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铁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A.NaClB.AlC.C2H5OHD.NaOH溶液
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 )
①蔗糖溶液;
②FeCl3溶液;
③云、雾;
④Fe(OH)3胶体;
⑤水。
A.②③④B.③④⑤C.①②⑤D.①③④
3.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得的是( )
A.FeCl2B.FeCl3C.CuOD.Na2O2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燃烧一定伴有发光现象
B.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C.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燃烧一定会放出热量
5.在物质分类中,前者包括后者的是( )
A.氧化物、化合物B.溶液、分散系
C.溶液、胶体D.化合物、电解质
6.下列基本反应类型中,一定不会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7.用自来水养金鱼时,通常先将自来水经日晒一段时间后,再注入鱼缸( )
A.利用紫外线杀死水中的细菌
B.提高水温,有利于金鱼生长
C.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D.促使水中的次氯酸分解
8.焰火“迎客松”、“天下一家”,让北京冬奥运会开闭幕式更加辉煌、浪漫,这与高中化学中“焰色试验”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焰色反应是化学变化
B.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铂丝(或铁丝)
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利用焰色反应可区分KCl与K2CO3固体
9.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Cl2+H2O═HCl+HClO
B.C+2H2SO4(浓)CO2↑+2SO2↑+2H2O
C.NH4ClNH3↑+HCl↑
D.2Al+Fe2O32Fe+Al2O3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尔是含有6.02×1023个微粒的集体
B.O2的摩尔质量为32g
C.1ml氢气中氢原子的个数为NA
D.1mlH2SO4的质量是98g
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氯气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B.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C.氢氧化钠可作食品干燥剂
D.苏打可用于食用碱或工业用碱
12.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无色透明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H+、SO42﹣、HCO3﹣B.NO3﹣、OH﹣、Na+、HCO3﹣
C.Cu2+、Na+、Cl﹣、SO42﹣D.OH﹣、Na+、SO42﹣、Cl﹣
13.84消毒液能使有色布条褪色,其中有效成分是( )
A.氯气B.水C.氯化氢D.次氯酸钠
14.能用H++OH﹣=H2O表示的化学反应是( )
A.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
C.澄清石灰水和稀盐酸反应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5.下列物质混合后,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酸性增强的是( )
A.向水中加入Na2O2粉末,产生气体
B.向H2SO4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D.向水中持续通入Cl2,溶液呈黄绿色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纯碱、烧碱均属于碱
B.CuSO4⋅5H2O属于纯净物
C.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均属于酸
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
17.下列转换化中,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 )
A.MnO4﹣——Mn2+B.HCl——Cl2
C.Fe——Fe3+D.NH3——NO
1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2OH﹣+H2↑
B.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C.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Ag++Cu═Ag+Cu2+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2H+═H2O+CO2↑
19.如图所示,在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B阀时,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溶液可能是( )
①饱和NaCl溶液
②NaOH溶液
③H2O
④浓硫酸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下列反应中水的作用相同的是( )
①Na和H2O
②Cl2和H2O
③Na2O2和H2O
A.①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③
21.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B.分子数之比为1:1
C.原子总数之比为4:3
D.质量之比为1:1
22.硫化氢的转化是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研究课题。将H2S和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FeCl3、FeCl2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回收S,其转化如图所示(CuS不溶于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过程①中,生成CuS的反应为H2S+Cu2+═CuS↓+2H+
B.过程②中,CuS作还原剂
C.过程③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未改变
D.回收S的总反应为2H2S+O2═2H2O+2S↓
23.如图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验证Na和水反应是否放热
B.检验Na2O2与H2O反应有O2生成
C.观察纯碱的焰色试验
D.比较Na2CO3、NaHCO3的稳定性
24.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相符的一组是( )
A.AB.BC.CD.D
25.为探究Na2O2与H2O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B.实验ⅲ中MnO2做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C.综合实验ⅰ和ⅲ可以说明Na2O2与H2O反应有H2O2生成
D.综合实验ⅱ和ⅲ可以说明使酚酞褪色的是O2
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26.(6分)钠及其化合物在认识物质转化规律以及生产生活中均有重要应用。
(1)金属与水的反应
①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②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钠与水的反应放出热量的现象是 。
(2)钠失火时,可用不同的灭火剂灭火。如可用Na2CO3干粉灭火,但不能用NaHCO3灭火,结合反应方程式说明原因 。
27.(7分)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和无色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它们的反应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C在充满B的集气瓶中燃烧时反应的现象是 。
(2)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溶液G与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F、G、H三种溶液中所含相同的阴离子,检验该阴离子的方法是: 。
