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太阳和月球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
4.1 太阳和月球
章
4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有关太阳的基本知识(如太阳大小、温度、太阳活动)。
2.了解太阳大气的外部结构。
3.知道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懂得总结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
方法与过程目标:
知道天文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普通的望远镜观察太阳和月球,得到两者基本特征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全方位立体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对天文观的科学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
太阳活动类型、周期及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太阳活动的物理现象。
【教学方法】
观看视频、读图分析、归纳分析、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知导入】
播放视频《欣赏太阳表面壮观的样子》。
提出问题:说一说明亮的太阳是怎样的一个天体?
观视频,思考问题。
视频引入,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
【合作探究】
一.太阳基本概况
1.引导学生说一说:你对太阳的了解有哪些?
师生互动:太阳离地球很远。太阳的温度很高,并且能自身发光,是光源。
2.追问:说一说,太阳对我们人类有什么作用?
列举;
太阳为地球表层和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最重要的能量,地球上的生物和太阳息息相关。
3.再追问:说一说为什么太阳对我们人类这么重要?
太阳(sun)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是一颗自己能发光和发热的气体星球。
拓展资料:恒星:自己能发光、发热的天体
行星:自己不能发光、发热,绕着恒星转动的天体。
卫星:绕着行星转动的天体。
4.引导学生给太阳建一个档案:
5.应用拓展:
(1)出示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引导学生计算:光每秒可传播30万千米,太阳光到达地球需要几分钟?
打比较引导学生感受这样的远距离:这样的距离人需要步行3500年,火箭飞行需要二十几年
(2)思考与讨论2.植物的哪些形态特点,与太阳光有密切的关系?
6.思考与整理:你平时看到的太阳和在太空航天站上拍摄的太阳有什么不同?请用一段话描述一下你对太阳的新感受。
二.认识太阳的结构
1.太阳是一个由炽热气体组成的球体,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太阳的大气层。
引导学生认识太阳的结构:出示太阳结构图。
2.展示科学资料:
光球层:光球层厚约500千米,我们所见的太阳光可见光,几乎全部是由光球层发出的。
色球层:是太阳大气中间的一层,位于光球之上。呈玫瑰色,厚度约几千千米,它需要在日全食时或特殊望远镜才能观察到。
日冕层:色球层之外为日冕层,温度极高,可达200万℃,延伸到几倍甚至几十倍太阳半径外,日冕物质非常稀薄。它需要在日全食时或特制日冕仪才能观测到。
3.图文展示:
由于温度太低,平时我们看不到色球层与日冕层
三.认识太阳活动
1.从整体上看,太阳处于稳定状态,但从局部看,太阳表面常有变化,这些变化通称为太阳活动。
提问:你知道常见的太阳活动有哪些?
2.科学认知认识太阳活动——太阳黑子
(1)太阳黑子:太阳表面有许多黑斑点。
关于太阳黑子哪知道哪些内容?
(2)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作为太阳活动强
弱的标志。
(3)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11年
(4)探究太阳黑子活动周期
黑子数最多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峰年;
黑子数极少的那一年,称为太阳活动谷年。
国际上规定从1755年起算的黑子周期为第1周,从2009年开始为第24周。
3.科学认知认识太阳活动——耀斑是指太阳表面出现的突然增亮的斑块。
谈谈影响:当耀斑辐射来到地球附近时,与大气发生剧烈碰撞,破坏电离层,就会引起磁暴、极光和短波无线电通讯中断等现象。
4.科学认知认识太阳活动——日珥
太阳表面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的,使太阳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
5.科学认知认识太阳活动——太阳风
指的是从太阳大气最外层的日冕,向空间持续抛射出来的物质粒子流。美国科学家帕克给它取名为“太阳风”。
6.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你知道哪些影响是因为太阳活动而产生的?
补充:(1)南北极地区出现极光。
(2)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水文、地质及人类生活。
(3)危及星际航行安全。
列举时事:10月28日日本通讯卫星被“袭击”,当天晚上,“Kdama”通讯卫星信号中断;10月29日日本“回声”数据中继卫星出现信号异常,大部分装置停止运转。
(承接)人类怎样探究太阳活动,借助什么样的工具可以获取太阳活动的信息呢?
