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串讲精练(新高考专用)专题07 酶和ATP(串讲)(原卷版+解析)
展开考点一 酶的本质、作用及特性
1.酶的作用和本质
(1)酶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成酶的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合成酶的场所是核糖体或细胞核。
(2)酶的作用:具有______作用。
(3)作用场所及条件:在细胞内、外及离开生物体都可以发挥作用,但需要相对温和的条件。
(4)来源:一般______细胞都能产生。
(5)催化机理:______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______,但不改变反应的方向和平衡点。
2.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_________________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
酶专一性的理论模型
图中A表示酶,B表示被A催化的底物,E、F表示B被分解后产生的物质,C、D表示不能被A催化的物质。酶和被催化的反应物分子都有特定的、相契合的结构。
(3)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_________________等条件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永久失活;______条件下酶的活性很低,但空间结构稳定。
3.酶的作用原理
①表示无酶催化时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活化能是______段。
②表示有酶催化时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活化能是______段。
③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是______段。
1、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过程
(2)变量分析
2、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分析
(1)甲图: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先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的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2)乙图:在底物足量、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3)丙图: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量增加,酶促反应的底物饱和时对应的曲线上的a点应向右上移(对应b点位置)。
1、酶本质的探索历程
2、归纳概括具有“专一性(特异性)”的五类物质
(1)酶: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如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2)转运蛋白:某些物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不同物质所需转运蛋白不同,转运蛋白的专一性是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基础。
(3)激素:激素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其原因在于它的靶细胞膜或胞内存在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4)tRNA:tRNA有61种,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5)抗体: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3.高中教材常见的酶
(1)DNA聚合酶:催化单个脱氧核苷酸聚合到DNA片段上形成脱氧核苷酸链,作用部位是磷酸二酯键。
(2)RNA聚合酶:催化单个核糖核苷酸聚合到RNA片段上形成核糖核苷酸链,作用部位是磷酸二酯键。
(3)解旋酶:用于DNA复制时双链间氢键打开。
(5)各种消化酶:可对应催化相关大分子的水解,如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等。
4.酶在生活中的实例
(1)人发烧时不想吃东西,原因是体温升高导致消化酶活性降低,食物在消化道中消化缓慢。
(2)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内就会失活,原因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6.8左右,而胃液的pH为0.9~1.5。
(3)胰岛素等蛋白质类或多肽类激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原因是口服会导致该类激素被蛋白酶和肽酶分解成氨基酸而失效。固醇类激素(如性激素)和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如甲状腺激素)不会被消化酶分解,既可以注射,也可以口服。
典例1.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牛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尿素和巯基乙醇,再将没有活性的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胰核糖核酸酶活性得以恢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胰核糖核酸酶空间结构的形成与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等有关
B.这个实验说明环境因素能通过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影响其功能
C.用强酸、强碱等处理胰核糖核酸酶也能导致其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D.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胰核糖核酸酶中的肽键导致其变性
典例2.在最适条件下,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进行到t1时,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成分为蛋白质)。该反应在加酶前后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当反应时间达到t2时,酶完全失去活性
B.适当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t2将会右移