28.(5分)化学实验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
(1)完成方程式,回答相关问题。用单线桥标出反应①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反应①为:Na2Cr2O7+14HCl═2NaCl+2CrCl3+3Cl2↑+7H2O
反应①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反应⑥为:+2+2OH﹣═Cl﹣+2+H2O
反应⑥中还原剂为 ,还原产物为 。
(2)在上述转化中,需用氧化剂的步骤是 (填编号)。
29.(11分)某小组探究AgNO3溶液对氯水漂白性的影响,装置如图所示。
(1)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B中试剂是 。
(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D中NaOH溶液的作用 。
(4)取C中氯水,进行实验:向溶液a中加入1mL氯水。
Ⅱ中品红褪色慢,推测可能发生了HClO+AgNO3=AgClO+HNO3,导致Ⅱ中HClO减少。分析沉淀中含AgClO,探究如下:将沉淀滤出、洗涤。向沉淀中加入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
①说明AgClO具有 性。
②产生黄绿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③实验发现,沉淀经几次洗涤后,加入盐酸
(5)Ⅱ中溶液仍具有漂白性,可能是所加AgNO3溶液不足量。
①取Ⅱ中上层清液, ,证实所加AgNO3溶液过量。
②Ⅱ中溶液仍具有漂白性的原因是 。
(6)进一步证实Ⅱ中所得沉淀中含AgClO:向沉淀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静置、过滤滤渣、滤液备用。
资料:AgClO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AgCl
①实验证实滤渣中无AgClO。
②取滤液, 。
以上实验说明,所得沉淀中含AgClO。
30.(9分)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干燥的CO2能否与Na2O2反应,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1)加装完药品后,首先打开 (填K1或K2,下同),关闭 ,加入稀硫酸,生成CO2。一段时间后加热铜丝,实验中观察到铜丝未变黑色。X是 。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为进一步探究潮湿的CO2是否与继续进行操作,打开 (填K1或K2,下同),关闭 ,加热铜丝,出现铜丝变黑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写出盛放Na2O2的干燥管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其中一个): 。
31.(12分)某小组同学探究不同条件下氯气与二价锰化合物的反应
资㺶:i.Mn2+在一定条件下被Cl2或ClO﹣氧化成MnO2(棕黑色)、MnO42﹣(绿色)、MnO4﹣(紫色)。
ii.浓同条件下,MnO4﹣可被OH﹣还原为MnO42﹣。
iii.Cl2的氧化性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NaClO的氧化性随碱性增强而减弱。
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略):
(1)实验室中利用MnO2和浓盐酸加热的反应来制取氯气,对比本实验A中的反应,推测氧化性MnO2 KMnO4(填“>”或“<”)。
(2)B中试剂是 (填序号)。
①浓硫酸
②饱和食盐水
(3)通入Cl2前,Ⅱ、Ⅲ中沉淀由白色变为棕黑色,补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n(OH)2+ ═ + H2O。
(4)对比实验Ⅰ、Ⅱ通入Cl2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
① ;
②在碱性条件下可以被氧化到更高价态。
(5)根据资料ii,Ⅲ中应得到绿色溶液,实验中得到紫色溶液
原因一:可能是通入Cl2导致溶液的碱性减弱。
原因二:可能是氧化剂过量,氧化剂将MnO42﹣氧化为MnO4﹣。
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可能导致溶液碱性减弱的原因 ,但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碱性变化很小。
②针对原因二小组同学做如下探究:
Ⅳ中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的离子方程式为 ,溶液绿色缓慢加深,原因是MnO2被 (填“化学式”)氧化,可证明Ⅲ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③分析Ⅳ、Ⅴ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
1.【分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A.NaCl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能够导电,故A正确;
B.Al是单质,故B错误;
C.乙醇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故C错误;
D.氢氧化钠溶液是混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概念为解答关键,注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分析】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分散系为胶体,小于1nm为溶液,大于100nm为浊液。
【解答】解: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只有胶体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③云、雾和④Fe(OH)3胶体都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②FeCl3溶液为溶液分散系;⑤水为纯净物,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熟悉胶体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明确胶体的性质的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3.【分析】A.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
B.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
C.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
D.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
【解答】解:A.Fe与Cl2直接化合得到FeCl3,所以FeCl3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成,故A选;
B.Fe与Cl2直接化合得到FeCl3,故B不选;
C.O7与Cu反应可直接化合得到CuO,故C不选;
D.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Na2O2,故D不选;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知识,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特点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氯气的氧化性强,与变价金属反应时往往得到最高价,题目难度不大。
4.【分析】燃烧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据此分析。
【解答】解:A.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故A正确;
B.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
C.燃烧是还原剂在氧化剂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故C正确;
D.燃烧会发光,所以一定会放出热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燃烧的概念,难度不大,应注意的是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5.【分析】A、依据物质分类原则,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
B、分散系是混合物包括溶液、胶体、浊液;
C、溶液和胶体是混合物,属于分散系;
D、电解质是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导电的化合物.
