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训练专题 (含解析)
2024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训练专题03 酶与ATP(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训练专题03 酶与ATP(含解析),共10页。
单选题
1.(2023·河南洛阳·统考二模)在适宜的条件下,某实验小组在一定量的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淀粉酶,酶促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内,酶与底物结合时酶的构象会发生改变
B.bd段内,酶促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底物浓度逐渐降低
C.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c点处酶活性比b点低
D.若增加淀粉酶的用量并进行重复实验,则b点会向左上方移动
【答案】C
【详解】A、ab间段内,酶与底物结合时,酶的构象会发生改变,A正确;
B、该反应中加入的底物淀粉浓度是一定的,bd时间段内,酶促反应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底物浓度逐渐降低,B正确;
C、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bc时间段内酶促反应速率下降,原因是底物浓度降低,环境条件不变,酶的活性也不变,因此c点处酶活性与b点时相同,C错误;
D、若增加淀粉酶的用量并进行重复实验,反应速率在起始阶段会增大,反应速率加快,b点会向左上方移动,D正确。
故选C。
2.(2023·北京大兴·校考三模)某同学对蛋白酶TSS的最适催化条件开展初步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注:+/-分别表示有/无添加,反应物为Ⅰ型胶原蛋白
A.该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CaCl2
B.在②组基础上增加酶浓度可提高降解率以及产物量
C.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70℃,最适pH9
D.①和②组结果对比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答案】A
【详解】A、分析②③组可知,没有添加CaCl2,降解率为0,说明该酶的催化活性依赖于CaCl2,A正确;
B、②组酶的活性最高,在②组基础上增加酶浓度不能提高产物量,B错误;
C、②组酶的活性最高,此时pH为9,温度为70℃,但由于温度梯度、pH梯度较大,不能说明最适温度为70℃,最适pH为9,C错误;
D、分析①②变量可知,pH均为9,都添加了CaCl2,温度分别为90℃、70℃,故自变量为温度,不能说明酶具有高效性,D错误。
故选A。
3.(2023·湖南·湖南师大附中校考三模)科学家提取到的第一份纯酶结晶是脲酶,与没有催化剂相比,适宜条件下,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的速率提高1014倍。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与胃部疾病密切相关的细菌,常寄生于胃黏膜组织中,通过分泌脲酶水解尿素产生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脲酶只能够催化尿素分解,说明脲酶具有专一性
B.幽门螺杆菌核糖体合成脲酶所需ATP来自细胞质
C.与没有催化剂相比,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的速率提高1014倍,说明脲酶具有高效性
D.幽门螺杆菌产生的NH3可以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同时也会导致人“口气”重
【答案】C
【详解】A、脲酶只能够催化尿素分解符合酶专一性的含义,A正确;
B、幽门螺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呼吸作用发生在细胞质基质,ATP直接来自细胞质基质,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直接来自ATP,B正确;
C、与没有催化剂相比,适宜条件下,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的速率提高1014倍,说明脲酶具有催化功能,若要证明脲酶具有高效性,需与无机催化剂相比,C错误;
D、幽门螺杆菌产生的NH3可以中和胃酸而抵抗胃酸的杀灭作用,同时也会从口腔挥发出氨气的味道,导致人“口气”重,D正确。
故选C。
4.(2023·福建宁德·统考模拟预测)一位同学设计以下图装置验证酶的专一性。透析袋是由半透膜制成的袋状容器,A组透析袋加入淀粉、碘液和蔗糖酶,B组透析袋加入等量的淀粉、碘液和淀粉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催化机理是为化学反应提供活化能
B.实验显示A组蓝色变浅,B组蓝色退去
C.实验结束透析袋均增重,且B组等于A组
D.本实验不可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进行鉴定
【答案】B
【详解】A、酶的催化机理是降低活化能。酶既没有为反应提供能量,反应前后酶的性质也没有改变,A错误;
B、由于酶具有专一性,淀粉只能被淀粉酶水解,不能被蔗糖酶水解,A组蓝色变浅(被烧杯中的清水稀释),B组蓝色退去(淀粉被淀粉酶水解),B正确;
