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3.1.1 分子和原子(1)-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导与练(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3.1.1 分子和原子(1)-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分层作业(人教版)(原卷版).docx
    • 讲义
      3.1.1 分子和原子(1)-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分层作业(人教版)(解析版).docx
    3.1.1 分子和原子(1)-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导与练(人教版)01
    3.1.1 分子和原子(1)-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导与练(人教版)02
    3.1.1 分子和原子(1)-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导与练(人教版)03
    3.1.1 分子和原子(1)-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导与练(人教版)01
    3.1.1 分子和原子(1)-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导与练(人教版)02
    3.1.1 分子和原子(1)-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导与练(人教版)03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优秀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分子和原子优秀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311分子和原子1-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分层作业人教版原卷版docx、311分子和原子1-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分层作业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在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中逐步培养微观想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1.品红在水中会扩散,温度越高,品红扩散速度越快。
    2.证明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事实:苯分子的图像;移走硅原子形成的最小的汉字“中国”。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3.常见的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水、过氧化氢、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氢气、氧气、氮气……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氦气、氖气、氩气、硅、石墨、金刚石……
    (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或原子)构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二、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
    三、微观粒子的基本性质(以分子为例)
    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2.微观粒子总在不断的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例: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
    3.分子间存在间隔。同种物质分子间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 ;
    热胀冷缩现象:受热时分子间隔增大,遇冷时分子间隔变小;分子本身大小不变。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考点1. 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例1.(2022秋·安徽蚌埠·统考期末)如图是初中化学教材插图“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像”,根据该图无法获得的分子信息是
    A.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分子排列有一定的规律
    【答案】C
    【详解】A.这是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由此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故说法正确;
    B.由苯分子图可知,苯分子之间有间隔,故说法正确;
    C.苯分子不停的运动通过该图不能看出,故说法错误;
    D.由图示可知,分子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故说法正确。
    故选:C。
    【变式1-1】(2022秋·辽宁锦州·统考期中)小张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一会儿后,杯中水都变红了,小张判断这是因为①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隔 ③分子由原子构成,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A.①B.②C.①②D.①②③
    【答案】C
    【详解】由于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水中时,通过分子的运动,红墨水的红色微粒与水分子均匀的混合在一起,所以杯中水都变红了。与分子由原子构成无关。
    故选C。
    【变式1-2】(2022秋·山西·九年级统考期中)我国科学家在1993年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表面通过探针移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B.这两个汉字是日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
    C.该操作说明原子是最小粒子不能再分
    D.这标志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
    【答案】C
    【详解】A、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这两个汉字是日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该操作不能说明原子是最小粒子不能再分;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D、这标志着我国的科学技术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变式1-3】(2022秋·辽宁葫芦岛·统考期末)对下列教材图片的认识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B.苯分子之间有间隔
    C.品红扩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D.只有通过现代科学仪器才能使硅原子运动
    【答案】D
    【分析】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
    【详解】A、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真实存在的,正确;
    B、分子质量小、体积小、有间隔,苯分子之间有间隔,正确;
    C、分子原子永远是运动的,品红扩散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正确;
    D、分子运动是永远的,不是科学仪器才能使硅原子运动,错误;
    故选D。
    【变式1-4】(2022秋·山东德州·校考期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用扫描隧道显微显微镜能观测到铁原子,说明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D.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
    【答案】B
    【详解】A、物质都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
    B、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符合题意;
