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 高一投掷接力1—6课时教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0/15352251/0-170799675832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体育与健康 高一投掷接力1—6课时教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0/15352251/0-170799675837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体育与健康 高一投掷接力1—6课时教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0/15352251/0-170799675840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体育人教版 (2019)第三节 投掷教案
展开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周 第 课
课后小结:接棒人反复进行起跑练习,或者在起跑前让同伴用不同速度滚动篮球,培养正确判断起跑时机的能力。
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周 第 课
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周 第 课
课后小结:接棒人起跑过早或过晚,不能在预定的传、接棒位置完成传、接棒,或者在接棒时尚未发挥出很快速度。
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周 第 课
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周 第 课
课后小结接棒人起跑过早或过晚,不能在预定的传、接棒位置完成传、接棒,或者在接棒时尚未发挥出很快速度。
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周 第 课
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周 第 课
课后小结:最反用力不够快,爆发力不好。
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周 第 课
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周 第 课
课后小结:最反用力不够快,爆发力不好。
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周 第 课
中学体育课表格式教案 第 周 第 课
课后小结:最反用力不够快,爆发力不好。
教学内容
投掷:铅球
2、跑:接力
教学任务
发身体素质,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方法。
初步学会弯道跑技术,并改进传接棒的配。
部分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方 法 、教 学 组 织
次数
时间
开始部分
一 、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4、队列练习:立正 、稍息 、看齐 、报数。
5、教学组织::成四列横队。
三分钟
准
备
部
分
二、准备活动。
1、扩胸运动 2、振背运动、 3、体侧运动 4、肩绕环运动 5、踢腿运动
6、腹背运动 7、膝关节运动 8、踝腕关运动 9、压腿运动 10、跳跃运动
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
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图示一)
七
分
钟
基
本
部
分
、基本部分:
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2、投掷 (第 1 次 课 13 分钟)
动作名称:背向滑步推铅球。
教学任务:发展身体素质,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方法,
(三)教学要求:初步学会背向滑步推铅球动作。
(四)教学重点:背向滑步。
(五)教学难点:摆动腿带动
(六)教学手段:
(1)在球场作背向滑步动作(划出一字)。
(2)徒手练习背向滑步至推铅球预备姿势。
(3)发展力量和推掷能力练习。
(七)教学组织:分成两组围绕圆圈做练习,
(八)教学安全:统一投掷、统一练习,听教师口令 练习薄 。
(九)易犯错误:滑步结束后不能保持投掷前的正确姿势,上体过早抬起,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
(十)纠正方法:徒手或持球连续做收腿动作;教师在学生右侧(稍后)拉住学生的左手,或在背后压住上体,进行滑步练习。
十
三
分
钟
基
本
部
分
3、跑
(一)动作名称:接力 (第 1 次 课 1 2 分钟)
(二)教学任务:初步学会弯道跑技术,并改进传接棒的配。
