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28 枣核 (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8 枣核  (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第1页
    28 枣核  (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第2页
    28 枣核  (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课后复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课文题目“枣核”指的是,选词填空,读课文,完成练习,理解句子,完成练习,照样子,用关联词语造句,精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枣核(hé)妻子(qī)
    B.犁田(lí)折腾(zhé)
    C.牲口(shēng)官府(guān)
    D.罢了(bà)涨得通红(zhàng)
    2.给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折腾了大半夜,衙役们困得很。( )
    A.疲乏
    B.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无法摆脱
    3.课文题目“枣核”指的是( )
    A.大枣的核B.一个孩子的名字
    4. 庄稼人纳不上粮, 衙役就把牛、驴都牵走了。( )
    A.虽然……但是……B.不仅……而且……
    C.因为……所以……
    5.选词填空。
    (1)枣核学了很多的 ,可厉害了。
    (2)这个人很有些带兵的 。
    (3)没想到说了这个话不久, 生了一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
    (4)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 完成了这个实验。
    6.读课文,完成练习。
    (1)这是一篇民间故事,讲的是关于 的故事。他虽然人小,但既 ,又 。
    (2)下列关于课文叙述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一对夫妻生了个孩子名叫枣核——衙役抢走庄稼人的牛和驴——枣核赶着牲口回村子
    B.一对夫妻生了个孩子名叫枣核——枣核赶着牲口回村子——衙役抢走庄稼人的牛和驴
    C.衙役抢走庄稼人的牛和驴——一对夫妻生了个孩子名叫枣核——枣核赶着牲口回村子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牲”和“涨”都是翘舌音。
    (2)“罢”“妻”“犁”三个字是按照音序排列的。
    (3)爹(diē)、府(hǔ)、困(kùn)三个字的注音都正确。
    8.理解句子,完成练习。
    天一亮,县官就带着衙役去捉人。枣核蹦出来说:“牲口是我牵的,你们要怎么样?”
    (1)县官捉人的原因是 。
    (2)从“蹦出来”这个词语,可以看出枣核具有 的品质。
    9.照样子,用关联词语造句。
    (1)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不光……也……

    (2)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枣核也能上去,所以他打的柴比别人多很多。
    因为……所以……

