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模拟试卷(试题)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试卷(试题)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把193845000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
A.20亿B.19亿C.1.93845亿D.2亿
2.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比原数大5.4,原来的这个小数是( )
A.0.6B.5.4C.0.54D.0.45
3.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底相等,面积也相等,如果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厘米,那么三角形的高是( )厘米。
A.6B.3C.12D.18
4.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l.2m,高是4dm,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dm2.
A.4.8B.48C.0.48D.480
5.丹丹在计算时,错算成。这样计算的结果与原来相比( )。
A.多3.6B.少3.6C.多3.2D.少3.2
6.大于0.4且小于0.5的两位小数有( )个。
A.有无数个B.一个也没有C.有9个D.有10个
7.在科普知识竞赛中,抢答题的评分规则是答对一题得100分,记作﹢100分,答错一题扣20分,应记作( )分。
A.﹣20B.80C.20D.﹣80
8.一个数是7,另一个数比它的相反数大3.则这两个数的和是( )
A.﹣3B.3C.﹣10D.11
二、填空题
9.小红向南走100米记作﹣100米,那么﹢200米表示她向( )走( )米。零下8℃通常记作( )。
10.用3、6、9这三个数字和小数点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两位小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第三个数是( ).
11.镇江新区常住人口(2019年)约223300人,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
12.你在表内用正负数记录小华家的收支情况.3月1日 爸爸工资收入2400元
3月6日 水、电、煤气、电话支出360元
3月12日 妈妈买衣服支出260元
3月20日 妈妈工资收入2080元
3月28日 买书及字典支出120元
13.在﹣3,+12,0,﹣1.5,2500,﹣,+1.03中,( )负数,( )既不是正数,但又大于所有负数.
14.先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再把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90600=( )万≈( )万 1476500=( )万≈( )万
15.一个平行四边形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20厘米和10厘米,其中一条高是12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6.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a×x( ) x×x( ) b×8( )
三、判断题
17.9.94保留整数是10。( )
18.把一个三角形的高扩大4倍,它的面积也扩大4倍。( )
19.一个数(不为0)除以0.001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
20.12不是正数,因为12的前面没有“+”。 ( )
21.8.9÷5.6的商与5.6÷8.9的商相乘积是1.( )
22.4.428428是一个循环小数。( )
23.一个数扩大100倍后是460,原数是0.46。( )
四、计算题
24.口算。
1.5+0.9= 1-0.6= 9.8-4.8= 3.1+4.05=
0.94-0.54= 4+0.32= 0.36+0.64= 0.83+1.2=
25.列竖式计算,带★的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3-5.08= 34.8+0.66=
0.756÷0.18= ★3.67×0.84≈
26.用简便方法计算。
0.8×7.56×12.5 0.00125×80×2.5×400
102×7.8 99×1.45
五、解答题
27.界上游泳速度最快的动物是旗鱼,它的速度达到每秒钟29.48米.旗鱼4秒钟能游110米吗?
28.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35.1平方米,底是9米,与这个底对应的高是多少?
29.一把雨伞由8块完全相同的三角形布料拼接而成。每块三角形布料的底是36厘米,高是45厘米。做一把这样的雨伞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布料?
30.王乐在计算6.4除以一个数时,由于商的小数点向右点错了一位,结果是40,这道题的除数是多少?
31.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开出后,途中经过6个停靠站,最后到达终点站,下表记录了这辆公共汽车全程载客数量的变化情况。
(1)中间第2站和中间第5站上下车人数各是多少?
(2)中间的6站,哪一站没有人上车?哪一站没有人下车?
32.①在方格纸上描出下面各点,并依次连接成一个封闭图形ABCD。
A(1,1) B(6,1) C(7,5) D(2,5)
②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cm,计算封闭图形ABCD的面积。
33.五(2)班的同学分组收集废报纸。第一组收集了14.5千克,比第二组多收集了1.8千克。两组一共收集了多少千克的废报纸?
时间
3月1日
3月6日
3月12日
3月20日
3月28日
收支情况
( )
( )
( )
( )
( )
停靠站
起点站
中间第1站
中间第2站
中间第3站
中间第4站
中间第5站
中间第6站
终点站
上/下车人数
+21
-3
+8
-4
+2
0
+4
-7
+1
-9
+6
-7
0
-12
参考答案:
1.D
【解析】略
2.A
【详解】解:设原来这个数为x,那么扩大后的数为10x.
