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优秀第1课时课后复习题
展开一、单选题
1.(2022秋·黑龙江大庆·八年级大庆市第三十六中学校考期中)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微小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或原子间有问隔D.分子由原子构成
【答案】B
【详解】A、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它们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微小,说法正确;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说法错误;
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或原子间有问隔,说法正确;
D、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说法正确。
故选B。
2.(2022秋·山东青岛·九年级统考期中)科学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会以特殊的形式存在:如水在超低温下变为“高密度液态水”,比蜂蜜还粘稠;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变成冰,俗称“热冰”。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密度液态水”和“热冰”均为新型混合物
B.三种不同存在形式的水,化学性质是相同的
C.“高密度液态水”的分子间隔大于常温常压下的水分子间隔
D.常温常压下的水瞬间变成冰,是由于分子受到阻碍停止了运动
【答案】B
【详解】A、高密度液态水”和“热冰”均为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A说法错误;
B、三种不同存在形式的水,都是水分子构成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故B说法正确;
C、水在超低温下变为“高密度液态水”,比蜂蜜还粘稠,“高密度液态水”的分子间隔小于常温常压下的水分子间隔,故C说法错误;
D、常温常压下的水瞬间变成冰,是由于分子受到阻碍运动减慢,没有停止运动,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3.(2023春·吉林长春·九年级校考期中)四月鲜花络绎不绝,南湖京桃淡雅、伊通河畔樱花飘荡,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
A.桃花酿酒,美容养颜—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B.樱花飘香,清新淡雅—分子不断运动
C.花有不同,香气各异—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D.花瓣晒干,依然娇媚—分子体积变小
【答案】D
【详解】A、桃花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故选项A正确;
B、樱花飘香,清新淡雅,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项B正确;
C、花有不同,香气各异,是因为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故选项C正确;
D、花瓣晒干过程中分子间隔发生了改变,分子体积没有发生改变,故选项D错误;
故选:D。
4.(2022秋·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校考期中)下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品红在水中扩散B. 分子运动实验
C. 白糖溶于水D. 铁水铸造成锅
【答案】B
【详解】A.品红在水中扩散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分子运动实验中是氨气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使酚酞试剂变红,酚酞和氨水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C.白糖溶于水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铁水铸造成锅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3春·重庆巴南·九年级统考学业考试)2022年2月4日北京举办第24届冬奥会,若降雪量不足,先将水制成细小的冰片,储存于冷库,当需要雪花时,高压风机将冰片粉碎、吹出,形成雪花。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水制成冰,水分子的体积变大B.水凝结成冰,水分子静止不动
C.冰片吹成雪花时,水分子分解D.水变成冰,水分子间隔改变
【答案】D
【详解】A、水制成冰,分子的体积不变,但分子的间隔变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不管处于什么状态,分子都在不断运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冰片吹成雪花时,没有新物质生成,则水分子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水结成冰的过程中,水分子间隔改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6.(2023·河北沧州·统考模拟预测)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B.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C.夏天晾晒衣服比冬天更易干—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破镜不能重圆—分子之间有斥力
【答案】C
【详解】A、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水结成冰,分子没有停止运动,该选项解释不正确;
B、热胀冷缩主要是分子的间隔的改变,分子大小不变,该选项解释不正确;
C、夏天晾晒衣服比冬天更易干,是因为夏天温度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该选项解释正确;
D、破镜不能重圆不是因为分子之间有斥力,该选项解释不正确。
故选C。
7.(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图为其计算机模拟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在弱电场下,水分子运动从有序转变为无序
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
【答案】D
【详解】A、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原子个数也不变;故说法错误。
B、水变成冰状态发生了改变,则分子之间间隔也发生了改变,故B说法错误;
C、水据图可知,在弱电场下,水结成冰由液态变为固态,固体是有序排列的,所以水分子运动从无序转变为有序,故C说法错误;
D、根据题干中: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所以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故说法正确;
故选:D。
8.(2022秋·广东东莞·九年级东莞市企石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宏观现象和微观解释不一致的是
A.液氧和氧气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6000L氧气通过加压可装在40L的钢瓶中—分子间有间隔
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x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D.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分子的体积变大
【答案】D
【详解】A、液氧和氧气都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都是由氧气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现象和微观解释一致,不符合题意;
B、6000ml氧气通过加压可装在40L的钢瓶中,说明氧气加压能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压强增大,间隔变小,现象和微观解释一致,不符合题意;
C、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现象和微观解释一致,不符合题意;
D、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现象和微观解释不一致,符合题意。
故选D。
9.(2023·安徽芜湖·统考模拟预测)航天员饮用水属于小分子团水,小分子团水由5~8个水分子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分子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B.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是静止的
C.小分子团水的组成元素和普通水不同D.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间没有间隔
【答案】A
【详解】A、根据题中信息,小分子团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A正确;
B、分子在任何状态下都在运动,不会静止,故B错误;
C、小分子团水和水都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故C错误;
D、小分子团水中的水分子间有间隔,故D错误。
故选A。
10.(2023·广东广州·执信中学校考二模)如图所示,当实验室制取氧气结束时,若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反应,则会在导管中出现倒流现象。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A.装置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小
B.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碱少
C.装置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
D.装置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答案】A
【详解】A、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反应,装置内的温度降低,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小,压强减小,则会在导管中出现倒流现象,故A正确;
B、该过程中,装置内气体分子的数目不变,故B错误;
C、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气体分子的种类不变,故C错误;
D、分子本身大小不可改变,改变的是分子间间隔,故D错误。
故选A。
11.(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劝学》中有“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名句。下列用化学观点解释错误的是
A.水结成冰的过程中分子种类不变
B.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
C.水结冰出现的冰水混合状态还是纯净物
D.“冰寒于水”是因为冰和水是由不同分子构成的
【答案】D
【详解】A、水结成冰,冰是固态的水,水和冰均是由水分子构成,故分子的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
B、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不符合题意;
C、冰是固态的水,水结冰出现的冰水混合状态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D、冰是固态的水,冰和水均是由水分子构成,符合题意。
故选D。
12.(2023·湖南长沙·校考三模)下列事实解释不合理的是
A.过氧化氢与水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
B.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氧气压缩为液氧——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D.湿衣服在太阳下容易晒干——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答案】C
【详解】A、过氧化氢与水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故二者的化学性质不同,故A解释合理,不符合题意;
B、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香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故B解释合理,不符合题意;
C、氧气压缩为液氧,是因为氧气分子之间有间隔,增大压强,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分子本身的的体积不发生变化,故C解释不合理,符合题意;
