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四旗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西四旗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笔、墨、纸、砚”被誉为“文房四宝”,砚石是制作石砚的原料。我国石砚种类繁多,其中湖南祁阳产的板岩是制作“祁阳砚”的原料,永顺产的含三叶虫化石薄层灰岩是制作“燕子石砚”的原料。读图完成题。
1. 图中由④指向③的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为( )
A. 冷却凝固B. 变质作用C. 侵蚀作用D. 重融再生
2. 制作“祁阳砚”和“燕子石砚”的原料分别属于图中的哪一类岩石( )
A. ②和③B. ②和①C. ①和②D. ③和①
【答案】1. A 2. B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地质循环特征及图中信息判断,图中①由风化物形成,①应为沉积岩,③有三个箭头指向其他,只有一个箭头指向③,③应为岩浆岩,岩浆岩与岩浆可以相互直接转化,,因此④应为岩浆,则②应为变质岩。图中由④到③即由岩浆到岩浆岩的过程,岩浆只有通过冷却凝固作用形成岩浆岩,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2题详解】
根据前一题分析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岩浆。材料信息表明,制作“祁阳砚”的原料是板岩,制作“燕子石砚”的原料是含三叶虫化石薄层灰岩,板岩为变质岩(②),灰岩为沉积岩(①),因此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岩石的成因类型有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等。(1)岩浆岩:岩浆侵入或喷出冷凝而成。如花岗岩、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2)沉积岩:外力作用下形成。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等。(3)变质岩:变质作用下形成。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等属于变质岩。
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3. 甲处地质构造是( )
A. 背斜B. 向斜C. 地垒D. 地堑
4. 图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5. 甲处( )
A. 因外力作用地下埋藏变质岩B. 受断层影响下陷形成谷地
C. 因岩浆活动地表出露喷出岩D. 砾岩形成于断层构造之后
【答案】3. B 4. B 5. D
【解析】
【3题详解】
据图可知,甲处岩层向下凹陷,是由于岩石受到挤压形成,为向斜构造,B正确,排除ACD。故选B。
4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沉积岩当中可能含有化石。①为沉积物,不是岩石;②为砂岩,属于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③为大理岩,为变质岩;④为花岗岩,为岩浆岩,B正确,排除ACD。故选B。
【5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甲处南部有断层,甲位于断层上升区域形成阶地,断层没有破坏砾石层,说明砾石形成于断层之后,D正确,排除B;甲处先受到外力沉积作用,后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不是变质岩,A错误;甲处地下岩石分别为砾岩、砂岩、石灰岩,都是由外力沉积作用形成,而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岩浆岩, C错误。故选D。
【点睛】地质构造包括褶皱和断层。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构造,背斜为岩层向上拱起,岩层新老关系为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为岩层向下弯曲,岩层新老关系中间新两翼老。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形成山地,向斜处岩层向下弯曲形成谷地。
石林地貌主要形成于石灰岩地区,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下图示意石林地貌发育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地貌的演变顺序是( )
A. 甲—乙—丙B. 丙—乙—甲C. 丙—甲—乙D. 乙—丙—甲
7. 有关喀斯特地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于低温少雨的地区
B. 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
C. 喀斯特地貌包括地表和地下两部分,孤峰属于地上部分
D. 喀斯特地貌分布地区地势崎岖,土层薄,不宜发展种植业
【答案】6. B 7. A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石林地貌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由于受到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地表崎岖的地表形态,因此最先为地表较为平坦,对应丙,随着流水的不断溶蚀,地表崎岖演变为乙,继续溶蚀形成甲这种石林景观,B正确,排除ACD。故选B。