C、因为透析袋是由半透膜制成的,当半透膜两侧存在浓度差时,会发生渗透吸水,所以实验结束透析袋均增重,但由于B组中淀粉被水解成小分子,半透膜两侧浓度差更大,所以吸水更多,故B组增重更多,C错误;
D、淀粉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但淀粉的水解产物可以与斐林试剂反应,所以可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进行鉴定,以便于观察淀粉是否被水解,D错误。
故选B。
5.(2023·山东潍坊·统考模拟预测)酶的活性部位是酶分子中同底物特异性结合而起催化作用的区域,有些抑制剂可与酶的此部位发生化学反应。下图是某种酶活性部位的形成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酶分子的合成过程中可能有氢键形成
B.酶的催化作用发生在酶的活性部位
C.为保证酶的活性部位正常发挥作用,需要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保存
D.抑制剂与酶的活性部位发生化学反应会降低酶促反应速率
【答案】C
【详解】A、酶的本质是蛋日质或RNA,蛋日质合成时需要先转录再翻译,转录和翻译过程中都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都会形成氨键因此在酶分子的合成过程中可能有气键形成,A正确;
B、酶的活性部位是酶分子中同底物特异性结合而起催化作用的区域,因此酶的催化作用只在酶的活性部位发生,B正确;
C、为保证酶的活性部位正常发挥作用,需要在最适pH、低温条件下保存,C错误;
D、抑制剂与酶的活性部位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酶的活性部位发生变化,会降低酶促反应速率,D正确。
故选C。
6.(2023·浙江·统考三模)酶是一类能催化生化反应的有机物,其活性会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RNA统称为核酶,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统称为蛋白酶
B.随着温度升高酶变性的速率加快,因此随着温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也会逐渐降低
C.抑制剂甲会与底物竞争性结合酶的催化活性部位,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的结合,则通过增加底物浓度也不会减弱该抑制作用
D.抑制剂乙通过与酶的非催化活性部位结合从而改变了酶的构型,则反应体系中增加酶量有助于提高酶促反应速率
【答案】D
【详解】A、核酶指的是具有催化功能的小分子RNA,蛋白酶是水解蛋白质肽链的一类酶的总称,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蛋白质不能称为蛋白酶,A错误;
B、一定范围内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超过一定温度,酶本身会随温度升高而发生热变性,温度越高酶变性速率越快,直到失去活性,因此,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增大,超过一定温度,酶促反应速率降低,B错误;
C、抑制剂甲会与底物竞争性结合酶的催化活性部位,从而阻碍酶与底物的结合,则通过增加底物浓度会减弱该酶的抑制作用,C错误;
D、抑制剂乙通过与酶的非催化活性部位结合从而改变了酶的构型,则反应体系中增加酶量有助于提高酶促反应速率,D正确。
故选D。
7.(2023·湖南·校联考模拟预测)萤火虫是鞘翅目萤科昆虫的通称,其腹部末端下方有发光器,能发黄绿色光。其原理是萤火虫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萤火虫发光的原理检测密闭容器内O2的含量
B.ATP是通过脱离末端的磷酸基团释放能量来供能的
C.ATP是细胞中的能量货币,细胞中储存大量ATP为生命活动供能
D.荧光素酶催化荧光素和氧发生化学反应体现了酶的专一性
【答案】B
【详解】A、萤火虫发光的过程进行有氧呼吸会消耗O2,可利用萤火虫发光的原理检测密闭容器内O2的有无,但不能检测O2的含量,A错误;
B、ATP是通过脱离末端的磷酸基团释放能量来供能的,B正确;
C、ATP是细胞中的能量货币,但细胞中储存的ATP较少,细胞内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的,因此ATP在细胞内不会大量存在,C错误;
D、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荧光素酶可以催化荧光素和氧发生化学反应,但只此一点不能证明其专一性,D错误。
故选B。
8.(2023·福建漳州·统考模拟预测)蛋白质分子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与其活性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磷酸化的过程是一个放能反应
B.蛋白质去磷酸化后与双缩脲试剂不再发生显色反应
C.蛋白质磷酸化过程中,周围环境中会有ADP和磷酸分子的积累
D. SKIPIF 1 < 0 载体蛋白的磷酸化需要蛋白激酶的作用,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答案】D
【详解】A、蛋白质磷酸化过程是一个吸能反应,与ATP的水解相联系,A错误;
B、蛋白质去磷酸化后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但肽键并没有断裂,与双缩脲试剂仍然能发生颜色变化,B错误;
C、在蛋白质磷酸化过程中,ATP水解产生ADP和磷酸,磷酸分子转移到蛋白质上,变成有活性的蛋白质,不会有积累,ADP 和ATP转化迅速,ADP不会积累,C错误;
