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3)四年级上册第2课 多样的数据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第2课 多样的数据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四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学生生活当中常见的事物为例,呈现出数据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数字,还可以是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通过展示交流不同的数据存储介质,让学生认识到数据的形式与数据的存储介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认识到存储介质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各类数据实例,知道数据的多种形式。
2.通过追溯数据存储介质的演变,了解其变化历程。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阶段的学习,初步感受信息社会,能通过在线平台获取资源,体验在线生活与学习,掌握基本的在线应用操作,能通过在线协作进行探究学习及成果分享,体验了身边无处不在的数据,认识到数据对人们生活学习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多样的数据形式。
难点:辨别不同存储介质所能记录的数据形式。
教学准备
1.普通教室或计算机教室。
2.教学演示文稿,结绳记事、甲骨文、竹简等的相关图片或视频。
3.身份证、优盘、光盘、硬盘等教具或实物。
教学实施过程
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视频导入,引出问题,组织讨论观察图片,小组讨论,说一说身份证上有哪些数据?
引出主题,提出目标信息科技的发展,使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的数据日趋丰富,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提出本节课目标:认识数据的形式及存储介质的发展。
学生观看视频,观察讨论身份证上的数据有哪些,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联系生活实际,以观祭讨论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活动一
数据的形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例子当中,
分别有什么数据,这些数据都是什么形式的。有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
2.抛出问题:请拓展举例,常见的数字、文本、图片、音频、视频有哪些?学校里有哪些地方存在这些类型的数据?家里又有哪些地方存在这些类型的数据。
组织分组讨论上述问题,分组代表进行汇报,组间进行补充、总结。
4.动手实践:电子教材连线题,学生动手完成数据表现形式的连线,巩固知识点。
学生观察思考,对图片中的数据进行辨别。
学生小组讨论并拓展延伸,以小组代表进行汇报及相互补充,完善并巩固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数据的表现形式,并分析身边数据的形式组成。
分组合作,以身边事物为例进行探究,更能体会到数据形式的多样性及数据的无处不在
教学活动二
数据存储介质的变化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古代的数据存储形式,分析其劣势,思考总结现代的数据存储形式,分析其优势。
结合图片,引导学生说一说图上的存储介质属于哪个时期,用于存储什么样的数据,有什么优缺点。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出数据的存储介质与数据形式之间的联系。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数据存储需求的变化,思考随着科技发展和需求扩大,存储介质的哪些属性发生变化。
引导学生讨论并说一说,为什么人们对数据存储容量的需求越来越大,现代存储介质中有哪量数据的例子,些存储大容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看身份证的发展历史,观察总结身份证发展中数据形式和介质的变化,并引导学生进行小结。
观看视频,思考从古至今的数据存储形式及优劣势。思考总结数据形式与存储介质之间的联系
讨论总结数据存储容量变化及身边的实例。
通过对比分析,提升学生提炼总结的能力,以及发现事物内在联系的思维。
通过观察分析,培养学生思考事物发展的根本原理和趋势。
练习:
评价表:
指标描述
示例
价值
我的星星
文本数据
☆
图片数据
☆
数字数据
☆
符号数据
:
☆
颜色数据
黑色的头发等
☆
注:每完成一项,给一颗星。
教学反思
以身边最常见的事物为例,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让学生更好的融入学习的情境当中。
通过观察、对比、讨论、总结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引导学生在观察合作探究中自主学习,逐步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从而提升信息意识。
本节课理论知识为主,实践探索的形式应组织学生的探究实践。该更加多元化,准备的素材更加多样化,用不同形式的活动组织学生探究实践。
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023)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身边的编码第10课 从数据到编码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023)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身边的编码第10课 从数据到编码优秀教案,共5页。
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023)四年级上册第9课 数据解读与分析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023)四年级上册第9课 数据解读与分析优秀教学设计,共3页。
小学第二单元 数据证明观点第7课 数据计算获奖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第二单元 数据证明观点第7课 数据计算获奖教案设计,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