(三)教学要求:基本学会接力跑的弯道起跑动作。
(四)教学重点:接力跑的弯道起跑。
(五)教学难点:起跑反应快速,起跑后能按弯道的切线前进。
(六)教学手段:1、复习弯道传接棒。
2、示范讲解时突出:握棒方法;起跑动作;起跑穴或起跑器的安装;弯道
跑的切线。
3、在弯道上练习蹲踞式起跑(30米)。
4、在跑道上作2X60米的起跑及接棒练习。
(七)教学组织:分组进行练习,
(八)教学安全:
(九)易犯错误:接棒人起跑过早或过晚,不能在预定的传、接棒位置完成传、接棒,或者在接棒时尚未发挥出很快速度。
(十)纠正方法:接棒人反复进行起跑练习,或者在起跑前让同伴用不同速度滚动篮球,培养正确判断起跑
时机的能力。
十
三
分
钟
结
束
部
分
四 、 结束部分: ( 5 分 钟 )
放松运动:
(1)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
(二)小结本课:
(三)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
(四)收拾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
五 分 钟
场 地 器 材:铅球、接力棒。
练习密度预计: 30 %
运动 量 预测:1。6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教学内容
1、投掷:铅球
2、跑:接力
教学任务
身体素质,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方法。
2、学会弯道跑技术,并改进传接棒的配。
部分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方 法 、教 学 组 织
次数
时间
开始部分
一 、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队列练习:立正 、稍息 、看齐 、报数。
5、教学组织::成四列横队。
三分钟
准
备
部
分
二、准备活动。
1、扩胸运动 2、振背运动、 3、体侧运动 4、肩绕环运动 5、踢腿运动
6、腹背运动 7、膝关节运动 8、踝腕关运动 9、压腿运动 10、跳跃运动
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
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图示一)
七
分
钟
基
本
部
分
三、基本部分:
1、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2、投掷 (第 2 次 课 1 3 分钟)
(一)动作名称:背向滑步推铅球。
(二)教学任务:发展身体素质,继续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
(三)教学要求:摆腿动作轻松,能用摆动腿带动支撑腿,动作较连贯,不用全力把球推出。
(四)教学重点:背向滑步。
(五)教学难点:摆动腿带动
(六)教学手段:
(1)发展力量和推掷能力练习:
(2)在跑道上作背向连续滑步动作
(3)持球背向滑步至推球预备姿势练习。
(4)持球作背向滑步推铅球的完整动作练习
(七)教学组织:分成两组围绕圆圈做练习,
(八)教学安全:统一投掷、统一练习,听教师口令 练习薄 。
(九)易犯错误:滑步结束后不能保持投掷前的正确姿势,上体过早抬起,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
(十)纠正方法:徒手或持球连续做收腿动作;教师在学生右侧(稍后)拉住学生的左手,或在背后压住上体,进行滑步练习。
十
三
分
钟
基
本
部
分
3、跑
(一)动作名称:接力 (第 2 次 课 1 2 分钟)
(二)教学任务:学会弯道跑技术,并改进传接棒的配。
(三)教学要求:基本学会接力跑的弯道起跑动作。
(四)教学重点:接力跑的弯道起跑。
(五)教学难点:起跑反应快速,起跑后能按弯道的切线前进。
(六)教学手段:1、复习弯道传接棒。
2、示范讲解时突出:握棒方法;起跑动作;起跑穴或起跑器的安装;弯道
跑的切线。
3、在弯道上练习蹲踞式起跑(30米)。
4、在跑道上作2X60米的起跑及接棒练习。
(七)教学组织:分组进行练习,
(八)教学安全:
(九)易犯错误:接棒人起跑过早或过晚,不能在预定的传、接棒位置完成传、接棒,或者在接棒时尚未发挥出很快速度。
(十)纠正方法:接棒人反复进行起跑练习,或者在起跑前让同伴用不同速度滚动篮球,培养正确判断起跑
时机的能力。
十
二
分
钟
结
束
部
分
四 、 结束部分: ( 5 分 钟 )
(一)放松运动:
(1)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
(二)小结本课:
(三)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
(四)收拾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
五 分 钟
场 地 器 材:铅球、接力棒。
练习密度预计:30 %
运动 量 预测:1。6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教学内容
1、投掷:铅球
2、跑:接力
教学任务