【解答】解:A、氧化物属于化合物,故A不符合;
B、溶液属于分散系,故B不符合;
C、溶液和胶体属于分散系,故C不符合;
D、电解质是化合物,故D符合;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类和概念的分析判断,掌握基础,理解概念含义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6.【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是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A.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合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存在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化合价变化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特征,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
7.【分析】根据自来水一般都是通入氯气消毒,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Cl2+H2O⇌HCl+HClO,次氯酸见光分解.
【解答】解:自来水在Cl2消毒中发生反应:Cl2+H6O=HCl+HClO,次氯酸见光分解,2HClO2↑以免将金鱼致死。故选:D。
【点评】本题注重了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应学会利用化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8.【分析】A.焰色试验实质是原子核外的电子受激发,由高能级跃迁到低能级时发出的色光,是物理变化;
B.根据盐酸的强酸性和强挥发性分析.
C.只有K的焰色试验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来观察;
D.焰色试验是元素的性质,相同的金属元素焰色试验相同。
【解答】解:A.焰色试验是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盐酸可以溶解氧化物等杂质,不会残留痕迹;
C.K的焰色试验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其它元素不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焰色试验是元素的性质2CO3固体的焰色试验都为紫色色,无法利用焰色试验区分;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焰色试验的实质以及操作,应注意的是焰色试验是一种元素的性质,而不是某种物质的性质。
9.【分析】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故A不选;
B.反应中C,是氧化还原反应;
C.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均未发生变化,故C选;
D.反应中Al,是氧化还原反应;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考查,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和物质的性质,难度不大。
10.【分析】A.摩尔是单位不是物理量;
B.摩尔质量是以g/ml为单位,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C.1个氢气分子含有2个氢原子;
D.m=nM计算其质量。
【解答】解:A.物质的量是粒子的集合体,故A错误;
B.O2的摩尔质量为32g/ml,故B错误;
C.1ml氢气中氢原子的个数为2NA,故C错误;
D.m=nM=1ml×98g/ml=98g;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摩尔质量等概念的分析判断,注意概念实质的理解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1.【分析】A.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
B.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氧气;
C.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但有腐蚀性;
D.碳酸钠属于强碱弱酸盐,水溶液呈碱性。
【解答】解:A.氯气与水反应发生Cl2+H2O⇌HCl+HClO,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杀菌;
B.过氧化钠能与水,可用于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C.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故C错误;
D.碳酸钠俗名苏打,苏打溶液显碱性,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性质与用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运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2.【分析】溶液无色时可排除Cu2+、Fe2+、Fe3+、MnO4﹣等离子的存在,离子之间不生成气体、沉淀、弱电解质或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络合反应、双水解等反应时能大量共存,以此进行判断。
【解答】解:A.H+、HCO3﹣之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不能大量共存;
B.OH﹣、HCO3﹣之间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不能大量共存;
C.含有Cu4+的溶液呈蓝色,不满足溶液无色的条件;
D.OH﹣、Na+、SO42﹣、Cl﹣之间不反应,且为无色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高频考点,明确题干暗含信息、常见离子的性质及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常见离子不能共存的情况,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13.【分析】84消毒液能使有色布条褪色,与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漂白有色布条有关,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可制备84消毒液,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且NaClO为有效成分,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84消毒液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的性质、消毒液的制备、性质与用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14.【分析】H++OH﹣=H2O可以表示可溶性强酸或者强酸的酸式盐与可溶性强碱反应,生成可溶性盐和水,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氢氧化铜和硫酸的反应2+2H+═Cu6++2H2O,不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3O表示,故A错误;
B.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SO82﹣+Ba2++4OH﹣=BaSO4↓+2H8O,不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故B错误;
