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 第十课 《阿长与《山海经》》(第二课时)练习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182960/0-170479568291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 第十课 《阿长与《山海经》》(第二课时)练习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182960/0-170479568293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下语文 第十课 《阿长与《山海经》》(第二课时)练习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5182960/0-17047956829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第二课时课后测评
展开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项是( )
A.憎恶(zèng) 胸脯(pú) 搁置 元霄
B.针灸(jiù) 疮疤( chuāng) 惶急 烦锁
C.淡薄(bó) 诘问(jí) 渴慕 和霭
D.惧惮(dàn) 哀悼(dà) 疏懒 霹雳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
B.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C.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
D.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朝花夕拾》是我渴慕已久的一本书,今天终于得到了!
B.“你怎么才赶到?!”没等他说话,科长辟头就问。
C.校长正在诘问小王昨天舍己救人的事迹,准备在全校予以表扬。
D.她惶急地跑过来,大声喊道:“叔叔,救救我!”
4.下面没有表现长妈妈的性格特点的一项是( )
A.她生得黄胖而矮。
B.最讨厌的是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
C.又不许我走动,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就说我顽皮,要告诉我的母亲去了。
D.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
5.《阿长与<山海经>》中“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这里的省略号的作用是( )
A.转换话题B.说话断断续续
C.列举省略D.解释说明
二.基础知识(共2小题)
6.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
7.《阿长与<山海经>》作者鲁迅,原名 ,字 ,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 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18年第一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代表作有散文集《 》,散文诗集《 》,小说集《 》,杂文集《 》《 》等。《阿长与<山海经>》和上册所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 》。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
8.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1)“那里的话?!”她严肃地说。“我们就没有用么?我们也要被掳去……”
(2)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
(3)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一人性缓,冬日共人围炉,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乃曰:“有一事见之已久,欲言恐君性急,不言又恐伤君。然则言是耶?不言是耶?”人问何事。曰:“火烧君裳。”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曰:“我道君性急,果然。”
(《明清笑话集》)
【乙】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乃下地以屐齿跟之不得。瞋甚,复于地取纳口中,啮破即吐之。
(《世说新语》)
(1)用“/”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乃下地以屐齿踞之又不得。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见人裳尾为火所烧
②欲言恐君性急
③我道君性急,果然
④尝食鸡子
(3)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分析“怒”字的不同表达效果。
①其人遽收衣而怒曰:“何不早言!”
②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
(4)【甲】【乙】两文把人物的个性表现得入木三分。请根据表格要求,回答问题。
五.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0.阅读《父亲的信》,完成后面的练习。
①父亲来信了,内容非常简单:“慧:你已经离家归队多日,也没有写信说你平安到达,你妈非常担心。每次归队后都应先写信。父。”
②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
③到远离家乡的辽北当兵,有了写家书的必要。但现在老了点,当军官了,潜意识中总认为与做农民的父亲无话可说,而所谓家书其实只是例行公事地报报平安而已。父亲却认真得很,不但对我每次报平安的信仔细答复,隔一段时间,还会主动给我写信。父亲的信很短,从没有超过一页纸,有时常常是三五句话,无非是告诉我家中一切都好,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等等。
④父亲的信又是随意和马虎的,有时写信的纸好像是随手捡来的,正面还有无关的字迹,后面才载有殷殷的嘱托。而且家里好像也没有一支真正能用的笔了,父亲能找到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所以给我的信中常常有各色笔迹。我曾提醒父亲不要用红笔写信,但父亲“顽固”依旧。战友读到家书的时候,往往都是激动异常,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而我读父亲的信却没有这种感觉。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我总能平静地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然后收起来,留意一下这是父亲的第几封信。
⑤探家的时候,我开玩笑般对母亲提起父亲的信,想让母亲告诉父亲,如果没事就不必经常写信了。在我看来,父亲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信是不值那几角邮资的。而母亲的回答却出乎我的预料:“你爸写这些都成习惯了,到时候如果不给你写信,他就觉得像把你丢了一样。”像把我丢了一样?我一时怔在那里,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在心中升起。
⑥偶然翻着父亲专用的那个抽屉,意外地发现一沓信封,每个信封都贴好了邮票,而且都写上了我的名字。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此时此刻,我不由泪流满面:我已是高空中的风筝,或许永远没有回归的那一天;而父亲却在用信拉起一根长长的线,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处飞翔啊!
⑦到部队后,我也买了许多信封,写上了父亲的名字。我知道我也会经常给父亲写信的,告诉他我在部队一切都好。
(1)作者在第二自然段里说“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为什么?
