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2 运动的规律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统编版必修4)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2 运动的规律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统编版必修4)第1页
    2.2 运动的规律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统编版必修4)第2页
    2.2 运动的规律性(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备课(统编版必修4)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运动的规律性公开课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运动的规律性公开课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结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结构】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对运动现象的分析,把握运动的哲学概念,把握运动的规律性,认同马克思主义运动观点的科学性。
    【科学精神】通过对规律的学习,尊重规律,按照规律办事。同时要善于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二者相结合。
    【公共参与】在学习和生活中,坚持唯物主义,克服主观想象,坚持无神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教学重点】
    1.物质与运动的辩证关系
    2.规律的含义及特点
    3.人的主观能动性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学难点】
    1.规律的含义及特点。
    2.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
    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
    学生活动:看视频并结合教材讨论回答
    议题一:大学生运动会的“运动”与哲学“运动”的关系?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规律是客观的
    运动
    1.运动的含义
    哲学上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拓展】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错误倾向: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
    注意: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运动。
    学生活动:看视频并结合教材讨论回答
    议题二:运动能否离开物质?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承担者),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
    错误倾向: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原理1】
    学生活动:看视频并结合教材讨论回答
    议题三:物质运动是否是杂乱无章的?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二)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1.规律的含义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即学即用】
    2.规律的特性
    ①规律是客观的:
    它的存在与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规律具有普遍性: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有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没有规律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
    【原理2】
    学生活动:看视频并结合教材讨论回答
    议题四:神州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为什么能圆满成功?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二、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它不仅可以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深藏于事物内部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注意:意识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动物的活动是无目的本能的活动,也不同于动物的适应性活动。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意识能够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符合人的目的的客观事物。
    注意:
    ①意识不能直接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间接性),而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才能引起物质形态的变化,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②意识的指导作用创造的是物质的具体形态 ,意识不能创造物质。
    【原理3】
    3.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但不是无条件的。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
    ①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的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预期目标;(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②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会导致实践的失败,会对事物的发展产生阻碍作用。(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原理4】
    学生活动:看视频并结合教材讨论回答
    议题五:我国登月计划为什么要“三步走”,不是“一步到位”?
    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含义(是什么)
    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必须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②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3.怎样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尊重客观规律)
    ②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两个结合)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两个反对)
    【原理5】
    【原理总结】
    【易错易混】
    【小结】
    《唯物论》思维导图
    【随堂练习】

    相关教案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运动的规律性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运动的规律性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优秀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结构,唯物辩证法结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获奖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必修4 哲学与文化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二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世界的物质性获奖教案及反思,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结构,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