1、发身体素质,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方法。
2、使学生学会“混合式”的传接棒方法。
部分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方 法 、教 学 组 织
次数
时间
开始部分
一 、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4、队列练习:立正 、稍息 、看齐 、报数。
5、教学组织::成四列横队。
三分钟
准
备
部
分
二、准备活动。
1、扩胸运动 2、振背运动、 3、体侧运动 4、肩绕环运动 5、踢腿运动
6、腹背运动 7、膝关节运动 8、踝腕关运动 9、压腿运动 10、跳跃运动
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
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图示一)
七
分
钟
基
本
部
分
三、基本部分:
1、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2、投掷 (第 3 次 课 1 3 分钟)
(一)动作名称:背向滑步推铅球。
(二)教学任务:发展身体素质,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方法,
(三)教学要求:初步学会背向滑步推铅球动作。
(四)教学重点:背向滑步。
(五)教学难点:摆动腿带动
(六)教学手段:
(1)两人对立叉手做推拉动作
(2)两人对立,取好距离互推对抗练习
(3)一人拉着练习者的手做滑步和滑步后保持预备姿势连续练习。
(4)圈内步推铅球并推过前面一定高度的横绳或橡筋
(七)教学组织:分成两组围绕圆圈做练习,
(八)教学安全:统一投掷、统一练习,听教师口令 练习薄 。
(九)易犯错误:滑步结束后不能保持投掷前的正确姿势,上体过早抬起,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
(十)纠正方法:徒手或持球连续做收腿动作;教师在学生右侧(稍后)拉住学生的左手,或在背后压住上体,进行滑步练习。
十
三
分
钟
基
本
部
分
3、跑
(一)动作名称:接力 (第 3 次 课 1 2 分钟)
(二)教学任务:使学生学会“混合式”的传接棒方法。
(三)教学要求:基本学会“混合式”的传接棒方法。
(四)教学重点:“混合式”传接棒。
(五)教学难点:能按各棒次的握棒及传棒序。
(六)教学手段:1、复习弯道传接棒,学习“混合式”的传接棒方法。
2、示范讲解时突出:握棒方法;起跑动作;起跑穴或起跑器的安装;弯道跑的切线。
3、在弯道上练习蹲踞式起跑(30米)。
4、在跑道上作2X60米的起跑及接棒练习。
(九)易犯错误:接棒人起跑过早或过晚,不能在预定的传、接棒位置完成传、接棒,或者在接棒时尚未发挥出很快速度。
(十)纠正方法:接棒人反复进行起跑练习,或者在起跑前让同伴用不同速度滚动篮球,培养正确判断起跑
时机的能力。
十
二
分
钟
结
束
部
分
四 、 结束部分: ( 5 分 钟 )
(一)放松运动:
(1)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
小结本课:
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
(四)收拾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
五 分 钟
场 地 器 材:铅球、接力棒。
练习密度预计:30 %
运动 量 预测:1。6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教学内容
1、投掷:铅球
2、跑:接力
教学任务
1、发身体素质,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方法。
2、使学生学会“混合式”的传接棒方法。
部分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方 法 、教 学 组 织
次数
时间
开始部分
一 、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4、队列练习:立正 、稍息 、看齐 、报数。
5、教学组织::成四列横队。
三分钟
准
备
部
分
二、准备活动。
1、扩胸运动 2、振背运动、 3、体侧运动 4、肩绕环运动 5、踢腿运动
6、腹背运动 7、膝关节运动 8、踝腕关运动 9、压腿运动 10、跳跃运动
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
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图示一)
七
分
钟
基
本
部
分
三、基本部分:
1、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2、投掷 (第 4 次 课 1 3 分钟)
(一)动作名称:背向滑步推铅球。
(二)教学任务:发展身体素质,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方法,
(三)教学要求:初步学会背向滑步推铅球动作。
(四)教学重点:背向滑步。
(五)教学难点:摆动腿带动