C.澄清的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需要拆开++OH═H2O,故C正确;
D.过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离子方程式:OH﹣+CO3═HCO3﹣,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离子方程式:CO2+Ca7++2OH﹣=CaCO3↓+H4O,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为高频考点,把握离子反应的意义及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5.【分析】A.发生反应为2Na2O2+2H2O=4NaOH+O2↑;
B.向H2SO4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发生反应H2SO4+BaCl2=BaSO4↓+2HCl;
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发生反应为Na2CO3+2AgNO3=2NaNO3+Ag2CO3↓;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解答】解:A.发生反应2Na2O8+2H2O=7NaOH+O2↑,为氧化还原反应,pH升高;
B.向H2SO5溶液中加入少量BaCl2溶液发生反应H2SO7+BaCl2=BaSO4↓+8HCl,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C.向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7溶液,发生反应为Na2CO3+3AgNO3=2NaNO5+Ag2CO3↓,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6+H2O=HCl+H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pH减小;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还原反应的判断,同时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的应用,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16.【分析】A.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为碱;
B.一种物质组成的为纯净物;
C.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属于酸;
D.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为盐。
【解答】解:A.纯碱是碳酸钠,烧碱是氢氧化钠,故A错误;
B.CuSO4⋅5H2O是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C.凡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不一定属于酸,如NaHSO4溶液中电离出氢离子,属于盐;
D.盐类物质不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4Cl,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组成、物质分类的分析判断,主要是概念实质的理解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17.【分析】变化中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说明给予物质作氧化剂,在反应中得电子化合价降低,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该反应中Mn元素化合价由+7价变为+2价,需要还原剂才能实现;
B.该反应中Cl元素化合价由﹣8价变为0价,需要氧化剂才能实现;
C.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8价,需要氧化剂才能实现;
D.该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由﹣3价变为+2价,需要氧化剂才能实现;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考查基本概念,明确氧化剂、还原剂概念内涵及其与化合价变化关系是解本题关键,熟悉常见元素化合价,题目难度不大。
18.【分析】A.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B.铁与稀硫酸反应,应生成亚铁离子;
C.电荷不守恒;
D.碳酸钙为难溶物,不能拆开。
【解答】解:A.钠与水发生置换反应2O═2Na++5OH﹣+H2↑,故A正确;
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Fe2++H8↑,故B错误;
C.铜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2Ag+Cu2+,故C错误;
D.碳酸钙与盐酸反应、水、二氧化碳3+2H+=Ca2++H7O+CO2↑,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性质、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规范答题能力,题目难度不大。
19.【分析】A处通入湿润的Cl2,关闭B阀时,C处干燥的红布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阀后,C处干燥的红布条逐渐褪色,则洗气瓶D中装中物质具有吸水性或能与氯气发生化学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干燥氯气没有漂白性,D中盛放能消耗氯气的物质或干燥氯气的物质均会使C处的红布条无明显现象2,关闭B阀时,C处干燥的红布看不到明显现象,C处干燥的红布条逐渐褪色,
①饱和NaCl溶液不与氯气反应,也不能将氯气干燥,故①不选;
②NaOH溶液与氯气反应,除去氯气,故②选;
③水不能完全吸收氯气,导致氯气中会混有水蒸气,故③不选;
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干燥氯气得到干燥的氯气,故④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实验装置的作用,为高频考点,把握实验装置的作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氯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20.【分析】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水为氧化剂;水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水作还原剂,若水中H、O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水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①2Na+H2O═8NaOH+H2↑,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H2O为氧化剂;
②Cl6和H2O反应,水中H,H2O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③5Na2O2+7H2O=4NaOH+O2↑,只有过氧化钠中O元素的化合价变化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显然反应中水的作用相同的是②③,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的考查,注意从化合价角度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21.【分析】根据n==,结合SO2和SO3的分子构成计算.