【7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斯洛文尼亚的喀斯特高原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A符合题意;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包括地表和地下两部分,孤峰属于地上部分,同时,该分布地区地势崎岖,土层薄,不宜发展种植业,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区,是红色砂砾岩等岩石在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四川甘孜新龙红山丹霞属于青藏高原寒型丹霞,其形成与当地独特的气候环境有关,发育有陡坡、崩积堆、冰斗等地貌。图示意红山丹霞地貌剖面。完成下面小题。
8. 红山丹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侵蚀和冰川侵蚀B. 风力侵蚀和流水沉积
C. 地壳抬升和冰川侵蚀D. 风力搬运和冰川侵蚀
9. 推测该丹霞形成时期气候较之前( )
A. 冷湿B. 暖湿C. 变化极小D. 冷干
10. 红山丹霞的形成过程是( )
A. 固结成岩一外力侵蚀一地壳抬升B. 固结成岩一地壳抬升一外力侵蚀
C. 外力侵蚀一固结成岩一地壳抬升D. 地壳抬升一固结成岩一外力侵蚀
【答案】8. A 9. B 10. B
【解析】
【8题详解】
由材料得知,该丹霞位于四川省,属于湿润区,所以有流水侵蚀作用;风力侵蚀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排除BD;该丹霞又属于青藏高原寒型丹霞,最高海拔5千米以上且发育有冰斗地貌,可推测其形成过程中受冰川作用;题目是形成该丹霞地貌的外力作用,地壳抬升属内力作用,排除C。故选A。
【9题详解】
根据文字材料信息得知红山丹霞形成时主要受流水侵蚀和冰川侵蚀,流水侵蚀作用明显说明该丹霞形成时期气候湿润,有冰川侵蚀作用说明该时期冰川运动明显,而一般冰川要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才能融化运动,从而在运动过程中对地表进行侵蚀,由此推测该时期气候是温暖湿润的,排除ACD,故选B。
【10题详解】
根据文字材料信息得知丹霞地貌的岩石主要是红色砂砾岩等,砂砾岩属于沉积岩,由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而成,再由图可知,形成丹霞地貌的砂砾岩已经出露地表,说明形成沉积岩后经历了地壳的抬升作用,图中的砂砾岩已经缺失了一部分,不是完整的岩层,说明出露地表后又被外力侵蚀,从而形成丹霞地貌,B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主要的外力地貌的类型:1、流水地貌:流水沉积——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流水侵蚀地貌——峡谷、瀑布、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沟壑地貌、丹霞地貌;2、风力地貌:风力侵蚀地貌——雅丹地貌、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风力沉积地貌——沙丘、黄土高原的形成;3、海浪地貌:海浪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柱等;海浪沉积地貌——沙滩;4、冰川地貌:冰川侵蚀地貌——冰蚀湖、峡湾、角峰、刃脊等;冰川堆积地貌——冰碛丘陵等。
读左图“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和右图“两种气候①、②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与②气候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
A. AB. EC. GD. H
12. 造成①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特征的是( )
A. AB. BC. ED. G
【答案】11. C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据图可知,②地气候表现为全年温和湿润,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与该气候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盛行西风,对应图中的G,故C正确;A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A错误;E为东北信风带,B错误;H为极地东风带,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据图可知,①地位于北半球,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具有雨热不同期的特点,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夏季炎热干燥,是由于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副热带高压夏季一般位于30°N附近地区,受其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故对应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B正确;A为赤道低压带,A错误;E为东北信风带,C错误;G为盛行西风带,D错误。故选B。