10x﹣x=5.4
9x=5.4
x=0.6
答:原来这个数是0.6.
故选A.
3.C
【分析】根据三角形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可知如果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高的2倍,据此解答。
【详解】6×2=12(厘米)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根据它们的面积公式即可解答。
4.B
【详解】试题分析:把1.2米化为12分米,再直接应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进行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解:1.2米=12分米;
12×4=48(平方分米),
答: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分米;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5.D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把算式看成,再与相比较可以看出算式前部分相同,后部分从9×0.4变成了0.4,算出9×0.4=3.6,再用3.6减去0.4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9×0.4=3.6
3.6-0.4=3.2
所以计算的结果与原来相比少3.2。
故答案为:D
此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对乘法分配律的熟练掌握程度。
6.C
【分析】根据题意写出大于0.4,小于0.5的所有的两位小数,再确定这样的小数有多少个。
【详解】大于0.4且小于0.5的两位小数有:0.41,0.42,0.43,0.44,0.45,0.46,0.47,0.48,0.49一共有9个。
大于0.4且小于0.5的两位小数有9个。
故答案为:C
7.A
【分析】此题主要用正负数来表示具有意义相反的两种量:答对记为正,则答错就记为负,由此直接得出结论即可。
【详解】在科普知识竞赛中,抢答题的评分规则是答对一题得100分,记作﹢100分;答错一题扣20分,应记作﹣20分。
故答案为:A
此题主要考查正负数的意义,正数与负数表示意义相反的两种量,看清规定哪一个为正,则和它意义相反的就为负。
8.B
【详解】试题分析:先求出一个数7的相反数是﹣7,则另一个数=﹣7+3,再加上7即可;
解:7的相反数是﹣7,则另一个数为:﹣7+3=﹣4,这两个数的和是:7+(﹣4)=7﹣4=3.
答:这两个数的和是3.
故选B.
点评:先根据题意,根据其中的一个求出另一个正确的列式是解题的关键.
9. 北 200 ﹣8℃
【分析】根据题意,向南走记作“﹣”,那么向北走就记作“﹢”;零上气温记作“﹢”,零下气温记为“﹣”,据此解答。
【详解】小红向南走100米记作﹣100米,那么﹢200米表示她向北走200米。零下8℃通常记作﹣8℃。
熟练掌握正负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6 6.39
【解析】略
11. 22.33 22
【分析】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就是在万位数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然后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万位,就是把万位后的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
【详解】223300=22.33万,223300≈22万。
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注意带计数单位。
12. +2400元 -360元 -260元 +2080元 -120元
【详解】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可知,收入2400元记作+2400元,支出360元记作-360元,支出260元记作-260元,收入2080元记作+2080元,支出120元记作-120元.
13.﹣3,﹣1.5,,0.
【详解】试题分析:数字前面带有“+”号或不带号的数是正数,数字前面带有“﹣”号的数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小于所有的正数但大于所有负数.据此进行填空.
解:负数有:﹣3,﹣1.5,;
0既不是正数,但又大于所有负数.
故答案为﹣3,﹣1.5,,0.