C.t1后反应物浓度降低的速率可表示酶促化学反应的速率
D.受反应物浓度的限制,tl~t2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考点二 ATP的结构与功能
1.ATP的结构
(1)ATP的元素组成:_________________。
(2)ATP的化学组成:一分子______,一分子______和三分子______基团。上图①代表______,②代表AMP,即_________________,③代表______,④代表ATP,⑤代表_________________。
(3)ATP的结构特点: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含有______个高能磷酸键,ATP的化学性质______稳定,末端磷酸基团有一种离开ATP而与其他分子结合的趋势,也就是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4)ATP的含量特点:在细胞中含量______,ATP和ADP的相互转化______。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可逆,从物质方面看虽然是可逆的,从酶、进行的场所、能量方面看是不可逆的。
ATP转化为ADP消耗水,该反应属于水解反应。
典例1.下列有关细胞内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细胞产生ATP的速率会下降
B.ATP中的“A”在DNA分子中通过氢键与“T”相连
C.细胞中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D.每个ATP分子中只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
典例2.ATP合酶是合成ATP所需的催化剂,分子结构由凸出于膜外的亲水性头部和嵌入膜内的疏水性尾部组成。当H+顺浓度梯度穿过ATP合酶,使ADP与Pi形成ATP。下列关于ATP合酶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可推测原核生物的细胞内没有ATP合酶
B.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有ATP合酶
C.ATP合酶既具有催化作用,也具有运输作用
D.ATP合酶催化ADP和Pi形成ATP需要温和的条件
典例3.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T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________(细胞结构)。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 h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 mm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ATP在传递信号过程中,在细胞间隙中的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___________。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二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如果要研究ATP是否能在神经元之间起传递信号的作用,则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属于无关变量,应予以排除。
1.酶的相关实验材料选择时的注意事项
(1)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能选择过氧化氢(H2O2)和过氧化氢酶作为实验材料,因为过氧化氢(H2O2)在常温下就能分解,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会加快,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2)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宜选用淀粉和淀粉酶作为实验材料,因为在酸性条件下淀粉分解也会加快,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2.酶的特性相关实验步骤和结果检测的注意事项
(1)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底物和酶溶液应先分别在预设的温度中保温一段时间后再混合,保证反应从一开始就是预设的温度。
(2)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宜先保证酶的最适温度(排除温度干扰),且将酶溶液的pH调至实验要求的pH后再让反应物与酶接触,不宜在未达到预设pH前,让反应物与酶接触。
(3)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检测底物被分解的试剂宜选用碘液,不能选用斐林试剂,因为用斐林试剂鉴定时需要水浴加热,而该实验中需严格控制温度。
1.(2020·海南,8)下列关于胰蛋白酶和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可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
B.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发挥作用后都立即被灭活
D.都能在常温下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2.(2020·北京,4)用新鲜制备的含过氧化氢酶的马铃薯悬液进行分解H2O2的实验,两组实验结果如图。第1组曲线是在pH=7.0、20 ℃条件下,向5 mL 1%的H2O2溶液中加入0.5 mL酶悬液的结果。与第1组相比,第2组实验只做了一个改变。第2组实验提高了( )
A.悬液中酶的浓度 B.H2O2溶液的浓度
C.反应体系的温度 D.反应体系的pH
3.(2022·山东潍坊高三月考)ATP是细胞的能量“货币”,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如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保证了ATP和ADP快速转化
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释放能量,图1中的c键断裂
C.图1中的“A”代表腺苷,方框中的部分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之一
D.细胞中图2反应处于“动态平衡”,剧烈运动时ATP分解量增加,此时其合成量也增加
4.(2022·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三月考)ATP可将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的蛋白质会改变形状做功,从而推动细胞内系列反应的进行(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失去的能量主要用于再生ATP