    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观测到铁原子,说明原子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原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不符合题意;
    D、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点2. 分子的基本性质
    例2.(2023·湖南益阳·统考期中)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分子和原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答案】B
    【详解】A、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选项正确;
    B、分子和原子之间间都有间隔,选项错误;
    C、分子和原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选项正确;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选项正确;
    故选:B。
    【变式2-1】(2022·湖南益阳·中考模拟)在物质状态的变化中,伴随分子之间的间隔的变化,同时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数量B.分子大小C.分子种类D.分子能量
    【答案】D
    【详解】物质状态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分子数目不变,分子种类不变,分子大小不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同时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释放能量,有的吸收能量。故选D。
    【变式2-2】(2022秋·山东烟台·统考期中)下列对分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
    B.花粉颗粒在水面上不停做无序运动的发现成为水分子真实存在的佐证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中,分子因相互作用而静止不动
    【答案】D
    【详解】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该选项认识正确;
    B、花粉颗粒在水面上不停做无序运动,说明水分子在不断运动,该选项认识正确;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选项认识正确;
    D、不管物质处于何种状态,分子都在不断做无规则运动,该选项认识错误。
    故选D。
    【变式2-3】(2022秋·单元测试)回答下列问题:
    (1)向容积为250mL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_______,说明__________。
    (2)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静置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为_________,说明 ___________。(仪器A细颈部的作用是便于观察液面变化)
    【答案】(1) A中液体变为红色 分子在不断运动
    (2)液面低于刻度线 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分析】(1)向容积为250mL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中液体变为红色,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2)塞紧玻璃塞,将A中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静置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为液面低于刻度线,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互相跑到了对方的间隔中去。
    【变式2-4】(2022秋·单元测试)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吸入_________(填“甲”或“乙”)的那支注射器的栓塞容易被推入。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液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____(填“大”或“小”),所以,________(填“气体”或“液体”)比较容易被压缩。
    【答案】乙 大 气体
    【详解】取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吸入空气,即乙的那支注射器的栓塞容易被推入,故填乙;
    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液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大,故填大;
    气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比液体物质中微粒之间的空隙大,所以,气体比较容易被压缩,故填气体。
    考点3. 从微观(分子)角度解释现象
    例3.(2023·河南郑州·校考模拟)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比阴凉处干的更快。从分子角度解释原因是
    A.分子的间隔变大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C.分子受热体积变大D.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答案】B
    【详解】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的速率加快,并不是分子的间隔变大、分子受热体积变大和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的缘故。
    故选B。
    【变式3-1】(2022·四川甘孜·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金属很难被压缩——原子间没有间隔
    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C.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分子不同
    D.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答案】A
    【详解】A、金属很难被压缩的原因是构成金属的原子之间间隔较小,并非原子之间没有间隔,故A错误;
    B、能够闻到花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故B正确;
    C、水由水分子构成,过氧化氢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二者化学性质也不同,故C正确;
    D、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所以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更快,故D正确。
    故选A。
    【变式3-2】(2022秋·陕西安康·统考期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A.AB.BC.CD.D
    【答案】D
    【详解】A、分子很小,只能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获得苯分子图像,A正确;
    B、分子是保持由分子构成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氧化汞分子发生了改变,B正确;
    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湿衣服在阳光下更快晒干,C正确;
    D、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是由于水分子之间的间距变大了而不是水分子体积变大,D错误。
    故选D。
    【变式3-3】(2022秋·山西大同·校考期中)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
    B.“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原子和分子——原子和分子是真实存在的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相同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A
    【详解】A、水银是汞的俗名,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由于原子间有间隔,由于温度升高,原子间间隔变大,不是分子间间隔,故A错误;
    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由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空气,远处就能闻到花香,故B正确;
