点及道路建设;废物贮存;人畜践踏。
(6)其他情况:植被破坏;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层结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水分涵养能力下降;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加剧。
案例:
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华北地区
夏季炎热,与松柏相比,落叶阔叶树夏季冠广叶密,遮阴取凉效果更好。
冬季寒冷,太阳高度较低,落叶阔叶树落叶后,可让阳光充分射入室内,提高室内温度。
题型02 植被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原产于澳大利亚、巴布新几内亚等地的桉树是世界上长得最快的树种,高可达数十米,吸水吸肥力强,树干的下部基本没有树枝,树冠高高在上。桉树种子外壳坚硬,树皮坚硬厚实,每年最外层的树皮会枯萎脱落堆积在根部(脱落的树叶和树皮中含有大量油脂以及酚类化合物、桉树脑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桉树树皮脱落多的季节当地( )
A.光照更强B.雨水充足C.风力强劲D.气候严寒
2.桉树下凋落物丰富,主要是因为( )
A.林下光照不充足B.凋落物不易分解C.林下通风条件差D.凋落物含水量大
3.森林火灾发生后,桉树种群优势更突出,其原因可能是( )
A.其他树种全部枯死B.大火利于种子萌发
C.林区病虫害加剧D.林下土壤养分减少
【答案】1.B 2.B 3.B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桉树原产地常年热量充足,雨水充沛的季节木质部生长快,老的树皮会被胀裂脱落,B正确;光照更强、风力强劲、 气候严寒的条件下桉树生长的速度没有雨水充沛的季节快,树皮不易脱落,排除ACD;故选B。
2.根据所学知识,桉树下凋落物中含有大量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堆积的树皮和枯枝落叶不易被微生物分解,故凋落物丰富,B正确;林下光照不充足、林下通风条件差、凋落物含水量大的情况下凋落物不易分解,故凋落物不易分解是主要原因,排除ACD;故选B。
3.根据所学知识,桉树种子外壳坚硬,需要较长时间腐烂裂开,种子才能自然萌发,森林大火带来的高温正好能让种子的外壳爆裂,使其得以快速萌发,导致桉树的占比提高,其种群优势更突出,B正确;其他树种全部枯死、林区病虫害加剧、林下土壤养分减少不利于桉树生长,排除ACD;故选B。
【点睛】桉树的生长环境:生于阳光充足的平原、山坡和路旁。全年可采叶。中国南部和西南部都有栽培。树干高,根系发达,蒸腾作用也大,号称抽水机,容易造成土壤沙化,不利于其他植物生长。一般能生长在年降水量500毫米的地区,年降水量超过1000毫米生长较好。适生于酸性的红壤、黄壤和土层深厚的冲积土,但在土层深厚、疏松、排水好的地方生长良好。
异木棉为高大乔木,叶色青翠,花朵红粉,具有喜光,喜高温和喜湿等特点,多用作高级行道树,富有观赏性。异木棉花期对小区域内的微气候条件特别敏感,同一棵树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一半先开花,一半仍为树叶”的现象(图)。完成下面小题。
4.导致图中异木棉“一半先开花,一半仍为树叶”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B.热量C.水分D.技术
5.相较于一般行道树,城市内部栽种异木棉效益更明显的区域是( )
①森林保护区②交通绿岛③较窄分车带④边侧绿地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4.B 5.D
【解析】4.异木棉有喜光,喜高温和喜湿等特点,读图可知,开花侧为下沉商场,下沉商场一侧的光照、水分、技术与地面一侧相差不大,A、C、D错误。下沉商场通风系统排出的空气与户外空气有温差,温度相对更高,因而这一侧的花提前开放,B正确。故选B。
5.异木棉是比一般行道树更高大的乔木,不适合布局在较窄分车带上;异木棉多用作高级行道树,栽种在森林保护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异木棉栽种在交通绿岛,在夜晚可以起到遮挡对面车辆灯光的作用;异木棉叶色青翠,花朵红粉,栽种在边侧绿地比一般行道树更富有观赏性。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D。
【点睛】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网络和骨架,成为系统连续性的主要构成因素,直观反映城市风貌的作用十分突出。在行道树的选择应用上,城区道路多以绿荫如盖、形态优美的落叶阔叶乔木为主。而郊区及一般等级公路,则多注重速生长、抗污染、耐瘠薄、易管理等养护成本因素。甬道及墓道等纪念场地,则多以常绿针叶类及棕榈类树种为主,如圆柏、龙柏、雪松、马尾松等。随着城市环境建设标准的提高,常绿阔叶树种和彩叶、香花树种的选择应用有较大发展并呈上升趋势。使用较多的行道树种有悬铃木(法国梧桐)、椴树、白榆、七叶树、枫树、喜树、银杏、马褂木、樟树、广玉兰、含笑、女贞、青桐、杨树、柳树、槐树、池杉、榕树、水杉等。
考点二 土壤
知识点1 土壤的组成和结构(基础)
(1)土壤的组成
土壤: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具有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
有机质包括腐殖质和没有分解和没有完全分解的有机物质,如动植物残体。腐殖质是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转化形成的胶体物质,一般为黑色或暗棕色,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50%~65%)。