(六)教学手段:
(1)两人对立叉手做推拉动作
(2)两人对立,取好距离互推对抗练习
(3)一人拉着练习者的手做滑步和滑步后保持预备姿势连续练习。
(4)圈内步推铅球并推过前面一定高度的横绳或橡筋
(七)教学组织:分成两组围绕圆圈做练习,
(八)教学安全:统一投掷、统一练习,听教师口令 练习薄 。
(九)易犯错误:滑步结束后不能保持投掷前的正确姿势,上体过早抬起,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
(十)纠正方法:徒手或持球连续做收腿动作;教师在学生右侧(稍后)拉住学生的左手,或在背后压住上体,进行滑步练习。
十
三
分
钟
基
本
部
分
3、跑
(一)动作名称:接力 (第 3 次 课 1 2 分钟)
(二)教学任务:使学生学会“混合式”的传接棒方法。
(三)教学要求:基本学会“混合式”的传接棒方法。
(四)教学重点:“混合式”传接棒。
(五)教学难点:能按各棒次的握棒及传棒序。
(六)教学手段:1、复习弯道传接棒,学习“混合式”的传接棒方法。
2、示范讲解时突出:握棒方法;起跑动作;起跑穴或起跑器的安装;弯道跑的切线。
3、在弯道上练习蹲踞式起跑(30米)。
4、在跑道上作2X60米的起跑及接棒练习。
(九)易犯错误:接棒人起跑过早或过晚,不能在预定的传、接棒位置完成传、接棒,或者在接棒时尚未发挥出很快速度。
(十)纠正方法:接棒人反复进行起跑练习,或者在起跑前让同伴用不同速度滚动篮球,培养正确判断起跑
时机的能力。
十
二
分
钟
结
束
部
分
四 、 结束部分: ( 5 分 钟 )
放松运动:
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
小结本课:
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
(四)收拾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
五 分 钟
场 地 器 材:铅球、接力棒。
练习密度预计: 30 %
运动 量 预测:1。5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教学内容
1、投掷:铅球
2、跑:接力
教学任务
1、发身体素质,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方法。
2、熟悉球性,掌握及控制球的能力。
部分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方 法 、教 学 组 织
次数
时间
开始部分
一 、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4、队列练习:立正 、稍息 、看齐 、报数。
5、教学组织::成四列横队。
三分钟
准
备
部
分
二、准备活动。
1、扩胸运动 2、振背运动、 3、体侧运动 4、肩绕环运动 5、踢腿运动
6、腹背运动 7、膝关节运动 8、踝腕关运动 9、压腿运动 10、跳跃运动
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
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图示一)
七
分
钟
基
本
部
分
三、基本部分:
1、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2、投掷 (第 5 次 课 13 分钟)
(一)动作名称:背向滑步推铅球。
(二)教学任务:发展身体素质,背向滑步推铅球考核。
(三)教学要求:学会背向滑步推铅球动作。
(四)教学重点:考核背向滑步推铅球。
(五)教学难点:争取好的成绩。
(六)教学手段:
(1)提出测验标准和要求。
(2)圈外徒手背向滑步推铅球完整动作练习。
(3)分组进行测验。
(七)教学组织:分成两组围绕圆圈做练习,
(八)教学安全:统一投掷、统一练习,听教师口令 练习薄 。
(九)易犯错误:滑步结束后不能保持投掷前的正确姿势,上体过早抬起,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
(十)纠正方法:徒手或持球连续做收腿动作;教师在学生右侧(稍后)拉住学生的左手,或在背后压住上体,进行滑步练习。
十
三
分
钟
基
本
部
分
3、跑
(一)动作名称:接力 (第 5 次 课 12 分钟)
(二)教学任务:复习改进弯道起跑及传接棒技术。
(三)教学要求:掌握弯道起跑技术。
(四)教学重点:弯道起跑。
(五)教学难点:起跑动作正确。
(六)教学手段:★直道20米转入弯道20米的加速跑(1—2次)。
★弯道起跑(握接力棒、用蹲踞式)30米(1—2次)。
★直道接棒后,转入弯道跑(二人一组)。
★弯道起跑后,跑30米,练习弯道传接棒(二人一组)。
★4X100米(如场地条件限制可减为4X50米或按学校具体条件)接力跑教学比赛。
(七)教学组织:分组进行练习,
(八)教学安全:
(九)易犯错误: 传接时机,手法不对。
(十)纠正方法:反复练习。
分
钟
结
束
部
分
四 、 结束部分: ( 5 分 钟 )
(一)放松运动:
(1)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
(二)小结本课:
(三)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