【点睛】气候类型的判断一般分三步: 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 2、“以温定带”即依据最冷月均温判断所属温度带①最冷月均温>15℃,则可推断为热带气候; ②最冷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则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最冷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 3、“以水定型”,然后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下图为“某区域不同季节盛行风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3. 图示甲、乙盛行风中( )
A. 甲风气流性质与我国冬季西北风性质相似B. 甲风盛行时,南亚处于多雨季节
C. 乙风盛行时,澳大利亚北部高温多雨D. 甲风与南亚西南季风成因相同
14. 在甲风盛行的季节( )
A. 地中海沿岸降水稀少B. 几内亚湾沿岸吹西南风
C.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多台风D. 亚洲高压势力强盛
【答案】13. D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为西北风,是由北半球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后向左偏转形成的,因其经过低纬度海洋,是暖湿气流,与我国冬季干冷西北风性质不同,但与南亚夏季受南半球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的成因相似,A错误,D正确;甲风盛行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是北半球冬季,南亚受来自内陆的东北风影响,降水少,B错误;影响澳大利亚北部的乙风来自澳大利亚内部,较为干燥,不易形成降水,C错误。故选D。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为西北风,是由北半球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后向左偏转形成的,说明此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是北半球冬季。冬季地中海沿岸受南移的西风带影响,降水较多,A错误;几内亚湾沿岸吹西南风的季节是北半球夏季,B错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冬季基本不受台风影响,C错误;冬季,亚欧大陆高纬度降温快,气温低,形成高压,D正确。故选D。
【点睛】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移动幅度约为5~10个纬度。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气温和降水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甲、乙、丙、丁四地气候主要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是( )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
16. 四种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地气候类型分布在各大洲B. 乙地气候的水热条件最为优越
C. 丙地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最显著D. 丁地气候分布在30—40的大陆西岸
【答案】15. B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甲(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少)、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四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可知四地气候类型分别为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结合所学知识,温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而形成,只分布在亚洲东部;地中海气候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而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大陆性强,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综上所述,甲、乙、丙、丁四地气候主要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是乙地,B对,排除ACD。故选B。
【16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和结合所学知识,甲地温带季风气候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而形成,只分布在亚洲东部,A错;水热条件最为优越指水热条件搭配最好一般是指雨热同期,而乙地地中海气候属于冬雨型,夏季炎热干燥,所以并非四种气候类型中水热条件最为优越,B错;丙地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大陆性强,主要分布在大陆内部,C对;丁地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东岸,D错。综上所述,C对,排除ABD。故选C。
【点睛】水热条件搭配好,一般就是指雨热同期。夏季,温度高,植物生长快;需要的水也多,此时,降水多,显然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也就体现了水热条件搭配好。雨热同期就是说降雨和高温季节是同步的。例如我国的气候规律是夏季高温多雨,所以就是雨热同期的。就是说热的季节(就是温带的夏季)同时也是雨季,一般温带大陆气候和温带海洋气候都是这样的,地中海式气候不是这样,它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即“雨热不同期” 。雨热同期对农业的影响应该分两个方面,一个是有利的,一个是不利的。有利:水热充足,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不利:因降水集中,容易造成洪涝灾害,造成农业减产。
