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枣核 (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405296/0-17090069566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8 枣核 (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405296/0-170900695668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8 枣核 (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5405296/0-1709006956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课后复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枣核课后复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课文题目“枣核”指的是,选词填空,读课文,完成练习,理解句子,完成练习,照样子,用关联词语造句,精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枣核(hé)妻子(qī)
B.犁田(lí)折腾(zhé)
C.牲口(shēng)官府(guān)
D.罢了(bà)涨得通红(zhàng)
2.给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折腾了大半夜,衙役们困得很。( )
A.疲乏
B.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无法摆脱
3.课文题目“枣核”指的是( )
A.大枣的核B.一个孩子的名字
4. 庄稼人纳不上粮, 衙役就把牛、驴都牵走了。( )
A.虽然……但是……B.不仅……而且……
C.因为……所以……
5.选词填空。
(1)枣核学了很多的 ,可厉害了。
(2)这个人很有些带兵的 。
(3)没想到说了这个话不久, 生了一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
(4)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 完成了这个实验。
6.读课文,完成练习。
(1)这是一篇民间故事,讲的是关于 的故事。他虽然人小,但既 ,又 。
(2)下列关于课文叙述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一对夫妻生了个孩子名叫枣核——衙役抢走庄稼人的牛和驴——枣核赶着牲口回村子
B.一对夫妻生了个孩子名叫枣核——枣核赶着牲口回村子——衙役抢走庄稼人的牛和驴
C.衙役抢走庄稼人的牛和驴——一对夫妻生了个孩子名叫枣核——枣核赶着牲口回村子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牲”和“涨”都是翘舌音。
(2)“罢”“妻”“犁”三个字是按照音序排列的。
(3)爹(diē)、府(hǔ)、困(kùn)三个字的注音都正确。
8.理解句子,完成练习。
天一亮,县官就带着衙役去捉人。枣核蹦出来说:“牲口是我牵的,你们要怎么样?”
(1)县官捉人的原因是 。
(2)从“蹦出来”这个词语,可以看出枣核具有 的品质。
9.照样子,用关联词语造句。
(1)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不光……也……
(2)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枣核也能上去,所以他打的柴比别人多很多。
因为……所以……
10.精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邻居们都夸枣核,枣核的爹娘非常高兴。
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有一年大旱,庄稼没收成,县衙门还派衙役向庄稼人要官粮。庄稼人纳不上粮,衙役就把牛、驴都牵走了。
牵走了牛、驴,大伙儿愁得很。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有的人不相信,说:“我才不信咧,你别小人说大话啦!”枣核也不争辩,只是说:“不信,你们就等着看。”
(1)写出与文中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本领一 争辩一
(2)阅读选文第1自然段,说一说枣核为什么打的柴比别人多。
(3)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4)衙役把牛、驴都牵走的原因是
(培优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同步分层作业28 枣核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试题(共10小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枣核(hé)妻子(qī)
B.犁田(lí)折腾(zhé)
C.牲口(shēng)官府(guān)
D.罢了(bà)涨得通红(zhàng)
【解答】A、C、D正确。
B.有误,折:zhé断;弄断:骨~。shé断(多用于长条形的东西):树枝~了。zhē翻转:~跟头。“折腾”的“折”应读zhē,故zhé错误。
故选:B。
2.给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折腾了大半夜,衙役们困得很。( )
A.疲乏
B.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无法摆脱
【解答】“困”疲乏。
故选:A。
3.课文题目“枣核”指的是( )
A.大枣的核B.一个孩子的名字
【解答】《枣核》这是一个小英雄的故事,主人翁是一个枣核大小的小孩。通过阅读可知,课文题目“枣核”指的是一个孩子的名字。
故选:B。
4. 庄稼人纳不上粮, 衙役就把牛、驴都牵走了。( )
A.虽然……但是……B.不仅……而且……
C.因为……所以……
【解答】两个分句间是因果关系,可以用“因为……所以……”相连。
故选:C。
5.选词填空。
(1)枣核学了很多的 本领 ,可厉害了。
(2)这个人很有些带兵的 本事 。
(3)没想到说了这个话不久, 果然 生了一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
(4)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 竟然 完成了这个实验。
【解答】(1)本领:才能、能力。枣核学了很多能力。结合句意,故选“本领”。
(2)本事:本领。这个人有带兵的本领。结合句意,故选“本事”。
(3)果然:跟料想的一样。没想到这个话不久,跟料想的一样,生了一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结合句意,故选“果然”。
(4)竟然:表示出乎意料。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完成了这个实验。结合句意,故选“竟然”。
故答案为:
(1)本领;
(2)本事;
(3)果然;
(4)竟然。
6.读课文,完成练习。
(1)这是一篇民间故事,讲的是关于 枣核帮乡亲们赶回牲口,惩治县官 的故事。他虽然人小,但既 勤快 ,又 聪明 。
(2)下列关于课文叙述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
A.一对夫妻生了个孩子名叫枣核——衙役抢走庄稼人的牛和驴——枣核赶着牲口回村子
B.一对夫妻生了个孩子名叫枣核——枣核赶着牲口回村子——衙役抢走庄稼人的牛和驴
C.衙役抢走庄稼人的牛和驴——一对夫妻生了个孩子名叫枣核——枣核赶着牲口回村子
【解答】(1)《枣核》是一篇民间故事,记叙了一对老夫妻生了一个枣核大的孩子名叫枣核,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本领高强,智斗县官,帮老百姓要回牲口。赞扬了枣核勤劳勇敢、聪明正直的品质。
(2)阅读《枣核》可知,第一部分(1﹣3自然段):写夫妻俩生了一个枣核那么大的孩子,但他很勤劳而且有本领。第二部分(4﹣7自然段):写“枣核”发挥聪明才智,成功将村民的牛和驴从衙门牵了回来。第二部分(8﹣13自然段):写衙门捉了“枣核”,经过一番智斗,“枣核”最后大摇大摆地走了。故选A。
故答案为:
(1)枣核帮乡亲们赶回牲口,惩治县官 勤快 聪明;
(2)A。
7.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牲”和“涨”都是翘舌音。 √
(2)“罢”“妻”“犁”三个字是按照音序排列的。 ×
(3)爹(diē)、府(hǔ)、困(kùn)三个字的注音都正确。 ×
【解答】(1)正确。
(2)有误,“罢”“妻”“犁”三个字是按照音序排列应该是:罢、犁、妻。
(3)有误,府(fǔ)。
故答案为:
(1)√;
(2)×;
(3)×。
8.理解句子,完成练习。
天一亮,县官就带着衙役去捉人。枣核蹦出来说:“牲口是我牵的,你们要怎么样?”