    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测到原子和分子,原子和分子是真实存在的,且原子和分子的体积都很小,故C正确;
    D、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因为它们都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故D正确。
    故选A。
    【变式3-4】(2023·辽宁辽阳·校考二模)向一杯水中加入一药匙蔗糖,杯中水的体积基本没有变化,而味道变甜。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①分子不断运动 ②分子间有间隔 ③分子的体积很小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D.①③
    【答案】B
    【详解】向水中加入蔗糖,味道变甜,是因为蔗糖溶解到水中,在该过程中,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水中体积几乎不变,说明分子间有间隔,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到水分子之间,故选B。
    考点4. 分子运动实验及改进
    例4.(2022秋·黑龙江哈尔滨·统考期末)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运动。
    (1)图Ⅰ甲烧杯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此实验说明分子_________。
    (2)按照图Ⅰ进行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Ⅱ所示。
    ①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B、C两试管中的酚酞溶液变色情况是__________。
    ②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温度与分子运动速率的关系是: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________。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
    【答案】(1)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2) B、C中溶液均由无色变为红色,C中溶液先变色 越快
    (3)环保(或节约药品)
    【详解】(1)浓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使酚酞变红,实验中能观察到甲烧杯中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2)①B、C两试管中的酚酞溶液都会变红,且C中酚酞先变红;
    ②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温度与分子运动速率的关系是: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大;
    (3)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中所用浓氨水量少,可以节约药品;改进后的实验是在密闭装置内进行,可以防止环境污染。
    【变式4-1】(2022秋·河北石家庄·校考阶段练习)如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1)用仪器X吸取浓氨水,滴在棉花上,X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____。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4)张华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_________。
    【答案】(1)胶头滴管
    (2) 酚酞试液从C到A依次变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3)便于观察
    (4)无色酚酞与氨水位置滴反了
    【详解】(1)吸取滴加少量液体使用胶头滴管,所以X是胶头滴管。
    (2)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与水结合形成氨水,氨水为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所以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酚酞试液从C到A依次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3)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作用是便于观察。
    (4)浓氨水易挥发、酚酞不易挥发,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说明棉花上滴加的是酚酞,滤纸条上滴加的是浓氨水,所以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无色酚酞与氨水位置滴反了。
    【变式4-2】(2022秋·河南洛阳·统考期中)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来探究分子运动。

    (1)实验一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
    (2)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两个实验均有明显的现象,都能得出结论达到实验目的。但同学们一致认为实验二更好,请你写出实验二的优点(写出一点即可)。
    【答案】(1) B烧杯中的溶液变红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节约药品(或减少污染或操作简便,合理即可)
    【详解】(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氨气,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实验一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B中液体变红,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分子在不断运动;
    (2)两个实验均有明显的现象,都能得出结论,达到实验目的,但是实验二更好,优点节约药品、减少污染、操作简便等。
    【变式4-3】(2022秋·四川成都·校考期中)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分子的运动情况,在T形管的粗玻璃管里,固定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完成下列实验。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分钟后观察到ba段滤纸条先变红。实验二:换一根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微微加热试管,发现ba段滤纸条更快变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使用气球是为了缓冲管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B.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实验一能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D.如果将试管放入冰水中,湿润的酚酞滤纸条不会变红
    【答案】D
    【详解】A、实验二加热会导致试管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使用气球是为了缓冲管内气压的骤然升高,故选项A正确;
    B、实验二微微加热试管,发现ba段滤纸条更快变红,所以实验一和实验二对比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B正确;
    C、实验一:将浓氨水加入左侧试管中,3分钟后观察到ba段滤纸条先变红,所以实验一能说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还能说明相同条件下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选项C正确;
    D、分子在不同温度下都在不停地运动,如果将试管放入冰水中,湿润的酚酞滤纸条也会变红,故选项D错误。
    故选:D。
    1.(2022秋·广东广州·统考期中)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和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微小B.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或原子间有问隔D.分子由原子构成
    【答案】B
    【详解】A、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它们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微小,说法正确;