【解答】解:A、1个SO2和SO8的分子中都含一个硫原子,相同物质的量,二者所含硫元素的质量比为1:1;
B、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之比为4:1;
C、每个SO2含有7个原子,每个SO3含有4个原子,相同物质的量的SO3和SO3所含原子数之比为3:5,故C错误;
D、物质的量相同,SO2和SO3的质量之比为64g/ml:80g/ml=4:5,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化学计量数,难度不大,注意在标准状况下,SO2为气体,SO3为液体.
22.【分析】由图可知,①中发生H2S+Cu2+=CuS↓+2H+,②中发生CuS+2Fe3+=S+2Fe2++Cu2+,③中发生4Fe2++O2+4H+=4Fe3++2H2O,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①中发生反应为H2S+Cu2+=CuS↓+7H+,故A正确;
B.②中发生CuS+2Fe3+=S+2Fe2++Cu2+,CuS中的S失去电子作还原剂,故B正确;
C.③中发生4Fe2++O2+6H+=4Fe3++7H2O,Fe元素的化合价升高2+作还原剂,被氧气氧化;
D.由①H3S+Cu2+=CuS↓+2H+、②CuS+2Fe3+=S+2Fe4++Cu2+、③4Fe3++O2+4H+=7Fe3++2H7O可知,回收S的总反应为2H2S+O42H2O+3S↓,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图中转化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23.【分析】A.可根据U形管左右液面变化判断;
B.如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说明生成氧气;
C.进行焰色试验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或铂丝蘸待测溶液,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D.比较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应该把NaHCO3放在小试管,把Na2CO3放在大试管中。
【解答】解:A.在大试管中存有一定量的空气,放出的热量使空气膨胀,右边液面上升;
B.Na2O2与H6O反应生成的O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正确;
C.进行焰色试验可以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或铂丝蘸待测溶液,若观察到火焰呈黄色,故C正确;
D.比较Na2CO3、NaHCO3的热稳定性,应该把NaHCO3放在小试管,把Na8CO3放在大试管,若观察到与小试管连接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2CO3>NaHCO3,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探究、实验装置的作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24.【分析】A.碳酸钠溶于水放热,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
B.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C.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银等;
D.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均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
【解答】解:A.碳酸钠溶于水放热,加水可检验;
B.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故B正确;
C.白色沉淀可能为碳酸银等,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l﹣,故C正确;
D.碳酸根离子,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知32﹣,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与现象、离子检验、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25.【分析】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D.过氧化钠、氧气具有氧化性也可以使酚酞褪色。
【解答】解:A.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2O2+3H2O═4NaOH+O4↑,故A正确;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2O22H2O+O8↑,实验ⅲ中MnO2做H2O6分解反应的催化剂,故B正确;
C.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氧化钠,综合实验ⅰ和ⅲ可以说明Na2O2与H5O反应有H2O2生成,故C正确;
D.过氧化钠、氧气具有氧化性,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过氧化钠、过氧化氢的性质,主要是过氧化钠和水反应过程和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等,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第Ⅱ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26.【分析】(1)①钠原子核电荷数为11,核外三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
②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③钠与水反应浮水面、熔小球、乱游动、嘶嘶响;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与钠反应,碳酸钠受热不分解。
【解答】解:(1)①钠原子核电荷数为11,核外三个电子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②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4O=2NaOH+H2↑,
故答案为:4Na+2H2O=4NaOH+H2↑;