B.ATP推动蛋白质做功的过程,存在放能反应与吸能反应过程
C.ATP水解过程中,末端磷酸基团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D.主动运输过程中,载体蛋白中的能量先增加后减少
5.(2022·重庆高三月考)GTP(三磷酸鸟苷)与ATP结构相似,结构简式为G—P~P~P,可与Ras蛋白结合为Ras蛋白—GTP。在一定条件下,Ras蛋白具有弱的GTP酶活性,可将与之结合的GTP水解成GDP,成为失活型的Ras蛋白—GDP。下图表示当细胞外存在信号分子时,细胞膜上的Ras蛋白释放出自身的GDP并结合GTP,实现由失活态向活化态的转变,将胞外信号向胞内传递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G—P~P~P中的G表示鸟苷
B.Ras蛋白结合GDP时为失活态,结合GTP时为活化态
C.细胞膜上的Ras蛋白与细胞内外的信号传递有关
D.Ras蛋白可将与之结合的GTP水解成GDP,说明酶在反应前后化学结构可以发生变化
6.(2020·山东,1)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S酶会在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经高尔基体膜包裹形成囊泡,在囊泡逐渐转化为溶酶体的过程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转化为溶酶体酶;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往细胞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6P标志的形成过程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
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溶酶体酶的合成
C.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
D.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会聚集在高尔基体内
7.(2019·绍兴模拟)如图是在适宜温度下pH对某种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酶的最适pH范围比较宽
B.过酸或过碱条件下该酶都可能失去活性
C.该酶的活性可达到100%,可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D.若升高温度,该酶的最高活性会降低
8.(2018·杭州一模)ATP的结构示意图如下,①③表示组成ATP的物质或基团,②④表示化学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①表示鸟嘌呤
B.化学键②断裂的化学反应属于吸能反应
C.在ATPADP循环中③可重复利用
D.若化学键④断裂,则左边的化合物是ADP
9.(2019·齐齐哈尔三模)如图是某种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c两点中通过改变温度条件可明显提高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验证温度对该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若反应时间相对充分,请写出表格中X表示的内容:________。操作步骤4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不能利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来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需判断某生物大分子物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相同酶催化是否水解,从实验的科学角度分析,最好检测:________。
10.(2019·青岛检测)小麦种子中含有α、β两种淀粉酶,某学习小组对这两种淀粉酶活性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等量的α淀粉酶(70 ℃活性不受影响,100 ℃高温下失活)与β淀粉酶(70 ℃处理15 min即失活)加适量蒸馏水混合,分为甲、乙、丙三组;
②甲组25 ℃下处理,乙组70 ℃水浴处理15 min后取出,丙组100 ℃下处理15 min后取出;
③甲、乙、丙三组分别在25 ℃条件下加入等量且足量的淀粉溶液;
④一段时间后,测得甲、乙、丙三组淀粉剩余量分别为a、b、c。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上述两种酶存在差异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组淀粉剩余量最多的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上述实验结果,如何大致比较25 ℃条件下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的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19·福建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pH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一、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A、B、C,分别加入等量的酶溶液;
二、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底物溶液;
三、在A、B、C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缓冲液,使pH分别稳定在5.0、7.0、9.0;
四、将3支试管置于不同的温度下,定时检测产物浓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更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操作正确的情况下,实验结果如图。
①该实验中酶促反应速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实验开始1 min后A组产物浓度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探究该酶作用的最适pH,应在pH为________范围开展实验。
专题07 酶和ATP
考点一 酶的本质、作用及特性
1.酶的作用和本质
(1)酶的本质是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合成酶的原料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合成酶的场所是核糖体或细胞核。