点评:此题考查负数的辨识:数字前面带有“﹣”号的数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4. 59.06 59.1 147.65 147.7
【解析】略
15.120
【分析】已知两条底的长度及一条底上的高;要判断这条高究竟是哪条底边上的,要结合直角三角形中,斜边长度大于直角边这条性质;因为20>12>10,所以,12厘米长的高只能是边长为10厘米这条底边上的,最后依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面积。
【详解】10×12=120(平方厘米)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应用,关键明确平行四边形的高对应的边是多少,再进行解答。
16. ax x² 8b
【解析】略
17.√
【分析】求小数的近似值。要保留几位小数就要看它的下一位数,按照四舍五入法分别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保留整数就要看个位的下一位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是9向前一位进一;即9.94保留整数是1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求近似值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解决本题关键是保留几位小数就要看它的下一位。
18.×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来判断即可。
【详解】当三角形的底一定时,一个三角形高扩大4倍,它的面积就扩大4倍;当三角形的底不是一定时,它的面积不一定扩大4倍。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决定三角形面积大小的因素有两个即底和高,任何一个的变化都会引起面积的变化。
19.√
【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可知:一个数除以0.001,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据此判断。
【详解】一个数(不为0)除以0.001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反之也成立。
20.错误
【详解】12大于0所以12是正数,正数前面的“+”可以省略。
故答案为:×。
21.√
【解析】略
22.×
【分析】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
【详解】4.428428是一个有限小数,不是循环小数。
故答案为:×
关键是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
23.×
【分析】根据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可知:一个数扩大100倍后,即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是460,求原来这个数,只要把46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由此解答。
【详解】一个数扩大100倍后是460,原数是4.6;
故答案为:×
此题主要考查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数的大小变化规律: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比原来扩大10倍、100倍、1000倍……,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 ……,反之也成立。
24.2.4;0.4;5;7.15
0.4;4.32;1;2.03
【分析】
【详解】略
25.7.92;35.46;
4.2;3.08
【分析】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小数乘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法则求出积,再看被乘数和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末尾出现0时,把小数末尾的0划去;除数是小数时,先把除数变成整数,除数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即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也要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即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用0补),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时将小数点后第三位数进行“四舍五入”即可。
【详解】13-5.08=7.92 34.8+0.66=35.46
0.756÷0.18=4.2 ★3.67×0.84≈3.08
26.75.6;100;
795.6;143.55
【分析】利用乘法的交换律进行计算;
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可;
把102看成100+2,再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
把99看作100-1,再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0.8×7.56×12.5
=0.8×12.5×7.56
=75.6
0.00125×80×2.5×400
=(0.00125×80)×(2.5×400)
=0.1×1000
=100
102×7.8
=(100+2)×7.8
=780+15.6
=795.6
99×1.45
=(100-1)×1.45
=145-1.45
=143.55
27.能游
【详解】试题分析:用速度乘时间求出4秒钟能游多少米,然后再与110米比较.
解:29.48×4=117.92(米)
117.92>110,所以能游110米.
答:旗鱼4秒钟能游110米.
【点评】本题考查了速度乘时间等于路程的应用,关键是掌握它们的关系式.
28.7.8米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三角形面积=底×高÷2,用三角形的面积乘2再除以底就是高,把数据代入计算即可解答.
解:35.1×2÷9
=70.2÷9
=7.8(米)
答:与这个底对应的高是7.8米.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的面积不要忘了除以2.
29.6480平方厘米
【分析】先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求出每块三角形布料的面积,再乘8,即是8块同样的三角形布料的面积,也就是做一把这样的雨伞至少需要的布料面积。
【详解】36×45÷2
=1620÷2
=810(平方厘米)
810×8=6480(平方厘米)
答:做一把这样的雨伞至少需要6480平方厘米的布料。
30.1.6
【详解】6.4÷4=1.6;
答:这道题的除数是1.6.
因为商的小数点向右点错了一位,即商扩大了10倍,结果是40,正确的商应为4,求被除数,根据“被除数÷除数=商”进行解答即可.
31.(1)第2站:上车2人,下车4人;第5站:上车6人,下车9人。
(2)第6站没人上车,第3站没人下车。
【分析】(1)正数表示上车的人数,负数表示下车的人数,将上车的人数相加,得出一共上车的人数,同理得出一共下车的人数;(2)0表示没有上车或没有下车,即可得出中间6站,哪一站没有人上车,哪一站没有人下车;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1)第2站:上车2人,下车4人;第5站:上车6人,下车9人。
(2)第6站没人上车,第3站没人下车。
本题考查了正负数的认识,理解0是原点表示没人上车也没人下车。
32.①见详解;②20平方厘米
【分析】①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据此分别表示出A、B、C、D各点的位置,依次连接即可。
②观察图形可知封闭图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据此解答。
【详解】①如图所示:
②观察图形可知,平行四边形的底是5cm,高是4cm。
5×4=20(平方厘米)
答:封闭图形ABCD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
此题考查了数对和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综合运用,明确数对中每个数字表示的含义,先找出四个点的位置是解题关键。
33.27.2千克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14.5-1.8即可求出第二组收集的千克数,再加上第一组收集的千克数,即可求出两组一共收集了多少千克的废报纸。
【详解】14.5-1.8+14.5=27.2(千克)
答:两组一共收集了27.2千克的废报纸。
本题考查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和应用,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试卷(试题)-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试卷(试题)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试卷(试题)-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