(四)收拾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
五 分 钟
场 地 器 材:铅球、接力棒。
练习密度预计:30 %
运动 量 预测:1。5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教学内容
1、投掷:铅球
2、跑:接力
教学任务
1、发身体素质,学习背向滑步推铅球方法。
2、熟悉球性,掌握及控制球的能力。
部分
教 学 内 容、 教 学 方 法 、教 学 组 织
次数
时间
开始部分
一 、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教学任务、整理服装、报数。
4、队列练习:立正 、稍息 、看齐 、报数。
5、教学组织::成四列横队。
三分钟
准
备
部
分
二、准备活动。
1、扩胸运动 2、振背运动、 3、体侧运动 4、肩绕环运动 5、踢腿运动
6、腹背运动 7、膝关节运动 8、踝腕关运动 9、压腿运动 10、跳跃运动
教学要求:手臂、上下侧要伸直、边示范边提要求。
教学方法:先示范后讲解、边示范边提要求、学生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站立。(图示一)
七
分
钟
基
本
部
分
三、基本部分:
1、组织形式:分组不轮换。
2、投掷 (第 6 次 课 13 分钟)
(一)动作名称:背向滑步推铅球。
(二)教学任务:发展身体素质,进行背向滑步推铅球考核。
(三)教学要求:学会背向滑步推铅球动作。
(四)教学重点:考核背向滑步推铅球。
(五)教学难点:争取好的成绩。
(六)教学手段:
(1)提出测验标准和要求。
(2)圈外徒手背向滑步推铅球完整动作练习。
(3)分组进行测验。
(七)教学组织:分成两组围绕圆圈做练习,
(八)教学安全:统一投掷、统一练习,听教师口令 练习薄 。
(九)易犯错误:滑步结束后不能保持投掷前的正确姿势,上体过早抬起,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
(十)纠正方法:徒手或持球连续做收腿动作;教师在学生右侧(稍后)拉住学生的左手,或在背后压住上体,进行滑步练习。
十
三
分
钟
基
本
部
分
3、跑
(一)动作名称:接力 (第 6 次 课 12 分钟)
(二)教学任务:复习改进弯道起跑及传接棒技术。
(三)教学要求:掌握弯道起跑技术。
(四)教学重点:弯道起跑。
(五)教学难点:起跑动作正确。
(六)教学手段:★直道20米转入弯道20米的加速跑(1—2次)。
★弯道起跑(握接力棒、用蹲踞式)30米(1—2次)。
★直道接棒后,转入弯道跑(二人一组)。
★弯道起跑后,跑30米,练习弯道传接棒(二人一组)。
★4X100米(如场地条件限制可减为4X50米或按学校具体条件)接力跑教学比赛。
(七)教学组织:分组进行练习,
(八)教学安全:
(九)易犯错误: 传接时机,手法不对。
(十)纠正方法:反复练习。
十
二
分
钟
结
束
部
分
四 、 结束部分: ( 5 分 钟 )
(一)放松运动:
(1)手臂放松
(2)腿部放松
(二)小结本课:
(三)宣布下次课教学内容和课外练习内容。
(四)收拾器材:布置学生收拾器材。
五 分 钟
场 地 器 材:铅球、接力棒。
练习密度预计: 30 %
运动 量 预测:1。5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人教版 (2019)全一册第三节 投掷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全一册<a href="/tiy/tb_c4008766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三节 投掷教案</a>,共2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布置课外作业,安排收归器材,下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体育全一册第九章 田径类运动第一节 跑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体育全一册<a href="/tiy/tb_c400876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九章 田径类运动第一节 跑教案设计</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常规,创设问题情境,布置课外作业,收拾器材,师生再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体育人教版 (2019)全一册第一节 跑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体育人教版 (2019)全一册<a href="/tiy/tb_c400876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一节 跑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起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