    B、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说法错误;
    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或原子间有问隔,说法正确;
    D、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说法正确。
    故选B。
    2.(2023·辽宁大连·模拟预测)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恢复原状。对该事实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
    A.球内气体分子受热膨胀B.球内气体分子体积变大
    C.球内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D.球内气体分子个数增多
    【答案】C
    【详解】压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球内的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球内的分子的数目、体积、本身等没有发生变化,故选C。
    3.(2022秋·河北石家庄·校考月考)化学的学习使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宏观现象,下列对宏观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水分子的体积变大
    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苯分子图像——分子间有间隔
    C.液氧和氧气都可支持燃烧——相同分子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D.水通电条件下能分解——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答案】A
    【详解】A、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水分子的间隔变大,故A不正确;
    B、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观察苯分子图像,分子间有间隔,故B正确;
    C、液氧和氧气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液氧和氧气都可支持燃烧,相同分子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故C正确;
    D、水通电条件下能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氢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大量的氢分子聚集成氢气,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D正确。故选A。
    4.(2022秋·重庆丰都·统考期末)A、B二只小烧杯内分别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B.氨分子之间有间隙
    C.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氨分子易从水中跑到空气中
    【答案】B
    【详解】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至B烧杯中,形成氨水,显碱性,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故A正确;
    B、实验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不能说明氨分子之间有间隙,故B不正确;
    C、A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至B烧杯中,形成氨水,显碱性,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故C正确;
    D、实验说明氨分子易从水中跑到空气中,故D正确;
    故选B。
    5.(2023·内蒙古呼伦贝尔·统考三模)宏观辨识与微现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水分子很小
    B.温度计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温度升高汞原子体积变大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分子在不断运动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
    【答案】B
    【详解】A、一滴水中大约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水分子很小,故选项A正确;
    B、温度计水银球受热体积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B错误;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们能够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项C正确;
    D、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它们是由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D正确;
    故选:B。
    6.(2023·河北石家庄·一模)如图所示,利用水浴给试管中的固体碘加热一会儿后,试管内充满紫色的蒸气。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碘分子数目变多B.碘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
    C.碘分子间作用力变大D.碘分子分解为碘原子
    【答案】B
    【详解】A、固体碘加热一会儿后,试管内充满紫色的蒸气,其是由于碘升华,不涉及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分子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
    B、固体碘加热时,碘分子没有发生改变,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无规则运动加剧,符合题意;
    C、固体碘加热时,碘分子没有发生改变,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碘分子间作用力变小,不符合题意;
    D、该过程是物理变化过程,不涉及分子裂解为原子的过程,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2022·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模拟预测)分别将等量的品红同时加入盛有相同体积的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观察到当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的溶液变成了红色(如图所示)。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由原子构成
    C.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D.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C
    【详解】根据微粒的性质分析,品红能在水中扩散,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根据题意,在热水中扩散的快,由此可知,是温度的不同导致了分子运动快慢的不同,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故选:C。
    8.(2022秋·广东深圳·校考期末)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CO2直冷制冰新技术,该技术通过压力变化使二氧化碳汽化实现制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冰过程中二氧化碳分子的构成没有发生变化
    B.二氧化碳分子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C.二氧化碳分子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D.二氧化碳直冷制冰技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答案】A
    【详解】A、通过压力变化使二氧化碳汽化实现制冷,是物理变化,二氧化碳分子结构未发生改变,故选选项说法正确;
    B、物理变化中二氧化碳分子的大小未发生变化,改变的是分子间距,故选选项说法错误;
    C、CO2直冷制冰新技术是二氧化碳物态的变化,总质量不变,故选选项说法错误;
    D、通过压力变化使二氧化碳汽化实现制冷,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故选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9.(2022秋·辽宁大连·联考阶段练习)如图是做气体扩散现象的实验装置。其中一瓶是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另一瓶是空气。