腐殖质整体呈黑褐色,这与其主要成分胡敏酸有关。胡敏酸是土壤腐殖质的主要组成成分,呈褐色。腐殖质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磷等营养元素组成,其主要种类有胡敏酸和富里酸(也称富丽酸)。 腐殖质的主要作用有: ①作物养分的主要来源:腐殖质既含有氮、磷、 钾、硫、钙等大量元素,还有微量元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以释放出来供作物吸收利用; ②增强土壤的吸水、保肥能力:腐殖质是一种有机胶体,吸水保肥能力很强; ③改良土壤物理性质:腐殖质是形成团粒结构的良好胶结剂,可以提高粘重土壤的疏松度和通气性,改变砂土的松散状态,同时,由于它颜色较深,有利于吸收阳光,提高土壤温度;④促进土壤植物的生长:腐殖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和能量,土壤酸碱适宜,因而有利植物生长,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 ⑤作物生长发育:腐殖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的腐殖酸、有机酸、维生素及一些激素,对作物生育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增强呼吸和对养分的吸收,加速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
(2)土壤的颜色
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有些土壤是用颜色来命名的。
(3)土壤质地
不同粒级的矿物质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按土壤质地可分为砂土、壤土、黏土三种类型。
土壤肥力高低影响因素的分析
与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厚度、颗粒大小、温度、水分含量、透气性、害虫等密切相关。取决于各要素含量的协调度,协调度越好,肥力越高。
例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分析
(1)有机质的收入:
①水热充足,植物生长茂盛,枯枝落叶多,生物残体多;
②地势低平处,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2)有机质的支出:
①微生物分解:气温高,微生物活跃,分解快,消耗多;
②植被消耗:植被生长旺盛,消耗多;
③土壤侵蚀或淋溶:降水强度大,淋溶与侵蚀强度大,有机质流失多。
(4)土壤剖面构造
①森林土壤剖面构造最为复杂,由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组成。
②耕作土壤剖面一般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和自然土层。
土壤剖面一方面反映了土壤的发育程度
①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
②土层薄、层次少或分层不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低;
③另一方面,土壤的颜色、有机质含量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环境因素对于土壤形成过程的影响。自然土壤经过人为耕作就变成耕作土壤
土壤淋溶层的厚度和土壤淀积层的深度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于湿状况,下图为甲、乙、丙三地土壤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三地湿润程度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丙>乙>甲
2.淋溶作用会对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下列改良措施合理的是( )
A.对土壤进行夯实,减少淋溶作用B.加入大量客土,改善土壤结构
C.增施化肥,改善土壤的肥力状况D.上下翻耕,混合淋溶层和淀积层
【答案】1.A 2.D
【解析】1.三地的湿润程度可以由土壤的淋溶层反映,甲地淋溶层最厚,雨水淋溶作用最强,表明降水最多,乙地降水次之,丙地降水最少,所以三地湿润程度由高到低排序是甲>乙>丙,A正确,排除BCD。故选A。
2.对土壤进行夯实,土壤孔隙减少,储存水、空气的能力减弱,不利于作物生长,A错误;加入大量客土,耗费巨大,且淋溶作用依然存在,B错误;随意增施化肥,可能导致土壤板结,环境污染等,且不是有效针对淋溶作用的改良,C错误;上下翻耕,混合淋溶层和淀积层,将迁移的物质重新翻耕到地表,有效改良淋溶作用带来的不利影响,D正确。故选D。
【点睛】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组成的。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受到广泛关注,土壤有机质的时空变化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陕西省作为我国西北的农业大省,近年来该省耕地资源呈下降趋势,但粮食作物产量整体保持上升趋势。读陕西省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时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陕西分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陕南山区,据图推断土壤肥力( )
