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逐个击破合计9个专题(原卷+解析)全国通用
2024年高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逐个击破专题02 测金属丝的电阻率
展开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逐个击破专题02 测金属丝的电阻率,文件包含2024年高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逐个击破专题02测金属丝的电阻率原卷版docx、专题02测金属丝的电阻率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RX2>RARV ------内接------偏大
RX2
a.选择较小的滑变进行判断,若滑变的阻值是RX的2-5倍,采用限流式
b.选择较小的滑变进行判断,若滑变的阻值小于RX,采用分压式
c.若题干要求电压、电流从0开始变化,那么无论滑变如何都只能采取分压式的电路
d.要求电压表的变化范围较大采用分压式
e.要求所测数据较多,分布较为均匀采用分压式
f.总之一句话,高中物理基本上都是分压式
g.若为分压对滑变的安全性进行验证,若不安全,选择较大的滑动变阻器
验证方法:直接用电源电动势除滑变的电阻值,观察是否大于滑变的额定电流
(三)四种电路模式
(1)外接限流
(2)内接限流
(3)外接分压
(4)内接分压
(四)定值电阻的四个保护位置
(1)与待测电阻串联降低其流过的电流值
(2)与待测电阻并联增加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值
(3)与滑变串联承担降压的功能
(4)与待测电阻串联承担降压的功能
(五)解题基本流程图
看电源电动势得出电阻两端的极限电压
选择电压表
看电源电动势能否使其偏转1/2左右
用电源电动势、电压表量程的较小值除以待测电阻得到最大极限电流
选择电流表
看极限电流能否使其偏转1/2左右,电流表的量程不能小于极限值的一半
判断内外接
RX2
选择较小的滑动变阻器进行判断
滑变是RX的2-5倍,采用限流式
滑变小于RX,采用分压式;
若题干要求电压、电流从0开始变化,那么无论滑变的阻值如何都只能采取分压式的电路
电压表决不允许偏转不到1/2左右;可以比极限电压值小,可以通过分压式电路完成降压;测灯泡时由灯泡的额定值决定电压表与电流表的选择,与电源无关
迅速观察仪器有无特殊情况,并大致判断可能存在的操作
若电压表不符合要求,就需要改装电压表
若电流表不符合要求,就需要改装电压表
(一)内外接及其误差分析
1.一个未知电阻,无法估计其电阻值,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此电阻,用图(a)(b)两种电路各测一次,用(a)图所测数据为3.0V, 2.0mA,用(b)图测得的数据是2.9V,2.5mA,由此可知,用________图测得Rx的误差较小,测量值Rx=________Ω,测量值比真实值偏______(填“大”、“小”)
【答案】(a) 1500 大
【详解】
[1]由(a)图的电流表内接改为(b)图的电流表外接,从数据可知,电流表的变化幅度较大,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较强,待测电阻较大,应采用电流表的内接法测量误差较小,故选(a)图;
[2]电阻的测量值
[3]由于采用电流表的内接,测量值等于待测电阻和电流表内阻之和,因此测量值偏大。
2.如图,、间电压恒定,当开关合在点时,电压表示数为,电流表示数为﹔当开关合在点时,电压表示数为,电流表示数为。可以推断( )
真实值更接近,比略大
B.真实值更接近,比略小
C.真实值更接近,比略大
D.真实值更接近,比略小
【答案】D
【详解】
由题意可知,电键S合在a点时,电压表示数为10V,电流表示数为0.2A,当S合在b点时,电压表示数为12V,电流表示数为0.15A,则电压表的读数变化率
而电流表的读数变化率为
因此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较大,说明电压表分流较多,要减小误差必须用电流表内接法,即接b,则电阻较准确的测量值
该电路中电压的测量值偏大,则电阻的测量值偏大,即真实值小于80Ω。
故选D。
3.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时,可以有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把电压表和电流表连入电路.对于这两个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采用(甲)图时,测量出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小
B.采用(乙)图时,测量出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小
C.为了减小误差,测量较小阻值的电阻时宜采用(甲)图
D.为了减小误差,测量较大阻值的电阻时宜采用(乙)图
【答案】B
【详解】
AD.采用(甲)图时,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则电压的测量值偏大,根据
可知,测量出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大,为了减小误差,测量较大阻值的电阻时宜采用(甲)图,选项AD错误;
BC.采用(乙)图时,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得电流的测量值偏大,根据
可知,测量出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小,了减小误差,测量较小阻值的电阻时宜采用(乙)图,选项B正确;C错误;
故选B。
4.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待测电阻Rx的阻值约为200Ω,电压表V的内阻约为2kΩ,电流表A的内阻约为1Ω,测量电路中电流表的连接方式如图(a)或图(b)所示,结果由公式计算得出,式中U与I分别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若将图(a)和图(b)中电路测得的电阻值分别记为Rx1和Rx2,则___________(选填“Rx1”或“Rx2”)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且测量值Rx1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测量值Rx2__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答案】Rx1 大于 小于