(2)酶的作用:具有催化作用。
(3)作用场所及条件:在细胞内、外及离开生物体都可以发挥作用,但需要相对温和的条件。
(4)来源:一般活细胞都能产生。
(5)催化机理: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反应的方向和平衡点。
2.酶的特性
(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酶专一性的理论模型
图中A表示酶,B表示被A催化的底物,E、F表示B被分解后产生的物质,C、D表示不能被A催化的物质。酶和被催化的反应物分子都有特定的、相契合的结构。
(3)作用条件较温和:在最适温度和pH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高温、过酸、过碱等条件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永久失活;低温条件下酶的活性很低,但空间结构稳定。
3.酶的作用原理
①表示无酶催化时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活化能是AC段。
②表示有酶催化时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活化能是BC段。
③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是AB段。
1、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过程
(2)变量分析
2、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曲线分析
(1)甲图:在其他条件适宜、酶量一定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先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加快,当底物达到一定浓度后,受酶数量的限制,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
(2)乙图:在底物足量、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促反应速率与酶浓度成正比。
(3)丙图: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酶量增加,酶促反应的底物饱和时对应的曲线上的a点应向右上移(对应b点位置)。
1、酶本质的探索历程
2、归纳概括具有“专一性(特异性)”的五类物质
(1)酶: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如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切点上切割DNA分子。
(2)转运蛋白:某些物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转运蛋白协助,不同物质所需转运蛋白不同,转运蛋白的专一性是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基础。
(3)激素:激素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其原因在于它的靶细胞膜或胞内存在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4)tRNA:tRNA有61种,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5)抗体: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3.高中教材常见的酶
(1)DNA聚合酶:催化单个脱氧核苷酸聚合到DNA片段上形成脱氧核苷酸链,作用部位是磷酸二酯键。
(2)RNA聚合酶:催化单个核糖核苷酸聚合到RNA片段上形成核糖核苷酸链,作用部位是磷酸二酯键。
(3)解旋酶:用于DNA复制时双链间氢键打开。
(5)各种消化酶:可对应催化相关大分子的水解,如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蛋白酶催化蛋白质水解等。
4.酶在生活中的实例
(1)人发烧时不想吃东西,原因是体温升高导致消化酶活性降低,食物在消化道中消化缓慢。
(2)唾液淀粉酶随食物进入胃内就会失活,原因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6.8左右,而胃液的pH为0.9~1.5。
(3)胰岛素等蛋白质类或多肽类激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原因是口服会导致该类激素被蛋白酶和肽酶分解成氨基酸而失效。固醇类激素(如性激素)和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如甲状腺激素)不会被消化酶分解,既可以注射,也可以口服。
典例1.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牛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尿素和巯基乙醇,再将没有活性的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胰核糖核酸酶活性得以恢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胰核糖核酸酶空间结构的形成与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等有关
B.这个实验说明环境因素能通过影响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而影响其功能
C.用强酸、强碱等处理胰核糖核酸酶也能导致其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D.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胰核糖核酸酶中的肽键导致其变性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胰核糖核酸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变性,D错误。
典例2.在最适条件下,某一不可逆化学反应进行到t1时,加入催化该反应的酶(成分为蛋白质)。该反应在加酶前后反应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当反应时间达到t2时,酶完全失去活性
B.适当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t2将会右移
C.t1后反应物浓度降低的速率可表示酶促化学反应的速率
D.受反应物浓度的限制,tl~t2酶促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答案】A
【解析】由于是最适条件,当反应时间达到t2时,酶没有失去活性,而是反应物已消耗完,A错误。
考点二 ATP的结构与功能
1.ATP的结构
(1)ATP的元素组成:C、H、O、N、P。