A.陕南山区>陕北高原>关中平原B.陕北高原>陕南山区>关中平原
C.陕南山区>关中平原>陕北高原D.陕北高原>关中平原>陕南山区
4.导致榆林市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全年干旱少雨,生物量较高B.黏粒含量较低,不易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
C.冬季气温低,土壤呼吸速率快D.夏季气温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强
【答案】3.C 4.B
【解析】3.据图可知,汉中、安康、商洛位于陕南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榆林、延安位于陕北土壤有机质含量地,铜川、渭南、宝鸡、咸阳、西安位于关中土壤有机质介于两者之间。故C正确;故排除A、B、D,选择C。
4.榆林土壤有机质含量低是由于干旱少雨,植被覆盖率低,生物量低,且风沙土及黄土中黏粒含量较低,对有机质的保护作用较低,不易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故B正确;全年干旱少雨,生物量较低,故A排除;冬季气温低,土壤呼吸速率较慢,故C排除;榆林纬度较高,夏季温度低于南方,对土壤微生物影响较小,故D排除;故选择B。
知识点2 土壤的形成影响因素(重点)
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不同的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乃至人类活动。从多种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可以看出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土壤形成过程:①在风化作用下,致密岩石破坏,养分释放与流失;
②在低等生物、微生物改造作用下,有机质积累;
③在高等生物改造作用下,养分元素富集(有机质重新合成腐殖质)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有机质含量的比较:草原>森林>荒漠
原因:草类生命周期短,每年死亡的大量地上茎叶和底下根系,提供了相当数量腐殖化的有机质;森林生命周期长,大量的有机质储存在活的植物组织内,每年的残落物归还量并不很大;荒漠植被少。
案例分析——低纬地区植被丰富区土壤贫瘠问题:
主要围绕为什么有机质含量少展开分析。
①积累问题:热带雨林,四季常绿,枯枝落叶较少,有机质来源少;
②消耗问题:生物繁茂,生长旺盛,有机质消耗大;
③流失问题:降水强度大,淋溶与侵蚀强度大,有机质淋溶流失多;
④分解问题:气温高,生物循环快,微生物分解作用强。
题型03 土壤的形成影响因素
土壤有机碳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下图示意福建省西北部的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某山峰土壤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仅考虑来源,该山峰土壤有机碳含量最大的土壤类型是( )
A.山地黄红壤B.山地红壤C.山地黄壤D.山地草甸土
2.该山峰土壤质地与成土母质关系最小的土壤类型是( )
A.水稻土B.山地红壤C.山地黄红壤D.山地草甸土
【答案】1.B 2.A
【解析】1.结合图示可知山麓自然带水热条件最好,植物生长旺盛,枯枝落叶多,土壤有机碳来源丰富,对应是山地红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红壤、黄红壤、草甸土等都属于自然状态下形成的土壤,其质地受成土母质影响较大,BCD错误;水稻土为人工培育形成的土壤,其质地受成土母质影响较小,A正确。故选A。
【点睛】土壤成土因素可归纳为地形、气候、成土母质、植被、成土年龄等五大因素。成土母质又称母质 。母质颗粒间存在空隙,具有透气、透水性。有一定的可溶性矿物养分,仅能满足一些低等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当低等植物和微生物不断新陈代谢,累积丰富的有机物质时,母质才具肥力,为高等植物生长供条件,发展为土壤。
某小集水区(海拔介于3565-3716米)位于青海湖流域的北部。某科研小组通过样带调查发现,坡向和坡位对该集水区的土壤性质影响较大。下图示意该集水区及样带设置。据完成下面小题。
3.相对于甲样带,乙样带的土壤( )
A.厚度大,含水量高B.厚度大、含水量低
C.厚度小、含水量高D.厚度小、含水量低
4.导致甲、乙样带土壤腐殖质含量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
①生物量 ②土壤湿度 ③成土母质 ④地表径流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答案】3.D 4.A
【解析】3.分析材料可知,该集水区的土壤性质受坡向和坡位的影响较大。读图对比甲、乙样带坡位可知,该区域位于半干旱地区,乙地位于阳坡,甲地位于阴坡,光照较弱,蒸发弱,土壤水分多,植被较丰富,更有利于发育深厚土壤,土壤厚度比乙样带大。因此,相对于甲样带,乙样带的土壤厚度小、含水量低,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腐殖质含量多少与枯枝落叶归还量以及分解量有关。读图可知,该区域位于半干旱地区,甲地位于阴坡,光照较弱,蒸发弱,土壤水分多,植被较丰富,因此生物量多于乙样带。因此,导致甲、乙样带土壤腐殖质含量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为①生物量、②土壤湿度,故①②正确;成土母质对于腐殖质的影响较小,气候较干旱,甲乙两地的地表径流较少,对腐殖质的影响相似,③④错误。故选A。