    (1)若较短时间内能观察到气体发生了扩散,二氧化氮气体应盛放在(填“A”或“B”)_______瓶。
    (2)抽出玻璃板,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为________。此时,瓶内气体分子(填“继续”或“停止”)________运动。
    (3)实验时,若环境温度分别为①0℃ ②20℃ ③30℃,则在(填序号)__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
    【答案】(1)B (2)两瓶气体颜色趋于一致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继续 (3)30℃
    【解析】(1)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若较短时间内能观察到气体发生了扩散,由于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二氧化氮气体应盛放在B,故填:B;
    (2)抽出玻璃板,二氧化氮气体分子会向空气中运动,所以B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淡,A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红,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颜色趋于一致,可得出有关分子的性质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此时,瓶内气体分子继续运动,故填:两瓶气体颜色趋于一致;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继续;
    (3)温度越高,气体扩散越快,所以在30℃温度下气体扩散最快,故填:30℃。
    10.(2022秋·江苏淮安·统考期中)世界的本源是物质,而物质却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构成的,下面是探究微粒性质的实验。
    (1)如图1, 在A烧杯中加入浓氨水,在B烧杯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和水。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由该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2)在课堂上,魏老师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如图2), 发现盛空气的注射器容易被压缩,其原因是______。
    【答案】(1) B烧杯中酚酞试液逐渐变红 分子在不断运动
    (2)气体微粒间空隙大于液体微粒间空隙
    【详解】(1)图1中,浓氨水中的氨气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运动到B中时,能和其中的水结合成氨水,氨水显碱性,从而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此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隔,气体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比液体物质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得多,因而气体容易被压缩。
    11.(2022秋·山东烟台·统考期中)同学们为研究分子的性质做了如下三组实验:(已知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1)实验一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其中烧杯乙的作用_______;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2)实验二中,观察到品红在_______(填“冷”或“热”)水中扩散更快,继续向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加冷水,溶液颜色变浅。该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大小 C.分子的间隔
    (3)实验三中,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部分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__。混合均匀后,分子会____(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答案】(1) 甲中酚酞溶液变红,乙中酚酞溶液不变红 做对比 分子在不断运动或氨水具有挥发性(合理即可)
    (2) 热 C
    (3) 分子之间有间隔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继续
    12.(2022秋·山东济宁·统考期中)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征时做了以下四组实验:
    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氨水呈碱性,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氨气)。请回答:
    (1)实验一:甲同学用小烧杯取约40mL蒸馏水,向其中滴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将此溶液分别取用,先向一支试管中倒入少量溶液,再将剩余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烧杯中。
    ①如图1所示,向上述试管中慢慢滴加氨水,观察到溶液颜色变红色。由此可知______。
    ②如图2所示向烧杯C中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几分钟,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______。这一现象说明______。B烧杯的作用是______。
    (2)实验二:实验时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乙同学将实验一进行了改进(如图3所示);
    ①分别挤出A、B胶头滴管中的浓氨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②设计A、B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③对比图2、图3实验装置,分析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
    (3)实验三:丙同学设计实验如图4所示,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页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发现页面比水平线低,这一现象说明了______。
    (4)实验四:丁同学完成了以下两个实验
    ①将颗粒状的碘放在湿淀粉纸上,试纸变蓝色;
    ②用玻璃棒蘸取酒精、碘酒分别滴在淀粉试纸上,滴酒精的试纸不变蓝,滴碘酒的试纸变蓝。由此可以得到关于分子的结论:______。
    【答案】 氨水呈碱性 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 氨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对照 B试管中的棉花先变成了红色,A试管中的棉花后变成了红色 验证分子运动速度和温度的关系 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节省药品等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不同,性质不同(或相同的分子性质相同)
    【详解】(1)实验一:
    ①向试管中慢慢滴加氨水,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观察到溶液颜色变红色,由此可知氨水呈碱性。
    ②氨水呈碱性,浓氨水具有挥发性,烧杯A、B发生现象分别是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氨气分子运动到A中形成氨水。这一现象说明氨气分子在不断的运动。B烧杯的作用是对照。
    (2)实验二:
    ①分别挤出A、B胶头滴管中的浓氨水,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B试管中的棉花先变成了红色,A试管中的棉花后变成了红色,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②A、B实验的温度不同,设计A、B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分子运动速度和温度的关系。
    ③图3实验是密闭容器,所需药品少,对比图2、图3实验装置,分析改进后的优点是能够防止氨气扩散到空气中,污染大气;能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的差异;节省药品等。
    (3)实验三:
    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约50mL水,向水中放入一大块糖块,在容器外壁沿页面画一条水平线,当糖块消失后,发现液面比水平线低,这一现象说明了分子间有间隔,蔗糖分子和水分子相互运动到其中的间隙中。
    (4)实验四:
    用玻璃棒蘸取酒精、碘酒分别滴在淀粉试纸上,滴酒精的试纸不变蓝,滴碘酒的试纸变蓝。说明使淀粉变蓝的是碘,酒精不能使淀粉变蓝,由此可以得到关于分子的结论:分子不同,性质不同(或相同的分子性质相同)。
    1.(2023·广东广州·模拟预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素养之一、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构成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B.荷香清露坠,柳动好风生——荷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液态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升高温度,分子体积变大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不同
    【答案】C
    【详解】A、CO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A正确;
    B、荷香四溢,是因为荷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荷香,故选项B正确;
    C、液态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体积膨胀,是因为升高温度,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体积变大,故选项C错误;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是因为单位体积内氧分子的数目不同,故选项D正确;
    故选:C。
    2.(2022秋·陕西渭南·统考期末)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A.1cm3的铁块中约有8.38×1022个铁原子——原子很小
    B.氧气在降温、加压时变为淡蓝色的液体——分子的性质发生变化
    C.冬天衣服晾在暖气片附近容易干——温度高,分子运动速度快
    D.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重新鼓起——分子间间隔变大
    【答案】B
    【详解】A、1cm3的铁块中约有8.38×1022个铁原子说明原子很小,此选项正确;
    B、氧气在降温、加压时变为淡蓝色的液体,氧气的状态不同但分子的构成相同,分子的性质不变,分子间的间隔改变,此选项错误;
    C、冬天衣服晾在暖气片附近容易干,是因为温度高,分子运动速度快,此选项正确;
    D、压瘪的乒乓球在热水中重新鼓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间隔变大,此选项正确;
    故选B。
    3.(2022秋·山东枣庄·校考阶段练习)科学家发现在负压和超低温条件下,水会像棉花糖一样,以蓬松轻盈的形式稳定存在,被称为“气凝胶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凝胶冰”是纯净物B.“气凝胶冰”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融化
    C.“气凝胶冰”与水的分子构成不同D.结成“气凝胶冰”后,分子停止运动
    【答案】A
    【详解】A、“气凝胶冰”是由水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
    B、“气凝胶冰”在改变件下会融化,故B错误;
    C、“气凝胶冰”与水的分子构成相同,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不变,故C错误;
    D、结成“气凝胶冰”后,分子仍然在不断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4.(2022·广东惠州·统考三模)科学家发现在特殊条件下,水能表现出许多有趣的结构和性质。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图为其计算机模拟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结成“热冰”的过程中原子个数发生变化
    B.上述变化过程中分子间间隔没有发生变化
    C.在弱电场下,水分子运动从有序转变为无序
    D.利用该性质,人们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
    【答案】D
    【详解】A、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原子个数也不变;故说法错误。
    B、水变成冰状态发生了改变,则分子之间间隔也发生了改变,故B说法错误;
    C、水据图可知,在弱电场下,水结成冰由液态变为固态,固体是有序排列的,所以水分子运动从无序转变为有序,故C说法错误;
    D、根据题干中:一定条件下给水施加一个弱电场,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俗称“热冰”,所以在常温常压下可建成溜冰场。故说法正确;
    故选:D。
    5.(2020秋·陕西渭南·校考期中)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特性。
    (1)用图 1 装置进行实验,将浸有酚酞试液的白色棉花团绑在树形铁丝上制成“花树”,在玻璃片上放置盛有浓氨水的微型烧杯,罩上大烧杯。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将分别充满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和无色氮气的集气瓶(两气体不反应),按图 2 中甲、乙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
    ①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最终甲、乙中上下两瓶气体颜色均趋于一致,请从分子特性的角度解释原因:Ⅰ. ___________;Ⅱ.___________ 。
    ②实验时发现甲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而乙中需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该现象说明相同条件下,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___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氮气的密度。
    【答案】(1)棉花团由白色变成红色
    (2)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之间有间隔 大于
    【详解】(1)浓氨水易挥发,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棉花团与水结合成为氨水,氨水为碱性能使酚酞变红。所以看到棉花团由白色变成红色。
    (2)①甲、乙中上下两瓶气体颜色均趋于一致,说明两种气体混合到了一起,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两者均匀混合两瓶气体颜色均趋于一致,则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两种分子彼此进入分子的间隔中。
    ②密度大的气体在上,密度小的气体在下,密度大的气体会较快的向下运动,密度小的气体会较快的向上运动,混合速度快。甲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上面的是二氧化氮、下面的是氮气,则可以说明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氮气的密度。
    6.(2023·海南海口·统考二模)某同学为了探究微观粒子的相关性质,设计如图 1 所示的实验。待传感器开始工作后,打开中间的弹簧夹,使两端联通,记录数据变化如图 2 所示(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2,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为 44)。请仔细观察两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能够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请写出得出该结论的证据:____________。
    (2)根据该实验结果总结出气态分子运动的相关规律:____________。