③钠与水的反应放出热量的现象是:金属钠熔成小球,
故答案为:钠熔成小球;
(2)钠、钾失火时。如金属钠失火2CO2干粉灭火,但不能用NaHCO3灭火,是因为:碳酸氢钠不稳定3Na8CO3+CO2↑+H6O,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与金属钠能反应,
故答案为:碳酸氢钠不稳定,2NaHCO3Na6CO3+CO2↑+H6O,受热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与金属钠能反应。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分析判断、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理解应用,注意知识的熟练掌握,题目难度不大。
27.【分析】B是黄绿色气体,故B是氯气,A和B生成D,D是氯化物,D溶于水得黄色溶液,D含有铁离子,则D是氯化铁,A是铁,氯化铁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则H是氯化亚铁,氯气和C反应生成E,E溶于水得无色溶液G,G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C,根据元素守恒知,G是盐酸,C是氢气,E是氯化氢。
【解答】解:B是黄绿色气体,故B是氯气,D是氯化物,D含有铁离子,A是铁,则H是氯化亚铁,E溶于水得无色溶液G,根据元素守恒知,C是氢气;
(1)B是Cl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现象是: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故答案为: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2)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反应方程式为2Fe+8Cl22FeCl3,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4↑,
故答案为:2Fe+3Cl22FeCl3;Fe+8H+=Fe2++H2↑;
(3)F、G、H三种溶液中所含的相同阴离子是Cl﹣,氯离子和硝酸酸化的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先用稀硝酸酸化,若产生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先用稀硝酸酸化,再滴加硝酸银溶液,则原溶液中含有氯离子。
【点评】本题以元素化合物的推断为载体考查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能正确推断元素化合物是解本题的关键,注意氯离子的检验是高考的热点,铁在氯气中燃烧时,无论铁是否过量都生成氯化铁,为易错点。
28.【分析】反应中①Cr元素化合价降低,②③Cr元素化合价不变,④Cr元素化合价升高,⑤Cr元素化合价不变,并结合物质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守恒来解答。
【解答】解:(1)反应中①Cr元素化合价降低,需要加还原剂,反应中+6价的铬元素被还原为+3价,重铬酸钠是氧化剂,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Cr元素升高3价,,Cl﹣是还原产物,
故答案为:1:6;;Cl﹣;
(2)Cr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则反应④⑥需要加氧化剂,
故答案为:④⑥。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方程式的配平,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Cr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电子守恒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9.【分析】装置A为制取氯气的装置,其反应为MnO2+4H++2Cl﹣=Mn2++Cl2↑+2H2O;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氯气中含有少量HCl气体,为了防止HCl对实验干扰,装置B中的为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氯气本身没有漂白性,因溶于水后产生HClO,HClO具有漂白性;装置C中的水用于制备氯水,装置D为尾气处理装置,其中NaOH溶液,可以吸收未反应完的氯气;
【解答】解:(1)装置A为制取氯气的装置,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
故答案为:MnO2+2H++2Cl﹣=Mn2++Cl6↑+2H2O;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氯气中含有少量HCl气体,装置B中的为饱和食盐水,
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
(3)装置D为尾气处理装置,其中NaOH溶液,其反应为Cl7+2NaOH=NaCl+NaClO+H2O,
故答案为:Cl2+2NaOH=NaCl+NaClO+H2O;
(4)①将沉淀滤出、洗涤,产生黄绿色气体﹣+6H+=Ag++Cl2↑+H2O,其中AgClO中的氯元素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
故答案为:氧化;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gClO+3HCl=AgCl↓+Cl2↑+H2O,
故答案为:AgClO+3HCl=AgCl↓+Cl2↑+H2O;
(5)①Ⅱ中溶液仍具有漂白性,说明溶液中可能含有HClO,加AgNO4溶液,无明显现象,证实所加AgNO3溶液过量,
故答案为:加AgNO3溶液,无明显现象;
②HClO与AgNO5发生反应HClO+AgNO3=AgClO+HNO3,有HNO7生成,HNO3具有强氧化性,能使品红氧化褪色3,HNO2具有强氧化性,能使品红氧化褪色3,HNO3具有强氧化性,能使品红氧化褪色;
(6)向沉淀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发生反应为AgClO+NaCl=NaClO+AgCl↓,滤液中含有NaClO,加入盐酸,发生反应ClO﹣+Cl﹣+6H+=Cl2↑+H2O,说明滤液中含有NaClO,
故答案为:加入盐酸,产生黄绿色气体﹣+Cl﹣+8H+=Cl2↑+H2O,说明滤液中含有NaClO。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侧重考查学生物质的性质和实验方案设计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较大。