图为某日世界某区域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与乙地相比,甲地( )
①气温高②气压高③阴雨④晴朗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18. 此时,丙地盛行( )
A. 西北风B. 西南风C. 东北风D. 东南风
19. 此时,控制丁地的天气系统是( )
A. 反气旋B. 气旋C. 暖锋D. 冷锋
【答案】17. B 18. C 19. A
【解析】
【分析】
【17题详解】
读图,此地为北半球,结合所学可知图示锋线两侧的气团性质分别为甲处暖气团,乙处冷气团,因此甲地比乙地气温高,①正确;根据等压线数值可知甲地气压低于乙地,②错误,CD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图中槽线在低压中心的西侧处为冷锋,冷锋锋后降水概率较大,乙位于低压中心以西的槽线西侧,所以乙属于冷锋锋后,天气阴雨,甲位于冷锋锋前,降水概率小,天气晴朗,③错误,④正确,A错误,B正确。故选B。
【18题详解】
此地为北半球,依据图中等压线的特点及相关气压数据,丙地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该地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可绘出其指向为偏北风,近地面风向在地面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45度左右,偏转成东北风,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依据图中等压线的特点及相关气压数据可知,丁西北方向为高压中心,气流下沉辐散,因此控制丁地的天气系统是反气旋,BCD错误,A正确。
【点睛】等压线图中判断某点风向:作图分析法——先作出该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若等压线不规则,呈弯曲状态,则作与该点的切线方向垂直的线即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然后再根据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规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基础上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作出偏向角度为35°—45°之间的风向,由此确定此点的风向。
猴面包树在非洲分布较为广泛,每到果实成熟时,猴子就会成群结队来食用,猴面包树由此得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猴面包树多分布在非洲的( )
A. 雨林区B. 稀树草原区C. 荒漠区D. 常绿硬叶林区
21. 在非洲,猴面包树的树叶在干季来临时几乎全部掉光,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
A. 抵御严寒天气B. 方便猴子采摘果实C. 保存体内水分D. 给土壤返还有机质
【答案】20. B 21. C
【解析】
【20题详解】
猴面包树树干粗大,为世界上最粗的树木之一,这是树木用来储水之用,表明当地干、湿季明显;题意表明,猴面包树是非洲热带稀树草原中一种非常奇特的常绿乔木,表明当地全年高温,猴面包树多分布在非洲的稀树草原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1题详解】
旱季来临时,当地降水少,因此猴面包树会快速脱光身上全部的叶子,是为了防止树叶蒸腾作用损失大量水分。C正确。当地全年高温,没有严寒;猴子采摘果实不需要叶子掉光;给土壤返还有机质不是主要目的,主要是为了减少干季水分消耗,ABD错误。故选C。
【点睛】对一些非洲草原的探险者来说,猴面包树就是“荒原水塔”,许多探险者在水源用光后,只有找到猴面包树才有一线生机,,毕竟在炎热的非洲,脱水的死亡概率是极高的。
冬给措纳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布青山(昆仑山脉东段中支阿尼玛卿山的一段)、布尔汗布达山(昆仑山脉东段北支)之间,面积232.2km2,湖面海拔4090m,年降水量约300mm,年蒸发量约1000mm。冬给措纳湖拥有一大片湿地,给人以心灵震撼之美。下图示意冬给措纳湖水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在常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的环境中,冬给措纳湖水位保持基本稳定,可能的原因是( )
A. 地壳不断抬升B. 河流水的补给C. 湖泊泥沙淤积D. 人类干扰较少
23. 冬给措纳湖流域北部拥有大片湿地,其形成的地质条件是( )
A. 岩石水平成层分布B. 熔岩台地面积较大
C. 地壳处于沉降时期D. 地下永久冻土深厚
【答案】22. B 23. D
【解析】
【2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冬给措纳湖流域的年降水量远低于年蒸发量,该湖泊能够保持水位的基本稳定,依靠的是河流水的常年补给,使得湖水的收支平衡(收入主要包括:降水、入湖径流等;支出主要包括:蒸发,出湖径流等),水位基本稳定,B正确。这种湖泊水位的基本稳定主要与区域水量平衡有关,与地壳运动、泥沙淤积以及人类干预关系不大,排除ACD。故选B。
【23题详解】