(1)县官捉人的原因是 牲口被人牵回了村子 。
(2)从“蹦出来”这个词语,可以看出枣核具有 敢作敢当 的品质。
【解答】《枣核》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枣核如何勤劳能干,运用自己身体特别小、容易藏匿的特点,偷偷赶回了被官府牵走的牲口。被抓之后,不但没有被挨打,反而害得县官挨了打,最后大摇大摆地回家去了。文章赞扬了枣核不服输、机智勇敢的品格。
(1)阅读课文可知,县官捉人的原因是牲口被人牵回了村子。
(2)从“蹦出来”这个词语,可以看出枣核具有敢作敢当的品质。
故答案为:
(1)牲口被人牵回了村子。
(2)敢作敢当。
9.照样子,用关联词语造句。
(1)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不光……也……
小明不光学习成绩好,也乐于助人。
(2)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枣核也能上去,所以他打的柴比别人多很多。
因为……所以……
因为他平时努力学习,所以考出了好成绩。
【解答】(1)“不光……也……”表是递进关系,据此造句。
(2)“因为……所以……”表示因果关系,据此造句。
故答案为:
(1)小明不光学习成绩好,也乐于助人。
(2)因为他平时努力学习,所以考出了好成绩。
10.精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枣核很勤快,天天干活,学了很多的本领。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邻居们都夸枣核,枣核的爹娘非常高兴。
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有一年大旱,庄稼没收成,县衙门还派衙役向庄稼人要官粮。庄稼人纳不上粮,衙役就把牛、驴都牵走了。
牵走了牛、驴,大伙儿愁得很。枣核说:“大家都不用愁,我有办法!”有的人不相信,说:“我才不信咧,你别小人说大话啦!”枣核也不争辩,只是说:“不信,你们就等着看。”
(1)写出与文中加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本领一 本事 争辩一 争论
(2)阅读选文第1自然段,说一说枣核为什么打的柴比别人多。
(3)用“ ”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4)衙役把牛、驴都牵走的原因是 庄稼没收成,庄稼人纳不上粮。
【解答】(1)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本领”的意思是本事。故近义词为:本事。“争辩”意思一般指两个或者多个人由于目的或者价值观的差异,无法和别人达成一个共同的结论,而互相表达自己观点的一个过程。故其近义词为:争论。
(2)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阅读文段“他能扶犁,能赶驴,柴比别人打得多,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可知,枣核的柴比别人打得多的原因是: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
(3)考查了对过渡句的理解。“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这句话是一个过渡句,承接着上边讲枣核勤快的事,又连接着下边讲枣核聪明的事,因此,这句话在文中起着过渡句的作用。
(4)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语句“有一年大旱,庄稼没收成,县衙门还派衙役向庄稼人要官粮。庄稼人纳不上粮,衙役就把牛、驴都牵走了。”可知衙役把牛、驴都牵走的原因是:庄稼没收成,庄稼人纳不上粮。
故答案为:
(1)①本事;②争论;
(2)因为别人上不去的地方他也能上去,他一蹦就能蹦到屋脊那么高。
(3)枣核不光勤快,也很聪明。
(4)庄稼没收成,庄稼人纳不上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方帽子店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查字典,填空,用“改”字组词填空,读课文,完成练习,方帽子店,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符号,精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火烧云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划线字的读音错误的一项是,下列词语不全是反义词的一组是,选择解释准确的句子,选词填空,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按要求写词语,品读句子,完成练习,精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大海中的鲸鱼体形巨大,它是一种,下列词语不全是一类的一组是,下列词语不全是反义词的一组是,《海底世界》这是一篇的文章,按要求填空,赏析句子,完成练习,课内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