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3 图形的运动(一)教案
展开教材简析:
本单元包括三部分内容: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剪一剪等。这些内容都是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轴对称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二年级学生的能力差别比较大,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也不同,对空间图形的理解水平参差不平,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也应有不同的要求。本课教学的关键就是使学生理解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含义。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学习抽象的图形知识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而观察与动手操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在观察与动手操作中进行思考与发现,直观感受图形运动的特征,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在不同数学活动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可以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知道对称轴,能判断-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
2.经历操作、观察、想象、交流等活动,增强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感受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识别轴对称图形。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剪好的一些轴对称图形、每名学生准备一些彩纸一把剪刀。
教学过程:
智慧引入
(一) 从生活现象引人教学
教师:我昨天到眼镜店看到了一幅眼镜,请大家帮我看一看,我要不要买呢?
教师用课件出示下图。
看见这幅眼镜,学生们都笑得前仰后合了。
教师:你们笑什么啊?你们帮我出个主意啊!
教师:大家都说眼镜不对称,到底怎样才是对称呢?
学生:两边大小一样了,就是对称啊。
教师板书:两边一样。
【设计意图:借助生活情境,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分析,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样的数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将学生推向自主探究的舞台。】
*任务导学
(二)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老师带来了三幅图案,但是每幅图案我都只给出了它的一半。你能猜猜它们完整的是什么样子的吗?
生:叶子,蝴蝶,飞机。
师:怎么这么快呀?孩子们。
生:因为这些图案它们的两边都是一样的,所以只看到一半就能想象出它完整的样子。
师:你们说得可真好。(出示全图)看看,和你想象的一样吗?
师:仔细瞧瞧,它们有什么样共同特点呢?
生:这些图形,它们的两边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
师: 确定吗?孩子们,想象一下这些图形对折后会怎样?
生:对折后图形的两边都重合了。
师:(动画演示)果真如此呢,对折后图形的两边完全重合了。
师:这些现象数学里就叫对称。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对称现象?
生:黑板是对称的。
生:我们穿的衣服是对称的。
生:我们人体是对称的。
……
师: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可多了,我也找到了一些,让我们来感受一下。
课件出示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些物体和图片的共同特征:对折后折痕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完全相同,让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在初步认识飞机、奖杯、蝴蝶等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寻找具有对称特征的事物,在交流互动中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尝试用数学的眼光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活动促学
(三)在实际操作中深人认识轴对称图形
师:我国的剪纸艺术历史悠久,瞧,这些作品美吗?老师也带来了我自己的-幅剪纸作品,它是对称的吗?没错,猜猜老师是如何剪出这件作品的?
根据学生汇报,指导演示并板书关键字。演示的过程让学生自我发现“为什么要对折”?
板书:对折----画图形的一半----剪----展开
温馨提示:
1、准备好剪刀、纸张、尺子、铅笔等工具,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2、想一.想怎样才能保证创造出的图形一定是对称的?
师:同学们,赶快动手试试吧,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
师:同学们都完成了你的创作吗?请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吧。(老师把作品贴到黑板上)你们真有一双灵巧的手。
师小结:像这样通过对折,再剪出来的图形都是对称的,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大家剪出的这些图案,它们形状不同,但是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生:中间都有一条折痕。
师:没错,我们观察一下,这条折痕的两边形状、大小都完全一样。 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谁来说说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1: 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师:像我们刚那样,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对折一一 两边完全重合)
师:中间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就叫做对称轴。(板书: 对称轴)
师:对称轴所在的这条直线我们一般用虚线来表示。老师来画画,画的时候一定要用工具,我们用上直尺,这条线我们一般画的比图案本身要长 一些。来伸出你们的食指跟老师一起画一画。
师:同学们都会画了吗?请在自己的作品上试着画画图形的对称轴吧。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欣赏中国剪纸图片,并通过自己动手创造剪纸作品,既宣扬中华传统文化,体会艺术美、数学美,又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创造轴对称图形,探究轴对称图形的完全重合的这一特点。同时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从欣赏美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
*互动研学
(四)判断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还创作了轴对称的图形,你们来看看,这位同学的作品是轴对称图形吗?先仔细观察,在脑海里想象一下沿着那条直线对折,它的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吗? ( 平行四边形)
师:从学具袋中拿出类似的图形,动手对折一下,看一下它的两边是否能够完全重合,如果它的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就说明它是轴对称图形,如果对折后两边并不能完全重合,就说明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学生动手操作。
生:对折之后两边根本都不能在一起,所以不能完全重合,所以平行四边形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师:平行四边形它不是轴对称图形。有些图案我们可以用眼就能观察出它是轴对称图形。但是有些图案呢?我们需要在脑海里想象下。还有些我们想象后还是不能确定,那我们就用对折的方法验证下吧。
师:你的同桌剪的作品是轴对称图形吗? 来,用你的方法验证一下。
孩子们动手操作,
采访孩子:你用什么方法验证的。
生:我用对折的方法验证,看,他的爱心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了,所以它是轴对称图形。
师:你说的真好。再一次说到了对折,看来这个词确实很重耍。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下对折后你看到了什么?
