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 分数除法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苏教版三 分数除法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前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数与代数”第三学段学业要求: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判断两个量的比,会计算比值,理解比值相同的量,能利用比解决简单的问题;初步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和数感。
本节课《比的意义》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核心思想,并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因此,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存在偏差,学生对于“比”的理解大部分来源于比赛中的“比分”,大部分学生将“比分”误认为“比”。不能区分“比分”是比多少的关系,“比”是两个量之间的倍比关系,缺乏对“比”的本质理解,另外学生对不同类量的“比”的理解有欠缺。部分学生对于“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理解它们的异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认识比,感受现实背景中的比,能“从量与量之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理解具体情境中的比的含义。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能根据要求写出两个数量的比;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掌握比的读、写法,会求比值。
2.让学生在探索并理解比的意义的过程中,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比和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环节一
出示黑板上:比。
师:我们今天要一起研究数学中的比,关于比你有一定的了解,谁能上来给大家写一个比呢?
生:2:5。
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师:还有什么可以向同学们介绍的吗?
生1:前项、后项、比号。
生2:相当于2÷5=。
师:这个叫做什么呢?
生:比值。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见过这样的比呢,请举例。
生1:球赛的比分。
生2:长方形中的长和宽的比。
生3:颜料里的颜色的比。
【设计意图】通过举例说生活中的比,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拉近学生和“比”的距离。
环节二
1.认识倍数关系的比
老师在生活中也用到了比:和面,你猜要用到什么呢?
生:面粉和水。
师:你猜是几比几?
生:面粉和水的比是2:1。(板书)
那么请你来和面,你打算提取多少面粉和水呢?
生1:面粉200克,水100克 。
生2:面粉300克,水150克。
生3:面粉2千克,水1千克。
老师不小心水放了5千克,面粉应该放多少呢?
生:10千克。
老师想要做更多的馒头,面粉的数量在不断的?水的数量也在不断的?
生:增加,增加。
师:从下往上看面粉在不断的?水也在不断的?
生:减少,减少。
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有什么是不变的吗?
生:面粉一直是水的2倍。 板书:倍数关系
【设计意图】在“和面”的过程中,引领学生研究一个具体的比,初步沟通“比”与“倍”的联系,拉近了学生和“比”的距离,增进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熟悉感。
2.辨析比分与数学中的比的不同
出示辨析材料:
(1)长方形中长和宽的比是4:3;
(2)足球比赛的比分是2:1;
(3)可乐中糖浆、碳酸水和香料的比是16:83:1。
提问:这些情况中的比,也是这样的变化特点吗?
预设:(1)(3)认为是,(2)出现了分歧。
既然有分歧,那我们一起来模拟一遍比赛吧,发现了什么?
生1:一个变,另一个可以不变。
生2:还出现了0。
师:若“和面”时面粉出现了0。
生:做不成了。
小结:通过模拟,发现比分只是得分的记录而已,反映的是相差关系;而数学中的比反映的是倍数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辨析足球比赛中比分2:1与比的区别,感知比的意义。
3.比、除法、分数三者的关系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发现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非常的紧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生: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
师: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因为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
师:如果用a表示比的前项,b表示比的后项,你能用字母表示一下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生:a:b=a÷b=(b≠0)。
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生:比(相除关系),除法(一种运算),分数(一种数)。
【设计意图】回顾除法、分数和比,并且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理解比的本质和内涵。
环节三
出示:下面的信息中有比吗?如果有,请你写出来。
(1)杨利伟在“神舟五号”向人们展示的国旗,长15cm,宽10cm。
(2)李庄村玉米的种植面积相当于小麦的。
(3)希望小区的总户数和车位数一样多。
(4)王老师买了5千克苹果,用了50元。
学生独立思考、写比。
预设:①②③学生意见较为统一,都能写比。④出现了分歧。
师:最后一个没有写,你是怎么想的?
生:两个单位是不一样的。
师:写比的是怎么想的呢?
生:50元买了5千克苹果,相当于10元买了1千克苹果。
师:50元叫作什么?5千克呢?
生:总价,数量。
师:50:5相当于什么呢?
生:50÷5,这个10是单价。
师:总价:数量=单价,比出来的不是倍数了,变成了单价,产生了一个新的量。
追问:还能不能继续变呢?举例说明。
师: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呢?
生:路程:时间=速度。
【设计意图】在找比的过程中,体会比不仅可以表示同类量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不同类量的关系,在交流中学生从更广泛的层次感受到比的价值。
环节四
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法和分数,为什么还要学习比呢?
出示对比资料:
(1)制作牛奶面包时,牛奶和面粉的比是5:2,妈妈放了5杯牛奶,2杯面粉,做出了香喷喷的牛奶面包;面包厂做面包,工人师傅在搅拌器里放入50桶牛奶和2桶面粉,同样做出了美味的面包。
(2)制作牛奶面包时,牛奶是面粉的2.5倍,或面粉是牛奶的,做出了美味的面包。
师:先读一读,感觉哪个好做面包呢?
生1:第1个用杯子或者碗、甚至桶来量都很方便;第2个很不方便,还要先算一下放多少。
生2:工人师傅如果不会算,就做不好面包了,还是用比方便,直接就能看出各种配料需要多少份。
【设计意图】通过两组现实情境的对比,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比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比的应用价值,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课后反思
“比”的本质来源于度量,比是一种关系。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理解了比的现实背景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比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把新知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贯通比、份数、倍、分数之间的关系沟通,建构比的意义。再联系生活中比的同时,除了引入不同类量的比,体会比的本质后,能够说一说比赛中的比分和数学比的区别,也是对比的本质把握的加强。比分只是随着场上的形式发生变化,它是比差,不表示倍数关系,比分只是对进球数量的记录。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比的意义_苏教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旧引新,理解意义,带着问题,自学课本,训练反馈,激疑释疑,扩大资源,联系生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4 比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直接导入,新知探究,回顾总结,交流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和性质免费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团结合作,实践应用,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