(2)读第三、四段,请你从原文中找出最典型的四个词,概括作者笔下父亲写信的特点,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 ② ③ ④
(3)第四段中作者说读父亲信的感觉 (引用原文)。第四段作者认为父亲的信是 。
(4)第六段中“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这个句子用什么比喻什么?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5)谈谈对第六段中画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6)作品以 为线索组织材料,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结合着进行记叙,写由对父亲写信的 到 ,最后写 。
第10课 《阿长与《山海经》》(第二课时)练习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1.【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A.有误,“憎恶”的“憎”应读“zēng”,“元霄”的“霄”应为“宵”;
B.有误,“针灸”的“灸”应读“jiǔ”,“烦锁”的“锁”应为“琐”;
C.有误,“诘问”的“诘”应读“jié”,“和霭”的“霭”应为“蔼”;
D.正确。
故选:D。
2.【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使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
【解答】A.有误,“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与后文是另一层内容,“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句不是对前文的解释,所以句中的冒号应为分号。
BCD.正确。
故选:A。
3.【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
【解答】ABD.使用正确;
C.使用有误,诘问:追问;责问。句中应该是表扬之意,所以该词语使用有误。
故选:C。
4.【分析】本题考查句子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解答】A.是对人物的肖像描写,不能看出人物的性格;
B.表现长妈妈爱搬弄是非的性格;
C.表现长妈妈对我的要求严格与关爱的性格;
D.表现长妈妈的不拘小节性格;
故选:A。
5.【分析】本题考查省略号作用的分析。
【解答】句子表明《山海经》的内容与叔祖提到的一样,有许许多多的奇妙事物。这里表列举省略。
故选:C。
二.基础知识(共2小题)
6.【分析】本题考查字音和根据拼音写字词。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并学以致用。
【解答】答案:
(1)zhē zhé shé
(2)chēng chèn chèng
(3)tiě tiē tiè
(4)pī bì pì
7.【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识记能力。
【解答】答案:
周树人;豫才;思想;狂人日记;朝花夕拾;野草;呐喊;坟;二心集;鲁迅全集
三.综合读写(共1小题)
8.【分析】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解答此题要了解人物描写的常用方法,根据具体句子内容判断。
【解答】(1)细读句子可知,这是“她”说的内容,是语言描写。
(2)由“伸”“按”可知是动作描写;由“惊异”“惶急”可知是神态描写。
(3)由“新的蓝布衫”可知是外貌描写;“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可知是动作描写;“高兴地说”可知是神态和语言描写。
答案:
(1)语言描写
(2)动作描写、神态描写
(3)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9.【分析】参考译文:
【甲】一个人性子慢,冬天跟人围炉而坐,看到别人的衣裳被火所烧,于是说:“有一件事,我看到很久了。想说,但怕你性急;不说,又怕你损失大。该说好,还是不该说好?”那人问什么事。慢性子的人说:“火烧了你的衣裳。”于是那人收拾衣服灭了火,非常生气:“你看到那么久了,怎么不早说?”慢性子的人说:“我说你性急,果然这样。”
【乙】王蓝田性子很急。曾经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拿到,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在地上。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鞋踩,又没有踩到。愤怒至极,又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
【解答】(1)本题考查给文言语句断句。解答此题,要先理解语句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鸡蛋在地上旋转不停,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鞋踩,又没有踩到。可知,应断句为: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乃下地以屐齿踞之/又不得。
(2)本题考查文言词义。解答此题,需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储备,在学习中要注意识记文言实词,还要注意由课内到课外的知识迁移。
①句意:看到别人的衣裳被火所烧。为:被。
②句意:想说,但担心你性急。恐:担心。
③句意:我说你性急,果然这样。然:这,这样。
④句意:曾经有一次吃鸡蛋。食:吃
(3)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甲】文中“其人”“裳尾为火所烧”,因性缓之人“见之已久”“不早言”而“怒”,可知“怒”字写出了“其人”对性缓之人没有及时提醒自己衣服被烧着而生气的情形。【乙】文中王蓝田“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他的“怒”是因吃鸡蛋用筷子没插住的不耐烦,这一细节突出其“性急”。
(4)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乙】文中,“以箸刺之”“以屐齿跟之”“举以掷地”“复于地取纳口中,啮破即吐之”是对王蓝田的动作描写,“大怒”“瞋甚”是对王蓝田的神态描写。【甲】文中,性缓之人“见人裳尾为火所烧”,不是第一时间告知对方危险,而是“欲言恐君性急”,被责备时反说“我道君性急,果然”,这种做法让人感觉很可笑。笑话的背后,是对遇到事情分不清轻重缓急这一类人的嘲讽。
答案:
(1)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乃下地以屐齿踞之/又不得。
(2)①被;②担心;③这,这样;④吃
(3)【甲】文中“其人”之“怒”是对性缓之人没有及时提醒自己衣服被烧着而生气的情形;【乙】文中王蓝田的“怒”是因吃鸡蛋用筷子没插住的不耐烦,突出他性格的急燥。
(4)①动作、神态描写;②面对身边的人“裳尾为火所烧”,性缓之人想到的却是担心对方会心急,而不是第一时间告知对方危险。笑话的背后,也是讽刺那些遇事不看轻重缓急之人。
五.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0.【分析】略
【解答】(1)因为读了父亲的信,知道老人在为自己担心,认识到自己对老人缺乏理解和关心,深深感到对不起老人。(2)认真;主动;随意;马虎。(3)“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我总能平静第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是没有意义的,是不值那几角钱的邮资的。(4)用“一条长长的线”比喻“一字排开”的信封。生动形象地写出信封数量很多,对后文的抒情起到垫衬作用。(5)要点:①采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满含深情地描写了自己看了信封后,对朴实而真挚的父爱彻悟了。②抒发了对老人的感念之情。(6)父亲的信;不理解;理解;自己决不辜负老人的亲情,也要多写平安家信。(1)折腾
曲折
折本
(2)称呼
匀称
称杆
(3)请帖
妥帖
字帖
(4)辟头
复辟
辟谣
人物
特点
描写方法
深入探究
一人
性缓
语言描写
笑话是一种最具平民性的文学样式。《明清笑话集》集中体现古人的幽默。它既逗人笑,又回味深刻。那么本文主人公可笑在何处?
②
王蓝田
性急
①
《世说新语》中奇人异事层出不穷。本文主人公“奇”在何处?
吃鸡蛋用筷子没插住,竟能大怒,先后扔鸡蛋,踩鸡蛋,捡起鸡蛋咬碎又吐出,对待吃鸡蛋的小事可以如此急躁而可笑,实属奇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第三课时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第三课时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根据释义写出相应的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第一课时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第一课时当堂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画线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给下列加点的多音字注音,【认识鲁迅】根据材料,补写对联,综合性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阿长与《山海经》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阿长与《山海经》课后复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e12a1cfd0bb10cada2e3d82e093d90a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