【详解】
[1]因为
可知用电流表内接误差较小,即Rx1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
[2][3]根据
可知a图中电压表的读数大于待测电阻上的电压,可知测量值Rx1大于真实值;b图中电流表的读数大于待测电阻上的电流值,则测量值Rx2小于真实值。
5.先后按图(1)、图(2)所示电路测同一未知电阻的阻值,已知电路两端电压U不变,若按图(1)所示的电路测量,电压表示数为6V,电流表示数为2mA,那么按图(2)所示的电路测量,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满足( )
仍为6V和2mA
B.大于6V,小于2mA
C.小于6V,小于2mA
D.小于6V,大于2mA
【答案】D
【详解】
在图(1)中,电流表与电阻串联,示数即等于电阻的电流,因电流表的分压作用,导致电压表的示数比电阻的电压大;
在图(2)中,电压表与电阻并联,示数即等于电阻的电压,因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导致电流表的示数比电阻的电流大。
所以在图(2)中电压表的示数比图(1)中的要小,电流表的示数比图(1)中的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小于6V,电流表的示数大于2mA
故选D。
(二)分压限流的判定方法
6.甲、乙两电路图分别是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式。R是滑动变阻器,P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a、b是滑动变阻器的两端,Rx是待测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图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的连接方式
B.在闭合开关测量前,甲、乙两图中滑片P都应置于b端
C.Rx阻值远远大于滑动变阻器阻值时,选择甲图电路连接
D.甲、乙两图中待测电阻Rx上的电压都可以调到零
【答案】B
【详解】
A.乙图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没有采用“一上一下”的连接方式,A错误;
B.在闭合开关测量前,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都应该在最大位置处,即甲、乙两图中滑片P都应置于b端,B正确;
C.当Rx阻值远远大于滑动变阻器阻值时,如果选择甲图电路连接,则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几乎不发生变化,所以应选择分压式电路,即选择乙电路比较合适,C错误;
D.甲电路叫做限流式电路,滑片滑到b端时,加在Rx两端的电压最低但达不到零,D错误。
故选B。
7.已粗略测得金属电阻丝的阻值为,滑动变阻器R(,3A),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并能在实验中获得尽可能大的电压调节范围,在相关实验手册中,看到下图所示的两种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选择的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是图中的______(选填“甲”或“乙”)。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答案】乙 滑动变阻器分压式接法具有较大的调节范围
【详解】
选择的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是图中的乙,依据是:滑动变阻器分压式接法具有较大的调节范围。
8.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的实验中给定电压表(内电阻约为 50kΩ)、电流表(内电阻约为 40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 10Ω)、待测金属丝(电阻约为 100Ω)、电源、开关及导线若干。两位同学想用伏安法多次测量做出 I-U 图线求出待测金属丝的阻值,他们设计了甲、乙两个电路,你认为采用___________图更合理(填“甲”或“乙”),电压表的右端应接在___________点(填“a”或“b”)。
【答案】乙 a
【详解】
[1]因为待测金属丝阻值远大于滑动变阻器阻值,所以应采用分压式接法,故采用乙图。
[2]由于
所以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电压表的右端应接在a点。
9.某同学通过实验测量一个电阻的阻值,他在相关实验手册中,看到图所示的两种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他选择了其中一种,经过实验他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由数据可知,他选择的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是图中的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
【答案】 乙 层级1:乙图是分压电路,采用分压电路Rx的电压可以从0开始变化。表中的数据U的最小值是0.10V,比较小,所以一定是采用了乙图。
层级2:若采用甲图,Rx的电压的最小值约为;若采用乙图,Rx的电压可以从0开始变化。表中的数据U的最小值是0.10V,所以一定是采用了乙图。
【详解】
由数据可知,他选择的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是图中的“乙”图分压接法。依据如下:
层级1:乙图是分压电路,采用分压电路Rx的电压可以从0开始变化。表中的数据U的最小值是0.10V,比较小,所以一定是采用了乙图。
层级2:若采用甲图,Rx的电压的最小值约为;若采用乙图,Rx的电压可以从0开变化。表中的数据U的最小值是0.10V,所以一定是采用了乙图。
(三)四种电路模式