(2)ATP的化学组成: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三分子磷酸基团。上图①代表腺苷,②代表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③代表ADP,④代表ATP,⑤代表高能磷酸键。
(3)ATP的结构特点: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末端磷酸基团有一种离开ATP而与其他分子结合的趋势,也就是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4)ATP的含量特点:在细胞中含量少,ATP和ADP的相互转化快。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不可逆,从物质方面看虽然是可逆的,从酶、进行的场所、能量方面看是不可逆的。
ATP转化为ADP消耗水,该反应属于水解反应。
典例1.下列有关细胞内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细胞产生ATP的速率会下降
B.ATP中的“A”在DNA分子中通过氢键与“T”相连
C.细胞中ATP中的能量可来自光能和化学能,也可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D.每个ATP分子中只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
【答案】C
【解析】在寒冷环境中,由于激素的调节作用,人体有机物氧化分解速率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细胞产生ATP的速率不会下降,A错误;ATP中的“A”是指腺嘌呤与核糖结合而成的腺苷,DNA分子中通过氢键与“T”相连的是腺嘌呤,二者不同,B错误;每个AT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D错误。
典例2.ATP合酶是合成ATP所需的催化剂,分子结构由凸出于膜外的亲水性头部和嵌入膜内的疏水性尾部组成。当H+顺浓度梯度穿过ATP合酶,使ADP与Pi形成ATP。下列关于ATP合酶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可推测原核生物的细胞内没有ATP合酶
B.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有ATP合酶
C.ATP合酶既具有催化作用,也具有运输作用
D.ATP合酶催化ADP和Pi形成ATP需要温和的条件
【答案】A
【解析】原核生物的细胞需要ATP,含有ATP合酶,A错误;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合成ATP、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合成ATP,都有ATP合酶,B正确;根据题干“当H+顺浓度梯度穿过ATP合酶,使ADP与Pi形成ATP”分析,ATP合酶既具有催化作用,也具有运输作用,C正确;酶的催化需要温和的条件,D正确。
典例3.研究证实ATP既是能量“通货”,也可作为神经细胞间信息传递中的一种信号分子,其作为信号分子的作用机理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T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________(细胞结构)。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安静状态下24 h有40 kg ATP发生转化,而细胞内ADP、ATP的浓度仅为2~10 mml/L,为满足能量需要,人体解决这一矛盾的合理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图可知,ATP在传递信号过程中,在细胞间隙中的有关酶的作用下,磷酸基团逐个脱离下来,最后剩下的是____________。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二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如果要研究ATP是否能在神经元之间起传递信号的作用,则图中的________________属于无关变量,应予以排除。
【答案】(1)A—P~P~P 线粒体 ATP与ADP迅速相互转化 (2)腺苷 (3)典型神经递质
【解析】解析 (1)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动物细胞中,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所以神经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ATP是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很少,可通过ATP与ADP迅速相互转化而形成。(2)ATP脱去1个磷酸基团为AD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为AMP,如果磷酸基团完全脱落,剩下的则是腺苷,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3)若要研究ATP是否能在神经元之间起传递信号的作用,可以设法把ATP与典型神经递质分开,单独去研究其作用,即用化学物质阻断典型神经递质,所以典型神经递质是实验的无关变量。
1.酶的相关实验材料选择时的注意事项
(1)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能选择过氧化氢(H2O2)和过氧化氢酶作为实验材料,因为过氧化氢(H2O2)在常温下就能分解,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会加快,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2)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不宜选用淀粉和淀粉酶作为实验材料,因为在酸性条件下淀粉分解也会加快,从而影响实验结果。
2.酶的特性相关实验步骤和结果检测的注意事项
(1)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底物和酶溶液应先分别在预设的温度中保温一段时间后再混合,保证反应从一开始就是预设的温度。
(2)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宜先保证酶的最适温度(排除温度干扰),且将酶溶液的pH调至实验要求的pH后再让反应物与酶接触,不宜在未达到预设pH前,让反应物与酶接触。
(3)若选择淀粉和淀粉酶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检测底物被分解的试剂宜选用碘液,不能选用斐林试剂,因为用斐林试剂鉴定时需要水浴加热,而该实验中需严格控制温度。
1.(2020·海南,8)下列关于胰蛋白酶和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可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