四.认识天文望远镜
1.我们可以使用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或涂黑的玻璃观察太阳黑子。
2.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使用天文望远镜?
出示问题:(1)天文望远镜有哪些结构?
(2)如何使用天文望远镜?
(3)使用时要注意什么?
3.互动交流
(1)在晴朗的夜晚,选择视野比较开阔的地方安放好天文望远镜。
(2)用寻星镜对准目标星体:
①先在镜筒外沿镜筒延伸方向用眼睛瞄准目标星体。
② 在寻星镜内利用调节手柄做水平方向和不同高度的搜索。
③发现目标后,将目标星体置于视野中央。
(3)用主镜观测目标星体:
①调节目镜的焦距使主镜内的影像清晰。
②用调节手柄缓慢调节,直至在主镜内找到目标星体。③瞄准目标后再次调节目镜焦距,使目标星体的像清晰。
1.想一想,说一说:
(1)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2)太阳很大,是球体。
2.讨论交流。
带来光明、温暖、能让我们使用太阳能等。
3.思考讨论:
把自己的见解说一说
4.查阅课本,写一些,交流整理
5.拓展思考:
(1)思考与计算: 15000万÷30万=500秒≈8.3分钟
(2)思考与展示:植物朝阳的一面叶子繁茂
叶片的正面颜色比反面更深
6.写一写,说一说
1.认识太阳的结构:
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可分为3层,依次为光球、色球层和日冕层。
2.结合图片读一读,科学认知太阳的各层的结构。
3.观看日全食条件下看到的日冕。
1.互动交流:
常见的太阳活动有:
太阳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
2.互动交流:
(1)太阳黑子形成的原因—实际上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
(2)太阳黑子发生—在光球层
(4)看图探周期: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
6 + 5 = 11年
3.探索耀斑的秘密:耀斑爆发时,会释放出巨大能量。是一种强烈的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发生在色球层中,所以也叫“色球爆发”。
4.谈一谈日珥:发生在色球层
5.探究太阳风的秘密:发生在日冕层
6.交流讨论:(1)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2)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读一读
1.认识天文望远镜
2.思考交流:
3.相互提醒:注意:绝对不能用双筒望远镜或不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直接观测太阳,否则对眼睛造成永久的损伤!!!
练习使用天文望远镜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交流、引导学生打开探究的思路大门
通过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不断的思考,通过交流集中学生的精力
培养学生整理资料的习惯,引导学生学会总结
通过算一算让学生感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太阳对人类的重要性
图文结合,认识太阳的各层结构,并通过拓展科学资料
层层递进,逐步剖析太阳活动,引导学生去发现,归纳整理资料
计算太阳黑子的峰年和谷年,从而让学生理解太阳周期的来历
鼓励学生参与交流讨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探究天文的兴趣
感受太阳的暴脾气,从而认识太阳活动对人类、对地球的影响
借助实验器材真正的探讨天文望远镜的使用和规则
【课堂练习】
1.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
A.太阳黑子的多少 B.太阳耀斑的多少
C.日饵的多少 D.太阳表面温度的高低
2.关于太阳活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太阳黑子和耀斑都产生在太阳色球层上 ②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 ③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线扰乱地球上的短波通信 ④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不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公元前28年,曾有记载:“三月巳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A.光球B.色球C.日冕D.大气层之外
4.太阳是颗炽热的气体球,它的光和热基本上来源于( )
A.太阳中心 B.日冕层 C.光球层 D.色球层
5.想要观测太阳,下列工具中可以使用的是( )
①双筒望远镜 ②加滤镜的天文望远镜 ③涂黑的玻璃 ④放大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总结】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教学板书】
构建清晰的知识脉络
【作业布置】
1.画图表示太阳的三层结构以及发生的太阳活动。
2.熟悉使用天文望远镜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拓展学生动手的能力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节 太阳和月球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浙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kx/tb_c7761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节 太阳和月球第2课时教学设计</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秘月球——基本概况,探秘月球——月球面貌,追寻人类探月的足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第7节 压强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a href="/kx/tb_c7761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7节 压强教案及反思</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课堂练习,课堂总结,教学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3章 运动和力第7节 压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下册<a href="/kx/tb_c7761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章 运动和力第7节 压强教学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课堂练习,课堂总结,教学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