10.现有一合金制成的圆柱体,为测量该合金的电阻率,现用伏安法测圆柱体两端之间的电阻,用螺旋测微器测量该圆柱体的直径,用游标卡尺测量该圆柱体的长度。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a和b所示。
(1)由上图读得圆柱体的直径为______cm,长度为______cm。
(2)若流经圆柱体的电流为I,圆柱体两端之间的电压为U,圆柱体的直径和长度分别为D、L,测得D、L、I、U表示的电阻率的关系式为ρ = ______。
【答案】0.1844(1.842 ~ 1.846范围内的均可) 4.240
【详解】
(1)[1]根据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有
1.5mm + 34.4 × 0.01mm = 1.844mm
[2]根据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有
42mm + 8 × 0.05mm = 42.40mm = 4.240cm
(2)[3]圆柱体的横截面积为
S′ = π()2
由电阻定律
R = ρ
和欧姆定律
R =
可知
ρ =
11.欲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左右的金属导线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现备有以下器材:
A.电池组(,内阻)
B.电流表(,内阻约)
C.电流表(,内阻约)
D.电压表,内阻约)
E.电压表(,内阻约)
F.滑动变阻器(,额定电流)
G.滑动变阻器(,额定电流)
H.开关、导线
(1)上述器材中应选用的是______;(填写各器材前选项的字母代号)
(2)实验电路应采用电流表______接法;(填“内”或“外”)
(3)设实验中,电流表、电压表的某组示数如图1所示,图示中______A,______。
(4)为使通过待测金属导线的电流能在范围内改变,请按要求画出测量待测金属导线的电阻的原理电路图_______。
(5)在测定该金属导线的直径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如图2所示,可知该金属丝的直径______ mm。
【答案】A、C、D、F、H 外 见解析
【详解】
(1)[1]必选器材有:A、H。电池组的电动势是3V,电压表的量程选3V,即选择电压表D。金属导线的电阻约为左右,则通过导线的电流最大值约,故电流表选C。由于被测电阻阻值较小,滑动变阻器选择较小阻值即可,即选择变阻器F。
故答案为:A、C、D、F、H;
(2)[2]由题得,,而,则,则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可减小误差。
(3)[3]电流表的读数为;
[4]电压表的读数为。
(4)[5]为使通过待测金属导线的电流能在范围内改变,变阻器必须接成分压式电路,实验原理电路图如图,连成实验电路如图。
(5)[6]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读数为,可动刻度读数为,所以最终读数为。
12.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其直径为_____mm。,用游标卡尺测其长度为_____mm。
(2)用量程为3V的电压表和量程为0.6A的电流表测金属丝的电压和电流时读数如图乙所示,则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V,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A。
(3)在此实验中,金属丝的电阻大约为4Ω,额定电流0.5A,在用伏安法测定金属丝的电阻时,除被测电阻丝外,选用了如下实验器材:
A.直流电源:E1=3V,内阻不计;
B.直流电源:E1=9V,内阻不计
C.电流表A1:量程0~0.6A,内阻约0.125Ω;
D.电流表A2:量程0~3A,内阻约0.05Ω;
E.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约3kΩ;
F.电压表V:量程0~15V,内阻约5kΩ;
G.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0Ω;
H.开关、导线等。
为了测量精确,电源应选择_____,电流表应选择_____,电压表应选择_____。在以可供选择的实验电路中,应该选图_____(填“甲”或“乙”),此接法测得的电阻值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被测电阻的实际阻值。
(4)根据所选实验电路图,在实物图中完成其余的连线_____。
【答案】2.935 50.15 2.60 0.52 A C E 甲 小于
【详解】
(1)[1]由图示螺旋测微器可知,其示数为
2.5mm+43.5×0.01mm=2.935mm
[2]由图示游标卡尺可知,游标尺精度是0.05mm,其示数为
50mm+3×0.05mm=50.15mm
(2)[3]电压表量程为3V,由图示电压表表盘可知,其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60V
[4]电流表量程为0.6A,由图示电流表表盘可知,其分度值为:0.02A,读数为:0.52A
(3)[5]金属丝的额定电压
所以电源选用A。
[6]金属丝的额定电流是0.5A,所以电流表选用C。
[7]金属丝的额定电压是2V,所以电压表选用E。
[8]待测电阻阻值约为,由题意可知,电压表内阻远大于待测电阻阻值,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应选择图甲所示电路。
[9]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所测电流偏大,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的测量值小于实际值。
(4)[10]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
13.某同学要探究一种新材料制成的圆柱体的电阻率。以下为实验步骤中的一部分:
(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由图可知其长度为___________m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由图可知其直径为___________cm。