B.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
C.发挥作用后都立即被灭活
D.都能在常温下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答案】D
【解析】 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胰蛋白酶,通过导管运输至消化道内发挥作用,而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可通过血液运输至全身,A错误;胰蛋白酶在消化道内发挥作用,而胰岛素通过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进而调节靶细胞的代谢活动,二者均不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错误;胰蛋白酶在催化反应前后性质不改变,胰岛素发挥作用后会被灭活,C错误;胰蛋白酶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都能在常温下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正确。
2.(2020·北京,4)用新鲜制备的含过氧化氢酶的马铃薯悬液进行分解H2O2的实验,两组实验结果如图。第1组曲线是在pH=7.0、20 ℃条件下,向5 mL 1%的H2O2溶液中加入0.5 mL酶悬液的结果。与第1组相比,第2组实验只做了一个改变。第2组实验提高了( )
A.悬液中酶的浓度 B.H2O2溶液的浓度
C.反应体系的温度 D.反应体系的pH
【答案】B
【解析】提高酶的浓度能够提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氧气的量,A错误;提高H2O2溶液的浓度,就是提高底物浓度,产物的量增加,B正确;适度的提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物的量,C错误;改变反应体系的pH,可以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提高产物的量,D错误。
3.(2022·山东潍坊高三月考)ATP是细胞的能量“货币”,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如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酶催化作用的高效性保证了ATP和ADP快速转化
B.图2中反应向右进行时,释放能量,图1中的c键断裂
C.图1中的“A”代表腺苷,方框中的部分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之一
D.细胞中图2反应处于“动态平衡”,剧烈运动时ATP分解量增加,此时其合成量也增加
【答案】C
【解析】图1中的“A”代表腺嘌呤,如果b、c特殊的化学键都断裂则形成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C错误。
4.(2022·江苏省阜宁中学高三月考)ATP可将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的蛋白质会改变形状做功,从而推动细胞内系列反应的进行(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磷酸化的蛋白质做功,失去的能量主要用于再生ATP
B.ATP推动蛋白质做功的过程,存在放能反应与吸能反应过程
C.ATP水解过程中,末端磷酸基团具有较高的转移势能
D.主动运输过程中,载体蛋白中的能量先增加后减少
【答案】A
【解析】ATP可将蛋白质磷酸化,磷酸化的蛋白质会改变形状,失去的能量并不能用于再生成ATP,失去的能量主要用于恢复蛋白质形状,A错误。
5.(2022·重庆高三月考)GTP(三磷酸鸟苷)与ATP结构相似,结构简式为G—P~P~P,可与Ras蛋白结合为Ras蛋白—GTP。在一定条件下,Ras蛋白具有弱的GTP酶活性,可将与之结合的GTP水解成GDP,成为失活型的Ras蛋白—GDP。下图表示当细胞外存在信号分子时,细胞膜上的Ras蛋白释放出自身的GDP并结合GTP,实现由失活态向活化态的转变,将胞外信号向胞内传递的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G—P~P~P中的G表示鸟苷
B.Ras蛋白结合GDP时为失活态,结合GTP时为活化态
C.细胞膜上的Ras蛋白与细胞内外的信号传递有关
D.Ras蛋白可将与之结合的GTP水解成GDP,说明酶在反应前后化学结构可以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在信号分子的作用下,细胞内无活性的Ras蛋白与GDP结合体释放出GDP,然后无活性的Ras蛋白与GTP结合,使得其变成有活性的Ras蛋白,进而向前传递信号,故细胞膜上的Ras蛋白与细胞内外的信号传递有关,C正确。
6.(2020·山东,1)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S酶会在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经高尔基体膜包裹形成囊泡,在囊泡逐渐转化为溶酶体的过程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转化为溶酶体酶;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往细胞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6P标志的形成过程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
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溶酶体酶的合成
C.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
D.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会聚集在高尔基体内
【答案】D
【解析】S酶仅在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A项正确;据题干可知,溶酶体酶是经内质网加工后再进入高尔基体转化而来的,由此推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溶酶体酶的合成,B项正确;S酶功能丧失,影响溶酶体酶的合成,从而影响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的分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C项正确;若M6P受体基因缺陷,则不能发生识别过程,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会经囊泡运往细胞膜,D项错误。
7.(2019·绍兴模拟)如图是在适宜温度下pH对某种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的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酶的最适pH范围比较宽
B.过酸或过碱条件下该酶都可能失去活性