冬给措纳湖流域北部湿地的形成,一是歇马昂里河流速缓慢;二是因有大面积深厚的永久冻土层,阻挡河流水下渗,使歇马昂里河下游水流拥堵,形成大面积湿地。其中大面积深厚的永久冻土层属于地质因素,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明确其岩层分布以及是否存在熔岩台地等情况,AB错。地壳的沉降和抬升属于区域大尺度的变化,不会导致冬给措纳湖流域北部小尺度区域出现湿地,排除C。故选D。
【点睛】沼泽湿地的成因: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候(降水量大或者蒸发弱)、土层(有冻土层,不利于水的下渗,地面易形成积水)、凌汛(某些河流有凌汛现象,河水泛滥易形成湿地);人为因素为人类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人工湿地,如稻田、水库、池塘等。
额敏河发源于塔尔巴哈台山,纵贯塔额盆地中部,汇聚周围群山中的无数山溪泉流,造就了北疆一方富饶绿洲。额敏河许多支流流不到干流就悄然消失在大地上,然后在低海拔地区重新冒出再奔向额敏河,干流下游地下水补给量大。特定时节,深入额敏河流域深山的人能看到气势磅礴的瀑布,虽身处西北边陲但仍能看到“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景。图为额敏河水系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4. 塔额盆地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气候却异常湿润。其水汽来源及水汽输送的主要方式是( )
A. 太平洋、东南季风B. 北冰洋、极地东风
C. 印度洋、西南季风D. 大西洋、盛行西风
25. 额敏河很多支流悄然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 流域蒸发旺盛B. 上游水库截流
C. 区域断层发育D. 大量引水灌溉
26. 深入深山的人所看到的气势磅礴的瀑布,最可能出现在(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答案】24. D 25. C 26. B
【解析】
【24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北疆地区,且整个地形开口朝西。中亚地区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部分来自北冰洋,来自大西洋的水汽主要由中纬西风带来,来自北冰洋的水汽较少,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水汽难受到地形阻挡以到达。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5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额敏河很多支流悄然消失,但是在低海拔地区重新冒出。说明该地区区域断层发育,地表水沿着裂隙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到低海拔地区重新冒出,C正确;如果支流消失主要是因为流域蒸发旺盛,则不会低海拔地区重新冒出再奔向额敏河,A错误;上游水库截流、大量引水灌溉到下游水量应该会减少,与材料矛盾,B、D错误。故选C。
【26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北地区河流主要以冰川融水为主。夏季温度高,融水量大。所以深入深山的人所看到的气势磅礴的瀑布应该在夏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河流补给有雨水补给、冰川融水、积雪融水、湖泊水、沼泽水和地下水补给等多种形式。
对马暖流位于日本海海域,其势力具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对沿岸地区的地理环境有着明显影响。图为对马暖流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 与对马暖流的形成直接相关的是( )
A. 季风环流B. 东北信风C. 日本暖流D. 赤道暖流
28. 对马暖流势力最强的季节是(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29. 对马暖流对日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 增加日本西部降雪量B. 加快福岛核废水扩散
C. 增加九州岛渔业资源D. 显著提高日本太平洋沿岸水温
【答案】27. C 28. B 29. A
【解析】
【27题详解】
读图可知,对马暖流是日本暖流在流动过程中遇到岛屿阻挡而产生分支,日本暖流与对马暖流的形成直接相关,C正确;东北信风和季风环流与对马暖流的形成无直接关系,AB错误;赤道暖流与日本暖流的形成关系密切,但赤道暖流没有直接影响对马暖流,D错误,故选C。
【28题详解】
读图可知,对马暖流自南向北流,夏季该区域盛行偏南风,风向与洋流流向一致,加强了对马暖流的势力,因此对马暖流在夏季势力最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9题详解】
对马暖流流经日本西部,对沿岸地区具有增温增湿作用,会增加沿岸地区的降雪量,A正确;对马暖流不流经福岛核废水排放海域,对核废水扩散无直接影响,B错误;对马暖流在九州岛附近没有与寒流交汇,也没有形成上升流,不会增加渔业资源,C错误;对马暖流对日本太平洋沿岸水温提升无显著影响,D错误。故选A。
【点睛】对马暖流是太平洋南赤道暖流遇苏门答腊岛后形成的暖流的北半部份。因流经日本九州岛和朝鲜半岛间的对马海峡而得名。在东海的东北部海域,有支北向、东北向的海流,通过朝鲜海峡东、西水道进入日本海,它因流经对马岛而称为对马暖流。
三叶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向阳、年降水量800~1000mm、排水良好的环境,平均根深0.2~0.33m。最大根深可达1.2m。下图示意重庆某风景区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分布状况,景区内有一较大溪流发育,该溪流径流量季节差异明显。景区内广泛种植三叶草。完成下面小题。