(3)该实验用伏安法测电阻,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电阻的阻值约为10Ω,其他备用器材还包括∶
B、直流稳压电源E∶电动势为12V,内阻不计;
C、电流表∶量程0~3A,内阻约为0.02Ω;
D、电流表∶量程0~0.6A,内阻约为0.08Ω;
E、电压表∶量程0~6V,内阻约为1kΩ;
F、电压表∶量程0~15V,内阻约为10kΩ;
G、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5Ω;
H、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1kΩ;
I、开关、导线。
为使测量尽量准确,需要尽可能多测得几组数据,且两表的读数要大于量程的一半,除A、B、I以外,还要在上述器材中选用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均填器材前面的字母代号)
(4)请在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_______。
【答案】50.15 0.4698(0.4697~0.4699均可) DEG
【详解】
(1)[1]圆柱体的长度为
(2)[2]圆柱体的直径为
(3)[3]由题给器材可知待测电阻两端可以达到的最大电压为
则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最高达到
为使电流表的读数要大于量程的一半,电流表应选D,而此时就要求待测电阻两端电压不能超过6V,所以电压表应选E。为使待测电阻两端电压从零开始测起从而多获取数据,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应选择最大阻值较小的G。
(4)[4]由于待测电阻的阻值满足
所以电流表采用内接法可以减小实验误差,电路图见答案。
(四)定值电阻的四大保护位置
(1)与待测电阻串联降低其流过的电流值
14.某同学为了较精确的测量一阻值约为20Ω的电阻Rx的阻值。
(1)在以下备选器材中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变阻器应选_________。(只填写器材对应的字母代号)。
电源E(电动势3V、内阻可忽略不计)
电流表A1(量程50mA,内阻约12Ω)
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12Ω)
电压表V1(量程3V,内阻约3kΩ)
电压表V2(量程15V,内阻约15kΩ)
滑动变阻器R1(0~10Ω,允许最大电流2.0A)
滑动变阻器R2(0~1000Ω,允许最大电流0.5A)
定值电阻R(30Ω,允许最大电流1.0A)
开关及导线若干
(2)请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_______(要求直接测量量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所选器材用对应符号标出)
(3)若某次测量中,电压表读数为U,电流表读数为I,则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表达式为Rx=________________。
【答案】V1 A1 R1
【详解】
(1)[1][2][3]测量电阻的阻值一般利用伏安法,电压表显然应选量程为3V的V1;根据欧姆定律容易求得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显然超过了电流表A1的量程,但电流表A2的量程又太大,故我们可以将定值电阻R(30Ω)与待测电阻Rx相串联,此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利用电流表A1测量电流即可。由于要求直接测量量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故只能采用分压电路,且滑动变阻器使用电阻较小的R1。
(2)[4]最后我们确定电流表的解法,由于此时电路的临界电阻
则应该利用电流表的外接法,由此得到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
(3)[5]当电压表读数为U,电流表读数为I,则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表达式
(2)与待测电阻并联增加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值
15.现在需要测定一个电阻Rx的电阻值(电阻值约为30Ω),备有如下器材:
A.直流电源(电动势3V,内阻约为1Ω)
B.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值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
C.电压表V1(量程15V、内阻约10kΩ)
D.电压表V2(量程3V、内阻约3kΩ)
E.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1Ω)
F.电流表A2(量程3A、内阻约0.5Ω)
G.定值电阻R1(电阻值为6Ω)
H.定值电阻R2(电阻值为100Ω)
I.开关,导线若干
为了使测量结果准确,要求测量多组数据、测量过程中电表示数达到半偏以上。
(1)电压表应选择______,电流表应选择_______,定值电阻应选择_______。(只填仪器前的“代号”)
(2)请你帮助设计一个测量Rx电阻值的电路。请把电路图画在下面空白处_______。
【答案】D E G
【详解】
(1)[1]电源只有一个,电动势为3V,则电压表应选择D、不选C;
[2][3]电源只有一个,电动势为3V,流过待测电阻的最大电流
较小量程电流表的量程为0.6A,为使测量过程中电表示数达到半偏以上,则需将待测电阻和定值电阻并联,测量并联后的总电流,因定值电阻R2阻值较大,并联后总电流增加较少,则选择R1和Rx并联,定值电阻选G;
R1和Rx并联后,并联部分总电流的最大值
则电流表选量程为0.6A,电流表选E。
(2)[4]滑动变阻器阻值比R1和Rx并联的电阻大,要改变并联部分两端电压,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即可;电压表内阻远大于R1和Rx并联的电阻,电流表采用外接法,所以电路如图。
(3)与滑变串联承担降压的功能
16.某同学为了较精确的测量一阻值约为100Ω的电阻Rx的阻值.