D、Ca2+逆浓度梯度进入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因此需要蛋白激酶作用使ATP水解供能,同时无活性载体蛋白质变成有活性载体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D。
9.下图表示是肌肉收缩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TP比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多3个磷酸基团
B.图中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需要ATP合成酶催化蛋白
C.图中肌肉做功过程属于放能反应
D.肌细胞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化学能和光能
【答案】C
【详解】A、ATP含有3个磷酸基团,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有1个磷酸基团,A错误;
B、图中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中ATP水解生成ADP和磷酸,所以需要ATP水解酶,B错误;
C、在肌肉收缩过程中,ATP先使肌肉中的能量增加,这是吸能反应,然后肌肉做功,失去能量,这是放能反应,C正确;
D、肌细胞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主要靠呼吸作用,利用的是化学能,植物可以靠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合成ATP,D错误。
故选C。
10.(2023·安徽·校联考模拟预测)细胞内有种马达蛋白能够与“货物”(囊泡或细胞器)结合,沿细胞骨架定向“行走”,将“货物”转运到指定位置,其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马达蛋白“行走”所需要的ATP可直接来自细胞质基质
B.浆细胞中马达蛋白功能异常可能会影响抗体分泌
C.细胞中合成细胞骨架和马达蛋白的原料不相同
D.图示转运“货物”的途径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答案】C
【详解】A、细胞质基质中可以完成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且产生少量ATP,因此马达蛋白“行走”所需要的ATP可直接来自细胞质基质,A正确;
B、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分泌过程中,以囊泡的形式与马达蛋白结合,转运到细胞膜,该过程中需要马达蛋白催化ATP水解供能,所以在浆细胞中马达蛋白功能异常会影响抗体的分泌,B正确;
C、细胞骨架的成分是蛋白质,合成蛋白质的原料是氨基酸,因此细胞中合成细胞骨架和马达蛋白的原料都是氨基酸,C错误;
D、马达蛋白是通过与细胞骨架结合后,沿细胞骨架定向“行走”来转运“货物”的,原核细胞中无该结构,D正确。
故选C。
多选题
1.(2023·山东临沂·统考二模)酶的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如下图1所示。下图2中甲、乙、丙为同一酶促反应在不同条件下测得的反应速率变化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可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部位,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B.非竞争性抑制剂与高温、低温的作用机理相似,均会使酶空间结构改变而丧失催化功能
C.通过增加底物浓度降低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会降低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
D.随底物浓度的增大,丙组的反应速率低于乙组,可能与丙组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有关
【答案】BC
【详解】A、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可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部位,使酶与底物结合机会下降,从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A正确;
B、非竞争性抑制剂改变酶空间结构,与高温的作用机理相似,均会使酶空间结构改变而丧失催化功能 ,但和低温使酶活性下降机理不同,B错误;
C、通过增加底物浓度降低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使底物和酶结合机会增大,会升高酶促反应的反应速率 ,C错误;
D、随底物浓度的增大,丙组的反应速率低于乙组,丙组的最大反应速率低于甲、乙组,可能与丙组加入非竞争性抑制剂有关 ,D正确。
故选BC。
2.(2023·江苏南通·统考三模)ATP驱动泵能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小分子或离子进行跨膜转运。有下图所示的3种类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Ca2+泵可发生磷酸化改变泵的蛋白质构象进行Ca2+的转运过程
B.Na+-K+泵依赖ATP水解释放能量维持神经细胞内高Na+低K+的环境
C.溶酶体膜上存在F型质子泵将H+运入溶酶体维持溶酶体内的酸性环境