30. 结合三叶草生长习性,该区域三叶草生长最为旺盛的地点可能是( )
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
31. 图示区域( )
A. ③④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为2米B. ①地表的坡面径流方向流向东南
C. 景区内较大的溪流自西南流向东北D. 图示地区该季节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答案】30. B 31. D
【解析】
【30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的弯曲方向,可以知道②处位于山脊的阳坡,符合三叶草生长所需要的温暖,向阳、排水量好等特点,且潜水水位距地表深度小,水分充足,适合三叶草生长,B正确。①处位于阴坡,③地位于山谷的阴坡,光照条件较差,④地海拔为763到764米,而潜水位为761到762米,地下水埋藏深度为1到3米,由于三叶草平均根深为20到33厘米,所以此处水分条件条件较差,不利于三叶草的生长。ACD错误。故选B。
【31题详解】
读图可知④地高度和③地高度均是763到764米,因此,两地的相对高度最大值小于2米,A错;根据等高线数值分布,①地表的坡面径流方向流向西北方向,B错;图中较大的溪流发育在山谷当中,流向应从东北流向西南,C错;由图示等潜水位线凸向大值,并且弯曲和河谷弯曲方向基本一致,则可知,此时潜水向凸出位置流动,即潜水汇集向河谷,说明潜水在补给河水,D对。故选D。
【点睛】潜水与地表水的相互关系。 等潜水位线图上的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说明河流水位低于潜水水位,则潜水补给河流水;相反,河流水位高于潜水水位,河流水补给潜水。
我国2020年的梅雨从6月初持续到8月初,因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降雨量大、多暴雨,被网友称为“暴力梅”。下图示意2020年梅雨期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逐日演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 2020年“暴力梅”持续期间,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
A. 江淮地区气温低于多年均值B. 东北地区台风登陆频繁
C. 华北地区多雾天D. 西北地区多沙尘暴天气
33. 下列关于此次梅雨持续时间长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6月中上旬副热带高压整体较往年位置稍偏北
B. 7月份副热带高压滞留在华南地区
C. 冷气团气温低,势力强
D. 暖气团湿度大,势力强
【答案】32. A 33. D
【解析】
【3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暴力梅”持续期间,江淮地区为持续性阴雨天气,大气云层较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使得气温低于多年均值,A正确。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几乎没有台风登陆,B错误。华北地区此时未受到锋面雨带的影响,故华北地区此时受单一气团控制,多晴天,C错误。西北地区春季多沙尘暴天气,“暴力梅”持续期间是从6月初持续到8月初,为西北地区的夏季,D错误。故选A。
【33题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要求选择此次梅雨持续时间长的不正确原因。由图可知,2020年6月中上旬副热带高压较往年平均位置偏北,说明6月份副高带来的夏季风提前到达了华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开始时间提前,因此A项不符合题意。7月份,副热带高压位置整体偏南,且滞留在华南地区的时间长,最终导致梅雨结束时间推迟,因此B项不符合题意。冷气团自西北向东南移动,此次梅雨季节副热带高压滞留在华南地区,说明冷气团势力强、暖气团势力弱,因此C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每年夏初,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来自海洋上的暖湿气流与我国西北地区东移南下的冷气流相遇,势力相当,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形成了一种著名的天气系统—江淮准静止锋。它使得从我国江淮流域到日本南部,每年初夏6-7月间,都有一段连续阴雨时期,降水量大,降水次数多,这时正值江南梅子黄熟季节,所以称为"梅雨"。
当关键区(120°W至170°W、5°N至5°S之间的区域)海表温度连续3个月较常年高或低0.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状态。下图示意2018-2021年关键区海表温度距平值。完成下面小题。
34. 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东太平洋地区( )
A. 上升流增强B. 东南信风减弱C. 离岸流增强D. 赤道低压减弱
35. 最典型的拉尼娜现象出现在( )
A. 2018年底至2019年初B. 2019年底至2020年初
C. 2020年底至2021年初D. 2021年底至2022年初
【答案】34. B 35. C
【解析】
【34题详解】
读图可知,2018年11月至2019年3月关键区(120°W至170°W、5°N至5°S之间的区域)海表温度高于0.5℃,出现了厄尔尼诺效应。厄尔尼诺效应出现时,东太平洋地区东南信风减弱、离岸流减弱、上升流减弱、赤道低压增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5题详解】