【点睛】腐殖质是已死的生物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生态系统中腐殖质含量多少和形成与枯枝落叶归还量和分解量相关。腐殖质分解速度与温度、湿度和通气状况等因素密切相关。通常温度低、湿度小的地区,分解速度慢,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
知识点3 土壤的功能和养护(基础)
土壤处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相互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其所在的环境之间有着活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
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从而使地球表面因着生绿色植物而生机盎然,促使地理环境以至地球地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正因为如此,农作物可以抵御适度的旱情。
有些土壤,不适合种植农作物,或者种植农作物产量较低,不能满足耕作的需要,人们就会设法对其进行改良或改造;即使是优良的土壤,人们也会注重种养结合,以保持土壤持续高效肥力的能力。
(1)土壤的功能
①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
②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
③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
④是人类种植农作物的物质基础。
(2)土壤的养护
①不能满足耕作需要的土壤需要对其进行改良或改造;
②优良的土壤也要注重种养结合,通过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方法,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
①红壤的改良
红壤有机质分解快,流失多,腐殖质少,土质黏重,肥力较低且呈酸性,不利于农业生产活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们针对红壤的不利条件,进行改造,形成肥沃的“水稻土”。
②黑土培肥(以我国黑龙江省为例)
黑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适合农耕。但对黑土无节制地开发导致了土壤肥力的耗竭,此外雨水冲刷使土壤肥力流失,因此要可持续利用黑土,注意培肥。
③盐碱地的改良
④对低产土壤的改良
⑤对优良土壤的养护——种养结合
保护和利用相结合,防治土壤的侵蚀,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如深耕松土、采用固沙剂等。
(2)采用多种措施,改良盐碱土,抗旱、治涝、治盐碱相结合.主要措施有:冲洗、排水、井灌井排等。
(3)培肥土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加强水肥管理。
(4)防治结合,减少土壤污染.控制污染源,采取相应农业技术措施进行治理。
(5)囤土恢复:开挖之前把土壤移走,放在安全地方进行保护;开挖后可以把土壤重新移植安置。
东北黑土脆弱,易受到风蚀和水蚀。“免耕”法即不翻动或少翻动表层土壤,并全年在土壤表层留下可用来覆盖保护土壤的作物残茬,既能少翻土还能保证作物的高产。左图为传统耕作法示意,右图为“免耕"法示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免耕”法的优势有( )
①防止水土流失,恢复土地肥力
②重建土壤的腐殖质层,减少土地污染
③减少雨水下渗,增加灌溉用水
④利于土层内生物繁衍,保水保温保肥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法对东北黑土的影响( )
A.土壤生物减少B.质地更加紧密
C.板结现象减弱D.有机质含量降低
【答案】1.A 2.C
【解析】1.由材料可知,“免耕”法是在土壤表层留下可用来覆盖保护土壤的作物残茬,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恢复土地肥力,①正确;重建土壤的腐殖质层,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土地污染,②正确;增加雨水下渗,保持土壤水分,灌溉用水减少,③错误;读“免耕”法示意图可知,土壤生物较多,故利于土层内生物繁衍,保水保温保肥,④正确,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读图可知,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法使得土壤生物增加,A错误; 蚯蚓、线虫等生物有松土的作用,土壤质地更加疏松,板结现象减弱,B错误,C正确;作物残茬还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D错误;故选C。
【点睛】作物残茬还田可以覆盖表土,减少土壤外力侵蚀;减少蒸发,保持土壤湿度;增加土壤有机质等。
01 土壤有机碳
土壤有机碳浓度是指单位质量土壤中有机质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土壤温度和水分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分解。坡向、坡位是影响坡面土壤有机碳差异的主要地形因素。下图示意祁连山中段森林草原带(海拔3000米附近)不同坡向土壤有机碳浓度随土层深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祁连山南、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随土层深度变化的特点,分析正确的是( )