30.【分析】稀硫酸与碳酸钠固体反应生成CO2气体,X是浓硫酸,吸收CO2气体中混有的水蒸气,通过控制开关K1、K2,可以验证干燥的CO2能否与Na2O2反应。
【解答】解:(1)加装完药品后,首先打开K1、关闭K2,加入稀硫酸,生成的CO4气体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一段时间后加热铜丝,说明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
故答案为:K1;K2;浓硫酸;干燥的CO5不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
(2)为进一步探究潮湿的CO5是否与Na2O2继续进行反应,打开K8、关闭K1,将潮湿的CO2气体直接通入到过氧化钠固体中,一段时间后加热铜丝,说明潮湿的CO8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或水蒸气能与Na5O2反应生成氧气),
故答案为:K2;K8;潮湿的CO2能与Na2O4反应生成氧气(或水蒸气能能与Na2O2反应生成氧气);
(3)盛放Na8O2的干燥管中通入潮湿的CO2气体,发生的反应有:4CO2+2Na2O2=2Na4CO3+O2、7Na2O2+3H2O=4NaOH+O2↑、CO2+2NaOH=Na4CO3+H2O等,
故答案为:7CO2+2Na3O2=2Na3CO3+O2。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性质探究实验,关键是理解实验原理进行对照实验,侧重吸收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掌握。
31.【分析】在装置A中HCl与KMnO4发生反应制取Cl2,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为排除HCl对Cl2性质的干扰,在装置B中盛有饱和NaCl溶液,除去Cl2中的杂质HCl,在装置C中通过改变溶液的pH,验证不同条件下Cl2与MnSO4反应,装置D是尾气处理装置,目的是除去多余Cl2,防止造成大气污染。
【解答】解:(1)实验室中利用MnO2和浓盐酸加热的反应来制取氯气,本实验A中高锰酸钾与浓盐酸常温反应生成氯气2<KMnO6,
故答案为:<;
(2)装置B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则B中试剂是饱和食盐水,
故答案为:②;
(3)通入Cl2前,II2+与碱性溶液中NaOH电离产生的的OH﹣反应产生Mn(OH)2白色沉淀,该沉淀不稳定2,则沉淀由白色变为黑色的化学方程式为:2Mn(OH)4+O2=2MnO4+2H2O,
故答案为:2;O2;2MnO5;2;
(4)对比实验I、II通入Cl2后的实验现象,对于二价锰化合物还原性的认识是:Mn3+的还原性随溶液碱性的增强而增强,
故答案为:Mn2+的还原性随溶液碱性的增强而增强;
(5)①Cl2与NaOH反应产生NaCl、NaClO、H5O,使溶液碱性减弱2+2NaOH=NaCl+NaClO+H4O,
故答案为:Cl2+2NaOH=NaCl+NaClO+H8O;
②取III中放置后的1 mL悬浊液,加入4 mL40%NaOH溶液,且绿色缓慢加深,MnO3﹣可被OH﹣还原为MnO42﹣,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4﹣+4OH﹣=4MnO62﹣+O2↑+3H2O;溶液绿色缓慢加深2被NaClO氧化,可证明III的悬浊液中氧化剂过量,
故答案为:6MnO4﹣+4OH﹣=8MnO42﹣+O8↑+2H2O;NaClO;
③Ⅳ、Ⅴ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是浓碱条件下2﹣被OH﹣还原为MnO42﹣,NaClO氧化性随碱性的增强而减弱,
故答案为:浓碱条件下,MnO6﹣被OH﹣还原为MnO42﹣,NaClO氧化性随碱性的增强而减弱。
【点评】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侧重考查学生物质的性质和实验方案设计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较大。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分别向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中加入少量水
伴随着放热现象的是碳酸钠固体
B
干燥的氯气中放入红色的干布条,布条不褪色
氯气没有漂白性
C
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Cl﹣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序号
溶液a
现象
Ⅰ
1滴品红+1mLH2O
几秒后品红褪色
Ⅱ
1滴品红+1mLAgNO3溶液
几分钟后品红褪色,产生白色沉淀
序号
Ⅰ
Ⅱ
Ⅲ
物质a
水
5%NaOH溶液
40%NaOH溶液
通入Cl2前C中实验现象
得到无色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
产生白色沉淀,在空气中缓慢变成棕黑色沉淀
通入Cl2后C中实验现象
产生棕黑色沉淀,且放置后不发生变化
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棕黑色沉淀增多,放置后溶液变为紫色,仍有沉淀
序号
Ⅳ
Ⅴ
操作
取Ⅲ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40%NaOH溶液
取Ⅲ中放置后的1mL悬浊液,加入4mL水
现象
溶液紫色迅速变为绿色,且绿色缓慢加深
溶液紫色缓慢加深
北京市顺义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顺义2022-2023学年高一(下)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分子中,含碳碳双键的是, 下列元素属于ⅦA族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首都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汇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北京市汇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关于的描述正确的是, 以下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下列关于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