①在以下备选器材中电流表应选_____,电压表应选_ __,变阻器应选_ __.(只填写器材对应的字母代号)
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可忽略不计)
电流表A1(量程15mA,内阻约1Ω)
电流表 A2(量程3 A, 内阻约0.12 Ω)
电压表V1(量程1.5 V,内阻约30 kΩ)
电压表V2(量程15 V,内阻约50kΩ)
滑动变阻器R1(0~10 Ω,允许最大电流2.0 A)
滑动变阻器R2(0~1000 Ω,允许最大电流0.5 A)
定值电阻R(10Ω,允许最大电流1.0A)
开关及导线若干
②请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答案】:A1 V1 R1
【详解】
首先对所有的电学元件浏览一遍,发现有定值电阻(说明他基本上上会被使用,使用方法还不一般),接下来按前面的流程图走,选出电压表、选出电流表发现电压表、电流表和待测电阻之间的量程关系非常好,那么此时定值电阻就不能“乘虚而入”进入他们的小圈子,就只能在外面起保护电路的作用,而定值电阻的保护作用基本上只有上下两种(注意观察电路中定值电阻的位置),这个时候就要由待测电阻、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和电压的分配比例来决定,看题:电源电动势3V,电压表量程1.5V,因此电压分配比例为1/2,采用上面的模式,就是定值电阻与滑变分配电压,刚好各自分配一半,这样施加给整个“伏安法测量机构”的最大电压就是1.5V,刚好满足要求;假如采取下面这种模式,就是定值电阻和待测电阻分配电压,定值电阻只有待测电阻的1/10,因此所起到的分压保护作用非常有限,故不能使用这种方案。
(4)与待测电阻串联承担降压的功能
17.某同学为了较精确的测量一阻值约为100Ω的电阻Rx的阻值.
①在以下备选器材中电流表应选__ __,电压表应选__ _,变阻器应选__ _.(只填写器材对应的字母代号)
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可忽略不计)
电流表A1(量程15 mA,内阻约1Ω)
电流表 A2(量程3 A, 内阻约0.12 Ω)
电压表V1(量程1.5 V,内阻约30 kΩ
电压表V2(量程15 V,内阻约50 kΩ)
滑动变阻器R1(0~10 Ω,允许最大电流2.0 A)
滑动变阻器R2(0~1000 Ω,允许最大电流0.5 A)
定值电阻R(100Ω,允许最大电流1.0A)
开关及导线若干
②请在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答案】:A1 V1 R1
【详解】
首先对所有的电学元件浏览一遍,发现有定值电阻(说明他基本上上会被使用,使用方法还不一般),接下来按前面的流程图走,选出电压表、选出电流表发现电压表、电流表和待测电阻之间的量程关系非常好,那么此时定值电阻就不能“乘虚而入”进入他们的小圈子,就只能在外面起保护电路的作用,而定值电阻的保护作用基本上只有上下两种(注意观察电路中定值电阻的位置)定值电阻的保护作用基本上只有上下两种,这个时候就要由待测电阻、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和电压的分配比例来决定,看题:电源电动势3V,电压表量程1.5V,因此电压分配比例为1/2,采用下面的模式,就是定值电阻与待测电阻分配电压,刚好各自分配一半,这样施加给整个“伏安法测量机构”的最大电压就是1.5V,刚好满足要求;假如采取上面这种模式,就是定值电阻和滑变分配电压,定值电阻是滑变的10倍,因此所起到的分压保护作用过大,留给滑变的电压过小,加给整个“伏安法测量机构”的电压过小不满足要求,因此该方案被深舍弃.
电压U/V
0.10
0.40
0.60
1.00
1.20
1.50
1.70
2.00
电流I/A
0.02
0.08
0.12
0.19
0.25
0.31
0.34
0.4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力学实验专题逐个击破专题02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做其他实验,文件包含2024年高考物理力学实验专题逐个击破专题02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做其他实验原卷版docx、专题02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做其他实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逐个击破专题09 螺旋测微器与游标卡尺的读数,文件包含2024年高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逐个击破专题09螺旋测微器与游标卡尺的读数原卷版docx、专题09螺旋测微器与游标卡尺的读数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逐个击破专题06 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文件包含2024年高考物理电学实验专题逐个击破专题06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原卷版docx、专题06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