A.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加
B.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幅度比南坡大
C.随土壤深度增加,南北坡有机碳浓度差值增大
D.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幅度比南坡小
2.同一土层深度,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比北坡小的原因是南坡( )
A.热量条件好,植被茂盛B.降水丰富,有机碳流失多
C.蒸发强,土壤水分少,植被少D.气温高,有机质积累多
3.同一坡面不同坡位土壤有机碳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沟谷>坡脚>坡肩B.坡肩>坡脚>沟谷
C.沟谷>坡肩>坡脚D.坡脚>沟谷>坡肩
【答案】1.B 2.C 3.A
【分析】本题组以祁连山中段森林草原带不同坡向土壤有机碳浓度随土层深度的变化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坡向、坡位对有机碳分布的影响,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读图可知,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变化幅度比南坡大,B正确,D错误;有机碳浓度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A错误;随土壤深度增加,南、北坡有机碳浓度差值减小,C错误。选B项。
2.祁连山北坡为阴坡,太阳辐射较弱,土壤温度较低,水分蒸发少,土壤水分含量较高,植被覆盖高,产生的有机质多,且北坡气温低,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较少,土壤有机碳积累较多,所以北坡土壤有机碳浓度高于南坡,C项正确。祁连山中段南北坡降水量差异不大,因南坡热量条件好,蒸发强,土壤水分条件差,植被覆盖度较北坡低,A、B错误;气温高,微生物分解快,有机质积累少,D错误。选C项。
3.沟谷土层深厚,水分汇聚,植被覆盖率高,有机质产生与积累多,坡面径流带来有机质在沟谷沉积,增加沟谷有机碳含量,所以沟谷有机碳浓度最大;坡肩处地表起伏大,水土易流失,土层薄,土壤含水分少,植被覆盖度低,有机碳浓度小;坡脚地表起伏较小,植被覆盖度介于沟谷与坡肩之间,土壤有机碳也介于沟谷与坡肩之间,所以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故选A。
【点睛】坡向对植物分布的影响:阳坡光照较强,水分较低,一般温度较高,适合喜阳植物生长。阴坡光照较弱,湿度较大,适合喜阴植物和湿生植物生长。半阳坡和半阴坡同理。坡向对土壤发育的影响:阳坡的土壤水分含量较低,阴坡的土壤蒸发较弱,温度低,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作用弱,腐殖质较多。
知识点拨:
土壤有机质(SOM,sil rganic matter),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含碳的有机物质,包括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微生物体及其会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质,包含有机碳。土壤有机质是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有机质的含量与土壤肥力水平呈正相关。
土壤有机碳(SOC,sil rganic carbn),是通过微生物作用所形成的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和微生物体的合称,其中的碳元素含量即为土壤有机碳(SOC)。SOM=SOC*1.724,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土壤温度和水分影响土壤有机质的形成与分解,进而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两者的影响因素可以看成是一样的。
地球上的碳元素分布于海洋、地质化石、土壤、植被、大气等各库中。其中,土壤有机碳库是全球陆地表层系统中最大的碳库,约是大气碳库的2倍、陆地植被碳库的2~3倍。土壤有机碳库很小的变动,有可能会对大气CO2浓度及碳平衡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调控地球表层生态系统的碳平衡和减缓温室气体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尤其对温度、降水的敏感性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条件的综合影响下, 将导致土壤有机碳蓄积量及动态平衡的变化,从而导致土壤有机碳库既可能成为碳汇也可能成为碳源,由此反过来对全球变化产生影响。
02 丹霞地貌的植被谜团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东南部典型的丹霞地貌具有“顶平、身陡、麓缓”的特征,山块之间常形成被陡崖围合的沟谷。典型的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300~400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如右图所示)。