D.F型质子泵广泛分布于于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答案】AD
【详解】A、Ca2+泵催化ATP水解,ATP末端的磷酸基团会脱离下来与载体蛋白结合,使载体蛋白发生磷酸化,导致其空间结构发生变化,使Ca2+的结合位点转向膜外,A正确;
B、Na+-K+泵依赖ATP水解释放能量维持神经细胞外高Na+低K+的环境,B错误;
C、F型泵利用H+浓度差驱动ATP的合成,所以溶酶体膜上没有F型泵,C错误;
D、F型质子泵的作用是运输质子的同时利用动力势能合成ATP,真核细胞中能合成ATP的生物膜是线粒体内膜和类囊体膜,D正确。
故选AD。
三、综合题
1.用新鲜制备的含过氧化氢酶的马铃薯悬液进行分解H2O2的实验,两组实验结果如图。第1组曲线是在pH=7.0、20℃条件下,向5mL1%的H2O2溶液中加入0.5mL酶悬液的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体内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其特性有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第1组中A点酶促反应速率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点酶促反应速率。
(3)与第1组相比,若第2组实验只做了一个改变,则第2组实验可能提高了___________。
(4)第1组实验中,反应时间大于2生成O2总量不再增加,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 蛋白质 高效性和专一性
(2)大于
(3)H2O2溶液的浓度(其它答案合理也可)
(4)反应体系中的过氧化氢已被消耗完,反应停止
【详解】(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2)在A点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成O2的量在增加,在B点,生成O2的量不再增加,说明反应已经结束,则第1组中A点酶促反应速率大于B点酶促反应速率。
(3)第2组生成O2的量比第1组的多,则可能是增加了H2O2溶液的浓度或体积。
(4)当反应体系中的过氧化氢已被消耗完,反应停止,则第1组实验中,反应时间大于2生成O2总量不再增加。
2.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为细胞进行复杂、有序的化学反应提供了保证,许多物质运输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下图为细胞膜上存在的部分蛋白质示意图,其中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主动转运蛋白分为初级主动转运蛋白和次级主动转运蛋白;又根据次级主动转运蛋白转向是否相同分为同向或反向转运蛋白。
(1)蛋白质分子存在于磷脂双分子层中的方式有镶、嵌、____________。
(2)据图可知,次级主动转运蛋白A属于____________(同向/反向)转运蛋白。初级主动转运蛋白在转运物质甲时逆浓度运输,此过程与_____________(“ATP合成”或“ATP水解”)相关联。
(3)阿米巴痢疾是由痢疾内变形虫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引起的,该过程与图示中蛋白质是否有关,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
(4)科学家推测:新冠病毒S蛋白是一种溶酶体蛋白并能引起溶酶体聚集,进而通过溶酶体进出宿主细胞。为佐证该推测,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技术显示S蛋白是否从细胞膜转运至溶酶体上。
【答案】(1)贯穿
(2) 反向 ATP水解
(3)无关,胞吞不需要通道蛋白或载体蛋白的参与
(4)荧光标记
【详解】(1)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上面镶、嵌、贯穿有蛋白质分子。
(2)由图可知,次级主动转运蛋白A上面的两个箭头方向相反,可知其属于反向转运蛋白。初级主动转运蛋白在转运物质甲时逆浓度运输(主动运输),需要能量,由ATP水解释放的能量为其供能。
(3)阿米巴痢疾是由痢疾内变形虫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是胞吞的过程。胞吞不需要通道蛋白或载体蛋白的参与,图示蛋白质分子都是转运蛋白,故该过程与图示中蛋白质无关。
(4)为探究蛋白质的运动轨迹,即S蛋白是否从细胞膜转运至溶酶体上,可以采用荧光标记技术。
组别
pH
CaCl2
温度(℃)
降解率(%)
①
9
+
90
38
②
9
+
70
88
③
9
-
70
0
④
7
+
70
58
⑤
5
+
40
3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重难点训练 专题03 酶与ATP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专题03酶与ATP原卷版docx、专题03酶与ATP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训练:第7讲 酶与ATP(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同学进行了下列有关酶的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小题过关训练第07练 ATP和酶(含解析),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