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8)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399411/0-170891792250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8)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399411/0-170891792254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8)教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5399411/0-170891792259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教案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思维导图,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七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三节“几种重要的盐”。属于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主题,包括生活中常见的盐、化学肥料两部分,盐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在生产生活中都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本单元在系统学习了酸和碱的性质之后,再次系统研究具体物质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从感性的实验现象升华到理性的归纳总结,不仅是对实验基本技能的巩固,认识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而且通过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探究,对化学反应实质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在初中化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学情分析
本节课为一轮复习课,学生已经系统学习了盐的知识,初步了解了盐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了解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但对于酸碱盐知识的综合利用,题型的变换,特别是金属与盐反应置换次序、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离子大量共存题,鉴别题等知识的理解不够透彻和熟练,缺乏系统性的认知。而且作为一节复习课,如何上出新意,不沦落为“烫剩饭”,让学生能够在轻松复习旧知的同时再得到巩固升华,是本节课难点。
二、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本单元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1.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2.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结合学生的学情以及课标的要求,本节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2.理解常见盐类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通过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判断,初步掌握大量共存题、鉴别题的一般思路。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题型变化迁移,锻炼学生思考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各种题型练习巩固,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盐类物质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树立环保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盐的化学性质的复习,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教学难点:置换次序、共存题和鉴别题的一般思路
四、教学思维导图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念——“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习者传递知识,而是学习者根据外在信息,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我设计的这节课将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总结;教师在其中起着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教学内容衔接的作用,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环境的设计者,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
此外,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归纳常见的盐有哪些,了解他们的用途,以及生活中一些盐类物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再利用问题情境,重点突出复习盐的化学性质,巩固练习了中考中的常见典型习题,帮助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本节课由于习题较多,上课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以激发出更多的思维火花。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境
引入
【引入】同学们,刚刚过去的四月二十三日是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是如今的口号。我相信同学们也读了很多的书。那平时你们都在哪读书呢?
那有同学体验过这样的读书方式吗?
【图片展示】躺在死海里读书
你知道这是在哪?为什么人可以漂在海面上?
那我们今天就来复习盐的性质
【板书】盐的性质
图书馆,家里,教室,沙发上,床上……
死海
因为死海含盐量高,浓度太大了。海水密度大于人体密度
利用在死海中读书的照片,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入课题——盐的性质
盐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问题】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盐类物质有哪些呢?
好,那我就来考考你,这些说法对吗?
【过渡】看来我们同学对这几种盐都很熟悉,那么他们在生活生产中分别有哪些用途呢?给大家一分钟想一想。
想好了吗?现在我们玩个小游戏
【游戏】用途连连看
把用途移动到对应的物质上,如果正确,用途就会消失,如果错误,用途还会回到原位。老师演示一遍。
【过渡】这位同学表现好不好?给她鼓鼓掌吧!!
【讲解】在刚才的用途中,有一条用途出现了两次,那是?
对,常见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有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此外还有今天遇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氯化钠、碳酸钠
碳酸氢钠、碳酸钙
碳酸钠化学式错了,碳酸氢钠是能溶,石灰石不是碳酸钙俗名,它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学生思考
学生上台演示,下面同学一起帮他出主意,找错误。
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
盐的化学性质
【过渡】
由这可以看出,盐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是无处不在的。除了这四种以外,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比如:化肥中的铵态氮肥如硝酸铵、碳酸氢铵;农药中的波尔多液;医疗上拍X光前要喝的钡餐;以及治疗鼻炎所用到的两种喷鼻剂。
但是,这些物质在使用时都有一些注意事项,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是为什么?
【板书】盐的化学性质
盐溶液的酸碱性
盐溶液+金属=新盐+新金属
盐+酸=新盐+新酸
盐溶液+碱溶液=新盐+新碱
盐溶液+盐溶液=两种新盐
【复习】1、你知道哪些盐溶液显酸性?哪些盐溶液显碱性?
2、盐和金属反应,需要什么条件?
【过渡】看来大家对这块比较熟悉,那请同学们看看这道题。
题目变化:
1、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但溶液呈蓝色。则选择?
2、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选择?
【过渡】盐和酸碱盐都能反应,这三类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那他们发生都需要什么条件呢?
看来同学们掌握的不错,下面我们就来个小游戏考考你们,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我们请两位同学上来PK,看看谁是大赢家!
【游戏PK】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教师注意:在学生游戏时仔细观察做错的题,以利于游戏结束时归纳总结
【过渡】判断反应能否发生,是酸碱盐知识应用最基本的要求。反应能发生,代表物质不能共存,不能发生,代表物质能够共存。
【共存题练习】
判断反应能否发生的第二类应用就是鉴别
【鉴别题练习】
【注意】一定存在的离子中一定要有钠离子,因为溶液中其他已确认成分都是阴离子,所以溶液中必须还要含有一种阳离子——钠离子
1、草木灰成分是碳酸钾,显碱性,会和铵态氮肥中铵根离子结合产生氨气,降低肥效
2、硫酸铜和铁能反应。
3、BaCO3+2HCl=BaCl2+ CO2↑+H2O。
氯化钡可溶,释放出有毒的钡离子,危害人体健康。
4、生理海水中有氯化钠,会和银离子结合生成氯化钠
显酸性:氯化铵,硝酸铵,氯化铜,硝酸铜等
显碱性: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
2、金属:
①以前换后(或以强换弱);
②K、Ca、Na除外
③Fe:0价-----+2价亚铁
盐:可溶
生成物必须要有沉淀、气体或水。
盐和碱、盐反应时,要求反应物均可溶。
两位学生游戏。其他学生仔细观察。
利用生活中常见盐的使用时的注意事项,顺利引导出盐的化学性质。
由用途过渡到化学性质
考查学生对金属与盐反应掌握程度。利用一题多变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置换次序这种题型的理解。
利用游戏的方式,让学习变得更轻松。课堂变的更活跃。
归纳总结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
常见的盐物理性质及其俗名、用途。
盐的化学性质及其对应的典型习题。如,置换次序题,判断共存题,鉴别题等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沪教版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7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第3节 几种重要的盐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