(1)实际上,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发生了变异(形成了常绿硬叶矮林和灌丛),请说明原因。
(2)分析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的原因。
(3)在流水作用下,丹霞地貌山顶和沟谷植被出现垂直分异,试分析原因。
【答案】(1)山顶面积小,土层较薄,有机质含量低,肥力差;保水性差;风力较大,阳光充足,蒸发量大;导致山顶较干旱,发育耐旱的硬叶植被。
(2)沟谷地形封闭,热量较充足;沟谷地势低,地表径流汇集;光照相对较弱,蒸发量较小,水分充足,有利于季雨林的发育。
(3)在丹霞地貌的发育过程中,顶部受流水侵蚀,水土流失;沟谷流水沉积,土层堆积,水土汇集;从而引起水土垂直分异,导致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异。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山地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非地带性规律的成因等。旨在考查学生从综合的角度分析小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植被的影响的理解掌握。我国东南丹霞地貌区的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干燥。
【详解】(1)依据图示信息,丹霞地貌山顶植被类型由常绿阔叶林变为常绿硬叶矮林或灌丛,说明山顶的水热条件发生了变化。硬叶说明山顶水分条件差,原因是山顶面积小,保存水分条件差;土层较薄,保水性差;风力较大,阳光充足,蒸发量大,导致山顶较干旱,发育耐旱的硬叶植被。
(2)丹霞地貌底部沟谷地带发育季雨林说明沟谷地带水热条件好,较为湿润,原因是沟谷地势低,地表径流汇集;沟谷地形封闭,光照相对较弱,蒸发量较小,水分充足,有利于发育喜湿的季雨林。
(3)丹霞地貌山顶流水侵蚀为主,沟谷流水堆积为主,不同的流水作用影响了山顶和沟谷的水土条件,具体是丹霞地貌的发育过程中,顶部受流水侵蚀,水土流失;沟谷流水沉积,土层堆积,水土汇集;从而引起水土垂直分异,导致植被类型的垂直分异。
知识点拨:
一般情况下,在中低纬地区相对高度大的山地才会产生垂直分异;而该典型丹霞地貌海拔大多在 300~400 米之间,相对高度不超过 200米,难以达到通常意义上产生垂直分异的高差,却形成了特殊的植被分异现象。试题以此作为命题情境和设问切入,巧妙设疑让学生通过获取图文材料中的信息,运用所学地理原理和规律。解决实际地理问题,有较强的探究性。
在解答地方性分异类试题时,应特别关注小尺度范围内地形、土壤、植被、水分微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的差异,微小的自然环境差异往往是解答试题的突破口。
(2023·山东卷)在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北部,有一条横贯东西、面积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而被称为“绿色荒漠”,但却具有巨大的生态价值,是全球重要的生物碳库之一。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 )
A.光照B.热量C.水分D.土壤
2.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生长季较长B.有机物积累多C.土壤肥力高D.物种多样性高
【答案】1.B 2.B
【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原因是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亚寒带针叶林位于亚寒带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因此适合分布的物种较少,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综上所述,导致亚寒带针叶林带成为“绿色荒漠”的主要因素是热量,而不是光照、水分和土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亚寒带针叶林位于亚寒带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生长季较短,A错误;因温度低,微生物活性弱,有机质分解速度慢,土壤有机物积累多,因此亚寒带针叶林碳储量较高,B正确;土壤肥力高是碳储量高的结果,而不是其原因,C错误;亚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物种多样性不高,D错误。故选B。
【点睛】亚寒带针叶林,主要是耐寒的落叶松、云杉等。生长于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纬50°以北至北极圈左右的地区。 主要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东欧平原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北美洲北部(加拿大大部分地区),占世界针叶林的95%。
(2023·全国甲卷)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温B.降水C.土壤温度D.土壤水分
4.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植被变化趋势为( )
A.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上升B.与地带性植被差异缩小,草甸比例下降