C.该酶的活性可达到100%,可以说明酶具有高效性
D.若升高温度,该酶的最高活性会降低
【答案】C
【解析】分析曲线图可以看出,该酶最适pH为6~11,范围比较宽;过酸或过碱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导致酶活性丧失;酶的高效性表现在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更显著;图示是在适宜温度下相对酶活性的曲线,因此升高温度会导致酶活性降低。
8.(2018·杭州一模)ATP的结构示意图如下,①③表示组成ATP的物质或基团,②④表示化学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物质①表示鸟嘌呤
B.化学键②断裂的化学反应属于吸能反应
C.在ATPADP循环中③可重复利用
D.若化学键④断裂,则左边的化合物是ADP
【答案】C
【解析】图中①表示腺嘌呤;②表示高能磷酸键,化学键②断裂的化学反应属于放能反应;③表示磷酸基团,在ATPADP循环中③可重复利用;若化学键④断裂,则左边的化合物是AMP,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9.(2019·齐齐哈尔三模)如图是某种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c两点中通过改变温度条件可明显提高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验证温度对该酶活性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若反应时间相对充分,请写出表格中X表示的内容:________。操作步骤4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不能利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来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需判断某生物大分子物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相同酶催化是否水解,从实验的科学角度分析,最好检测:________。
【答案】(1)c 低温抑制酶活性,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是可逆的,而高温使酶失活,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2)①温度 不变蓝 不可以 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时,需水浴加热到50~65 ℃,改变了实验的自变量,对实验结果有干扰 ②不能 温度对H2O2分解的速度有影响,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③生成物
【解析】(1)分析曲线,c点属于低温,b点是高温,所以通过改变温度条件可明显提高反应速率的为c点,原因是低温虽然抑制酶活性,但低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是可逆的,而高温使酶失活,对酶活性的影响是不可逆的。(2)①分析表格可看出,温度是自变量,变色情况是因变量;X是37 ℃时的变色情况,在此温度淀粉酶活性强,将淀粉水解,加碘液不变蓝;不能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因为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时,需水浴加热到50~65 ℃,对实验有影响。②也不能用过氧化氢酶催化H2O2分解来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原因是温度对H2O2分解的速度有影响,同样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③判断某生物大分子物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相同酶催化是否水解,最好检测生成物情况,若检验反应物有可能反应物在较长时间都存在,不易判断。
10.(2019·青岛检测)小麦种子中含有α、β两种淀粉酶,某学习小组对这两种淀粉酶活性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等量的α淀粉酶(70 ℃活性不受影响,100 ℃高温下失活)与β淀粉酶(70 ℃处理15 min即失活)加适量蒸馏水混合,分为甲、乙、丙三组;
②甲组25 ℃下处理,乙组70 ℃水浴处理15 min后取出,丙组100 ℃下处理15 min后取出;
③甲、乙、丙三组分别在25 ℃条件下加入等量且足量的淀粉溶液;
④一段时间后,测得甲、乙、丙三组淀粉剩余量分别为a、b、c。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上述两种酶存在差异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组淀粉剩余量最多的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上述实验结果,如何大致比较25 ℃条件下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的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
(2)丙 两种淀粉酶在100 ℃条件下均失去活性,且降到25 ℃活性不能恢复
(3)比较ba(β淀粉酶的活性)与cb(α淀粉酶的活性)数值的大小
【解析】(3)甲组25 ℃下处理,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均发挥作用。乙组70 ℃水浴处理15 min后,β淀粉酶失活,只有α淀粉酶发挥作用,丙组100 ℃下处理15 min,两种淀粉酶均失活。因此,ba代表β淀粉酶分解淀粉的量,cb代表α淀粉酶分解淀粉的量。
11.(2019·福建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pH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一、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A、B、C,分别加入等量的酶溶液;
二、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底物溶液;
三、在A、B、C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缓冲液,使pH分别稳定在5.0、7.0、9.0;
四、将3支试管置于不同的温度下,定时检测产物浓度。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更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操作正确的情况下,实验结果如图。
①该实验中酶促反应速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实验开始1 min后A组产物浓度不再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探究该酶作用的最适pH,应在pH为________范围开展实验。