分析材料可知:最典型的拉尼娜现象出现在关键区(120°W至170°W、5°N至5°S之间的区域)海表温度连续3个月较常年低0.5℃时。读图可知,应是2020年底至2021年初。故选C。
【点睛】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泛,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但是,一旦东南信风减弱,就会造成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的这股暖流沿着厄瓜多尔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鸟因找不到食物而纷纷离去,渔场顿时失去生机,使沿岸国家遭到巨大损失。
二、综合题(每题10分,共30分)
3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伊犁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是一条国际性河流。雅马渡、卡普恰盖为伊犁河上、中、下游的分界。伊犁河上中游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沼泽、湖泊较多的河谷中,下游水流清澈,河水最后汇入巴尔喀什湖。下图为伊犁河—巴尔喀什湖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伊犁河谷主要位于我国新疆地区,被誉为“塞外江南”“西域湿岛”。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湖泊中部半岛把湖面分成东、西两部分,东、西湖区盐度差异很大,随着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巴尔喀什湖面积萎缩明显。
(1)分析伊犁河干流汛期长、流量平稳的原因。
(2)说明巴尔喀什湖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比较巴尔喀什湖东、西部湖区盐度高低,并说明原因。
【答案】(1)流域内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自下游到中游,积雪依次融化,形成春汛;夏季,上游地区冰雪融化,加上山地降水,形成夏讯;中上游河段多沼泽、湖泊调蓄作用显著。
(2)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温差;保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减缓区域土地荒漠化进程。
(3)东部湖区盐度比西部高。东部河流淡水(陆地径流)汇入少,西部河流淡水(陆地径流)汇入多;湖泊东西狭长,中部半岛阻隔,东西部湖水交换不畅。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伊犁河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河流水文特征、湖泊的影响以及巴尔喀什湖东、西部盐度差异的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结合图文材料可知,伊梨河流域深居内陆,远离海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少,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春季随着气温回升,自下游到中游,积雪依次融化,形成春汛,且持续的时间较长。夏季,上游地区冰雪融化,加上山地降水,形成夏汛,所以汛期从春季到夏季持续时间长。在伊犁河中上游,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多沼泽与湖泊的河谷中,中上游河段多沼泽、湖泊,沼泽、湖泊调蓄作用显著。所以干流汛期长、流量平稳。
【小问2详解】
巴尔喀什湖对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是通过湖水蒸发活跃该区域的水循环过程,可以调节局地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温差,气候的大陆性减弱;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保护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巴尔喀什湖地处亚欧大陆内部,也可以起到减缓区域土地荒漠化进程的作用。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东部地区河流流程较短,入湖水量较少,西部地区的河流流程长,淡水汇入多;湖泊东西狭长,中部有半岛阻隔湖水交换,只有狭窄水道相通,东西部湖水交换不畅,导致东部湖区盐度比西部高。
【点睛】
3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丹麦位于欧洲西北部(下图),平均海拔约30m。20世纪70年代初期,丹麦开始重视能源独立、提高能效,在石油供应充足的条件下,提出了能源来源多元化的战略。自1980年开始,丹麦根据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风能和生物质能源为主的可再生能源。丹麦可以被视为海上风电的“硅谷”,世界60%以上的风机制造厂都在使用丹麦技术。丹麦历届政府对风电都给予大力支持,如为风电设备安装、风电生产提供财政补贴等。丹麦有46家研究机构,8所大学,6个科技园区,研发、创新生态系统完善。2011年,丹麦政府提出,到2050年彻底告别化石能源,能源需求100%由清洁能源提供。
(1)与水能、太阳能相比,分析丹麦选择大力发展风电的原因。
(2)分析丹麦成为海上风电的“硅谷”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3)丹麦能源结构转型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有哪些?
