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1)
展开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 4页。共55分,其中试题 50分,卷面5分。
2. 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请用 2B铅笔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20小题,20 分)
1.在人类的下列食物中,不是来源于绿色植物的是
A.胡萝卜 B.蘑菇 C.洋葱 D.黄瓜
2.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开始于
A.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B.制定计划 C. 作出假设 D.实施计划
3.怀菊花产于古怀庆府(今河南焦作境内),具有抗菌消炎、降血脂等作用。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来说,菊的花属于
A.细胞 B.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4.如图是显微镜视野中物像①→②→③→④的变化,此过程需要依次调节
A.玻片向右下方移动→转动转换器→调节细准焦螺旋
B.玻片向左下方移动→转动转换器→调节粗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玻片向右下方移动→调节粗准焦螺旋
D.转动转换器→玻片向左下方移动→调节细准焦螺旋
5.一个细胞连续分裂3 次后,可形成的细胞数目为
A.3个 B.6个 C.8个 D.无数个
6.下列细胞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分别是
A.生长、繁殖、分化 B.分裂、发育、分化
C.分裂、生长、生长 D.分裂、摄食、生长
7.在农业生产上,播种前应当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同学们在讨论如何测定发芽率时,提出不同的意见,其中合理的是
A.挑选 10 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测定
B.挑选 100 粒饱满的种子进行测定
C.随机取10 粒种子进行测定,再重复2 次,取最大值
D.随机取100 粒种子进行测定,再重复2次,取平均值
七年级生物第1页(共4 页)8.榕树的根能够不断伸长,主要是因为
A.分生区细胞的分裂 B.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伸长
C.伸长区细胞的伸长 D.成熟区细胞的伸长
9.“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句谚语。植物生长需要最多含哪些元素的无机盐
A.氮、磷、铁 B.钙、磷、钾 C. 氮、磷、钾 D.氮、硼、铁
10.将带有白花的枝条插入稀释后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叶片、白花都变红了。下列与此实验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叶片中最先变红的是叶脉 B.茎内部后于叶片和花变红
C.红墨水主要分布在韧皮部中 D.红墨水和有机物的运输方向相同
11.树木被害虫侵害,通常恢复后会在树干表面形成树瘤。推测害虫破坏的结构是
A.筛管 B.导管 C.髓 D.形成层
12.如图为花的基本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花的主要结构是④和⑤
B.雌蕊由②和③组成
C.①中的花粉成熟后会落到②上
D.子房由⑦和⑧构成,将来发育成果实
13.在花蕾期,把豌豆花甲去掉雌蕊,乙去掉雄蕊,丙不作处理。将甲、乙、丙三朵花分别用透明塑料袋罩上,扎紧袋口,结果是
A.甲不能结果,乙能结果,丙能结果
B.甲不能结果,乙不能结果,丙能结果
C.甲不能结果,乙能结果,丙不能结果
D.甲不能结果,乙不能结果,丙也不能结果
14.如图是蚕豆叶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含叶绿体最多的部位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下列有关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必须对植物进行暗处理B.叶片部分遮光是为了作对照
C.叶片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变蓝D.脱色时用的试剂是酒精
16.如图所示是正常生长的粮食作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图,以下选项不正确的是
A. Ⅰ是光合作用曲线,Ⅱ是呼吸作用曲线
B.曲线Ⅰ和曲线Ⅱ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C.若一天中a-b-c>0,则植物会积累有机物
D.遇到阴雨天气时,区域a的面积会增大
17.下列移栽植物所采取措施中,哪一组不利于植物的成活
①带土移栽 ②移栽后大量施肥 ③剪去部分叶片
④强光下移栽 ⑤适量浇水
七年级生物第2页(共4页)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①⑤
18.我们常吃的蔬菜中,属于根菜类的是
A.马铃薯 芹菜 B.黄瓜 红 薯 C.胡萝卜 红薯 D.藕 土豆
19.“山上多植树,胜似修水库,有雨它能吞,无雨它能吐”这句谚语形象地说明了森林可以
A.保持水土、涵养水源 B.降低噪音、调节气候
C.制造氧气、净化空气 D.过滤尘土、净化空气
20.在我市很多学校的校园内有许多梧桐树,选择梧桐树作为校园绿化树种的原因可能是
A.树冠硕大,遮阴效果好 B.抗二氧化硫能力强
C.抗氯气能力强 D. A、B、C三项都正确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 小题,30分)
21.(5分)生物学是一门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通过学习生物学,我们能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学习中学会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下列内容:
(1)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生理、遗传、变异、进化等的科学,生物学的研究说明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相统一,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是 /// 。
(2)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不同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具有不同特点,番茄果实细胞与猕猴体细胞相比,成熟的番茄果实细胞中特有的结构是 /// 和 /// 。
(3)植物体的叶往往呈现绿色,这是因为叶片细胞叶绿体中含有 /// 的缘故。
(4)生物体能够遗传和变异,如公园里的石竹花有白、粉、红、紫等多种颜色,控制石竹花色的遗传物质位于 /// 中。
22.(8分)如图为菜豆种子和菜豆幼苗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
(1)菜豆种子是菜豆花在完成传粉、受精后,由 /// 发育而成的。在菜豆种子中,[5] /// 是新生植物体的幼体,[6] /// 具有保护功能。
(2)菜豆种子的[ /// ] /// 发育成图中幼苗的[7],图中幼 6.苗的[9]是由菜豆种子的[ /// ] /// 直接发育而成。
(3)菜豆种子的[4] /// 中贮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种子萌发时,这些营养物质被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
(4)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量的水、 /// 、 /// 。
23.(5分)小强想利用萝卜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来验证植物根毛的吸水和失水原理。实验操作如下:
a.将体积大小相同的两个萝卜条分别放入甲、乙两个烧杯中;
b.甲烧杯中放入50 毫升清水,乙烧杯中放入50毫升20%的盐水。
请根据图一实验现象和图二回答问题:
(1)实验一段时间后,甲烧杯的萝卜细胞处于 /// (填“吸水”或“失水”)状态,就如图二中的 /// 细胞。
(2)乙烧杯中的萝卜经过一段时间后软缩。这是由于萝卜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 (填“大
七年级生物第3页(共4页)于”或“小于”)烧杯中溶液的浓度,而使细胞不断失水的缘故。
(3)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植物根毛的细胞液浓度 /// 土壤溶液浓度,则根毛吸水。植物根毛的细胞液浓度 /// 土壤溶液浓度,则根毛失水。
24.(5分)某学习小组设计了两组装置(如图)用于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实验一:探究叶片是否是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
(1)预测的实验结果及结论:若相同环境下 24 小时后,乙组液面位置基本不变,甲组液面位置 /// (填“不变”“上升”或“下降”),则证明植物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
实验二:探究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
该同学在甲组枝条中选取相似的叶片若干,平均分为 A、B两组。A组叶片两面涂抹凡士林,B组不做任何处理。将两组同时置于烤灯下进行照射,定时使用测温枪测量叶面温度。记录并处理数据如下表所示。
(2)A组叶片涂抹凡士林的作用是堵塞气孔,植物通过 /// 细胞控制气孔的开闭来调节蒸腾作用。
(3)实验中,设置B组的作用是 /// 。
(4)与照射10分钟相比,照射 20 分钟的叶面温度下降的是 /// 组,根据该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25.(7分)近年来,我县鼓励农户种植,多地的蔬菜大棚已为人们提供番茄、青椒等多种新鲜高质的蔬菜。如图中序号①~③表示发生在番茄植株内的三个重要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种植番茄时需合理灌溉,根部吸收的水分通过 /// (填“导管”或“筛管”)向上运输,绝大部分通过③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促进)生物圈的 /// 循环。
(2)番茄果实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通过图中的 /// (填序
号)制造的。
(3)番茄收获后,低温储藏可 /// (填“减弱”或“增强”)呼吸作用强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存时间。
(4)番茄种植带动了本地群众增收致富,农民们采用在大棚中安装二氧化碳发生器提高产量,原理是 。(2分)
(5)番茄根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下列四个视野中表示番茄根尖成熟区的是 。
七年级生物第4 页(共4页)
A 组叶面温度
B组叶面温度
照射前
27.0℃
27.2℃
照射 10 分钟
41.7℃
38.2℃
照射 20 分钟
42.9℃
35.2℃
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生物+试题,文件包含七年级生物pdf、七年级生物DA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68,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68,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1页。
67,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67,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