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优秀教案集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本课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本课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诗词填空,慧眼识珠,挑字联诗,诗词应用,活动结果颁布,主题升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古典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古典诗文在教材中所占的比值大大的增加。古典诗文以其超常而不俗的想象,新奇而巧妙的构思,启迪着、开拓着人们的思维,它对青少年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地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诗文佳作,可以使学生得到多方面的训练。所以,古诗文的教学,在初中阶段占有重要地位。
而羁旅思乡诗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主要题材之一,其内容无非是抒情主人公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感所叹。指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之情。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其内容丰富,情感多样,思想深刻,艺术性强,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相应的学习基础:在认知上,对诗歌的情感美、内容美、语言美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情感上,对思乡之情已经有了一定的感受和体会。学生需要从中学到的是:通过本诗的情感美、内容美、语言美的学习,感受诗歌的“三美”,让诗歌的美流入心灵,积淀成美好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中华思乡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积累思乡诗词,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感恩之心。
2、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对中华思乡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积累思乡诗词。
2、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自主合作的精神。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对中华思乡诗词的兴趣,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感恩之心。
2、培养学生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主持人上台,导入“故乡情,思乡人”思乡诗诗词大会
1、屏幕显示活动主题:关山月,家国情——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2、主持人开场白。
3、介绍竞赛队伍、比赛流程及规则。
4、赛前热身。
看图背诗。(王湾《次北固山下》)
二、诗词填空
1、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
每组三小题,每小题10分,总分计30分,答错不计分。每组答题限时30秒。
2、备选题目
第一组:
(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第二组:
(1)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第三组:
(1)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第四组: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统分员黑板上分组记下四个组的得分。
三、慧眼识珠
1、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
每组两小题,答对计10分,答错不计分。每题限答时间为40秒,超时扣10分。
2、备选题目
题组一(第一组,看诗句说诗名;第二组看诗句说作者;第三组看诗句说作者;第四组看诗句说形式。)
(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出自《渡荆门送别》。(说诗名)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两句诗的作者是王湾。(说作者)
(3)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两句诗的作者是崔颢。(说作者)
(4)《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元曲。(说形式)
题组二(看图说诗名诵诗句)
(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3)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
(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春夜洛城闻笛》
3、统分员黑板上分组记下四个组的得分。
四、挑字联诗
1、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
每组三小题,每小题10分,总分计30分,答错不计分。每组答题限时90秒。
2、备选题目。
(1)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
(2)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3)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对抗PK:
(完成PK后背诵诗歌)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统分员黑板上分组记下四个组的得分。
五、诗词应用
1、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
(1)按分值分四组题,比分落后的组先选,也可以放弃选择。
(2)每题只能选一次,答对得相应的分数,答错扣半。
(3)每组答题限时60秒,超时未答,做答错处理。
2、备选题目。
(1)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划线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作者感叹年华逝去,游子思乡的感情。
(2)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划线句子给我们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加以描绘。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描写了一幅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举目远眺,蜿蜒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无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积雪的荒原。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洁,如同深秋的寒霜。
(3)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
要点:1、直接点题;
2、“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山水的依恋之情。
(4) 说典故:徙倚欲何依
“徙倚”语出《楚辞》意为“徘徊,彷徨”。“欲何依”则出自曹操《短歌行》“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徘徊彷徨,是因为作为隋唐之际的诗人他不知道前路在何方。无所归依,化用《短歌行》又见其怀才不遇的失路之悲。满树的秋色不能给予他安慰,反而平添了几分清愁。这又是一种“悲秋情结”。
四组题目的分值分别是10分,20分、30分和40分,题目的难度随着分值的递增而递增。
3、统分员黑板上分组记下四个组的得分。
六、课堂小活动——手势舞《回乡偶书》
1、播放一遍《回乡偶书》手势舞。
2、全班回忆并背诵《回乡偶书》。
3、老师现场教学手势舞。
七、活动结果颁布
1、统分。
2、由主持人宣布各队得分、比赛结果并颁奖。
3、优胜小组节目表演。
八、主题升华
1、再次强调此次活动主题——思乡诗。
2、背诵思乡诗《次北固山下》、《春夜洛城闻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词其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教学新课,写给木兰的诗,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8 木兰诗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语激趣,引入新课,品读古诗,揣摩诗意,拓展延伸,对面交流,课堂小结,古诗知识,当堂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