【答案】(1)河流较短、落差小,水能资源匮乏;纬度较高,阴天多,太阳能资源匮乏。濒临海洋,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风能资源丰富。
(2)高校研发机构多,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政府政策支持,风电产业集聚。
(3)改善能源结构,使能源结构多元化;立足本地资源,提高自给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以丹麦新能源的开发相关图文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风电开发的条件以及区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图文信息可知,丹麦地处欧洲西北部,濒临海洋,常年受西风带影响,风能资源丰富;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均海拔约30m),地势平坦,对风的阻力小,风力较大,风能资源丰富。丹麦国土面积小,河流较短,地势平坦,落差小,水能资源匮乏;纬度较高,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多雨,光照不足,太阳能资源匮乏。
【小问2详解】
由材料信息可知,丹麦有46家研究机构,8所大学,6个科技园区,研发、创新生态系统完善,世界60%以上的风机制造厂都在使用丹麦技术,所以丹麦发展风电高校研发机构多,具有技术和人才优势;丹麦历届政府对风电都给予大力支持,说明丹麦发展风电有政府政策支持,利于风电产业集聚。
【小问3详解】
据材料信息“自1980年开始,丹麦根据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风能和生物质能源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提示可知,丹麦立足本地资源,提高了自给率,改善了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能源结构多元化,稳定能源供给;据材料信息“丹麦有46家研究机构,8所大学,6个科技园区,研发、创新生态系统完善。2011年,丹麦政府提出,到2050年彻底告别化石能源,能源需求100%由清洁能源提供”提示可知,丹麦加大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提高清洁能源的比例。
3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0月5日,中国企业组织施工的“非洲天路”——亚吉铁路正式通车。亚吉铁路西起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下图M城市),东抵吉布提首都吉布提(下图N城市),设计时速为120公里,是一条以货运为主的客货共线铁路。吉布提境内的阿萨勒湖通过地下裂缝与海洋相连,湖面的海拔为-156m, 为非洲大陆最低点,湖水盐度高达34.8﹪。下图为埃塞俄比亚与吉布提两国区域图。
(1)分析图中湖泊众多且呈带状分布原因。
(2)分析阿萨勒湖盐度高的原因。
(3)亚吉铁路设计时速仅为120公里,推测设计者的理由。
【答案】(1)两国位于东非大裂谷断裂带上,为板块的张裂地带;岩层断裂下陷,地表积水成湖;因而在东非大裂谷断裂带沿线地带形成众多的湖泊,湖泊呈带状分布。
(2)盐度高的海水通过裂缝补给湖泊;纬度低,气候炎热干旱,蒸发旺盛;岩浆活动加热岩石和水体,加剧蒸发;汇入淡水少;地势低洼,无外流出口,盐分不断积累。
(3)西段穿越高原和深切河谷,地势起伏大,较低车速以保证行车安全;东段途经沙漠地区,风沙活动多,影响列车运行安全;两国经济欠发达,货运量较小、较低车速兼顾货运需求和运营安全;较低时速能大幅降低成本,实现运营效益的最大化。
【解析】
【分析】本题以埃塞俄比亚与吉布提两国区域图为资料,涉及了湖泊分布、水体性质和铁路设计的知识,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原理及地理基本规律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根据图例可知,图中湖泊主要分布在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根据课本内容可知,两国都位于东非裂谷带上,东非大裂谷为板块的张裂地带;由于板块张裂,岩层断裂下陷,地表积水成湖;因而在东非裂谷断裂带沿线地带形成众多呈带状分布的湖泊。
小问2详解】
盐度高的原因主要是降水少、蒸发大、少径流汇入等方面分析。据材料可知,阿萨勒湖通过地下裂缝与海洋相连,盐度高的海水通过裂缝补给湖泊;据图可知,湖泊所处纬度低,气候炎热干旱,蒸发旺盛;处于东非大裂谷断裂带上,岩浆活动活跃,岩浆活动加热岩石和水体,加剧蒸发;湖泊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汇入淡水少;湖面的海拔为-156m, 为非洲大陆最低点,地势低洼,无外流出口,盐分不断积累,从而导致湖泊盐度高。
【小问3详解】
根据等高线的数值和分布可知,亚吉铁路西段穿越埃塞俄比亚高原和东非大裂谷,相对高度大,所以地势起伏大,调低车速以保证行车安全;根据图例可知,该铁路线东段途经沙漠地区,风沙活动多,影响列车运行安全;两国均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货运量较小,调低车速兼顾货运需求和运营安全;调低时速能大幅降低成本,实现运营效益的最大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7°N,98,3°N,酒泉位于39, 推测该地河谷风沙地貌自东向西, 该季节亚欧大陆东部, 此时甲地的天气状况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内蒙古科尔沁左翼中旗实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内蒙古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两处天池的主要补给类型为, 两处天池水位稳定的原因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