生1:图形的一半。
师:另一半去哪儿了?
生2:在后面与前面一半重合了r
师:再仔细观察下重合的两部分,它们的形状生答:相同,大小生答:一样。这是……生答:完全重合。对啦,完全重合。像这样通过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我们就可以判断它是“轴对称图形”(结合板书边说边做手势),不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不是轴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检验同桌的作品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操作练习,让孩子们进一步巩固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
*学以致用
(五)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1题
师:用我们学过的方法来判断一下那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是的画勾。
师:想象一下,我们沿着这条直线对折后图形左右两边是否能够完全重合?
师:紫金花图案有5片花瓣,想象一下,在你脑海里有没有这样一条直线, 我们沿着它可以将图案的两边完全重合呢?
动手折一折
师:紫金花图案并不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2.完成课本第2题
师:对称的现象不光出现在大自然中,在我们的数学课上,你也见过。请大家仔细观察我们非常熟悉的10个阿拉伯数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呢?
生:我认为数字0和8是轴对称图形。
师:大家同意吗?(几乎都举手了)
师:大家一致认为数字0和8,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没错,在这种字体中,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但是老师手写一个8,是不是呀?嗯,那就不是了,所以我们判断数字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还要看它的字体。
师:还有吗?我认为3也是的。
生都说不是的。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3的上面部分和下面部分是有细微的差别的。所以3不是轴对称图形。
3、完成课本第3题
师:这些图案中,你仔细瞧瞧,有什么发现?
生:上面都是对折后剪下来的部分,下面是创造出来的的轴对称图形。
师:但是老师现在并没有按顺序组一对的排列, 那同学们能不能给它们连一连,找到同一一组的图案呢?请大家独立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有梯度的练习,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等数学活动中,进一步巩固对轴对称现象的理解,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美。】
(六)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知道了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今天的数学课太有趣了。我学会了剪对称图形,我很开心。
生:生活中有很多轴对称图形。 这些图形都很漂亮。
师:的确,对称能给人带来美的感觉和享受,其实它在生活中,还有很广泛的应用,比如我们这几天最喜欢玩的风筝,它就是对称的,只有对称它才能正常的放飞。不面就让我们来欣赏对称现象给我们带来的美吧!
教师呈现一些鸟类和昆虫、 建筑、艺术品的图片给 学生欣赏。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对本节课进行如下反思:
1、借助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感知“对称”,安排了一个“帮老师选眼镜”的情境,学生通过观察第一副眼镜,很容易发现这副不对称的眼镜不美,学生也为老师建议:要选择两边一样的眼镜才好看。这样就很容易找到学生学习这个知识的生长点。同时让孩子们感受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
2、提供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促使学生大胆探索。
本课教学的关键就是使学生理解图形对折后“完全重合”的含义。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学习抽象的图形知识时,需要直观形象的支撑。而观察与动手操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课堂上我多次加以利用,如通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与动手操作中进行思考与发现,直观感受图形的特征,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猜一猜”活动,就是只给出三个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让学生猜出蝴蝶、奖杯、飞机这三个图形的完整形状,学生猜测之后,通过动画演示对折图形,验证孩子们的猜想,从而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完全重合”就是左右两边“大小、形状完全一样”。再通过“剪一剪”的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实践、思考、交流等过程,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 “完全重合”含义的理解,同时体会中国剪纸这一门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在教学“创作对称图形”时,我让学生先观察我的作品是怎样剪出来的,总结了剪的方法之后,并且边说边演示,从学生的介绍中其他学生也明白了“必须要对折”,非常轻松地发现了对称的秘密。最后再通过“折一折”验证同桌的作品,学会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这样的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发挥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激发学生爱动脑筋,勇于探索。
这节课的教学,使我感受到,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课,它将和精彩的生活共同演绎数学文化以及数学图形的美丽。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她,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数学提供了一种精确简洁通用的科学语言,数学语言正是以她的结构与内容上的完美给人以美的感受。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尽力锤炼自己的基本功,准确把握教材,精心科学设计教学活动,力争做好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协助者,激发学生的热情,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之中,尽力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学习力得到提升。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3 图形的运动(一)表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3 图形的运动(一)表格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欣赏图片,建立表象,互动新授,拓展延伸,巩固深化,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10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3 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下册3 图形的运动(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