    【答案】(1)装有二氧化碳的烧瓶中氧气的浓度不断增大,说明氧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或装有氧气的烧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气态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详解】(1)根据传感器图像可知,装有二氧化碳的烧瓶中氧气的浓度不断增大,说明氧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或装有氧气的烧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大,说明二氧化碳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根据图 2 对比两条曲线可知,气态分子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7.(2022秋·福建厦门·校考期中)探究分子运动及与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同学们积极参与实验。
    Ⅰ.小华设计了如图两种实验方案。
    (1)实验一(图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据此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中图2、图3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4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2和图3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1mL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50℃的热水中。
    (2)实验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实验二中浓氨水被封入密闭塑料瓶中,和实验一相比较其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Ⅱ.小王同学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图5),用数据处理软件实时输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现收集一塑料瓶氧气用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三步实验中,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依次为图6中的MN段、NP段和PQ段。
    (4)能够说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的曲线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MN段 b.NP段 c.PQ段
    (5)MN段和NP段相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
    (6)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_时几乎不再变。
    (7)Ⅲ.探究分子的运动速率与分子质量的关系: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氨气分子质量小于氯化氢分子质量。如图7所示,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实验时观察到C处产生的烟较多,由此可知,分子质量越___________(“大”或“小”),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答案】(1)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分子在不断运动 (2)小纸花从下而上依次变红,并且图3比图2变色快
    (3)不会污染空气 (4)c (5)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6)21% (7)小
    【分析】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碱性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详解】(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和水结合生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能观察到酚酞溶液变为红色;据此可得出:微粒在不断运动;
    (2)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纸花从下而上依次变红,并且图3比图2变色快,此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在实验二中浓氨水被封入密闭塑料瓶中,和实验一相比较其突出优点是氨气分子不会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4)敞口放置,氧气体积分数不断减小,是因为氧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双手贴在塑料瓶外壁上,瓶内温度升高,分子之间间隔变大,会导致部分气体膨胀逸出;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在重力作用下,部分氧气会由于重力作用而下降,说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故选c;
    (5)MN段和NP段相比较,NP段氧气体积分数减小的较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6)随着实验的进行,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时几乎不再变,这是因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7)C处产生的烟较多,说明氨气分子比氯化氢分子运动的快,由此可知,分子质量越小,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步骤1
    步骤2
    步骤3
    在盛有约40ml 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如5一6滴酚酞试液,搅拌均匀,观察现象
    取步骤I得到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将烧杯中的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 置于大烧杯外
    实验现象
    无明显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烧杯A中由无色变为红色,
    烧杯B中无变化
    实验解释
    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浓氨水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烧杯A中,使溶液变成红色,烧杯B中没有氨分子进入
    实验结论
    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选项
    宏观现象
    微观解释
    A
    用扫描隧道仅获得苯分子图像
    分子很小
    B
    氧化汞受热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分子种类改变
    C
    湿衣服在阳光下更快晒干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D
    水沸腾时能掀开壶盖
    分子体积变大
    相关试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精品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精品一课一练,文件包含331元素1-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分层作业人教版原卷版docx、331元素1-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分层作业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精品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精品习题,文件包含321原子的结构1-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分层作业人教版原卷版docx、321原子的结构1-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分层作业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精品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分子和原子精品测试题,文件包含312分子和原子2-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分层作业人教版原卷版docx、312分子和原子2-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讲义+分层作业人教版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3.1.1 分子和原子(1)-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精品导与练(人教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