C.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上升D.与地带性植被差异扩大,草甸比例下降
【答案】 3.D 4.B
3.从图中可以看出,山坡地势较高,而山谷地势较低,造成地下水水位不一,谷地中地下水接近地表,造成土壤中水分较多,形成沼泽化土壤,形成草甸植被,故D正确;山坡和山谷气温、土壤温度差异不是造成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AC错误;山坡和山谷地区降水量差异较小,B错误。故选D。
4.由材料“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可知,如果地质构造稳定、气候无明显变化,谷地地区沉积物不断增厚,地势抬升,由上题分析可知,地下水水位将会不断下降,土壤水分减少,谷地植被与当地地带性植被差异将会不断缩小,非地带性植被草甸比例下降,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
(2022·山东卷)图a示意黑龙江省一小型山间盆地景观。某研究小组在甲、乙、丙、丁四处布设采样点进行土壤调查,图b示意该小组绘制的四个采样点0-60cm土壤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区域植被类型分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B.降水C.地形D.岩性
6.图b中②示意的土壤剖面位于( )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答案】5.C 6.C
【解析】5.分析图示信息可知,图示区域的海拔差异较小,热量条件差异较小,A错误;该地位于黑龙江省小型山间盆地,空间差异较小,降水的差异较小,B错误;该地地形起伏较大,导致水分的空间差异较大,植被分异明显,C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岩性的相关信息,D错误。故选C。
6.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②土壤剖面枯枝落叶层和腐殖质层较厚,缺失淋溶层,丙地为塔头薹草,该植被为湿生草甸植被,腐殖质层和枯枝落叶层较厚,湿生环境土壤水分稳定,流动性差,缺失淋溶层,符合②土壤剖面,C正确;与丙处相比,甲处、乙处、丁处三处地势较高,土壤水分向下运移显著,有利于淋溶层的形成,不符合②土壤剖面图,所以ABD错误。故选C。
【点睛】塔头是苔草沼泽是三江平原典型的湿地类型之一,俗称“塔头墩子”,是一种高出水面几十厘米甚至一米的草墩,是由沼泽地里各种苔草的根系死亡后再生长,再腐烂,再生长,周而复始,并和泥灰碳长年累月凝结而形成的。草原土壤腐殖质含量高达5—10%以上,厚度达50—100厘米。森林土壤厚度一般小于50厘米,腐殖质含量高者在5%以上。
考点分布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
命题趋势
植被
2023山东卷,1-2题,6分
2023全国甲卷,10-11题,8分
2023浙江1月,17-18题,4分
2022湖南卷,11-13题,9分
2022辽宁卷,12-13题,6分
2022全国甲卷,9-11题,12分
2022山东卷,8-9题,6分
综合思维:结合图文材料,综合分析植被、土壤与环境的关系。
区域认知:结合区域图、植被类型图、土壤分布图,了解不同区域的植被类型、特点以及土壤的特点,形成条件。
地理实践力:通过野外观察或视频、图片,识别主要植被、土壤类型及特征。
人地协调观:结合具体案例,掌握植被、土壤与环境的关系,保护植被和土壤,改善环境。
新教材的新内容,在考查形式上,可能更多以土壤和植被为切入点,考察区域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因此, 在学习时要有意识整合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知识,调动大气、水、地形等要素进行分析,考察形式多为简答题的方式。
土壤
2023山东卷,19题,16分
2023广东卷,13-14题,6分
2022湖南卷,18题,14分
2022山东卷,8-9题,6分
2022北京卷,9题,3分
恢复时间/年
1
5
10
20
30
50
植物多样性指数
0.70
0.85
1.50
1.85
1.80
1.45
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森林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且能吸收有害气体,释放负离子
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森林对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贮存,可以增加可用水量,净化水质,调节径流。植物根系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
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在生长中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环境
防风固沙,减轻灾害
森林可以降低风速,减轻风沙、台风、霜冻等灾害
区域
森林的环境效益
举例
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尤其是丘陵山区)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长江中游山区的防护林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干旱、半干旱地区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和牧场