【答案】(1)应将步骤二、三顺序调换;步骤四更正为:将3支试管置于最适温度(或相同且适宜温度)下,定时检测产物浓度
(2)①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或单位时间内产物浓度的变化量) 底物的量有限(或底物浓度是一定的)
②0~7.0(或大于0小于7)
【解析】(1)实验步骤中,酶溶液和底物溶液混合后再用缓冲液调pH,这样在达到设定的pH之前酶就发挥了作用,实验结果不准确。实验研究的是pH对酶活性的影响,温度是无关变量,应适宜且相同。
(2)该酶促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来表示的。1 min后A组产物不再增加的原因是底物完全分解。该酶的最适宜pH在0~7之间
考点分布
重点难点
备考指南
1.酶的作用和本质
2.酶的特性
3.ATP的结构
4.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5.ATP的功能与动、植物细胞代谢
1.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掌握酶的作用和本质,理解酶的基本单位和合成场所。
理解并掌握酶的专一性、高效性、酶的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会设计实验证明酶的特性。
明确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的条件和过程。
明确动植物产生ATP的反应场所及过程。
科学家
主要观点或成就
巴斯德
糖类变成酒精必须有酵母活细胞的参与
李比希
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起作用
毕希纳
把从酵母细胞中提取出的能引起发酵的物质叫做酿酶
萨姆纳
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证明脲酶的化学本质和作用
切赫和奥特曼
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项目
ATP的合成
ATP的水解
反应式
ADP+Pi+能量eq \(――→,\s\up8(酶))ATP
ATPeq \(――→,\s\up8(酶))ADP+Pi+能量
所需酶
ATP合成酶
________
能量来源
________(光合作用)、________(细胞呼吸)
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
能量去路
储存于形成的高能磷酸键中
用于________
反应场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体的需能部位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A
试管B
试管C
1
淀粉溶液
2 mL
2 mL
2 mL
2
温度处理(℃)
37
100
0
3
淀粉酶溶液
1 mL
1 mL
1 mL
4
碘液
2滴
2滴
2滴
5
现象
X
变蓝
变蓝
考点分布
重点难点
备考指南
1.酶的作用和本质
2.酶的特性
3.ATP的结构
4.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5.ATP的功能与动、植物细胞代谢
1.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
3.实验: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掌握酶的作用和本质,理解酶的基本单位和合成场所。
理解并掌握酶的专一性、高效性、酶的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会设计实验证明酶的特性。
明确ATP和ADP的相互转化的条件和过程。
明确动植物产生ATP的反应场所及过程。
科学家
主要观点或成就
巴斯德
糖类变成酒精必须有酵母活细胞的参与
李比希
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起作用
毕希纳
把从酵母细胞中提取出的能引起发酵的物质叫做酿酶
萨姆纳
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出脲酶,证明脲酶的化学本质和作用
切赫和奥特曼
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项目
ATP的合成
ATP的水解
反应式
ADP+Pi+能量eq \(――→,\s\up7(酶))ATP
ATPeq \(――→,\s\up7(酶))ADP+Pi+能量
所需酶
ATP合成酶
ATP水解酶
能量来源
光能(光合作用)、化学能(细胞呼吸)
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的能量
能量去路
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用于各项生命活动
反应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生物体的需能部位
操作步骤
操作方法
试管A
试管B
试管C
1
淀粉溶液
2 mL
2 mL
2 mL
2
温度处理(℃)
37
100
0
3
淀粉酶溶液
1 mL
1 mL
1 mL
4
碘液
2滴
2滴
2滴
5
现象
X
变蓝
变蓝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串讲精练(新高考专用)专题07 酶和ATP(精练)(原卷版+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串讲精练(新高考专用)专题07 酶和ATP(精练)(原卷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酶和ATP(精练)-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串讲精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7 酶和ATP(精练)-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串讲精练(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7酶和ATP精练原卷版docx、专题07酶和ATP精练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7 酶和ATP(串讲)-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串讲精练(新高考专用): 这是一份专题07 酶和ATP(串讲)-备战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串讲精练(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专题07酶和ATP串讲原卷版docx、专题07酶和ATP串讲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