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沪科版九年级物理课时练习+测评含答案
物理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温度最接近4 ℃的是,一支体温计的示数为38,7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能提升
1.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如图所示的a、b、c三种方法,正确的是( )
A.方法a
B.方法b
C.方法c
D.a、b、c三种方法都对
2.小明用寒暑表测得某室内的温度为-2 ℃,该温度的正确读法为( )
A.负摄氏2度 B.摄氏零下2度
C.零下2度D.零下2摄氏度
3.(2022·辽宁大连中考)下列温度最接近4 ℃的是( )
A.冰箱冷冻室的温度
B.冰箱冷藏室的温度
C.刚煮熟的鸡蛋的温度
D.刚温好的牛奶的温度
4.一支体温计的示数为38.2 ℃,若使用前没有甩,用它能准确测出下面哪位同学的体温( )
A.小林的体温是36.7 ℃
B.小明的体温是37.4 ℃
C.小刚的体温是39 ℃
D.小伟的体温是37.9 ℃
5.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体温计用后应将液柱甩回玻璃泡
B.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C.测液体温度时,应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读数
D.读温度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6.用体温计测量病人甲的体温,示数是38 ℃,如果该体温计未经甩过就用来测量病人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乙的体温一定等于甲的体温
B.乙的体温不可能等于甲的体温
C.乙的体温不可能高于甲的体温
D.乙的体温一定低于甲的体温
7.(2021·云南昆明中考)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是 ℃。
8.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 和分度值。小明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 。图乙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 ℃,水的温度是 ℃。
9.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 (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图乙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 ℃。
探究创新
1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型的温度计
某科学家利用碳纳米管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温度计,它可以测量50~500 ℃之间的温度。在直径为75 nm的碳纳米管里充入金属镓液体,对它加热,然后冷却。结果发现,在50~500 ℃之间,碳纳米管中镓液柱的高度随温度呈均匀变化,就像普通温度计里的酒精或水银柱的高度变化一样,液柱最长可以达到10 nm。
金属镓低于29.78 ℃是固态,高于2 403 ℃变成气态,用液态镓作为测温液体,可以测量的范围很大。同时,用于制造碳纳米管的材料是石墨,它在50~500 ℃之间体积随温度的变化极小,因此碳纳米管本身的直径和长度变化可忽略不计,测量精确度较高。
(1)这种新型温度计是根据什么原理制造的?
(2)你认为新型温度计的量程在什么范围精确度较高?
(3)通过阅读,你觉得制造温度计在选择材料上要考虑哪些因素?(至少写出两条)
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
知能·提升训练
知能提升
1.B 由题图知,a俯视读数会偏大,c仰视读数会偏小,b读数时,视线和液面相平,读数正确。
2.D 摄氏度是温度的单位,不能分开读。“-2 ℃”的正确读法为“零下2摄氏度”或“负2摄氏度”,其他读法都是错误的,所以选项D正确。
3.B 冰箱冷冻室中的水会结冰,说明温度不高于0 ℃,故A错误;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在4 ℃左右,故B正确;刚煮熟的鸡蛋的温度在100 ℃左右,故C错误;刚温好的牛奶的温度在40 ℃左右,故D错误。
4.C 因为使用的这支体温计之前没有甩,当用它测量高于其示数的人体温度时,液柱膨胀上升,体温计的示数会发生变化;测量低于其示数的人体温度时,示数不变,即体温计的示数只能升不能降,故C正确。
5.C 测液体的温度时,如果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它的示数会随周围环境的温度而发生改变,所以将温度计取出来读数不准确,故C错误。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细弯管,它的作用是允许水银从玻璃泡上升到玻璃管中,却不允许水银柱自然下降,故用其后应将液柱甩回玻璃泡;因为容器底和容器壁与外界环境接触,其温度会和液体的温度有差异,故测液体温度时,不能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为了保证读数准确,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面相平,所以A、B、D的做法是正确的。
6.C 病人甲的体温是38 ℃,由于体温计的玻璃泡前面有细弯管,在离开人体读数时,体温计液柱不会下降,所以读数仍会是38 ℃。用没有甩过的示数停留在38 ℃的体温计测量乙的体温时,若乙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 ℃,体温计液柱不变化,示数仍为38 ℃;若乙的体温高于38 ℃,液柱会上升,示数大于38 ℃。所以,测量乙的体温,示数也是38 ℃时,病人乙的温度可能等于或低于38 ℃,不可能高于38 ℃,故C正确。
7.解析 题图所示的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 ℃,一个大格表示1 ℃,里面有10个小格,它的分度值为0.1 ℃。它的读数为37 ℃+0.6 ℃=37.6 ℃。
答案 37.6
8.解析 在题图甲中,A图中温度计在读数时用手抓住了玻璃泡且离开了被测液体,是错误的;B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C图中玻璃泡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读数视线与液面相平,是符合要求的,所以应选C。题图乙中温度计的分度值都是1 ℃,但左边温度计的液面在0 ℃刻度线以下的位置,所以显示的是零摄氏度以下的温度,为-2 ℃;右边温度计的液面在0 ℃刻度线以上的位置,显示的是零摄氏度以上的温度,为88 ℃。
答案 量程 C -2 88
9.解析 (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2)温度降低时,瓶内气体就要收缩,所以液柱向左移动;(3)读题图可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分度值是0.1 ℃,此时体温计示数是39.0 ℃。
答案 (1)气体热胀冷缩 (2)左 (3)39.0
探究创新
10.解析 纳米技术的应用使一些材料的特性发生了变化。此阅读材料中的关键点是在50~500 ℃之间镓液体在碳纳米管中的高度随温度呈均匀变化,在这种温度下,镓液体和酒精或水银一样热胀冷缩。碳纳米管在50~500 ℃之间体积变化极小,为提高温度计的精确度提供了保证。
答案 (1)这种新型温度计是根据碳纳米管中镓液体在50~500 ℃之间液柱的高度随温度呈现均匀变化的原理制成的。(2)在50~500 ℃之间新型温度计的精确度较高。(3)制造温度计的材料的体积随温度变化极小;测温液体的高度随温度均匀变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沪科版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同步达标检测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课后测评,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科版第一节 温度与温度计当堂达标检测题,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