西北地区风沙大,西北防护林主要功能是防风固沙
沿海地区
防止海浪侵袭,保护海堤
红树林是天然的海岸防线,具有减小风速、减轻海岸的侵蚀,净化海水、促淤造陆等作用
城市
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减弱噪声
城市工业、交通污染严重,故城市绿地主要功能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削弱噪声
有机质层
一般出现在土壤表层,分为凋落物层、腐殖质层和泥炭层
淋溶层
因淋溶作用而使土壤物质发生迁移和损失的土层
淀积层
土壤物质积累的地方,往往和淋溶层相伴存在
母质层和母岩层
土壤形成的原始物质基础
因素
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成土母质
岩石的风化产物,包括本地风化物和外来风化物(经外力搬运、沉积),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是植物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进而影响土壤质地(砂土、壤土、黏土)和肥力
生物
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
①植物:枯枝落叶、枯残根系、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来源,提高土壤肥力;
②动物:动物遗体可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来源,提高土壤肥力;动物搅动、搬运土壤等,可加速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透气性;
③微生物:分解动植物有机残体,促进腐殖质形成,形成土壤肥力
气候
直接影响土壤含水量、温度、微生物数量和种类。
①湿热、通风良好的环境,微生物活跃,有机质分解速度快,积累少;
②寒冷、干旱、冷湿、冰冻环境,有机质分解速度慢,利于积累;
③温度升高、降水增多,岩石风化作用增强、矿物养分增多,改变土壤质地,提高土壤肥力
地貌
①海拔: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风力增大,影响土壤含水量和温度;
②坡向:阴/阳坡或迎风/背风坡,影响土壤温度、含水量,产生植被差异,进而影响土壤肥力;
③坡度:通过水流速度,影响物质迁移速度,进而影响土壤厚度和肥力。陡坡土层较薄,土壤较贫瘠;平地土壤较为深厚肥沃
时间
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人类活动
①合理的耕作经营,可形成耕作土壤。如“耕耘”可改变土壤的结构、保水性、通气性,“灌溉”可改变土壤的水分、温度状况;“收获”可改变土壤的养分循环状况;“施肥”可改变土壤的营养元素组成、数量和微生物活动;
②不合理利用,可使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措施
作用
秸秆还田
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促进微生物活动和作物根系发育
压绿肥
不仅能增加土壤中氮、磷、钾等矿质营养成分,而且可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施用农家有机肥
有利于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使土壤中空气和水的比例协调,使土壤疏松,提高保水、保温、透气、保肥的能力
施用有益微生物
增加土壤中有益微生物数量及活性,改善土壤性状,防止土壤板结;提高土壤保肥、保水、抗寒能力;增强作物抗病能力;增加有机质,减少病虫害
合理轮作
有利于均衡利用土壤养分和防治病虫草害,还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调节土壤肥力
措施
说明
排水
排出地面水,带走部分土壤盐分
灌水
洗盐
使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溶解,再通过排水沟把溶解的盐分排走,降低土壤含盐量
种植水稻
通过长时间淹灌和排水换水,土壤中的盐分可以被淋洗和排出
增施有机肥
改良盐碱土的通气、透水和养料状况,分解后产生的有机酸能中和土壤的碱性
深耕深翻
把表层土壤中盐分翻到耕作层下边,把下层含盐分较少的土壤翻到表层。深耕深翻能疏松耕作层,切断土壤毛细管,有效控制土壤返盐
客土压碱
客土就是换土。客土能改善盐碱地的物理性质,能抑盐、淋盐、压碱增加土壤肥力,可使土壤含盐量降低到不致危害作物生长的程度
合理种植
根据作物对盐碱、旱涝的适应性,因地种植,合理布局。向日葵、谷糜类、甜菜、大麦等为耐盐碱性较强的作物
适时耙地
耙地可疏松表土,截断土壤毛细管水向地表输送盐分,防止返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11讲 海水的性质和海水的运动(讲通),文件包含第11讲海水的性质和海水的运动讲义原卷版docx、第11讲海水的性质和海水的运动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10讲 水循环和水量平衡(讲通),文件包含第10讲水循环和水量平衡讲义原卷版docx、第10讲水循环和水量平衡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09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解读(讲通),文件包含第09讲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解读讲义原卷版docx、第09讲常见的天气系统和天气解读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