D、湿衣服在太阳下容易晒干,是因为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故D解释合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2023·河北唐山·统考二模)下列宏观实事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答案】D
【详解】A、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说法正确;
B、品红在热水中扩散得更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更剧烈,说法正确;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是因为他们的分子构成不同,分子种类不同,说法正确;
D、变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鼓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大,说法错误。
故选D。
14.(2023·河北唐山·统考二模)以下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柳絮轻扬——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B.水通电后分解生成氧气和氢气——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C.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互相压紧后会粘在一起——原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A
【详解】A、柳絮轻扬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柳絮不是分子,不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故A解释不正确;
B、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B解释正确;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故C解释正确;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会粘在一起,是因为铅原子间有引力,故D解释正确;
故选A。
15.(2023春·山东泰安·八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湿衣服晾干一分子不断运动
B.5mLH2O和5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一水分子和酒精分子间有间隔
C.过氧化氢和水的化学性质不同一两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一水分子体积增大
【答案】D
【详解】A、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水分子扩散到了空气中,不符合题意;
B、5mLH2O和5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互相扩散到了对方的间隔中去,不符合题意;
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过氧化氢和水分子构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
D、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体积不变,符合题意。
故选D。
16.(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某种分子筛型家用制氧机工作时气体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富氧空气中氧气浓度为100%
B.氮分子无法透过分子筛
C.制氧过程中氮分子的体积未发生改变
D.该过程中氧分子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答案】C
【详解】A、由图可知,富氧空气中含有氧分子和氮分子,所以富氧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可能是100%,故A说法错误;
B、由图可知,该过程中的氮分子和氧分子经过分子筛,氧分子能够全部通过分子筛,少量氮分子可以通过分子筛,故B说法错误;
C、制氧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改变,分子的大小没有发生改变,故制氧过程中氮分子的体积未发生改变,故C说法正确;
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氧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该过程中氧分子化学性质没有发生改变,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17.(2023秋·九年级课时练习)宏观与微观相联系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B.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荷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液态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升高温度,分子体积变大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不同
【答案】C
【详解】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A正确;
B、荷香四溢,是因为荷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荷香,故选项B正确;
C、液态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是因为升高温度,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体积变大,故选项C错误;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是因为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不同,故选项D正确;
故选:C。
18.(2023秋·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向一杯水中加入一药匙蔗糖,杯中水的体积基本没有变化,而味道变甜。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①分子不断运动 ②分子间有间隔 ③分子的体积很小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答案】B
【详解】向水中加入蔗糖,味道变甜,是因为蔗糖溶解到水中,在该过程中,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水中体积几乎不变,说明分子间有间隔,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到水分子之间,故选B。
二、实验题
19.(2023秋·九年级课时练习)世界的本源是物质,而物质却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下面是探究微粒性质的实验。
(1)如图1, 在A烧杯中加入浓氨水,在B烧杯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和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由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2)在课堂上,魏老师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如图2), 发现盛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其原因是______。
【答案】(1) B烧杯中酚酞试液逐渐变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2)气体微粒间空隙大于液体微粒间空隙
【详解】(1)图1中,浓氨水中的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运动到B中时,能和其中的水结合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从而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此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比液体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得多,因而气体容易被压缩。
20.(2023·全国·九年级假期作业)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特性。
(1)用图 1 装置进行实验,将浸有酚酞试液的白色棉花团绑在树形铁丝上制成“花树”,在玻璃片上放置盛有浓氨水的微型烧杯,罩上大烧杯。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将分别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氮气的集气瓶(两气体不反应),按图 2 中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
①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最终甲、乙中上下两瓶气体颜色均趋于一致,请从分子特性的角度解释原因:Ⅰ. 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 。
②实验时发现甲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而乙中需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该现象说明相同条件下,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___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氮气的密度。
【答案】(1)棉花团由白色变成红色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隔 大于
【详解】(1)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棉花团与水结合成为氨水,氨水为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所以看到棉花团由白色变成红色。
(2)①甲、乙中上下两瓶气体颜色均趋于一致,说明两种气体混合到了一起,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两者均匀混合两瓶气体颜色均趋于一致,则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两种分子彼此进入分子的间隔中。
②密度大的气体在上,密度小的气体在下,密度大的气体会较快的向下运动,密度小的气体会较快的向上运动,混合速度快。甲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上面的是二氧化氮、下面的是氮气,则可以说明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氮气的密度。
选项
宏观实事
微观解释
A
固体很难被压缩
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
B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得更快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更剧烈
C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
分子种类不同
D
变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鼓起
温度升高分子的体积变大
初中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精品第1课时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a href="/hx/tb_c1158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精品第1课时综合训练题</a>,文件包含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精品第1课时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5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精品第1课时课时作业</a>,文件包含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元素第1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元素第1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优秀第1课时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76878_t7/?tag_id=28" target="_blank">课题2 原子的结构优秀第1课时巩固练习</a>,文件包含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分层训练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