    10.精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邻居们都夸枣核,枣核的爹娘非常高兴。
    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有一年大旱,庄稼没收成,县衙门还派衙役向庄稼人要官粮。庄稼人纳不上粮,衙役就把牛、驴都牵走了。
    牵走了牛、驴,大伙儿愁得很。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有的人不相信,说:“我才不信咧,你别小人说大话啦!”枣核也不争辩,只是说:“不信,你们就等着看。”
    (1)写出与文中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本领一 争辩一
    (2)阅读选文第1自然段,说一说枣核为什么打的柴比别人多。
    (3)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4)衙役把牛、驴都牵走的原因是
    (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8 枣核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枣核(hé)妻子(qī)
    B.犁田(lí)折腾(zhé)
    C.牲口(shēng)官府(guān)
    D.罢了(bà)涨得通红(zhàng)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折:zhé断;弄断:骨~。shé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树枝~了。zhē翻转:~跟头。“折腾”的“折”应读zhē,故zhé错误。
    故选:B。
    2.给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折腾了大半夜,衙役们困得很。( )
    A.疲乏
    B.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无法摆脱
    【解答】“困”疲乏。
    故选:A。
    3.课文题目“枣核”指的是( )
    A.大枣的核B.一个孩子的名字
    【解答】《枣核》这是一个小英雄的故事,主人翁是一个枣核大小的小孩。通过阅读可知,课文题目“枣核”指的是一个孩子的名字。
    故选:B。
    4. 庄稼人纳不上粮, 衙役就把牛、驴都牵走了。( )
    A.虽然……但是……B.不仅……而且……
    C.因为……所以……
    【解答】两个分句间是因果关系,可以用“因为……所以……”相连。
    故选:C。
    5.选词填空。
    (1)枣核学了很多的 本领 ,可厉害了。
    (2)这个人很有些带兵的 本事 。
    (3)没想到说了这个话不久, 果然 生了一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
    (4)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 竟然 完成了这个实验。
    【解答】(1)本领:才能、能力。枣核学了很多能力。结合句意,故选“本领”。
    (2)本事:本领。这个人有带兵的本领。结合句意,故选“本事”。
    (3)果然:跟料想的一样。没想到这个话不久,跟料想的一样,生了一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结合句意,故选“果然”。
    (4)竟然:表示出乎意料。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完成了这个实验。结合句意,故选“竟然”。
    故答案为:
    (1)本领;
    (2)本事;
    (3)果然;
    (4)竟然。
    6.读课文,完成练习。
    (1)这是一篇民间故事,讲的是关于 枣核帮乡亲们赶回牲口,惩治县官 的故事。他虽然人小,但既 勤快 ,又 聪明 。
    (2)下列关于课文叙述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
    A.一对夫妻生了个孩子名叫枣核——衙役抢走庄稼人的牛和驴——枣核赶着牲口回村子
    B.一对夫妻生了个孩子名叫枣核——枣核赶着牲口回村子——衙役抢走庄稼人的牛和驴
    C.衙役抢走庄稼人的牛和驴——一对夫妻生了个孩子名叫枣核——枣核赶着牲口回村子
    【解答】(1)《枣核》是一篇民间故事,记叙了一对老夫妻生了一个枣核大的孩子名叫枣核,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本领高强,智斗县官,帮老百姓要回牲口。赞扬了枣核勤劳勇敢、聪明正直的品质。
    (2)阅读《枣核》可知,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夫妻俩生了一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但他很勤劳而且有本领。第二部分(4﹣7自然段):写“枣核”发挥聪明才智,成功将村民的牛和驴从衙门牵了回来。第二部分(8﹣13自然段):写衙门捉了“枣核”,经过一番智斗,“枣核”最后大摇大摆地走了。故选A。
    故答案为:
    (1)枣核帮乡亲们赶回牲口,惩治县官 勤快 聪明;
    (2)A。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牲”和“涨”都是翘舌音。 √
    (2)“罢”“妻”“犁”三个字是按照音序排列的。 ×
    (3)爹(diē)、府(hǔ)、困(kùn)三个字的注音都正确。 ×
    【解答】(1)正确。
    (2)有误,“罢”“妻”“犁”三个字是按照音序排列应该是:罢、犁、妻。
    (3)有误,府(fǔ)。
    故答案为:
    (1)√;
    (2)×;
    (3)×。
    8.理解句子,完成练习。
    天一亮,县官就带着衙役去捉人。枣核蹦出来说:“牲口是我牵的,你们要怎么样?”
    (1)县官捉人的原因是 牲口被人牵回了村子 。
    (2)从“蹦出来”这个词语,可以看出枣核具有 敢作敢当 的品质。
    【解答】《枣核》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枣核如何勤劳能干,运用自己身体特别小、容易藏匿的特点,偷偷赶回了被官府牵走的牲口。被抓之后,不但没有被挨打,反而害得县官挨了打,最后大摇大摆地回家去了。文章赞扬了枣核不服输、机智勇敢的品格。
    (1)阅读课文可知,县官捉人的原因是牲口被人牵回了村子。
    (2)从“蹦出来”这个词语,可以看出枣核具有敢作敢当的品质。
    故答案为:
    (1)牲口被人牵回了村子。
    (2)敢作敢当。
    9.照样子,用关联词语造句。
    (1)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不光……也……
    小明不光学习成绩好,也乐于助人。
    (2)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枣核也能上去,所以他打的柴比别人多很多。
    因为……所以……
    因为他平时努力学习,所以考出了好成绩。
    【解答】(1)“不光……也……”表是递进关系,据此造句。
    (2)“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据此造句。
    故答案为:
    (1)小明不光学习成绩好,也乐于助人。
    (2)因为他平时努力学习,所以考出了好成绩。
    10.精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邻居们都夸枣核,枣核的爹娘非常高兴。
    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有一年大旱,庄稼没收成,县衙门还派衙役向庄稼人要官粮。庄稼人纳不上粮,衙役就把牛、驴都牵走了。
    牵走了牛、驴,大伙儿愁得很。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有的人不相信,说:“我才不信咧,你别小人说大话啦!”枣核也不争辩,只是说:“不信,你们就等着看。”
    (1)写出与文中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本领一 本事 争辩一 争论
    (2)阅读选文第1自然段,说一说枣核为什么打的柴比别人多。
    (3)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4)衙役把牛、驴都牵走的原因是 庄稼没收成,庄稼人纳不上粮。
    【解答】(1)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本领”的意思是本事。故近义词为:本事。“争辩”意思一般指两个或者多个人由于目的或者价值观的差异,无法和别人达成一个共同的结论,而互相表达自己观点的一个过程。故其近义词为:争论。
    (2)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可知,枣核的柴比别人打得多的原因是: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
    (3)考查了对过渡句的理解。“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这句话是一个过渡句,承接着上边讲枣核勤快的事,又连接着下边讲枣核聪明的事,因此,这句话在文中起着过渡句的作用。
    (4)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语句“有一年大旱,庄稼没收成,县衙门还派衙役向庄稼人要官粮。庄稼人纳不上粮,衙役就把牛、驴都牵走了。”可知衙役把牛、驴都牵走的原因是:庄稼没收成,庄稼人纳不上粮。
    故答案为:
    (1)①本事;②争论;
    (2)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
    (3)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4)庄稼没收成,庄稼人纳不上粮。

    相关试卷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方帽子店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方帽子店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查字典,填空,用“改”字组词填空,读课文,完成练习,方帽子店,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精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划线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是,下列词语不全是反义词的一组是,选择解释准确的句子,选词填空,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按要求写词语,品读句子,完成练习,精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海中的鲸鱼体形巨大,它是一种,下列词语不全是一类的一组是,下列词语不全是反义词的一组是,《海底世界》这是一篇的文章,按要求填空,赏析句子,完成练习,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